你可能沒聽說過價值投資,但你肯定在超市試過購買特價商品。
你也可能不知道股票買賣,但你肯定從電視或者手機看新聞時,不小心看到今天股市變綠了或變紅了。。
有些人終身沒有接觸過股市。他們是幸運的,因為他們從根源處杜絕了自己成為韭菜的可能。
但這些人也是不幸的,因為他們失去了一個有效途徑避免自己的財富貶值。
當然並不是說這些人不富有,或者不會創造財富。靠虛擬貨幣成為華人首富的趙某第一個不同意。
而我,是一名堅定的價值投資者。且通過這條路,讓自己財富增值。
走在我前面的,有無數的投資大師。神奇的是,他們大都是特別的長命,而且還在做著價值投資這項有趣的事情。
2008年,我在上大學的時候,由於偶然的機會,接觸到股票這種東西。
當時正值美國次貸危機。在報紙和電視上(當時智能手機還沒普及)每天都報導著美國股市如何暴跌,以及美國政府如何討論救市的方案。
當時的香港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先生不停地在電視講話,告訴香港市民要穩住,美國的次貸危機對香港的金融市場不會造成結構性的危機。親歷亞洲金融危機,尤其曾經正面對抗金融大鱷索羅斯的任志剛先生說這話的時候,顯得額外有份量。
後來美國政府放棄打救這次危機的最大投資銀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公司,讓我身邊一些買了雷曼迷你債券的朋友蒙受損失。
因此,當時我對股票的觀感並不好。尤其身為工程學院學生的我,覺得金融是商學院學生的專長。在求學期間做課程以外的事,就是不務正業。恰好我身邊成績不好的同學都喜歡玩股票。
但我的一位在商學院讀統計學的好友卻不這麼看。買賣股票其實是一項職業,並且可以是一生的事業。
他跟我說他自己已經趁機買入股票,並且賺了不少。後來他畢業後進入香港四大家族之一的家族理財辦公室做證券分析師。而我選擇了成為一名普通的網絡工程師。
畢業後,由於對知識的渴求,我買了部Kindle,並在網上購買電子書看。雖然幾年後我不再用Kindle了,但閱讀這個習慣卻延續了下來。用Macbook、手機、iPad看書我都試過,但都沒離開過Kindle這個軟件。
運用工作的空餘時間,我經常閱讀不同領域的書籍。歷史類的、金融類的、心理學類的、哲學類的,傳記類、科普類的…只要是感興趣的,我都買來看。但我不讀小說。 《明朝那些事兒》、《紅樓夢》,這些小說無法提起我的興趣。
其中有幸讀了兩本格雷厄姆的經典著作:《聰明的投資者》和《證券分析》,裡面提到的股票價格與價值的分別,讓我印象深刻。並成為了我學習價值投資的啟蒙老師。
後來我還陸續閱讀了格雷厄姆的門徒的著作,了解到幾位價值投資的大師:巴菲特、芒格、馬克斯、李錄、段永平、邱國鷺等等。
他們都是很成功的價值投資者,同時,都很願意分享自己成功的經驗。
他們讓我可以從不同角度,認識價值投資。還有最重要的,是認識自己。
價值投資是會選人的,但不是基於智商,而是基於性格。有些人可能天生就不適合當價值投資者。
如果你不能在瘋狂上漲的股市裡抽出身來審視自己投資的企業,那你可能連價值投資的最低門檻都沒跨過。如果你無法理解股價短期的漲跌有時無法反映企業長遠的價值,那你可能從心理不能認可價值投資。
相對地,女生可能需要花極大的努力才能做到普通男生力所能及的事,尤其是在體力活方面。但一般男生在精細活方面,通常也差於女生。差異造成多樣性,某種程度上沒有優劣之分。
一開始,我還不知道怎麼買股票。後來聽說可以通過銀行開通證券賬戶,我就用在大學時申請的中國銀行賬戶,開始買賣股票。有趣的是,當時我開通的銀行賬戶是綜合賬戶。用作股票買賣的證券戶口本身就已經開通了。當時去銀行櫃檯說要申請開通證券戶口時,還被櫃檯小姐姐的微笑尷尬了一番。
人生第一次買入的股票是信義玻璃。當時的買入價格是4元,並耗盡了我工作大半年來的積蓄。今天信義玻璃的股價是19元,最高價曾經到33元。
但就像大多數處在青春期的年輕人一樣,帶著某種夾雜著荷爾蒙和迷之自信的躁動,我在持股一年後已經清倉並換成其他股票。這次買賣我在信義玻璃上賺了10%。
這是以正確的投資價值觀和大部分的運氣換來的回報。後來我在其他股票上取得比信義玻璃更高的回報,當然也有數之不盡的錯誤買賣。
如果通過錯誤的投資觀念,取得驚人的投資正回報。那你早晚會輸回來。如果通過正確的投資觀念,但取得讓人失望的虧損,那你早晚會贏回來。但不是很多人懂得這個道理。回報總是顯性的,但價值觀卻是隱性的。
我從一開始不算差也不算好的起步,一路賺取股票投資的經驗。雖然價值投資的所有觀念都已經讓價值投資大師重複過無數遍了,但能消化成為自己知識的,卻不容易。如果能形成自己的體系,甚至自己的風格,那就更難。
條條大路通羅馬。成功並不一定要靠價值投資,但價值投資能讓你走向成功。至少我在學習和運用價值投資時,越來越認同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