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蓋美式木屋-1-Why?

2022/03/0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Youtube上有許多國外影片資源,展示如何蓋2x4系統的美式木屋,但實際蓋起來,還是有許多小細節需要注意,「自己蓋美式木屋」這系列會分享我自己動手蓋過程的心得和一些必要資訊,讓有興趣的人可以節省查找英文資料的時間,立刻動手蓋一間自己的木屋。

為什麼是木屋?

  在選擇自力造屋之前,也研究過許多不同形式的建築方式,如鋼筋水泥、磚造、竹編夾泥、土袋屋和貨櫃改裝等等,最終選擇了木屋,有幾點分享:

熱傳導低

  木頭的熱傳導與蓄熱能力相較鋼構、水泥或是泥土來得低,這也意味著在炎熱的台灣,能夠更好的阻絕熱能,並且擁有不易吸熱的優異性能,這在高溫的氣候下,是很難取代的基本材質性能差異。(當然要擁有舒適的居住環境,絕對不止熱傳導這一項因素,還有「通風」和「阻斷輻射熱」等要素,並且亞熱帶的台灣與溫帶的歐美,在建築舒適度上的設計有一點根本上的不同,這以後有機會再分享。)

低勞力密集與無重機械需求

  這裡專指美式的2x4木構工法,他是一種非常低勞力密集的建築方式,一、兩個人就可以快速的搭建,並且不需要複雜的木工技術與重型機械(如吊車、水泥灌漿車),由於都是規格材料,透過所謂的2x4(3.8cm x 8.9cm)、2x6(3.8cm x 14cm)、2x8(3.8cm x 18.4cm)⋯⋯等的木頭,與不同厚度的4x8(122cm x 244cm)規格板材做結合,就可以輕易搭建出三層樓高以下的美式木屋。
  蓋2x4木屋,你只需要一把中古的圓鋸機(網購約莫900元新台幣上下),和一支18V電動衝擊起子機(知名品牌含電池大概6000元新台幣上下),你就可以開始蓋自己的房子了。
  這種工法不需要像竹編夾泥、土袋屋或磚造,要求大量人力,也不像鋼構或鋼筋水泥,需要吊車等重型機械的協助才能完成,相較於傳統日式或中式木造工法,也沒有複雜的卡榫技術,因此,對於第一次想要用自己的雙手,蓋自己的房子的人,是一個理想的入門。

就是想要木屋

  這個理由簡單直白,誰都想(至少我想)住在被木頭香味包圍,充滿溫暖柔和調性的木屋裡,腳踏實木地板,每日在充滿檜木香氣的浴室裡沐浴。住在自己親手建造的木屋中,真的會對五星級飯店都失去興趣。

負的碳排放  

  最後,還有環保上的理由,在全球節能減碳,對抗氣候異常的當下,木頭是少數碳排放是負值的建材,相較於水泥、鋼鐵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去提煉、煅燒,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木頭在成長的過程中卻是不斷的吸收二氧化碳,將其固定成木纖維的形式,直到腐爛或被燃燒,才會放回大氣之中,也就是說,越多的木構建築,將能夠固定更多的二氧化碳,並且由於木材可以不斷接續利用(從建築使用(60~100年)-->拆除-->製作家具(30~50年)-->拆除-->製作小型木玩具-->最後當燃料使用),這個固碳的年限將遠超過建築本身的壽命。

防震

  由於輕與韌性,木屋非常耐震,基本上比水泥、磚和土磚屋這種硬材質還來得抗震,加上2x4是以牆面當作主要結構,而非傳統木構的樑柱式,因此抗震能力非常優異,這算是在多地震的台灣,選擇木屋的重要原因。

都講好的,那缺點呢?

  凡事有好有壞,有優點就有缺點,這裡釋疑幾個木屋常見的疑問,以及我認為最需要考慮的問題,但放心,絕對不會是潮濕。

怕水嗎?

  只要在台灣跟人家聊木屋,最多人的反應就是,台灣高溫多雨,木屋會不會很快爛掉?這點其實需要從工法面來說,有些會,有些不會。木頭最怕的東西除了火,就是水,但在現代的木屋建構裡面,這兩個都有方法解決。
  水並非直接破壞木構的元兇,真正的大敵其實是蟲蛀與黴菌,而這兩個都必須在一定的含水率以上才會發生,因此才會有木頭潮濕就會壞的直覺印象,但實際上,木頭怕的並不是水,它怕的是不會乾。
  只要能夠確保木頭的含水率在發生蟲蛀或黴菌的標準值之下,它就能夠長長久久,像許多日式古蹟上達百年,而這裡有一個重點,就是通風。
  2x4工法會採取架高地板(在台灣最少離地60cm),以及雨淋板與結構牆體之間中空,創造所謂的空氣層,來解決通風問題。而因為日夜溫差所造成的冷凝,則是透過單向透氣膜(又稱呼吸紙,搜尋英文是House Wrap),它能夠讓水氣單方向通行,外面的水氣進不來,牆體內冷凝的水氣卻可以出去,保持牆體內的乾燥。

保養

  解決了通風問題,再來就是木頭本身會吸水,因此我們需要上漆或上油,以保證他的防水性,但這不會是一勞永逸的事情,木屋外層需要每3~5年重新執行這個過程,稱為保養。
  其實所有的東西如果要用得長久,都要保養,只是頻率不同,鐵皮屋幾十年不管,也會鏽蝕,水泥房老化防水層破裂,也會長壁癌,只是相較於木屋,它們的保養間隔年限比較長。

颱風

  前面講了木構很耐震,但不幸的事,它比較怕風,由於輕,就容易被風吹起,所以在多颱風的台灣,2x4木構會加入很多的金屬連接件,確保牆體與地基、屋頂與牆面之間的接合,讓它能夠承受強烈颱風的侵襲。

  最後聊聊火,木頭怕火燒?是,也不是。大根的木頭不怕燒,不夠大的才怕。木頭燃燒時會產生一層碳化層,有燒過木頭應該都知道,如果這根木材夠粗,碳化層到達一定厚度後,反而保護了裡面的木材,將火焰阻絕在外,不過木頭如果不夠大,那就會燒光了。
  2x4木結構相較於傳統日式或中式木構,木材截面積較小,簡單來說就是比較小根,因此在防火上就需要特別注意,一般會使用防火的矽酸鈣板或石膏板來做內裝,達到防火一小時的法規需求,牆體填充也會用防火的岩棉或玻璃纖維棉來處理。
  還有一種在自然建築非常流行的方式,就是稻桿填充牆體,內外用土抹上,土本身就防火,但這比較不算傳統的2x4工法,但卻是非常有趣且更加環保自然的方式。

以上

  蓋什麼房子,住什麼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本篇簡單分享自己蓋木屋時決策的一些原因,事物總有正反兩面,如果看完對木屋還有那麼一點興趣,後續的篇章將繼續分享自蓋木屋的各階段內容,希望自己的經驗能夠幫助到需要的人。
在森林那邊
在森林那邊
分享自給自足的心得筆記,包含自力造屋、自然農法、枯木再利用⋯⋯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