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Top 5
1
從好味小姐Yt頻道看動保議題
2
魔法滿屋(Encanto):你的價值不只是天賦
3
媽,我都知道。但我想跟你說:《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4
說垃圾話的寫作者--陳宗暉《我所去過最遠的地方》
5
在專家之路上,像排球少年一樣思考
1
從好味小姐Yt頻道看動保議題
2
魔法滿屋(Encanto):你的價值不只是天賦
3
媽,我都知道。但我想跟你說:《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4
說垃圾話的寫作者--陳宗暉《我所去過最遠的地方》
5
在專家之路上,像排球少年一樣思考
從議題開始閱讀,從閱讀反思議題
人生中最重要的資本是什麼? - 成長過程中的三個啟示
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總在犯錯,回頭看,有一些遺憾或後悔,也有好多好多想要提早知道的事。 因此,我想要跟你們分享在我成長過程中經歷或接觸的故事,以及這些小小片段帶給我的啟發。
2024/01/19
3
從好味小姐Yt頻道看動保議題
世界上有那麼多和自己想法相左的人事物,尊重與道德這類問題也變得很難以單一價值去解釋。但讀過這些理論與實踐之後,讓我思索了很多:在覺察了自己,並且明白對話的重要性之後,品德教育還可以怎麼延伸,與什麼議題連結?
2024/01/16
5
我的叛逆期
讀了《可是我偏偏不喜歡》之後,我想起了我的叛逆期。 十七歲,我第一次離家,到台北念大學,當時我第一次感受到自由,可以選自己喜歡的課,出門不用和任何人報備,玩到幾點都可以。那時我加入兩個社團,把社交活動排得滿滿的,交了男朋友,還決定暑假不回家,繼續住在宿舍,參與社團活動。
2024/01/05
3
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演變歷程@臺灣
在臺灣這篇土地上,有多元的原住民族群,其語言和文化代代相傳,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然而,在歷史長河中,原住民語言曾經面臨過不同時期的困境和挑戰。 本文將梳理自光復初期至今的數個時期,探討臺灣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的演變。
2024/01/04
3
原來《反脆弱》是需要練習的
脆弱的相反不是堅固,是反脆弱。 人生更好的狀態是一種「在受到外力影響、受到挫折時,會因此獲得助益、變得更好」的成長心態,要讓自己具備反脆弱性,可以從兩個面向去改變:個人的心態,以及身處的外在環境。
2023/12/17
5
Just follow S.O.P? 《思考外包的陷阱》
看完《火神的眼淚》後,除了不平等議題,我還觀察到另一個值得在自己的生命中去思索的問題:當危急時刻來臨,該依循標準程序行動,抑或聽從心中的直覺? 為什麼S.O.P會成為許多人首要的決策準則呢?而那些不乖、選擇臨機應變的人們,又是如何衡量的?
2023/12/10
4
《火神的眼淚》:在死亡面前,每個人是不平等的
「他們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消防員。」--導演 蔡銀娟 《火神的眼淚》把消防員的艱苦日常濃縮成戲劇,看這部劇時,像是獲得一張塑膠板凳,坐在基層消防員的辦公室、宿舍、以及救護車後座,看他們每一天的辛酸與無奈。
2023/12/07
6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也是一個完整的人
滌是一個高敏感、有強迫症的控制狂,同時也是一位拒絕出外工作、甚至極少出門的繭居族,這些是「滌」身上有的標籤,是的,他不正常,是一位沒有接受醫生診斷的精神疾病個案。然而,他也是一個完整的人。
2023/11/17
1
國際交流經驗帶給我的啟發
在我個人的生命經驗裡,出國交換帶給我的最大收穫是知道生活還可以有什麼不一樣的選擇。在國外十個月的時間裡,我更清楚的了解到自己成長的環境帶給我什麼樣的特權、習慣與思考模式,我不再認為傳統觀念中的人生腳本就是理想的生活模式,而是接受了更多元的,對「好」的定義,從中找到自己更認同的觀念、更想要追求的目標。
2023/11/13
6
1
《斯德哥爾摩宜居指引》帶你看見更真實的瑞典
關於瑞典的書那麼多,為什麼選擇這本《斯德哥爾摩宜居指引》呢?我覺得瑞典劉先生很可貴的是他並不偏心,不只挑選值得臺灣學習的地方來寫,而是正反並呈,真實的以一個有異國文化背景的居民角度,寫下文化民情、政策制度等各方面的觀察,因此走出了和另一個作家吳媛媛不同的路。
2023/11/09
6
查看更多
人生中最重要的資本是什麼? - 成長過程中的三個啟示
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總在犯錯,回頭看,有一些遺憾或後悔,也有好多好多想要提早知道的事。 因此,我想要跟你們分享在我成長過程中經歷或接觸的故事,以及這些小小片段帶給我的啟發。
2024/01/19
3
從好味小姐Yt頻道看動保議題
世界上有那麼多和自己想法相左的人事物,尊重與道德這類問題也變得很難以單一價值去解釋。但讀過這些理論與實踐之後,讓我思索了很多:在覺察了自己,並且明白對話的重要性之後,品德教育還可以怎麼延伸,與什麼議題連結?
2024/01/16
5
我的叛逆期
讀了《可是我偏偏不喜歡》之後,我想起了我的叛逆期。 十七歲,我第一次離家,到台北念大學,當時我第一次感受到自由,可以選自己喜歡的課,出門不用和任何人報備,玩到幾點都可以。那時我加入兩個社團,把社交活動排得滿滿的,交了男朋友,還決定暑假不回家,繼續住在宿舍,參與社團活動。
2024/01/05
3
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演變歷程@臺灣
在臺灣這篇土地上,有多元的原住民族群,其語言和文化代代相傳,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然而,在歷史長河中,原住民語言曾經面臨過不同時期的困境和挑戰。 本文將梳理自光復初期至今的數個時期,探討臺灣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的演變。
2024/01/04
3
原來《反脆弱》是需要練習的
脆弱的相反不是堅固,是反脆弱。 人生更好的狀態是一種「在受到外力影響、受到挫折時,會因此獲得助益、變得更好」的成長心態,要讓自己具備反脆弱性,可以從兩個面向去改變:個人的心態,以及身處的外在環境。
2023/12/17
5
Just follow S.O.P? 《思考外包的陷阱》
看完《火神的眼淚》後,除了不平等議題,我還觀察到另一個值得在自己的生命中去思索的問題:當危急時刻來臨,該依循標準程序行動,抑或聽從心中的直覺? 為什麼S.O.P會成為許多人首要的決策準則呢?而那些不乖、選擇臨機應變的人們,又是如何衡量的?
2023/12/10
4
《火神的眼淚》:在死亡面前,每個人是不平等的
「他們先是一個人,然後才是消防員。」--導演 蔡銀娟 《火神的眼淚》把消防員的艱苦日常濃縮成戲劇,看這部劇時,像是獲得一張塑膠板凳,坐在基層消防員的辦公室、宿舍、以及救護車後座,看他們每一天的辛酸與無奈。
2023/12/07
6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也是一個完整的人
滌是一個高敏感、有強迫症的控制狂,同時也是一位拒絕出外工作、甚至極少出門的繭居族,這些是「滌」身上有的標籤,是的,他不正常,是一位沒有接受醫生診斷的精神疾病個案。然而,他也是一個完整的人。
2023/11/17
1
國際交流經驗帶給我的啟發
在我個人的生命經驗裡,出國交換帶給我的最大收穫是知道生活還可以有什麼不一樣的選擇。在國外十個月的時間裡,我更清楚的了解到自己成長的環境帶給我什麼樣的特權、習慣與思考模式,我不再認為傳統觀念中的人生腳本就是理想的生活模式,而是接受了更多元的,對「好」的定義,從中找到自己更認同的觀念、更想要追求的目標。
2023/11/13
6
1
《斯德哥爾摩宜居指引》帶你看見更真實的瑞典
關於瑞典的書那麼多,為什麼選擇這本《斯德哥爾摩宜居指引》呢?我覺得瑞典劉先生很可貴的是他並不偏心,不只挑選值得臺灣學習的地方來寫,而是正反並呈,真實的以一個有異國文化背景的居民角度,寫下文化民情、政策制度等各方面的觀察,因此走出了和另一個作家吳媛媛不同的路。
2023/11/09
6
查看更多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