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跟家長聊到關於如何引導孩子練琴的話題,觀察到大部分家長還是會習慣性地用『結果論』為主軸的方式在詢問孩子 —
例如:
你怎麼彈的哩哩拉拉?
你怎麼考得這麼爛?
你為什麼要____,我不是已經跟你說了嗎?
你再不練琴,我就要…..
以上的情境是不是很熟悉呢?
在鋼琴教學的過程,與其責怪孩子為何沒做到自己的期待,倒不如化挫折為下一個進步的跳板,『引導孩子』願意去看到自己遇到的問題,找出問題並陪伴他找出解決的方案,這個過程往往是更有價值的!
我更鼓勵家長的是與其先下評斷或答案,先問問孩子:
►你覺得你剛剛彈的怎麼樣呢?有沒有發現哪裡怪怪的,或是有哪裡可以更好聽?
►你覺得可以怎麼樣幫助自己彈得更好聽/更順呢?
►這個音找不到,可以有什麼方式找到呢?你要不要試試看?
►你現在是不是感到有點挫折?我可以幫你什麼嗎?我們要不要一起來找找看可以怎麼樣克服這個困難?
這些是我上課時常問學生的問題,我不馬上給予答案或糾正,但我會提供我『觀察到』的現象,並給予孩子思考的空間,讓他自己感受或想一想,他還能怎麼做?
我希望孩子收到的不是『標準答案』或只有一種對錯的方式,我甚至告訴他們,老師也不一定就是對的,但是我希望我們一起來想辦法,而這個協助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解決方式(雖然有時不一定找得到)這個『思索』的過程,我相信能幫助孩子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覺察。
常有人說不能輸在起跑點,但我我更相信在跑的路上,能解決問題,走到最後的才是真正的贏家,而重點,其實也不是誰贏誰輸,而是從中我們是否認識了真正的自己?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條路,這絕對是未來的世代非常需要的一個能力,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我認為,學鋼琴正好就是一個很好的媒介,讓孩子透過練琴的過程更提早認識挫折,認識自己,不只是因為『有興趣』才練琴,而是因為願意克服自己的挫折和困難,而開始產生『成就』,進而對於學琴更有興趣,產生正向的循環,這才是我認為學習的真諦!
練琴,絕對不是永遠都快樂的一件事,但真正的快樂,是來自於面對了自己的恐懼或困難,並一步一步靠自己的力量突破往前!
若喜歡我的文章,請別忘了在下方訂閱追蹤、拍拍手或留言給我鼓勵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