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小知識│消化道異物的統計小數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大多數的飼主並不會發現吃進異物
帶來看獸醫的動物們中大約僅有四分之一的飼主曾經注意到或懷疑可能有吃入異物,並且通常會懷疑到可能吃到異物的飼主會較早帶來看獸醫。但不管有沒有發現,多數動物會在一周內獲得診斷及治療。
沒馬上發現到感覺很懊悔嗎?沒事,大多數人都是一樣的。
▌跟貓比起來,狗能吃的東西也太多了吧
在吃入的異物統計中,狗跟貓的前三名都是奶嘴、橡膠或塑膠製品、繩子或是線,偶爾也會帶著針一起吞入。但除了這些之外,還在統計的174隻狗狗發現吃了石頭、球、內衣內褲、皮革、錢幣、骨頭、膠帶、魚鉤、塑膠袋、木頭、番茄、玉米梗、電纜...
欸,整個統計中187隻狗便吃入了199個異物你們會不會也太厲害!
▌線性異物真的很長~長~長~長~長~長~~
在研究中狗狗分布的位置各個地方都有可能,但有接近一半的狗狗會從胃一路卡進空腸;在貓的話則是驚人的從口腔一路到空腸的比例佔了63%,其中的25%甚至一路延伸進入進入大腸。
而最可怕的是有3%的狗狗線一路從口腔串到了肛門出口。
▌線性異物的存活率相對較低
在統計中塊狀異物的存活率為狗94%、貓100%,而線性異物的存活率則為狗80%、貓63%。
姆,想想線從口腔一路進去空腸的比例好像也不是那麼的意外。
最一開始查文獻時腦中保持的疑問其實是:
「巧拼到底有什麼好吃的,咬起來也沒多好吃啊!」
帶著這種對美食的疑問想說應該有獸醫師咬過之後跟我抱持著一樣的想法吧?
結果搜尋的初期就發現連「巧拼」的英文該怎麼寫都不知道
查阿查的就查到了這篇2009年的有趣文獻,看來貓真的對吃進去口中的異物有著自己獨特的偏好呢!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有貓咪到底為什麼喜歡巧拼的研究呢!
#不過寫文章時那個回彈的口感居然會有點回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針對飼主的衛教文章存放區。 主要會針對藥物的作用及可能遇到的副作用、疾病的介紹以及一部分的獸醫新知 獸醫醫學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你怎麼敢不念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隻貓帶著滿滿的皮膚潰瘍跟皮下團塊來就診了。 飼主說獸醫師告訴她這是心因性的,於是這一年多他都沒有就診,皮膚潰瘍了就用人工皮敷著、頭套成為了這隻貓生活的一部分。 「他沒有癢阿!他就是會一直舔那裏,就算受傷了也還是在舔沒看到他在抓阿!」 「他就心理有點問題啦,所以才會一直舔。」
「醫生,我家狗發燒捏!不給他一針退燒嗎?」 這句話大概每周都在我們這邊出現個幾次,尤其在過去那個拿健保卡紙卡的年代大家總是習慣生病發燒打一針,好像獸醫師不打個一針就不會治療疾病。......
   在過去還是菜鳥的那個十年或是更久之前,剛拿著熱騰騰的執照踏出校門進入第一線臨床時總是對未來充滿期待又有點害怕。  然後發現, 「欸!出社會後跟在學校完全不一樣!」
▋定義 環境溫度顯著升高導致核心體溫升高 (>40°C) 非勞力性因素較常見於被關在車內等高溫環境的狗貓 勞力性因素則先對較為罕見,大多出現在工作犬種
藥品成分:Fluralaner / Moxidectin 使用間隔:(美國/澳洲)每兩個月一次;(歐盟/台灣)每三個月一次。 十月中後開始陸續到各個動物醫院啦 那麼又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這篇文章可能不會太開心,但想要跟大家聊聊「麻醉中心跳驟停」這個讓飼主跟獸醫師都難過的狀況。 這樣的狀況或多或少總會出現在各個獸醫師的職業生涯中,因此有篇研究討論了2013 年至 2016 年期間手術期間心臟驟停的 16 隻狗和貓。
一隻貓帶著滿滿的皮膚潰瘍跟皮下團塊來就診了。 飼主說獸醫師告訴她這是心因性的,於是這一年多他都沒有就診,皮膚潰瘍了就用人工皮敷著、頭套成為了這隻貓生活的一部分。 「他沒有癢阿!他就是會一直舔那裏,就算受傷了也還是在舔沒看到他在抓阿!」 「他就心理有點問題啦,所以才會一直舔。」
「醫生,我家狗發燒捏!不給他一針退燒嗎?」 這句話大概每周都在我們這邊出現個幾次,尤其在過去那個拿健保卡紙卡的年代大家總是習慣生病發燒打一針,好像獸醫師不打個一針就不會治療疾病。......
   在過去還是菜鳥的那個十年或是更久之前,剛拿著熱騰騰的執照踏出校門進入第一線臨床時總是對未來充滿期待又有點害怕。  然後發現, 「欸!出社會後跟在學校完全不一樣!」
▋定義 環境溫度顯著升高導致核心體溫升高 (>40°C) 非勞力性因素較常見於被關在車內等高溫環境的狗貓 勞力性因素則先對較為罕見,大多出現在工作犬種
藥品成分:Fluralaner / Moxidectin 使用間隔:(美國/澳洲)每兩個月一次;(歐盟/台灣)每三個月一次。 十月中後開始陸續到各個動物醫院啦 那麼又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這篇文章可能不會太開心,但想要跟大家聊聊「麻醉中心跳驟停」這個讓飼主跟獸醫師都難過的狀況。 這樣的狀況或多或少總會出現在各個獸醫師的職業生涯中,因此有篇研究討論了2013 年至 2016 年期間手術期間心臟驟停的 16 隻狗和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長輩們的身體有時真像個老靈魂,藏著太多秘密、卻又不肯直接告訴你。你問它:「喂,你哪裡不舒服啊?」它偏偏不正面回答,甚至故意掩蓋真正的問題。
  在《實用主義》第七講中詹姆士也談到這個問題--氰化鉀殺人,因為它有「毒」;今晚天冷,因為這是「冬季」;我們有五指,因為我們是「五指動物」。在愈加專門的科學領域,我們愈會被這些困難詞彙所安撫。我們同意了一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生活方式,並一定程度以知道這些詞彙和冷知識為樂。
Thumbnail
關於一個名叫「未知甜點研究部」的實驗室,開發出一種會吃兔子的蛋糕的故事。
寵物溝通相關討論   關於兔兔的寵物溝通 獸醫師朋朋說: 草食性動物非常健忘,例如剛被蛇咬再過一陣子問兔兔可能會忘記,隔天依然快樂吃草 記住被蛇咬的恐懼對於兔兔生存並沒有幫助所以寵物溝通時不一定會讀到 沒有讀到不代表溝通師不專業,有可能是兔兔想不起來兔兔也無法辨別他是蛇,可能會認為是長條狀的物品
Thumbnail
最近家中貓貓又送醫院,原本我是在猜腸胃炎,可看牠吐的厲害,真不敢做密醫,還是送醫院保險些。 牠,真的是腸胃炎。 小小的身軀,畢竟不是人類,所有的器官都是袖珍版,怎堪這樣一吐再吐。 我們人類,會自己去就醫,但寵物不會(雖然我知道外面的野貓野狗都有各自的生存之道,但寵物,只能由飼主照料,觀察)。
Thumbnail
2024.05.14 老實說,蟲蟲一直懷疑情勒仔是個飯桶(沒禮貌 他雖然也是有個貓偏好,像是海鮮類的東西他就不太感興趣,但基本上算是不怎麼挑食的貓。 尤其是現在他明明嘴巴會痛,但為了吃還是會各種大喊,特別是晚餐這頓,然後蟲哥又都比較晚餵,所以情勒仔的反應會特別大,那叫聲有夠兇。
整理了一些可以提供同為創作者的各位一個可以來參考的地方(⁠*⁠´⁠ω⁠`⁠*⁠)
Thumbnail
在一項針對高齡族群的研究中,進行任何訓練量的重量訓練都與降低全因 (all-cause)、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和癌症 (cancer) 的死亡風險有關。
Thumbnail
我們寶貝貓咪妮妮Nini因為結紮術後飲食習慣上的改變,從什麼都吃都愛的愛吃鬼貓貓轉職成邪惡挑嘴貓貓,但有帶她看過醫生,跟醫生確認他這樣的狀況與健康無關後,也採取過放任讓牠餓去吃的方式, 但發現他會就真的寧願餓著,真的很頭痛😵‍💫所以開始鑽研除了適口性好外,營養也足夠的貓糧。
Thumbnail
中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每天進食時間少於 8 小時的人,相比於每日吃食時間為 12 至 16 小時的人,在大約 8 年的時間裡,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要高出 91%。研究還顯示禁食會增加壓力激素,長期實行禁食可能有潛在風險。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結果。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長輩們的身體有時真像個老靈魂,藏著太多秘密、卻又不肯直接告訴你。你問它:「喂,你哪裡不舒服啊?」它偏偏不正面回答,甚至故意掩蓋真正的問題。
  在《實用主義》第七講中詹姆士也談到這個問題--氰化鉀殺人,因為它有「毒」;今晚天冷,因為這是「冬季」;我們有五指,因為我們是「五指動物」。在愈加專門的科學領域,我們愈會被這些困難詞彙所安撫。我們同意了一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生活方式,並一定程度以知道這些詞彙和冷知識為樂。
Thumbnail
關於一個名叫「未知甜點研究部」的實驗室,開發出一種會吃兔子的蛋糕的故事。
寵物溝通相關討論   關於兔兔的寵物溝通 獸醫師朋朋說: 草食性動物非常健忘,例如剛被蛇咬再過一陣子問兔兔可能會忘記,隔天依然快樂吃草 記住被蛇咬的恐懼對於兔兔生存並沒有幫助所以寵物溝通時不一定會讀到 沒有讀到不代表溝通師不專業,有可能是兔兔想不起來兔兔也無法辨別他是蛇,可能會認為是長條狀的物品
Thumbnail
最近家中貓貓又送醫院,原本我是在猜腸胃炎,可看牠吐的厲害,真不敢做密醫,還是送醫院保險些。 牠,真的是腸胃炎。 小小的身軀,畢竟不是人類,所有的器官都是袖珍版,怎堪這樣一吐再吐。 我們人類,會自己去就醫,但寵物不會(雖然我知道外面的野貓野狗都有各自的生存之道,但寵物,只能由飼主照料,觀察)。
Thumbnail
2024.05.14 老實說,蟲蟲一直懷疑情勒仔是個飯桶(沒禮貌 他雖然也是有個貓偏好,像是海鮮類的東西他就不太感興趣,但基本上算是不怎麼挑食的貓。 尤其是現在他明明嘴巴會痛,但為了吃還是會各種大喊,特別是晚餐這頓,然後蟲哥又都比較晚餵,所以情勒仔的反應會特別大,那叫聲有夠兇。
整理了一些可以提供同為創作者的各位一個可以來參考的地方(⁠*⁠´⁠ω⁠`⁠*⁠)
Thumbnail
在一項針對高齡族群的研究中,進行任何訓練量的重量訓練都與降低全因 (all-cause)、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和癌症 (cancer) 的死亡風險有關。
Thumbnail
我們寶貝貓咪妮妮Nini因為結紮術後飲食習慣上的改變,從什麼都吃都愛的愛吃鬼貓貓轉職成邪惡挑嘴貓貓,但有帶她看過醫生,跟醫生確認他這樣的狀況與健康無關後,也採取過放任讓牠餓去吃的方式, 但發現他會就真的寧願餓著,真的很頭痛😵‍💫所以開始鑽研除了適口性好外,營養也足夠的貓糧。
Thumbnail
中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每天進食時間少於 8 小時的人,相比於每日吃食時間為 12 至 16 小時的人,在大約 8 年的時間裡,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要高出 91%。研究還顯示禁食會增加壓力激素,長期實行禁食可能有潛在風險。需要更多研究來確認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