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泡泡

雜談|泡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完試,2:40,原本想和會考結束時一樣,喊一聲“辛苦了”,卻發現聲音卡在喉嚨,無法出現。自己或多或少也有察覺,結束,已經不再是逍遙的開始。

  回到休息室,身體飄飄然的,卻仍擺脫不了地心引力。中午的時候知道營隊取消,已經不需要趕上台北了。不再趕時間了。

  與朋友們踏上往文化中心的路,
「是說到做到」,他說,
「不要,我最近才走過」另一個他說。
  用平常互動的慣性回答吐槽後者,但其實心中不想走路,書包裡四本參考書與筆電固然是一個考量,更多的卻是怕花太多時間——還沒意識到——。
  最後騎了腳踏車,隨著齒輪喀喀聲,斷斷續續的聊著,聊雜事、聊未來。字句中夾雜古詩十九首與第五級單字——當然也有冰淇淋——像是誇耀、像是緬懷、也像是戲謔的嘲諷。

  廣場上,有人在唱歌——後來知道,他有街頭藝人證,就算年紀看起來只比我們大上幾歲——唱的是英文歌,那些會在電台聽到,卻總是叫不出名的熟悉旋律。
「是YT英語流行百大串燒會有的」另一個他說。
  沿著切線劃過圓型廣場,斑斕的色票飄過眼簾,望去,順著風的來向,是一群稚子在泡泡中追逐,棉絮般的陽光灑在廣場,銀鈴般的笑聲與青稚的鄉村音樂互有交錯。是照片無法敘述的景。
  笑了,但是當時還沒脫下借來的老式手錶,分針追著時針,讓我壯闊完就想離去。
他去拍照了,「不需要腳架」他說。
「用楊牧的筆法記下來」另一個他說。
  我只能再笑一次。手機是三年前的入學禮物,當時號稱的高像素已經跟不上時代了;至於文筆,抱歉,我已經輸了。只能用亞里斯多德的老方法,擇一處坐下。

  依偎在石獅雕像下,
「下午兩點是最熱的時候」地理老師說。
  最炙熱的時刻已經在考試中過去,其實當下空氣是暖的,但仍躲在巍峨雕像的陰影下,因為怕燙。
「我們去街頭藝人那邊看看」他說,
——好熱,不要——但還是移動了,謝謝他,還有當時的我。

  原以為那是一個不怎麼樣的角度,但可以躺下來。
「這是箕坐」另一個他說,
  側臥著看泡泡。比起換了角度,感覺到更明顯改變的是姿勢,因為這時才甘願將手錶拿下。孩童追逐泡泡裡的光,身影有些重疊——儘管上國中後就不曾來過這廣場——跑得很賣力,但看起來很開心。

「有什麼推的劇嗎」我問。

「看泡泡吧,那部很厲害」他說。

avatar-img
王水星的沙龍
6會員
3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水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連續兩周的周記都是遊記的我,是混蛋嗎? -     六月是奔跑的伏月,從10科的鬼畜期末爬出來,就直奔幾乎不間斷的旅行計畫。笑稱著期末後的幾個星期,就把從大學到國中的朋友圈通通揪出來玩了一輪。六月是需要灌溉的水無月,似乎是把整個學期玩樂的份量都塞進了這個小小的區間,而蘭嶼這個小島,也算是作為這樣
「喀擦::」 前一晚仍悠閒地趴在士林舅公家的地板。做為填充時針之間空白的聲音,電腦裡隨意地撥放著環法紀錄片,手機的通知零散的跳著。 泓:「找到夜宿桃機的地方了」 C:「測試賴壬沁有沒有起床」 「我沒睡」 泓:「記得拔充電線🤣」 我繼續剝著葡萄。不知道打哪來的自信,明明是第一次自己的國外旅行,出行前
一個關於英文課的小作業
連續兩周的周記都是遊記的我,是混蛋嗎? -     六月是奔跑的伏月,從10科的鬼畜期末爬出來,就直奔幾乎不間斷的旅行計畫。笑稱著期末後的幾個星期,就把從大學到國中的朋友圈通通揪出來玩了一輪。六月是需要灌溉的水無月,似乎是把整個學期玩樂的份量都塞進了這個小小的區間,而蘭嶼這個小島,也算是作為這樣
「喀擦::」 前一晚仍悠閒地趴在士林舅公家的地板。做為填充時針之間空白的聲音,電腦裡隨意地撥放著環法紀錄片,手機的通知零散的跳著。 泓:「找到夜宿桃機的地方了」 C:「測試賴壬沁有沒有起床」 「我沒睡」 泓:「記得拔充電線🤣」 我繼續剝著葡萄。不知道打哪來的自信,明明是第一次自己的國外旅行,出行前
一個關於英文課的小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