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花怒放》

2022/05/2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還記得你上次心花怒放的感覺?是在什麼情境下呢?
這本書告訴你,這個狀態其實可以用科學方法來解釋和實現,讓我們能夠藉此來擺脫黯然銷魂的生活。
首先,在快樂之前先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會不快樂
我們是不是常常不自覺地關注外在物質,以物質做為追求的目標、夢想,但又在獲得後,僅僅得到短暫快樂後又莫名失落,胃口越來越大,繼續往更重物慾追求。自己總是在超荷心力,虛假疲憊狀態。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弄清楚自己的「需要」是什麼?「想要」又是什麼?錯把想要當成需要。
「需要」來自於身心理的滿足
「想要」來自於慾望的滿足
例如,當你口渴了,你的想要是奶茶,需要是水;你的想要是年薪百萬,還是獲得認可的需要?你的想要是遊學打工賺錢,還是勇敢突破的需要?是想要房子,還是需要歸屬感?
如果沒有先認清需要和想要,我們就會在錯誤的方向上,做出錯誤的努力,還錯怪老天為何都沒有回應。
再來,要正確地跟別人比較
我們很常誤拿自己的短處跟別人的長處來進行比較,更糟的是,還沒有注意到別人長處背後的努力和累積,這是心理學上的認知誤差。「比較」只要做對方法的話,也可以讓你產生積極正面的意義。
●向上比較
讓你產生自我激勵、挑戰成長效果
●向下比較
讓你知足與感恩,開始發現你的擁有
●平行比較
讓你知道標準、落差和努力方向
確定好你的目的、方向、內容、對象,選擇你要的比較方向。
最後,解決認知、行為不一致的矛盾
千萬不要老是想要改變別人,那是你無法掌控的事,只會不斷產生挫敗感和無力感。我們能改變的就三件事:
●改變它
讓你逃避和痛苦的,不是這件事情本身,而是你如何看待這件事。你得改變你的觀點。
●改變我
個性來自於你的生活習慣、行為,只要你改變你的"行動",你就會有"新的我"。
●改變場景
讓你絕望的是"別無選擇",你有絕對的選擇權,換掉目前的情境。
積極不能只是用想的,而是要用行動的。利用實際行動對身體產生反饋感,進而刺激相對應的大腦激素產生,創造出心花怒放的狀態。
※結論
我們常誤以為幸福來自於某項事物的回報,這樣做等於是建立在獎賞機制下,而這獎勵感對應到大腦產生多巴胺。多巴胺有一個適應性缺點,就是相同獎勵下,你會越來越麻痺無感,除非你獲得獎勵越來越大,才會開始恢復興奮。如果你想要獲得真正的幸福,有意義的快樂,那你得先重新定義"回報"。例如,當你在幫助別人、貢獻社會時,你在"做的當下"就是種回報。做的當下,你的身心感知到了什麼,就是你的回報,你心花怒放的姿態。
接下來你可以先做的是
●寫下你想做的事,區分成想要與需要
●寫下你不如預期的事件,嘗試用另一個觀點重新描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0會員
1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