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冷靜期

離婚冷靜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現在離婚率高居不下,年輕人閃婚、閃離,屢見不鮮,剛剛辦完了七十桌轟轟烈烈的婚禮,親友們熙熙攘攘地前來祝賀,台上信誓旦旦、親親我我,不到半年,兩個新人已經吵得天翻地覆、驚動家人,或者已經走入冷戰、鮮有溝通,鬧得兩個家庭一地雞毛。

據報導,國內排名前三的離婚高發地全部集中在東三省,之後排名就是北上廣深等一二線城市,東三省的離婚率已經高達70%左右,也就是一半以上的婚姻以破裂告終。為了讓火爆脾氣的人們有一個緩衝的時間,設定了一個月的離婚冷靜期,讓處於婚姻危機中的夫妻,在分配完家孩子、財產等必要因素的同時,再考慮一下,是否真的要走到分道揚鑣的那一步。

最早有這一步驟的出現,大約在2005年左右,民政局辦理離婚的部門門口,擺設一張桌子,有一位具有親和力的中年女人坐在那裡,她會主動來詢問,有些人直接拒絕,不願意跟陌生人掏心掏肺說家事,有些人,猶豫且羞於啟齒......中年女人不是官方委派的,而是有心理學背景或者律師事務所背景的人,自願擔當。

冷靜期不要太長

冷靜期不要太長

現在的離婚冷靜期,是必須要走的過程,不是想離就離,辦完了各走各的。的確,很多人離婚是一時衝動,離完又後悔了,我的一個朋友,跟老婆離婚不到一個月,即後悔,每天去老婆單位接她,每天黏著她,比剛談戀愛的時候還勤快,最終老婆頂不住狂轟濫炸,一個月後就又在一起了,二個月後就復婚了,還興匆匆地去拍了結婚照,因為第一次結婚沒有拍過,到現在他們恩愛如初。

很多沒有原則性問題的夫妻,離婚也就是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冷靜下來,覺得對方的優點還是蠻多的,為了家庭、為了孩子,放棄離婚的念頭,所以,離婚冷靜期,很有必要。

驚聞一位財富在當地已經夠排上前三的夫婦,近期要離婚,他們育有四個子女,女方哭著給遠在國外留學的兒子打電話:"我嫁給你爸爸,人生是灰暗的。"婚姻的美滿與否無法從表象來看,鞋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這樣的家庭,要離婚,不容易,有太多的後續要處理了,一個月冷靜期,也許還不夠。

昨天晚上,邀請一位朋友來家裡吃飯,因為得知他和太太已經分居近半年了,他們兩個都是我們的朋友,所以想要藉此機會說和一下。他的太太是一個耿直的人,為了不聽一面之詞,已經在假期的空餘時間,約喝咖啡過了。可是,昨晚這個以往還覺得不錯的男人,聊過之後,大打折扣,他直接拉起屏障,不讓你進入他的內心世界,如果你有觸動到,他立刻反彈,從小在離異家庭長大的他,把自己的陰影帶到了婚姻中去,脆弱不堪,逃避現實。太久的冷靜期,反而會成為婚姻可有可無的習慣,時間一長,很難再回到以前。

沒有一段婚姻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婚姻是由不完美的兩個人組成的,但是,處理問題的方式,卻是人生價值觀的體現,能最終走下去的婚姻,不一定是完美的,但人生已經盡可能地少有缺憾了,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avatar-img
Green leaf青叶的沙龍
9會員
109內容數
身心自由与财富自由有关联吗?说有就有,若说没有就真的没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星鏈計劃,推到無形的柏林牆 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了,冷戰結束,這條167公里長的隔離帶將二戰後的德國一分為二,代表了東、西方的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制度的各自立場。
2019年,當美中貿易戰拉鋸之時,中國民間就有這樣的段子流傳: 企業在靜悄悄地倒閉,外資在靜悄悄地撤離, 工人在靜悄悄地失業,富人在靜悄悄地移民, 樓價在靜悄悄地下降,股市在靜悄悄地跌停, 物價在靜悄悄地瘋漲,紙幣在靜悄悄地貶值,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可能很多人還不一定感受到以上的這些狀況,甚
台灣與香港,華人的重生之路 剛過去的2020年5月20日,是台灣民進黨蔡英文連任總統的就職之日。台灣的這次大選正值香港反送中抗爭運動之時,香港人的覺醒和堅持,給台灣人敲響了警鐘,如同一面鏡子,讓台灣人看到民主的可貴,領會普選的真諦。 「沒有普選,沒有不受限制的新聞自由和集會自由,沒有自由的意見交鋒,
星鏈計劃,推到無形的柏林牆 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了,冷戰結束,這條167公里長的隔離帶將二戰後的德國一分為二,代表了東、西方的意識形態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制度的各自立場。
2019年,當美中貿易戰拉鋸之時,中國民間就有這樣的段子流傳: 企業在靜悄悄地倒閉,外資在靜悄悄地撤離, 工人在靜悄悄地失業,富人在靜悄悄地移民, 樓價在靜悄悄地下降,股市在靜悄悄地跌停, 物價在靜悄悄地瘋漲,紙幣在靜悄悄地貶值,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可能很多人還不一定感受到以上的這些狀況,甚
台灣與香港,華人的重生之路 剛過去的2020年5月20日,是台灣民進黨蔡英文連任總統的就職之日。台灣的這次大選正值香港反送中抗爭運動之時,香港人的覺醒和堅持,給台灣人敲響了警鐘,如同一面鏡子,讓台灣人看到民主的可貴,領會普選的真諦。 「沒有普選,沒有不受限制的新聞自由和集會自由,沒有自由的意見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