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看doom scrolling的人為成因

2022/03/02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上次我們談到doom scrolling,也就是在疫情之下,時常不自覺瀏覽相關負面資訊的行為。然而在我們無意識瀏覽的背後,其實存在著人為的驅使因素。因此想分享一部Netflix原創的劇情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The Social Dilemma)。
不同於一般所認知的「紀錄片」,這部作品分為劇情與實際訪談兩大主軸,雙線交織,使我們在試圖理解受訪者口中的陌生名詞時,得以在劇情線中驗證並體會。那些陌生名詞與現象之所以看似遙遠,正是因為我們看得不夠遠;事實上,社群媒體所造成的影響早已衝擊每一個身為使用者的我們的日常生活。
以下內容有雷,如果有時間的話,建議先去看看這部作品哇~
----------------------------------防雷線-------------------------------------
片中Tristan Harris (曾任Google設計倫理學家)在演講中提到了整部影片的核心命題:
「現在的科技業出了什麼問題?」
這個問題的答案包含了許多面向:

企業竊取用戶資料

也許在免費軟體中按下「我同意」之前,我們必須再次思考:「為什麼企業需要獲取用戶資料?他們用這些資料做了什麼?」
獲取資料是為了建立用戶的「模型」,以便推測行動與喜好。因此得以「投其所好」,運用推薦系統推播經過篩選的內容,以提升使用率。而《監控資本主義時代》一書的作者Shoshana Zuboff在片中提到,這些社群平台的業務就是販售「確定性」,也就是保證只要刊登廣告,就會有成效。正如片中提醒我們的:
「如果你沒有花錢買產品,你自己就是產品。」
片中所呈現的用戶模型形同傀儡,在平台上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監控與分析。

兩極化

社群媒體的推播機制,是促成社會愈趨兩極化的原因之一。儘管是生活圈有著大幅度重疊的兩人,社群頁面都是非常個人化且不同的。原因是系統會根據使用者模型,顯示它認為你會感興趣,或是和你意見相近的內容。久而久之,我們會認為「大家」都認同自己的看法,進而可能將異己視為完全對立,甚至是無知的存在;當同溫層增厚,人們對於議題的討論便會隨之減少。然而片中的受訪者指出,一旦人們處於這樣的狀況下,就很容易被操弄。

假新聞

不論是在疫情或是選舉期間,假新聞的流竄尤其嚴重。然而除了有心人士刻意散佈之外,社群媒體的設計也助長了假新聞的擴散。麻省理工學院有項研究指出,Twitter上假新聞傳播的速度是真新聞的六倍,研究者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人們喜歡分享新鮮的事物。而社群媒體轉發的機制,使得這些容易被分享的假新聞得以藉此管道大規模地觸及閱聽眾。
其中一位研究者Deb Roy也呼籲大家:
「Even well-meaning Twitter users might reflect on a simple idea: “Think before you retweet.”」

駭客操縱選舉

近年來最著名的例子大概是「劍橋分析事件」。這間公司被指控影響了2016年的英國脫歐公投,以及同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並且其前業務總監Brittany Kaiser進一步揭露,該公司的選舉操縱手法影響了全球逾68個國家。而這一連串的事件,皆反映出社群媒體的資安疑慮。
延伸閱讀/觀賞:

演算法不客觀

在片中,美國數據科學家Cathy O'neil指出「演算法並不客觀」。她比喻演算法就像是鑲嵌在程式碼中的個人意見,工程師會根據「成功」的定義來修正演算法。然而若是企業根據自己的定義來打造演算法,則通常都是為了商業利益;同時,深藏在其中的價值觀也會進而影響使用者。而影片裡對於演算法的呈現手法饒富趣味,凸顯演算法背後強烈的營利意圖,著實引人深思。
延伸觀賞:

科技成癮問題

造成人們對科技成癮的原因可以用一個心理學術語「間歇性增強」來說明。我們先說明與之相反的概念「連續性增強」,也就是每一次的主動行為觸發,都會獲得對應的反應;而間歇性增強則不是每一次的行為觸發,都會得到反應。以社群媒體為例,每一次打開手機,就像是將硬幣投進吃角子老虎裡頭 (行為觸發),我們知道裡頭有著有趣的新資訊 (反應),但不知道何時會看到。有趣的是,行為科學家發現,間歇性增強更容易讓人成癮,使人高度黏著。而Tristan Harris 在片中指出:
「產生這樣的心態並非意外,而是企業的設計技術。」
統計學家 Edward Tufte說:「全世界只有兩種產業把客戶稱為使用者(user),一個是毒品,一個是軟體。」所以如果想要破除手機的制約,可以考慮刪除社群軟體或是關閉通知,或是培養其他習慣來取代無意識的滑手機。
延伸閱讀:

結語

前述的這些科技業問題,已經根深蒂固地存在於我們的日常,以至於我們習以為常,甚至忽視。也許是認為這樣的大聲疾呼過於誇大,又或者認為即使起身反抗也只是蚍蜉撼樹。確實,面對這些富可敵國的企業,能與之抗衡的大概只有政府法規,和群眾的集體意識。然而各國現有的相關規範都落後太多太多,但只要開始有意識地思考社群媒體所帶來的影響,就是改變的起點。我們真心推薦大家能用不到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去看看這部作品,也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區和我們一起討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3會員
38內容數
你將讀到的不是書評,也不是影評,而是一些新的思考切入點。這裡會有對多元議題的探討,在梳理議題脈絡後,會由此議題為核心,進行延伸討論,談談相關的文學與影視作品對此議題有什麼樣的闡釋,也會從不同視角切入,分享不同作品各自有什麼樣的觀點,而他們之間又是如何對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