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疫情還是選舉

2022/05/2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 / 指揮中心

在台灣選舉好像還是比較重要的事情。


柯文哲
他曾經是個政治素人,沒有包袱沒有後顧,直來直往想說甚麼就說甚麼,不介意他人眼光,也不在乎連任不連任,有的就只是把事情做好的本分,一開始的聲望極高,或許即便民進黨不禮讓都很難有對手出現能夠與他一搏,但第二次台北市長選舉甚至創立民眾黨之後,他漸漸開始變得有些許的不同,或許是些微也或許他多了些身分在黨內,一舉一動一字一句多多少少都好像有其目的性一般,舉下列例子來說。
  • 快篩即陽性
指揮中心一開始的否決到後面的認同與執行,我認為就如同總統蔡英文昨天說的他無法對於專業的領域做出任何裁斷,也就是說指揮官終究還是要依靠後面的智囊團與專家的討論與協調才能得出答案,執行面並不是像柯文哲那樣說的簡單,後面考慮的東西也不會是地方首長看的視野那樣狹窄,因為是中央所以顧及的東西要越加廣泛,因為他說出的命令是遍及台灣各處每個地方都得照辦,自然不可能像柯文哲那般不考慮到各縣市的狀況與資源人員的足夠與否,所以你說指揮中心拖時間、照抄雙北的建議,說句實在話如果中央要擋或是他們有對立的想法,為何要把你的說的話納入思考並討論最後在執行呢,抄答案的說法是有點過於奇怪的思考啦。
  • 專業性
時常聽到市長說著自己是台大的醫生,這是事實但卻不用一直拿出來說嘴,畢竟現在的身分是市長,當她說著指揮中心後面那群跟自己是同個老師膠出來的時候,便讓人感覺到濃濃的諷刺意味,這是挑釁或是有其他意思我不知道,但身為小市民的我總感覺不是那樣的觀感良好,每個人都會有該做的事情與位置,你不能要求地方衛生局局長跟指揮官的視野要一樣,當然也不能要求中央對你說的話不討論思考就照做啊,畢竟區域的範圍不一樣啊,你說老師相同,但你們的位置不同,該考慮的東西也相去甚遠的多,那這言論是否不夠恰當與有欠思索。

不諱言台灣需要有第三勢力的出現,三分天下才是未來該有的局面,互相制衡,誰幫誰、誰當選、哪兩方在野、誰又能更加監督一切,這些才會是未來台灣需要的民主局面,但如今的民眾黨感覺卻像是烏合之眾一般在搭配上柯文哲的不受控到處開砲的特性,不懂得聯合在野監督政府,特立獨行想要開啟屬於他們的世界,這樣的是對台灣著想的外科醫生嗎 ? 還是有著其他盤算的政客理念,曾經討厭政治的私下解決,如今也慢慢的屈服於深淵裡面,正如尼采說的 :「當你在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你」,終究你們之間沒有太多的差距,你只是坐在那個位置說著我不會變成那種結局,卻還是在大步邁向深淵的貪婪聲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蘇 遇
蘇 遇
Meet是種浪漫, 過了半載才看清命運的期待, 希望是那樣的渺茫, 而抉擇才有可能讓人嚮往, 我們都是生活在虛擬中的數位密碼, 命運最奇妙的莫過是每一次的選擇與回答。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