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無常擦身而過(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在醫院的復健科常常看到因車禍受傷而需要復健的病人,有些人已經復健治療了好幾年,卻仍然無法恢復原來的樣子。有句話説:「無情的死一個,有情的死一家」,這句話道盡了家有重殘病人照顧者的無奈與長照家庭的悲歌。
台灣因為地小人稠,汽、機車的密度極高,車禍意外頻傳。姪子因車禍受傷,至今已近五個月,雖然人醒過來,但腦部受到嚴重的撞擊,智力退化非常多,也傷到控制語言的部分,目前無法開口說話。
在外地工作的先生總是心繫家裡,常常問起姪子的病情有無進步,我跟先生分享阿伯鼓勵的話,阿伯説:「只要道心不退,佛菩薩都會暗中幫忙。」前幾日先生又問起了姪子的狀況,我告訴先生:「姪子目前不會説話,連發出聲音都有困難,右手、右腳也無力,無法自己行動,需要人家幫忙攙扶。」
先生要我幫姪子請示,姪子到底能不能恢復到開口説話?二天後,先生作了一個夢,夢見了公公跟姪子(先生是個一年作不到三次夢的人),怎麼會有這麼巧的事?才叫我請示就夢見了,我將先生的夢境列單請示如下:
請示佛菩薩,弟子於某日晚上,夢見父親000跟姪子000在一棵大樹下乘涼,父親坐著,姪子000站著且手腳活動自如,我問父親説:「00這樣恢復得很好,那會説話嗎?」姪子有開口說話,但説得有點不清楚。
一、請示此夢境是佛菩薩示現給弟子看的嗎?
開示:是。
二、如果是佛菩薩來告知的,請示時間大約多久之後,姪子才會恢復到此狀況。
開示:約一年。
真的好感恩,佛菩薩都知道我們的煩惱,我將開示結果告知了先生及公婆,大家都很開心,知道未來復原後的情況跟時間,漫漫長夜就不再是黒夜,過程雖然極為辛苦,但黎明就在前方。
(分享完畢)
這是一篇令人振奮的分享文!在上一篇〈與無常擦身而過(一)〉的文章中,有緣人的姪子發生了嚴重的車禍,雖然保住一命,但影響腦部語言及行動能力,後續的恢復與照料,又是另一段艱辛的過程。
好在有緣人一家修行佛法,幫助了姪子。姪子從車禍發生後,有緣人就立即請示,並盡快將誦經、修善的功德迴向給姪子。然而身體恢復需要配合復健及時間,才能逐漸奏效。當有緣人一家仍在為姪子擔心時,佛菩薩知曉有緣人家的擔憂,即刻以夢境示現,印證了阿伯所說:「只要道心不退,佛菩薩都會暗中幫忙。」
學佛修行,從信、願、行進入,其中尤其以「信」為首。「信」,有許多層面,第一要信佛,相信佛菩薩開示的真理真實不虛。再者,要相信自己能夠修持佛法、奉行佛法,不會朝三暮四,遇到一點考驗、挫折就動搖想修學正法的決心。最後,要相信自己能夠成佛,依照佛法每天精進、持續地薰修,不疲不厭,以一份直心堅持修下去,直至成佛。
有緣人一家堅信並持續地修持佛法,也用佛法幫助了姪子一家,讓姪子在車禍後的漫漫復健恢復期中,更加有信心與信念。
修學佛法即使修行了許久,有時到了某個關卡,人就會開始升起懷疑、退轉的心思,甚至對佛菩薩所開示的道理產生疑惑,或者對於修行感到無力,此時要依靠善知識的指導,更要持續依照經典修行,多閱讀高僧大德的開示,參閱精舍部落格的文章,相信很快就能找出自己修行的問題或盲點,重新拾起修行的信念。
生活或修行遇到各種困惑或困難時,要回頭檢視自心是否落入某一方的執念中,比如:有人自認修行用功許久,怎麼未見生活改善?又有人修行一陣子,會開始揣測自己到哪個境界了?這些都是妄心在作祟。其實,只要我們堅信佛法,不斷專注地修持,康莊正路就在我們的面前,佛菩薩也會時時在前方指引著我們,照護著每一個修行的眾生。
《信心銘》:「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違順相爭,是為心病。」聖嚴法師:「發心修行時一定要有目標。因為知道自己有許多的問題,想改變自己,才會安於修行。因此,修行本身就意味著某種目的。為了實現原先的願望,必須把心放在修行的方法上。但正在使用方法時,不要去想:『我的心為什麼安定不下來?為什麼這麼多問題惹得我胡思亂想?我要見的佛性為什麼還沒見到?』不要費心思在這些問題上。心不安定,胡思亂想,就不必理會它,我只管用方法。
因此,有兩句話對修行者很重要:『放下萬念,提起功夫。』『萬念』就是種種的雜念頭,『功夫』則指所用的方法。我們隨時隨地都會生起許許多多的念頭,只要察覺到任何念頭生起時就立即放下,並且及時提起方法,千萬不要連方法也放下。例如:想起老婆的不好或先生的差勁,或者愛人的倩影,或賺錢的機會等等,統統放下來,把心轉回到修行的方法上。」(引用完畢)
由此可知,修行莫隨時讓自己陷入矛盾的心態中。許多人好不容易接觸了佛法,但中途而廢、打退堂鼓的大有人在,想要做到「道心不退」,要從真正認識佛法做起,佛法教導我們的是「心法」,要從內心去體會、實踐,並且懂得「莫存順逆」,也就是一個直心不變,願意傻傻地做下去就對了!當世人都在追求許多虛幻的事物,我們卻懂得拋棄追求這些虛幻,將人生的時光用來勤消業障、用功修行,或許業力會在哪一天無聲無息地找上門,但是因為我們的認真修持,許多考驗與困境,都能在佛法的加持下,逐一撥雲見日。
有緣人的姪子因業力造成的車禍,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如今在漫長的恢復期中,因為家人、親友持續地修持佛法,以功德迴向,使復原之路看到希望,亦增添了信心。曾經在佛法中感到徬徨的您,不妨提起修行的決心與信心,好好把握這難得聽聞修學佛法的機會,讓自己也能在佛法中,找到屬於自己人生的未來希望!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我以前是個無神論者,從未想過有一天會有宗教信仰,會學佛修行、誦經消業障,但世間的事情就是這麼機緣巧合,因果從來都是公平的對待每一個人,真實不虛! 分享二 (分享完畢)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間是苦海,沒修你會害,業障若找你,痛苦撥袂離。」(台語)
以下為三位有緣人的故事,為了保護當事人,已將與修行無關的資訊修改: 故事一 前幾天請教一位同有此經驗也仍在被磨鍊中的師兄,他與我分享,他目前被磨鍊的實際處境。經他勉勵後,對入住護法靈的憤怒難息之火也漸消漸滅,自己無智心中起波瀾,也漸趨平緩下來。希望自己能繼續以正向能量看待磨鍊考驗。 故事二 信一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道時時在變,要透過修行,開智慧,透徹了解人事物,才能在茫茫世道中找到適應之法。」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紀元轉換時期,天災、地變、戰爭、各種瘟疫會持續發生,大家要用心努力修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語錄》:「人生就是會有起起落落,但沒有恆久的高峰,也沒有永久的低谷。」 後來,我在網路填單請示:「為何這兩個月來,我都找不到工作?」 佛菩薩慈悲開示:「福報用完了,找工作比較難。應多培福、積福,且再持續找。」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阿彌陀佛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前世,我不小心害人跌入古井,導致他一命嗚呼;今世,這位業主菩薩帶著很大的嗔恨心來向我討報。在因果的牽引之下,他和我成為了一家人,以爸爸的身份來向我討報。 在因緣具足之下,透過網路請示佛菩薩,請示爸爸與我之間的因果:「爸爸和我的關係很不和諧,是否有相欠?」 分享二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我以前是個無神論者,從未想過有一天會有宗教信仰,會學佛修行、誦經消業障,但世間的事情就是這麼機緣巧合,因果從來都是公平的對待每一個人,真實不虛! 分享二 (分享完畢)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間是苦海,沒修你會害,業障若找你,痛苦撥袂離。」(台語)
以下為三位有緣人的故事,為了保護當事人,已將與修行無關的資訊修改: 故事一 前幾天請教一位同有此經驗也仍在被磨鍊中的師兄,他與我分享,他目前被磨鍊的實際處境。經他勉勵後,對入住護法靈的憤怒難息之火也漸消漸滅,自己無智心中起波瀾,也漸趨平緩下來。希望自己能繼續以正向能量看待磨鍊考驗。 故事二 信一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道時時在變,要透過修行,開智慧,透徹了解人事物,才能在茫茫世道中找到適應之法。」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紀元轉換時期,天災、地變、戰爭、各種瘟疫會持續發生,大家要用心努力修行。」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語錄》:「人生就是會有起起落落,但沒有恆久的高峰,也沒有永久的低谷。」 後來,我在網路填單請示:「為何這兩個月來,我都找不到工作?」 佛菩薩慈悲開示:「福報用完了,找工作比較難。應多培福、積福,且再持續找。」 分享二 (分享完畢) 南無阿彌陀佛
以下為二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前世,我不小心害人跌入古井,導致他一命嗚呼;今世,這位業主菩薩帶著很大的嗔恨心來向我討報。在因果的牽引之下,他和我成為了一家人,以爸爸的身份來向我討報。 在因緣具足之下,透過網路請示佛菩薩,請示爸爸與我之間的因果:「爸爸和我的關係很不和諧,是否有相欠?」 分享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願你把握時間, 跨出中年危機, 活出生命的豐盛。 此書作者為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清水研, 他在心理腫瘤科服務, 專注於癌症患者及其家屬的診療工作。 他有著20年的臨終諮商經驗, 經歷了4000名癌症病患, 本書綜合他和患者的對談、 對生命的體悟, 提出一些建議, 幫助讀者超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作家瓊瑤與三毛在面對愛別離時的心境,並引用佛教教義,闡述生命的無常與情感的流轉。文章回顧她們的作品與生活,透視失去所帶來的痛苦,以及自我安慰和心靈修行的重要性。提醒讀者珍惜當下,接受生活中的一切變化,作為面對情感困境的智慧。
學佛就是要「覺」 世間一切皆是假合之相 澈見「無我」能得解脫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姊姊一家人與妹妹本預計 7 月去日本旅遊。在搭飛機當天,姊姊在桃園機場大門外被地面反光突起物絆倒。她手上拖著行李反應不及,臉部撞上了人行道的檻,傷得很重。
Thumbnail
生與死,這兩個詞彙,總是引發我們最深的思考和情感波動。從生命的初始,到最終的離別,這一條漫長而又短暫的道路上,充滿了喜悅與悲傷、得到與失去的矛盾與拉扯。人類是情緒的動物,我們擁有理性,但在面對生死時,我們的脆弱顯得格外明顯。這種對生命的重視,使得我們的生活被深深地影響著。 生命的開始,往往從一個母
Thumbnail
夏天是個非常適合拍天空的季節。雖然對氣象科學毫無概念,但早晨六點,​你會先看到略為灰陰的天空慢慢在拂曉燃起微微紅光,彷彿一塊一塊沾染灰塵的棉花,落在燒與不燒之間的微妙平衡。
Thumbnail
為慶讚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聖誕,慈悲 龍德上師將於4月28日(日)法駕蒞臨臺北,主法「觀音山 2024年佛誕浴佛祈福盛典」。當日浴佛法會設立多元的園遊會,各種極具功德的攤位,諸如繞塔轉經輪、供花、供燈、祈福專區、蔬食推廣等,多達數十個攤位及精彩表演,敬邀大眾閤家現場參與。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願你把握時間, 跨出中年危機, 活出生命的豐盛。 此書作者為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清水研, 他在心理腫瘤科服務, 專注於癌症患者及其家屬的診療工作。 他有著20年的臨終諮商經驗, 經歷了4000名癌症病患, 本書綜合他和患者的對談、 對生命的體悟, 提出一些建議, 幫助讀者超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作家瓊瑤與三毛在面對愛別離時的心境,並引用佛教教義,闡述生命的無常與情感的流轉。文章回顧她們的作品與生活,透視失去所帶來的痛苦,以及自我安慰和心靈修行的重要性。提醒讀者珍惜當下,接受生活中的一切變化,作為面對情感困境的智慧。
學佛就是要「覺」 世間一切皆是假合之相 澈見「無我」能得解脫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姊姊一家人與妹妹本預計 7 月去日本旅遊。在搭飛機當天,姊姊在桃園機場大門外被地面反光突起物絆倒。她手上拖著行李反應不及,臉部撞上了人行道的檻,傷得很重。
Thumbnail
生與死,這兩個詞彙,總是引發我們最深的思考和情感波動。從生命的初始,到最終的離別,這一條漫長而又短暫的道路上,充滿了喜悅與悲傷、得到與失去的矛盾與拉扯。人類是情緒的動物,我們擁有理性,但在面對生死時,我們的脆弱顯得格外明顯。這種對生命的重視,使得我們的生活被深深地影響著。 生命的開始,往往從一個母
Thumbnail
夏天是個非常適合拍天空的季節。雖然對氣象科學毫無概念,但早晨六點,​你會先看到略為灰陰的天空慢慢在拂曉燃起微微紅光,彷彿一塊一塊沾染灰塵的棉花,落在燒與不燒之間的微妙平衡。
Thumbnail
為慶讚偉大人天導師 釋迦牟尼佛聖誕,慈悲 龍德上師將於4月28日(日)法駕蒞臨臺北,主法「觀音山 2024年佛誕浴佛祈福盛典」。當日浴佛法會設立多元的園遊會,各種極具功德的攤位,諸如繞塔轉經輪、供花、供燈、祈福專區、蔬食推廣等,多達數十個攤位及精彩表演,敬邀大眾閤家現場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