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波飯店周邊
難得遇上不下雨的宜蘭,
而且煙波飯店附近有大片綠地,
聰頭早起晨跑回房梳洗,
聰掃接力騎自行車閒晃。
我們的活動範圍在南津社區。
省道台九線,
由南往北進入宜蘭市的門戶,
舊稱壯二林彪城(城仔)。
1998 年縣政中心成立,
徵收部分社區土地形成縣政特區,
由於新穎建築的增加,
而成為公園式的聚落。
當地的信仰中心新福宮,
建於 1802年(嘉慶 3年),
是壯二地區歷史悠久的廟宇,
原奉祀福德正神
至1928年重建時,
才主祀神農大帝。
縣政府旁李氏宗祠,
於1805年(嘉慶10年)年間始建,
經歷數次修繕。
李氏宗族人才輩出,
尤以清一代的「三舉一貢」,
最為膾炙人口。
這附近主要是文教區,
凱旋國小、凱旋國中、
宜蘭縣政府、宜蘭縣議會,
全部融合在大片公園中,
環境清幽但也代表購物不便。
梅花湖
出發後前往冬山鄉梅花湖,
是宜蘭五大湖泊之一。
梅花湖早期稱為「大埤」
或「鏡湖」,
是一座天然的蓄水池。
而後因湖面形狀似五瓣梅花,
湖中的浮島有如梅花的花蕊,
將名稱改為「梅花湖」。
湖面面積約為二十公頃,
設有約四公里長的環湖步道。
租借自行車一輛100元,
搭乘遊湖動力船,
環湖一圈約15分鐘,
全票75元。
聰嫂夫妻只花150元意外包船了,
有專人駕船和導覽。
梅花湖風景區,
因擁有多樣化的自然環境,
自然生態豐富。
上岸後我們快步走到吊橋,
穿過吊橋在湖心的浮島拍照。
「小熊書房」也是景點之一,
老闆原是名人吳淡如,
已經低調轉手了。
餐廳附近有露營車旅館,
如果不趕時間,
坐在湖邊欣賞湖光山色,
餵魚、賞鳥、放空、野餐,
應該是蠻很悠閒的唷!
仁山植物園
第二次來仁山植物園,
「一回生,二回熟」,
知道要爬坡,
轉換運動模式穿T恤。
取名為「仁山苗圃」,
是以「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這句話為典故。
仁山植物園的發展方向,
是讓民眾休憩、健身,
較福山植物園的專業走向,
更適合全家大小來放鬆。
位於中央山脈的最北端,
海拔高度約50至500公尺,
面積約有100公頃。
宜蘭縣政府規劃園區,
共分為東方庭園植物展示區
(艾園、嵐庭)、
西方庭園植物展示區
(英式、法式)、
大航海外來植物展示區
(非洲區、澳洲區、南亞區、南美區)、
低海拔森林產業展示區
(樟腦寮、木炭窯)。
跟團時間有限,
還是以拍美照為主的造景優先。
園區主要有三處入口,
分別為西側的仁山步道,
中間的公務車道,
及東側的仁山自然步道。
我們從大門入口走公務車道,
大約一公里多路程,
到達遊客中心。
遊客中心廣場有樹木修剪塑形,
好幾隻綠色動物栩栩如生。
西式莊園高大的鑄鐵門,
給人「侯門深似海」的聯想。
法蘭西庭園修剪整齊的綠籬,
呈現幾何式平面設計。
少不了噴泉、水池、及女神雕像。
英式伊莉莎庭園走田園風,
順著植物習性生長形成花團錦簇,
形成不規則的高低層次感,
整體是自然而不刻意工整的表現。
繞道竹子標本區、
水土保持戶外教室,
在仁山相框裝置區
眺望蘭陽平原,
再進入東方庭園植物展示區。
艾園藉由涼亭、窗台、
迴廊、曲橋等串聯,
營造出置身於自然與
人文結合的唐式庭園。
嵐庭簡約而富有禪意的空間;
盛開的杜鵑花帶來春天的消息。
走出艾園從仁山步道下山,
以階梯步道為主稍微陡了些,
但也因此路程較短。
回到停車場和大茶壺合照。
冬山老街
中午在冬山老街覓食,
從冬山車站下車後,
沿著中正路往冬山路方向走,
星期二很多商家不營業,
我們在阿娥快炒
吃了炒飯和什錦麵。
再到市場內「飛魚食染」吃豆花。
餐後沿著冬山河舊河道散步,
冬山鄉古名「冬瓜山」,
因為附近有座形似冬瓜的山。
舊河道是指彎取直的新河道旁,
蜿蜒數百公尺的部分。
冬山河是冬山人的「母親之河」,
更是早期連接五結利澤的
主要水上運輸要道。
為了籌備綠色博覽會,
沿線都在施工中。
今天學到的知識,
河和溪的分別,
溪會有枯水期,
河則是全年都有水。
回到全台最美的休閒觀光火車站,
上車往下一站「溪和水產」,
試吃、拍照和採買。
往高速高路途中,
來到永鎮海濱公園遠眺龜山島,
遼闊的海景風光和綿延沙灘,
加上陽光普照的好天氣,
和龜山島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