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鋼琴的天時、地利,人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鋼琴教學當中最常聽到家長們遇到的困難就是:孩子回家都 不想練琴啦!我也不只一次聽到孩子跟我說他們喜歡上課,但回去就是不喜歡練琴。

我都會很直白的告訴家長們:練鋼琴本來就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因為在彈琴變成”娛樂”之前,是要付出很多小時的努力和心血,身體力行 的坐在鋼琴前好好的練習,才有可能逐漸地將”彈琴”這件事情變成大家所想像的”陶冶性情和抒發心情”這件事。

很可惜的是,許多人對於學琴有一個 錯誤的認知,覺得要很有”興趣”,孩子才會想彈。但我抱持不同的想法,當然一開始啟蒙孩子的老師很重要,能夠引起孩子對於音樂這件事情有興趣,才有辦法”銜接到學樂器這件事情”,但這個”興趣”是否能夠維持下去,靠的就不只是孩子”喜不喜歡”而已了!

喜歡,當然能夠增長學習的時間與主動練琴的機率。但是就像戀愛一樣,一開始甜蜜期過後,是否能夠長久的經營一段關係,靠的就是 用心的經營 不是嗎?

也想請大家思考一下:在彈琴這件事情還沒成為”習慣”或是還沒能彈出一個”所謂像曲子”的音樂之前,如果今天的你已經上班一整天,下班後還要趕著去上各種課程,回到家後腦袋都塞滿了事情,就算你喜歡,但回到家後,你還有多少雀躍和主動的心”想要衝到鋼琴前練習”?

而大人都做不到了,我們又怎麼能”期待”孩子會有這樣的”主動積極”呢?

每週一次的鋼琴課,老師的任務是在課堂中啟發與幫助孩子對於音樂燃起熱情,以及想要學習的心,但是這份熱情是否能維持,每週一小時與老師的時間是絕對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家長是否也能夠陪伴孩子建立起”練習的”規律!舉凡生活作息,和面對練習新曲子的枯燥與挫折時親子間建立的溝通方式。更還有面對在學校課業和各式各樣才藝當中”搶時間”的問題。

我真心的覺得,一個孩子的學琴之路是否能持續長遠,真的是得天時地利人和三個要素都具備啊!

✰天時✰

孩子是否每一天時間表都排得很滿,連回到家喘息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就有一堆To do list 要做?而練琴總是壓在睡覺前或是孩子看電視或玩玩具後?這樣的時間安排,孩子會想要練琴嗎?

✚建議1:在每一次上課後的隔一天,當孩子還記憶猶新時先練習會是更好的效果,因為才剛上完課孩子可能還稍微記得老師上課所提醒的部分。

✚建議2: 千萬不要選在兄弟姊妹在玩玩具或看電視時要練琴,試想若家人正在追劇,你卻被逼迫要工作,那不是很痛苦嗎?更何況是小小孩他們會對“練琴”產生很大的抗拒

✚建議3: 跟孩子溝通一個“固定的”練琴時間,以及長度,然後就試著執行,可以用各種您覺得適合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這樣的習慣,不建議用物質的禮物,才不會讓孩子覺得是“利益交換”,有禮物才要練琴。而是建立一個“儀式感”,讓孩子從初學開始建構將練琴這件事情融入生活的作息當中。

✰地利✰

你有一個獨立的練琴空間嗎?還是鋼琴放在客廳旁邊有電視?

✚建議: 有一個獨立的練琴空間會幫助孩子能夠更好靜下來,而不是家人一邊看電視,卻要求孩子要專心彈琴,這是不可能的任務啊! 若真的沒辦法有獨立空間,至少跟家人溝通孩子練琴時旁邊不要有人看電視或玩玩具,幫助孩子能夠有一個安靜的環境是很重要的。

✰人和✰

你對於音樂學習的期待是什麼?你跟孩子平時的親子溝通好嗎?其實學琴的過程有很大的部分是在於親子之間的溝通是否順暢,以及家長與老師之間的三角關係是否有建立。如果這三方對彼此都有不同的期待也沒有溝通,學琴是很難維持下去的。

✚建議1:學琴絕對不是只有”開心“或有興趣才能繼續,而是你是否將”這個喜歡“延續到變成生活的習慣,並協助孩子練琴時時遇到挫折的”心態“轉換,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建立好溝通的模式是我認爲學琴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建議2: 與鋼琴老師的理念是否相符,是為了考試而學琴?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而學?當老師提出的建議與您不同時,您是否能夠信任與配合?老師安排的回家作業或活動您的參與度高嗎?還是覺得就丟給孩子自己完成呢?在教琴的生涯當中,我遇到的學生能夠持續下去的大都是願意陪伴與參與深入其中的家長們。也有家長問我到底要陪練到什麼時候孩子才會主動?米粒也只能說這真的是看人,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是也取決於“您”想要孩子學到的是什麼?若只在意“進度”,或曲子彈得難不難快不快而囫圇吞棗,亦是你希望孩子學到的是態度,是音樂素養的內化。這些都是需要靠時間醞釀與培養的,絕對不是短時間兩三年之內就會看到成效的“無形價值”。你準備好給孩子這樣的時間嗎?

以上這些都只是米粒的觀察與建議讀者可以思考的問題,當然還有太多可以探討,希望未來再來繼續討論喔^^

接下來分享在洋蔥耳音樂的鋼琴學習,我如何幫助提升學生的練琴動機:

raw-image

在疫情期間因為建立了孩子練琴錄影的習慣,我也延續了這方式製作了20首挑戰曲的“挑戰單”,每次當孩子來上課,有把上週學習的新曲子完整彈完病通過,就算挑戰成功,每次挑戰成功就可以蓋一個章或是塗色也可以獲得點數。老師也會錄影下來並上傳到Youtube讓家長看到。

raw-image

因為可以同步看到其他學生的挑戰進度,加上有明確的“數字”和視覺,並知道會被放到網路上!所以的確大大的增加孩子們練琴的動機,因為大家都想要努力挑戰完成!

而從2021的9月開始到12月底,我們總共花了3 個月的時間,已經有許多學生挑戰成功20首曲子了,我們也總共上傳了135個影片!

✰學生的20首挑戰影片

https://reurl.cc/zW0kqy

raw-image

看到每個孩子都很努力的完成自己的曲子,這樣一點一滴地累積下來真的也是很驚人啊!

而很欣慰的是有一位五歲的孩子原本對練琴意興闌珊,愛練不練的,卻為了要挑戰20首歌,每週超級無敵認真的練習並傳影片給我,甚至有一天因為生病沒辦法練,隔天早上6 點自己爬起來練琴嚇到家人的情形!真的是非常的開心孩子能夠從練琴當中找到“成就感”,而願意開始主動練習的習慣。

當然這不會是永遠的狀態,人就是會有惰性,也會有倦怠的時候,但是我們是否願意給孩子空間,在他願意的時候多練一些,在他不願意的時候也願意幫助他找到原因並持續的陪伴鼓勵,學琴之路就是這樣起起伏伏當中一步一腳印持續下去不是嗎? 因為人生不就也是如此嗎?

raw-image

若喜歡我的文章,請別忘了在下方訂閱追蹤、拍拍手或留言給我鼓勵喔😘

關於洋蔥耳音樂小學堂 https://il.ink/onionearmusic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洋蔥耳音樂小學堂的沙龍
4會員
20內容數
2021/12/27
身為一名鋼琴/器樂老師,想必一定會遇到每年的一大事:舉辦學生音樂發表會! 而舉辦一場學生音樂會,就像是舉辦一場大型活動,其中的眉眉嘎嘎和箇中滋味,真的要親身體驗才會知道有多麽的瑣碎和複雜! 到底舉辦音樂發表會需要什麼樣的規劃與細節呢?在這篇文章我會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6.預算和費用
Thumbnail
2021/12/27
身為一名鋼琴/器樂老師,想必一定會遇到每年的一大事:舉辦學生音樂發表會! 而舉辦一場學生音樂會,就像是舉辦一場大型活動,其中的眉眉嘎嘎和箇中滋味,真的要親身體驗才會知道有多麽的瑣碎和複雜! 到底舉辦音樂發表會需要什麼樣的規劃與細節呢?在這篇文章我會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6.預算和費用
Thumbnail
2021/11/08
每當被問起我的鋼琴課到底在教什麽時? 常常會覺得有點難用一個名詞定義,因為我不覺得我教的是鋼琴課,而是一堂培養孩子對音樂有更深度認識的音樂課,而鋼琴只是一個媒介。 每個月我都會花時間籌備主題,雖然很累但是每次看到學生們的回饋與家長的肯定也非常值得 上個月我們從“秋天”主題出發,我們一起探索了
Thumbnail
2021/11/08
每當被問起我的鋼琴課到底在教什麽時? 常常會覺得有點難用一個名詞定義,因為我不覺得我教的是鋼琴課,而是一堂培養孩子對音樂有更深度認識的音樂課,而鋼琴只是一個媒介。 每個月我都會花時間籌備主題,雖然很累但是每次看到學生們的回饋與家長的肯定也非常值得 上個月我們從“秋天”主題出發,我們一起探索了
Thumbnail
2021/10/02
這兩天家長詢問我關於在家裡可以聆聽什麼音樂,讓學琴的孩子可以將音樂更融入生活? 很謝謝家長的提問剛好讓我有機會整理一個清單。 聆聽、探索、創造! 以下是我整理的音樂聆聽清單,也歡迎各位家長和老師們給予補充建議或分享您的清單喔:) 之後也會找機會一個個介紹以下的清單,敬請期待🥰 古典鋼琴 朗朗
Thumbnail
2021/10/02
這兩天家長詢問我關於在家裡可以聆聽什麼音樂,讓學琴的孩子可以將音樂更融入生活? 很謝謝家長的提問剛好讓我有機會整理一個清單。 聆聽、探索、創造! 以下是我整理的音樂聆聽清單,也歡迎各位家長和老師們給予補充建議或分享您的清單喔:) 之後也會找機會一個個介紹以下的清單,敬請期待🥰 古典鋼琴 朗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晚上學校直排輪社團老師打電話到家裡詢問:「阿泰媽咪,若你們對孩子有期望,可以來參加週六的校隊練習。」
Thumbnail
晚上學校直排輪社團老師打電話到家裡詢問:「阿泰媽咪,若你們對孩子有期望,可以來參加週六的校隊練習。」
Thumbnail
#學琴 #興趣 #培養 #家長 #孩子 #音樂 #習慣 #方法 #策略 「老師,我家小孩只是學興趣的,妳不要太兇、太嚴格,學音樂開心就好了嘛!」又或者是「老師,我家小孩他這周考試很多,可能要請假」這些話,相信對於無論是正職或兼職的老師而言,勢必不陌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當班級才藝普查時,身邊
Thumbnail
#學琴 #興趣 #培養 #家長 #孩子 #音樂 #習慣 #方法 #策略 「老師,我家小孩只是學興趣的,妳不要太兇、太嚴格,學音樂開心就好了嘛!」又或者是「老師,我家小孩他這周考試很多,可能要請假」這些話,相信對於無論是正職或兼職的老師而言,勢必不陌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當班級才藝普查時,身邊
Thumbnail
因為我們不要做音樂家,所以我可以不好好練琴………是這樣嗎?
Thumbnail
因為我們不要做音樂家,所以我可以不好好練琴………是這樣嗎?
Thumbnail
難得遇上良師,突飛猛進的不止是技能更是學習態度。從前見到渾身無力感的孩子在拉扯着學習都覺得浪費,除了浪費師生時間更浪費學習能力。明明孩子們都被學業功課技能人等等壓得透不過氣,老師家長們還「一人一乜乜」地往其肩上堆石頭,不就是件做孽事嗎?好好珍惜保護小孩子們的自學/學習能力吧,別把人生原本會點滴流失的
Thumbnail
難得遇上良師,突飛猛進的不止是技能更是學習態度。從前見到渾身無力感的孩子在拉扯着學習都覺得浪費,除了浪費師生時間更浪費學習能力。明明孩子們都被學業功課技能人等等壓得透不過氣,老師家長們還「一人一乜乜」地往其肩上堆石頭,不就是件做孽事嗎?好好珍惜保護小孩子們的自學/學習能力吧,別把人生原本會點滴流失的
Thumbnail
我小時候學鋼琴七年,一直覺得很有壓力,要到長大後才逐漸體會彈琴的樂趣。 我們總是有目的性去「期待」小孩學什麼東西就該有這樣東西的學習成果,但是這樣的「期待」會不會反而壓抑了小孩單純學習一件事情的快樂,甚至在無形當中讓他們為了符合大人的標準而忘了怎麼去挖掘學習本身無限大的可能性。 *本文經楊鎮宇編修
Thumbnail
我小時候學鋼琴七年,一直覺得很有壓力,要到長大後才逐漸體會彈琴的樂趣。 我們總是有目的性去「期待」小孩學什麼東西就該有這樣東西的學習成果,但是這樣的「期待」會不會反而壓抑了小孩單純學習一件事情的快樂,甚至在無形當中讓他們為了符合大人的標準而忘了怎麼去挖掘學習本身無限大的可能性。 *本文經楊鎮宇編修
Thumbnail
鋼琴教學當中最常聽到家長們遇到的困難就是:孩子回家都 不想練琴啦!我也不只一次聽到孩子跟我說他們喜歡上課,但回去就是不喜歡練琴。 喜歡,當然能夠增長學習的時間與主動練琴的機率。但是就像戀愛一樣,一開始甜蜜期過後,是否能夠長久的經營一段關係,靠的就是 用心的經營 不是嗎? ✰學生的20首挑戰影片
Thumbnail
鋼琴教學當中最常聽到家長們遇到的困難就是:孩子回家都 不想練琴啦!我也不只一次聽到孩子跟我說他們喜歡上課,但回去就是不喜歡練琴。 喜歡,當然能夠增長學習的時間與主動練琴的機率。但是就像戀愛一樣,一開始甜蜜期過後,是否能夠長久的經營一段關係,靠的就是 用心的經營 不是嗎? ✰學生的20首挑戰影片
Thumbnail
前幾天跟家長聊到關於如何引導孩子練琴的話題,觀察到大部分家長還是會習慣性地用『結果論』為主軸的方式在詢問孩子 — 例如: 你怎麼彈的哩哩拉拉? 你怎麼考得這麼爛? 你為什麼要____,我不是已經跟你說了嗎? 你再不練琴,我就要….. 以上的情境是不是很熟悉呢? 臉書FB:洋蔥耳音樂小學堂
Thumbnail
前幾天跟家長聊到關於如何引導孩子練琴的話題,觀察到大部分家長還是會習慣性地用『結果論』為主軸的方式在詢問孩子 — 例如: 你怎麼彈的哩哩拉拉? 你怎麼考得這麼爛? 你為什麼要____,我不是已經跟你說了嗎? 你再不練琴,我就要….. 以上的情境是不是很熟悉呢? 臉書FB:洋蔥耳音樂小學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