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拾遺

底片拾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老舊眷村一隅@台南官田

老舊眷村一隅@台南官田

許久未真正拿起底片相機拍照,除了現今手機app的強大之外,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一卷底片通常要很久才能拍完,久了會忘記每一卷的內容究竟拍了什麼?拍攝當下又是什麼樣的心境?

再來則是願意沖洗的店家愈來愈少,所以我習慣至少累積兩卷才一次拿去沖洗,才不會一直陷入等待拍攝成果的複雜心情裡,但也是因為這份遺忘與未知,每次沖洗時總是期待著驚喜,也偶爾會迎來許多意外漏光、刮傷、錯誤曝光的照片,幸好還是有感受到另一層次的美感,至少留下了當時紀錄的那一刻真實。

在日益繁忙的日常裡,特別抽空整理過去十多年來使用底片機斷斷續續拍攝的一些珍貴照片,將回憶再次拉回時光隧道裡,那個單純喜愛按下快門的瞬間。

特富野古道@嘉義阿里山

特富野古道@嘉義阿里山

特富野古道@嘉義阿里山

特富野古道@嘉義阿里山

農耕播種@台南官田

農耕播種@台南官田

農耕播種@台南官田

農耕播種@台南官田

歡呼收割@台南官田

歡呼收割@台南官田

栽種菱角@台南官田

栽種菱角@台南官田

敲響未來的鐘@台南官田大崎台南藝術大學

敲響未來的鐘@台南官田大崎台南藝術大學

消防之局@台南官田大崎台南藝術大學

消防之局@台南官田大崎台南藝術大學

美人樹下@台南官田大崎台南藝術大學

美人樹下@台南官田大崎台南藝術大學

田邊的偉士牌@台南官田

田邊的偉士牌@台南官田

電姬戲院@台南麻豆

電姬戲院@台南麻豆

代天府@台南麻豆

代天府@台南麻豆

古厝牆角光影@台南官田

古厝牆角光影@台南官田

睡午覺中的機車行@台南官田

睡午覺中的機車行@台南官田

開往異世界的窗@台南官田

開往異世界的窗@台南官田

古早味公布欄@台南官田

古早味公布欄@台南官田

養鴨人家@台南官田

養鴨人家@台南官田

雞同鴨講@台南官田

雞同鴨講@台南官田

稻草人@台南官田

稻草人@台南官田

颱風過後的倒稻@台南官田

颱風過後的倒稻@台南官田

迴轉稻@台南官田

迴轉稻@台南官田

路邊的長柄菊@台南官田

路邊的長柄菊@台南官田

斷垣殘壁@台南官田

斷垣殘壁@台南官田

美麗殺機@台南官田

美麗殺機@台南官田

交通千歲爺@台南官田

交通千歲爺@台南官田

懸崖勒馬@台南六甲國中

懸崖勒馬@台南六甲國中

百年古早味剉冰@台南六甲媽祖廟口

百年古早味剉冰@台南六甲媽祖廟口

列隊的鳳梨@台南大內

列隊的鳳梨@台南大內

蓮池潭龍虎塔@高雄左營

蓮池潭龍虎塔@高雄左營

蓮池潭龍虎塔@高雄左營

蓮池潭龍虎塔@高雄左營

我的阿嬤@台南官田

我的阿嬤@台南官田

我的阿嬤@台南官田

我的阿嬤@台南官田

我的阿嬤@台南官田

我的阿嬤@台南官田

我的阿嬤@台南官田

我的阿嬤@台南官田

我的阿嬤@台南官田

我的阿嬤@台南官田

我的阿嬤@台南官田

我的阿嬤@台南官田

我的阿嬤@台南官田

我的阿嬤@台南官田

我的阿嬤@台南官田

我的阿嬤@台南官田

我的阿嬤@台南官田

我的阿嬤@台南官田

我的阿嬤與她的弟弟弟媳(舅公&嬸婆)@台南官田

我的阿嬤與她的弟弟弟媳(舅公&嬸婆)@台南官田

戲水的孩子@墾丁南灣

戲水的孩子@墾丁南灣

拔林火車站天橋上俯瞰鐵道@台南官田

拔林火車站天橋上俯瞰鐵道@台南官田

緬懷@台南官田烏山頭水庫

緬懷@台南官田烏山頭水庫

歐汪木棉道@台南將軍

歐汪木棉道@台南將軍

隆田國小圍牆旁的木棉花@台南官田

隆田國小圍牆旁的木棉花@台南官田

木棉花下涼心亭@白河林初埤

木棉花下涼心亭@白河林初埤

林森路木棉道@台南市東區

林森路木棉道@台南市東區

木棉花的天空@台南市東區

木棉花的天空@台南市東區

成功大學校園一隅@台南市東區

成功大學校園一隅@台南市東區

成功大學校園一隅@台南市東區

成功大學校園一隅@台南市東區

後視鏡中的自己@台南市東區

後視鏡中的自己@台南市東區

串串阿勃勒@台南市東區

串串阿勃勒@台南市東區

阿勃勒與消防栓@台南市東區

阿勃勒與消防栓@台南市東區

漁人@台南官田大崎台南藝術大學後山

漁人@台南官田大崎台南藝術大學後山

山水之間@台南官田大崎台南藝術大學後山

山水之間@台南官田大崎台南藝術大學後山

上帝廟廟會活動@台南下營

上帝廟廟會活動@台南下營

上帝廟廟會活動@台南下營

上帝廟廟會活動@台南下營

上帝廟廟會活動@台南下營

上帝廟廟會活動@台南下營

古厝瓜棚@台南官田

古厝瓜棚@台南官田

端午節慶@台南官田

端午節慶@台南官田

路旁廢棄機車@台南官田

路旁廢棄機車@台南官田

王功漁港夕陽@彰化芳苑

王功漁港夕陽@彰化芳苑

王功漁港夕陽@彰化芳苑

王功漁港夕陽@彰化芳苑

raw-image
一號省道旁廢棄藥廠@台南官田

一號省道旁廢棄藥廠@台南官田

流浪貓@台南官田

流浪貓@台南官田

流浪貓與老人@台南官田

流浪貓與老人@台南官田

鄰居的愛犬@台南官田

鄰居的愛犬@台南官田

含羞待放@台南白河

含羞待放@台南白河

嬌豔欲滴@台南白河

嬌豔欲滴@台南白河

爭奇鬥豔@台南白河

爭奇鬥豔@台南白河

珂之幄山莊@南投清境

珂之幄山莊@南投清境

整裝待發@南投清境

整裝待發@南投清境

綿羊餵食秀@南投清境農場

綿羊餵食秀@南投清境農場

青青草原上的青春@南投清境農場

青青草原上的青春@南投清境農場

草原殘雪@南投合歡山武嶺亭

草原殘雪@南投合歡山武嶺亭

老街一隅@嘉義奮起湖

老街一隅@嘉義奮起湖

山裡的車站@嘉義奮起湖

山裡的車站@嘉義奮起湖

崩落的鐵道@嘉義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二萬坪車站

崩落的鐵道@嘉義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二萬坪車站

夫妻樹@嘉義阿里山塔塔加

夫妻樹@嘉義阿里山塔塔加

晨光之美@嘉義阿里山

晨光之美@嘉義阿里山

青龍瀑布@南投竹山

青龍瀑布@南投竹山

飄蕩的記憶@高雄左營自助新村

飄蕩的記憶@高雄左營自助新村

五元關東煮@高雄橋頭糖廠

五元關東煮@高雄橋頭糖廠

香腸攤小販@嘉義火車站前地下道

香腸攤小販@嘉義火車站前地下道

街頭藝人表演@嘉義火車站

街頭藝人表演@嘉義火車站

疫情小熊@嘉義火車站ㄈ

疫情小熊@嘉義火車站ㄈ

入關防疫檢驗@嘉義火車站

入關防疫檢驗@嘉義火車站

豆菜麵老店@台南六甲

豆菜麵老店@台南六甲

樹下滑手機@台南官田大隆田生態文化園區

樹下滑手機@台南官田大隆田生態文化園區

頂石棹雲海@嘉義頂石棹

頂石棹雲海@嘉義頂石棹

南大武山下的雲海@屏東北大武山步道喜多麗斷崖

南大武山下的雲海@屏東北大武山步道喜多麗斷崖

夕陽雲海@屏東北大武山步道喜多麗斷崖

夕陽雲海@屏東北大武山步道喜多麗斷崖

南大武山下的雲海@屏東北大武山步道喜多麗斷崖

南大武山下的雲海@屏東北大武山步道喜多麗斷崖

張牙舞爪@屏東北大武山步道三角點前最後一個山頭

張牙舞爪@屏東北大武山步道三角點前最後一個山頭

遠眺高屏@屏東北大武山步道

遠眺高屏@屏東北大武山步道

蜂箱@嘉義大埔曾文水庫

蜂箱@嘉義大埔曾文水庫

太石磐溪瀑布@屏東獅子鄉里龍山步道

太石磐溪瀑布@屏東獅子鄉里龍山步道

盤根小徑@屏東獅子鄉里龍山步道

盤根小徑@屏東獅子鄉里龍山步道

山與海@屏東車城

山與海@屏東車城

夕陽停泊@屏東車城

夕陽停泊@屏東車城

出海口@屏東車城

出海口@屏東車城

獨人吊橋@台南東山烏山嶺水利古道

獨人吊橋@台南東山烏山嶺水利古道

天空之橋@嘉義大埔曾文水庫東口休憩區

天空之橋@嘉義大埔曾文水庫東口休憩區

曾文溪@嘉義大埔曾文水庫東口休憩區

曾文溪@嘉義大埔曾文水庫東口休憩區

西口小瑞士引水天井@台南六甲

西口小瑞士引水天井@台南六甲

雙樹雙棲@台南官田

雙樹雙棲@台南官田

昭和櫻@嘉義頂石棹

昭和櫻@嘉義頂石棹

櫻之道@嘉義頂石棹

櫻之道@嘉義頂石棹

櫻之道@嘉義頂石棹

櫻之道@嘉義頂石棹

櫻之道@嘉義頂石棹

櫻之道@嘉義頂石棹
























avatar-img
安德魯生活誌的沙龍
16會員
55內容數
各類攝影主題的學習記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凜冬將要過去,春天的腳步悄悄地到來,辛勤的農人們開始下田操駕著機具,整地除草抑或是歡呼收割,迎接春天新一輪的耕種,鷺鷥也早就守候一旁,準備大啖翻土過後的豐富,在眼前生動地演繹著的,是貝多芬的春之奏鳴曲。
夏秋交替的季節,因為降雨帶來的濕度夠,再加上溫度也不再那麼燥熱,路邊隨處可見叢簇的野草開始綻放它們的美艷,過去都不曾用心留意這些野草的美,但自從再次登山健行並重拾攝影以來,正好躬逢其盛野草們最美艷不可方物的一刻,另一方面也受到熱衷此道的山友啟發,於是乎萌生想要為這些野草留下開花時的照片紀錄.....
連著好幾週的大雨之後,最近終於有短暫放晴的時刻,我一如往常騎著車,穿梭在田野觀察生態的同時,也撇見了栽種著不同作物的農友們,也都把握這雨歇的空檔紛紛下田農忙,看著他們辛勤勞苦的動態,腦海裡倏地浮現了聖經創世記第三章中的典故,究竟人為何生來而忙?似乎在古老的舊約經文裡,就給了最初的答案。
凜冬將要過去,春天的腳步悄悄地到來,辛勤的農人們開始下田操駕著機具,整地除草抑或是歡呼收割,迎接春天新一輪的耕種,鷺鷥也早就守候一旁,準備大啖翻土過後的豐富,在眼前生動地演繹著的,是貝多芬的春之奏鳴曲。
夏秋交替的季節,因為降雨帶來的濕度夠,再加上溫度也不再那麼燥熱,路邊隨處可見叢簇的野草開始綻放它們的美艷,過去都不曾用心留意這些野草的美,但自從再次登山健行並重拾攝影以來,正好躬逢其盛野草們最美艷不可方物的一刻,另一方面也受到熱衷此道的山友啟發,於是乎萌生想要為這些野草留下開花時的照片紀錄.....
連著好幾週的大雨之後,最近終於有短暫放晴的時刻,我一如往常騎著車,穿梭在田野觀察生態的同時,也撇見了栽種著不同作物的農友們,也都把握這雨歇的空檔紛紛下田農忙,看著他們辛勤勞苦的動態,腦海裡倏地浮現了聖經創世記第三章中的典故,究竟人為何生來而忙?似乎在古老的舊約經文裡,就給了最初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