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注意⚠️
思緒像溪水潺潺流過心臟,讓痛苦、悲傷與遺憾順著每一條血管,在身體裡形成封閉的迴圈,人生而孤單,離開也孤單,所以才有人相約一起走,用布條綁緊你和我的手,乘車衝下水庫,也許這樣也是種解脫...嗎?我想我大概天生就愛看悲劇,越悲越慘越好的那種,角色說聲「謝謝你」卻能聽見悲傷與眼淚在流的那種,連走路的步伐都會發出陣陣無力感的那種,把孤單當飯吃、鼻酸是日常的那種,因此對我來說,全道嬿和柳俊烈主演的《人間失格》如同《我的大叔》,是極喪的神作。
觀賞的過程中,我經常突然不由自主地流淚,有時甚至在搞笑的橋段哭了,也許這是一種內心的痛苦被本劇、劇中角色理解的療癒吧,明知道痛苦讓人沉重而難過,但總是默默想去碰觸它。故事以大量像日記般的獨白、角色的對話組成,可是全劇一直在說話這樣好看嗎?相信我,《人間失格》最精彩和重要的核心就在於對白,這非常仰賴編劇設計台詞的功力了,可以放心,金智慧編劇筆下的台詞風格洗鍊、寫實又充滿穿透力,經由本劇這些戲精的詮釋之後,每字每句、每個情緒都會擊中內心。
我知道全道嬿和柳俊烈是戲份最多的主角,但是朴秉恩飾演的丈夫正洙才真正留在我的心中,不是說前兩位的演技不好或對他們的故事沒共鳴,而是朴秉恩帶給我的感觸更強烈,看起來就像他甘願包攬世上所有的過錯,其眼眶總是發紅泛淚,雙眼彷彿隨時都會洩洪,用消沉的語氣呢喃道歉或感謝,下嘴唇到下巴微微顫抖,想要壓抑住情緒又力不從心的挫折感,都從他黑洞般的眼神反射出來。
《人間失格》藉由對白層層堆疊濃郁的厭世感,讓它注定無法成為一部會受大眾喜愛的作品,畢竟看劇的普遍訴求不就是要紓壓嗎?何必再徒增悲傷?然而這並不影響它優異的表現,緩慢的敘事節奏是為了延展並強調故事的憂鬱特性,就像角色在散步一樣平淡地走著,一邊閒聊,看他們陪伴彼此,分享彼此的想法、煩惱或快樂,讓情感摻雜八分悲傷、一分暖心和一分詼諧蔓延在故事裡,故事亦不需要反派角色,因為主角光是應付現實生活就快窒息了,它只是忠實記錄角色們的無能為力。
幾位角色在搭乘電梯時,都有發現電梯裡鏡子的角落,貼有一張渺小的鑰匙廣告貼紙,一旦看見,就會手癢想去摳它、撕掉它,開始撕它後卻發現會殘膠,更讓人莫名地心煩,貼紙就像每個人不願多談、難以開口的困境和悲傷,撕掉它,代表想要減輕或逃避悲傷,無論如何,這都是生存本能,殘膠代表悲傷太深、困境太難,可是自己沒有能力,也沒有成功處理/面對它,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摳、繼續撕,撕到手指也沾黏到殘膠,最後就放棄了。
值得留意的是,最後一下子就順利撕掉貼紙的人,是孫娜恩飾演的敏貞,我想,大概是因為她即使生活在迷惘又金錢至上的生活裡,她也沒有任由自己沉浸在悲傷裡面,反而是以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智慧,來承受這個世界的無情、接受自己在世界的定位,再慢慢改變自己的價值,所以她撕掉了,說明她成功直視自己成為人的資格。
看完《人間失格》的後遺症,就是會不自覺想模仿柳俊烈低沉的嗓音念著:「阿布機(爸爸),」然後繼續自言自語,說些從來不會也不敢對人說的話。《人間失格》就像成年人還在世的人生跑馬燈,每天一直在跑,邊跑邊嘆氣邊哭泣,因為活著卻一事無成比死亡還可怕,本劇最讓人心痛的原因,就是會反覆翻攪角色(和我們觀眾)的悲情,但是編導並非一股腦傾倒負能量,而是以獨特的幽默感跟我們分享這些心事,人生在世何謂成功?不成功又會怎樣?《人間失格》以平淡構築故事的基調,以深厚精湛的演技形塑悲傷的面貌,驅使故事輕輕撥動道德的界線,幸福也許短暫,不幸太過漫長,但只有先活著,才有機會重新看見人生的價值,真要說缺點的話,應該是它真的太悲太喪了。
路燈孤單站在路旁,它發著光卻有點昏暗,對於還在夜裡徘徊的人,路燈是他們渴望看見的日出,可是當真正的日出升起時,他們卻又不敢直視了,因為日出太遙遠、太耀眼,陽光照射的溫暖反而讓人害怕,因為日出的意義不再等於希望,而是地獄般的現實,新的一天到來卻仍在地獄裡面,好像連日出都會責怪自己…為什麼還在徘徊?為什麼沒勇氣回家?為什麼只想待在南瓜馬車上等待時間消逝,心想:「再等等,讓我再等一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