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總算辦好了 Netflix,原本是想蒐集一些新劇看,卻意外發現上面有滿多部經典舊台劇,像《命中注定我愛你》、《小資女孩向前衝》、《兩個爸爸》等,全是我學生時代會守在電視前收看的節目啊(笑)。
在這其中,我特別喜歡 2016 年播出的穿越劇《1989 一念間》。它講述男主角陳澈從 2016 年穿越回 1989 年,並在那個時代見到年輕時的母親和她朋友的故事。
⚠ 以下有大量劇透請注意 ⚠
▌二十六年的缺憾
▸ 穿越時空的機緣
《1989 一念間》的男主角陳澈,是個帥氣、聰明,擅長操盤股市的金融奇才。不過在金碧輝煌的外表之下,他卻對母親陳雅娟有著解不開的心結。
從小到大,無論他再怎麼優秀,他的母親也不會給他一句肯定、一個笑容,而且一旦問到有關父親的事,雅娟就會變得異常憤怒,大聲斥喝要他閉嘴。
在一次與母親發生激烈爭執後,陳澈負氣騎車出門,卻在隧道中意外穿越回出生前一年,並見到了年輕時的雅娟。

明明在他二十六年的記憶裡,雅娟總在兼差工作,也沒和親朋好友來往,日子過得十分清苦。
但 1989 年的她不只活得開朗明媚,與家人朋友的感情也很好,還正努力練習英文,打算明年出國留學。
這陌生的一切讓陳澈萬分不解,不知雅娟為何沒有出國、為何與家人斷了聯繫、為何突然性格大變。這使他突然意識到,或許上天就是為了告訴他雅娟在 1989 經歷了什麼,才助他穿越時空。

▸ 蝴蝶效應
雖然當年很多人批評這部劇的穿越漏洞百出,但我其實很喜歡這個設定!尤其是在陳家母子的情誼上。
陳澈身為未來人,他在 1989 做的任何事,都可能對歷史產生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像張順發一事般,害得本該圓滿的家庭走向破碎。於是他便陷入了兩難的掙扎之中。
一方面,他想保護大家不被未來的災禍傷害;另一方面,他又擔心自己干涉後,會反倒害更多人家破人亡。總在猶豫是要眼睜睜看著悲劇發生,還是冒險改變未來。

可即便如此掙扎,一當得知雅娟當年遭遇了哪些事,他卻還是毅然決然地改變歷史,就算他可能因此消失,也在所不惜。
他可以為了雅娟的幸福,鼓勵她打掉小孩(也就是他自己)、想方設法說服李進勤爭取她父母的認可,最後還在她決定離家之際,點醒她的母親,讓她不至於孤零零地生下孩子。
他在 1989 做的決定,都可能改變他在 2016 擁有的一切。但他卻不曾猶豫、不曾遲疑,因為他一心只願他的母親活得更快樂。
陳澈這份令人心疼的體貼,正是我喜歡劇中穿越設定的原因。它用一個很溫柔的方式,撫平陳澈的傷痛,讓他回到過去改變的一切,都能以更好的模樣遺留在 2016。
他拯救了本該在 1989 死亡的真真,溫暖了他的世界、彌補他對親情的遺憾;
他改變了雅娟的人生,使她不再受強暴的陰影困擾二十多年;
他留下了雅娟和進勤再次相守的機緣,幫助錯過的兩人在 2016 再續前緣。
這些改變都是他在 1989 活過的痕跡,也是他在經歷那麼多傷痛後,終於得到的善果。

▸ 清澈的心、圓滿的未來
我最喜歡陳澈的一點,是他雖然生於缺乏溫暖的家庭裡,卻沒有變得憤世嫉俗,反倒成了一個溫柔、善良、懂得同理別人的人。
他沒有因為母親未曾給予溫情而恨她,沒有因為家庭不完整而怨天尤人,更沒有因為自卑而嫉恨那些幸福的人。
他不曾享受過愛,卻比誰都懂得愛人。就像他的名字一樣,清澈、澄淨。

就理性面而言,我清楚劇中的穿越設定會產生多少邏輯上的問題;但就感性面來看,我反而慶幸這段穿越故事能以如此方式收尾。
就算有著不快樂的童年、鮮少給予溫情的母親、孤零零的家庭;不過穿越後,他的童年隨著被拯救的母親明亮了起來,孤寂的心也被葉家所溫暖,他的穿越既帶領雅娟重獲幸福,也無意間填補了自己的缺憾。
陳澈這段故事或許圓得不是很周密,但絕對圓得很精采。
▌二十六年的陰霾
其實雅娟才是我心目中《1989 一念間》的真正主角。相較於陳澈和真真身上有些不切實際的色彩,雅娟從頭到尾的故事都很寫實:傳統下的抗爭、多舛的命途、截然不同的未來,使她成了這部劇最飽滿的角色。
▸ 逃出牢籠的渴望
雅娟出生在一個優渥的家庭,父親是天文學教授,母親則是家庭主婦。待人禮貌溫和、性格平易近人,成績也非常優秀。
只是在人人稱羨的美好背後,她卻常被固執的母親壓得喘不過氣。
雅娟的母親婉玲,是那個時代傳統女性的縮影。她嚴厲地要求雅娟照自己的意思去讀書、留學;要她選一個門當戶對的對象交往、結婚,認為這樣才能為她帶來幸福。
婉玲的固執,使她看不起黃金五寶中除了忠恩外的其他人,尤其是和雅娟兩情相悅的進勤。而她屢次對進勤發難後,也逼得雅娟更想逃離這個令人窒息的家。

雅娟和婉玲的衝突,是新潮和傳統的碰撞,也是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希望掙脫命運的縮影。
其實歸根究底,這對母女的想法都沒有錯,婉玲希望雅娟順著自己走過的路走,避免她承受不必要的傷害;雅娟則希望由自己決定自己的人生,不想只是當媽媽的傀儡。
兩人的初衷都是希望雅娟(自己)過得幸福,只是她們成長的時代不同,對子女、事業、婚姻的看法不同,就有了衝突。
「雅娟一定得出國,就算把我娘家的房子拿去抵押,我也要幫她湊齊學費!我不能讓雅娟的未來,因為我的失誤蒙上陰影。」
──張婉玲
或許婉玲的守舊看在我們眼裡很窒息,但她從來不是不愛雅娟。她的殫精竭慮、處處掌控,說穿了只是希望雅娟未來活得安穩,不希望她的人生蒙上任何一點陰影。
「我不怪媽,我知道她不讓我把孩子生下來,是心疼我;但我堅持會把孩子生下來,也是心疼他。我能理解媽媽的心情,因為我現在也當媽媽了。」
──陳雅娟
面對母親的雷霆之怒,雅娟沒有強硬地反抗,而是選擇扛下所有指責,守護了包括孩子在內的每個人。
她的寬和與犧牲,身為父親的國章明白,身為兒子的陳澈也明白,唯有婉玲始終沒有察覺。因此他們才會不停提醒婉玲「再這樣下去,雅娟可能會離開」,希望她想起「孩子過得平安,比什麼都重要」的道理。
雅娟即將離開家門,婉玲卻前來阻止她的劇情,是這部劇我最喜歡的場面!

雅娟吐出的自卑、怕連累家人的愧疚、故作堅強的神態,完全呼應了國章先前的描述:
「她就是太替別人著想了,總是忘了多愛自己一點。」
而婉玲以同為母親的身分,放低姿態說出的告白,更為這場衝突劃下了美好的句點。
「媽年輕的時候,也愛吃冰、也會跟朋友一起去參加舞會。可是我做了媽媽以後,我不希望妳做的事情,我只能以身作則先改掉自己的壞習慣。」
「是妳讓我成為一位母親,是妳讓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也許婉玲不是一位開明的長輩,但絕對是位稱職的母親。
雅娟雖然明白母親的顧慮,卻低估了她嚴厲之下的母愛,比她想的還要多,而這也是導向兩個截然不同未來的關鍵。
在尚未改變的時間線裡,婉玲一直缺乏契機去理解女兒的想法,錯失坦白的機會,只能任由她離鄉背井,黯然離世。
可當陳澈涉入歷史後,她在一次次衝突中,理解雅娟想得到什麼、顧慮著什麼;也漸漸明白她已不再是個需要父母保護的孩子,學會放手、支持她的決定。
當婉玲放下心裡的疙瘩、選擇毫無保留地支持雅娟,她便會成為她最得力的後盾。

▸ 折翼的飛鳥
雅娟人生最重要的轉捩點,就是在 1989 年聖誕節遭到強暴,這件事打亂了她一切的人生規劃。
不得不說,我每次看到雅娟受創後的心理狀態,真的覺得很不捨。從原先的開朗活潑,瞬間變得神經兮兮、草木皆兵,甚至有幾幕的表情決絕得令人恐懼。

現在的她就像一條繃緊的橡皮筋,任何一個風吹草動,都可能應聲斷裂。這種情況下,盡可能遠離創傷、封閉過去,往往是最沒有壓力的選擇,沒想到她卻發現自己懷孕了。
就算我們知道這孩子未來會成為既溫柔又優秀的陳澈,可是對一個尚未走出陰影的女孩來說,這個生命的重量,著實沉重地無法想像。
腹中傳來的每次胎動,都會提醒她那天被傷害的恐懼;而未來看著孩子的每一眼,也會讓她想起那個犯人的面貌。
如此一來,又有多少人能喜悅地迎接這個新生命呢?
然而,當她躺在手術台上即將與孩子告別之際,腹中傳來的疼痛卻喚回了她的溫柔。

「就在我差點失去他的那一刻,我才意識到他是那麼小、那麼無助,而我,是在這世界上唯一可以保護他的人。」
──陳雅娟
說實話,我並不認為遭性侵懷孕的女性,都該因為「愛」而生下孩子。相反地,我始終覺得非自願下誕生的孩子,即便出生,也難以健全成長,更別提這對那些女性來說,又是多大的傷害。
「放棄孩子」聽起來殘酷,卻是遏止更多悲劇發生的根本。正因如此,我才覺得雅娟的選擇很令人心疼。
雖然腹中的生命不是自願到來,她卻依然選擇愛他;就算知道要被陰影糾纏一生、要承受母親的潑天憤怒、要接收左鄰右舍的議論眼光,她依然選擇成為他的母親。

▸ 截然不同的人生,從一而終的母愛
在尚未改變的 2016,雅娟的疲憊我們看得一清二楚,可見少了真真和父母的陪伴,她生下孩子後過得多麼不快樂。不過我想這個時間線的雅娟,也還是愛著陳澈的。
二十六年來,她從未放棄過他。會在他胃痛時替他按摩、在他生病時替他煮湯、在他氣喘發作時為他緊張。即便無法放下陰影、開懷地擁抱他,她也至少盡到了母親的責任。

而在改變後的 2016,雅娟又重新擁有了溫暖的笑容。
有了真真的陪伴,陪伴陳澈長大的日子變得更加明亮;多了父母的支持,外界的閒言閒語便再也打擊不到她。
陳澈的時空穿越,驅散了雅娟人生中因強暴帶來的陰影,讓他的存在轉變為她快樂的所在、幸福的泉源。
隨著歲月過去,傷疤逐漸癒合,她也更能坦然面對當年的一切,重新擁抱本該屬於自己的人生。

而這段故事的開頭──陳澈與雅娟為了父親身份的爭執,也在陳澈的告白下,有了完美的收尾。
「媽,以前是我不懂事,老是追究我爸是誰。但現在我知道了,我爸爸是誰根本不重要,妳對我才是一切。」
「謝謝妳生下我,謝謝妳愛我,謝謝妳為了我,犧牲了夢想、犧牲了自己原本順遂的人生。」
▌二十六年的愛
聊完陳家的親情故事,再來就回來談談主 CP 線。
我覺得澈真 CP 在劇中的定位很有趣,前期是負責搞笑的歡喜冤家,中期是壓抑劇情中令人心頭一暖的光芒,後期一切看似塵埃落定後,又承擔起所有悲傷。
六年後回頭看,不難發現這對 CP 的故事其實偏俗套,就是傻白甜融化傲嬌霸總的套路。若撇開雅娟的主線不談,陳澈這個角色完美到太不真實,真真介於傻跟蠢之間的性格,看久了也容易疲乏。
只是這段故事勝在有吸睛的設定當背景。兩人之間二十六年的偏差,看起來就是很精采,再加上演員本身又很有 CP 感(畢竟後來都假戲真做了 XD),這都使它不會過於懸浮或油膩。
我覺得澈真 CP 描寫最好的部分,是在兩人的互補關係上。像是真真將陳澈拖回她家住,給了他此生從未體驗過的親情;

在陳澈建議雅娟打掉小孩時,陪他度過最難熬的時光;

還有在每年生日和聖誕節準備驚喜,讓不喜歡過節的他,擁有了美好的過節回憶。

澈真 CP 之所以不會像爛大街的霸總題材一樣狗血,是因為劇情有把真真的溫暖與陳澈的缺憾連結起來,而且連得非常漂亮。
就拿聖誕節的案例來說。這個伏筆早在第一集就從陳國章口中說出,而後在聖誕節前夕,才揭露陳澈沒過過聖誕節的遺憾。
雖然這個當下,真真有先抓著陳澈享受了過節氣氛、稍微彌補他的遺憾。可直到結局才揭露真真不只為陳澈做了這些。
「你小的時候,常問我爸爸是誰,我怎麼回答你的?其實那也是你真真阿姨教我的。」
「我說,你爸爸是聖誕老公公,他要到處送禮物給小朋友,所以沒有時間回來陪你啊。」
──陳雅娟

直至小陳澈出生長大,真真也沒有忘記未來的他在 1989 年聖誕節前夕說過的話,一直很努力轉化聖誕節對這對母子的負面印象。
這個細節既描繪了真真的愛,也印證真真對這故事來說,究竟有多重要。
正因有了她溫暖的陪伴,雅娟才能平安度過人生最低谷的時期;而真真之所以能陪伴雅娟,是因為陳澈穿越時空拯救了本該在 1989 死亡的她;而她為陳家母子付出的一切,正是幫助他們的人生由暗轉明的關鍵。
陳澈、真真和雅娟的故事,其實真的寫得很好!情感鋪陳精彩,虐點合理不煽情,互相救贖的脈絡也恰到好處,幾乎可以說是整部劇的最大亮點。
但也正因如此,結局的潦草才更令人失望。
就像我上面說的,只要情感鋪陳到位,我能接受一個邏輯不全的故事。可是結局硬是讓真真也穿越後,很多和她有關的情感都被硬生生中斷。比如她到未來後,有沒有找過雅娟和家人?有沒有因為他們的傷痛而痛苦?或甚至影響到她對陳澈的情感?
明明結局都特意安排真真變得成熟,不把她轉變的契機寫出來,實在說不過去。尤其看著雅娟和葉家人都為了她的失蹤傷心難過,她卻還在自顧自等陳澈,真的會覺得滿難受的。

最後一集片尾 MV
▌總結
六年前我第一次追這部劇時,還沒脫離那個愛看愛情偶像劇的年紀,所以那時我完全是因為澈真 CP 入坑的 XD。而六年後再重看一遍,我才發現當年完全低估了這部作品的深度。
《1989 一念間》的主軸,是「陳澈的時空穿梭」和「雅娟的 1989」。
作為兩條主線的交會點,劇中對雅娟的塑造非常用心。從家庭、性格、夢想、陰影到未來,她走的每一步皆有脈絡。她和父母、陳澈、真真、進勤的互動也別具特色,幾乎可以說雅娟的故事沒有任何瑕疵。
像我這次回顧,就會發現雅娟和婉玲的故事特別觸動我。因為我和家人也常因時代落差產生衝突,每次都得碰撞半天才能磨合。所以看到雅娟最後和婉玲相擁而泣時,是真的會忍不住紅了眼眶。
另外,雅娟在動手術前和陳澈的對話,也是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橋段之一。
「不管妳有沒有辦法愛他,他都愛妳、都會希望妳幸福。孩子是沒有選擇的,只能愛著自己的媽媽。」
──陳澈
「就像你說的,孩子天生就是會愛母親;而母親,注定就是要為孩子付出一切。」
──陳雅娟
這段劇情打動我,並不是我認同它的觀點,而是它用一個很簡單的方式,連貫了陳家母子的選擇。
陳澈為何從未感受過溫情,卻願意為了雅娟付出一切?
雅娟為何遭受性侵,卻仍願意生下孩子去愛他?
這些常人難以共情的決定,劇組用「天性」這個最簡單的道理連貫起來。它或許不完全正確,卻最符合陳家母子的色彩。
我覺得劇組其實滿用心在呈現家人間那股與生俱來的默契。就像雅娟和婉玲雖然不知道陳澈的身份,和他相處時,卻還是像家人一般契合;當雅娟和陳澈同樣選擇為了對方、犧牲自我時,或許也彰顯出他們血濃於水的聯繫吧!
那也不得不說,飾演雅娟的蔡黃汝,劇中表現真的非常精彩!特別是遭受性侵後驚懼的神態,以及每次聽人提起孩子父親時,瞬間一暗的神色。每個細節都 hold 得恰到好處,絕對是成就這部作品的關鍵。
總之,《1989 一念間》是部很優秀的台劇。主線好看、伏筆眾多、情感渲染優秀、CP 火花也很強,十分推薦尚未看過的朋友可以花點時間看看。
那也歡迎大家推薦自己喜歡的 Netflix 作品給我,剛辦好會員、片單空空的我,現在最缺推薦了(笑)。
更多【聊台劇】系列文章:
想推坑、發問或回饋心得嗎?
📫
作者信箱開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