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50mm F1.4 LTM (L3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距離試拍這顆鏡頭後已經有好一段時間了
一直到現在才開始寫文章
感覺自己一直有拖延事情的習慣啊~
雖然說寫文章不是在交作業
但是拖稿太久還是會有罪惡感的
📷
這是佳能的L39螺牙鏡頭
在Leica 尚未推出插刀式M接環前
鏡頭都是以螺牙方式安裝在相機卡口上
例如單眼相機的M42接環
而L39是適用於連動測距相機
因為連動測距相機的法蘭距較短
鏡頭也可以設計的比較小巧
📷
有人稱這顆鏡頭為日本的Summilux
也可以說是窮人版的萊卡鏡頭了
鏡頭的組裝和用料都很可靠實在
全金屬的鏡身
轉動對焦還對焦時能感到阻尼相當平穩
📷
光圈全開時成像相當柔和
縮至F4時銳利度有明顯提升
曾經搭配Sony NEX和 Epson R-D1拍攝過
這是兩種不同的拍攝方式
拜現在科技所賜
NEX液晶螢幕的Live View功能能排除連動測距的視角誤差
而R-D1的連動測距設計是眼睛貼近觀景窗拍攝感覺較為直觀和直覺
📷
搭配相機: Sony Nex5 拍攝地點:故宮南院
📷
📷
📷
📷
📷
📷
📷
搭配相機: Sony Nex5 拍攝地點:中和圖書館
📷
搭配相機: Epson R-D1 拍攝地點:苗栗文昌廟
📷
📷
焦段:50mm
鏡片組:4群6枚
光圈值:F1.4-F22
對焦距離:1m~無限遠
濾鏡規格:48mm
重量:246g
我們的YouTube影片: Canon 50mm F1.4 LTM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會員
12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Canon EF 75-300mm F4-5.6 II鏡頭維修指南,詳細圖解拆解步驟、鏡片清潔及組裝流程,適合具備一定維修經驗者參考。
Thumbnail
Canon EF 100-300mm F4.5-5.6 USM鏡頭維修指南,提供詳細的拆解、清潔和組裝步驟,以及故障排除技巧。
Thumbnail
有一陣子和失心瘋一樣,突然迷上了 12mm 的超廣角攝影。12mm 好拍嗎?個人覺得 12mm 的主力不是在風景,說真的,12mm 風景有夠難拍的。很少有這麼大的景需要用到 12mm 來拍。主要還是拿來街拍,這麼廣的角度,要把人裝進來是很容易的。
Thumbnail
在前段時間買了多顆老鏡之後,如今我....再次購入了新鏡頭,在此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作為一支標準鏡,Tamron 28-75mm我最常用來拍的就是桌子上的東西,食物啦、餐啦等等。這一支是我當鏡頭蓋在用,取代24-70mm f/4的主力拍攝鏡頭。 唯一的缺點是鏡頭較長,帶出門不好帶。伸長之後,卻反而是24-70mm f/4 較長。這幾年,我常是一機一鏡出門,現在包包只能裝一機一鏡了
Thumbnail
話說最近入手了SONY A7II機身, 一來是為了一台高質輕便相機,二來就是多年來心心念念的 MINOLTA老鏡, 為了一試求真, 又一次在日本的網拍泡了好一會,遊走之間,除了兩枝24MM起的變焦老鏡外, 竟然發現了TOKNIA 這枝滄海遺孤, 看倌可能會問有什麼特別? 容我娓娓道來...
Thumbnail
「鏡頭有一條很小很小刮到喔。你看這裡。」某日把租來的鏡頭和機身交還給廠商,對方櫃枱堅持說鏡頭有刮痕。 「呃,我看不出來呢。」 他拿出手電筒,照向鏡頭︰「你看你看,這有一條刮痕。」在哪裡?「前方鏡片上。」 「呃,我沒拆過保護鏡。」怎麼可能?我用了十年單眼,鏡頭從來都沒刮花過。而且是沒有拆保護鏡之下刮傷
Thumbnail
奈米壓印微影技術是一項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新興製程方法,其核心概念是利用電子束或光學微影的方式製作光罩模具,然後將這些模具上的圖案重複地壓印在光阻劑上,從而形成微小的圖案。這種技術具有快速、高效的特點,能夠大量製作100奈米以下的圖形,並且廣泛應用於軟性電子產品製造以及先進製程中。 傳統的光學微影
Thumbnail
LEITZ Super Angulon-R 21mm f3.4 這支鏡頭算是 Leica 最早期的超廣角鏡。Leica 早期無法做出很廣的廣角鏡,因此請同樣是德國的光學大廠 Schneider 設計並製造。
夜間積水的路面反映著路燈的光影 不知怎地思緒回到學生時代 如果穿越時空回到當初 還會做出當時相同的選擇嗎? 如果不會,放棄了與某些人的連結 是不是也不會有接下來的其他值得珍惜的部份? https://open.spotify.com/track/2XJQLeASO7YA3RRc362Cp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Canon EF 75-300mm F4-5.6 II鏡頭維修指南,詳細圖解拆解步驟、鏡片清潔及組裝流程,適合具備一定維修經驗者參考。
Thumbnail
Canon EF 100-300mm F4.5-5.6 USM鏡頭維修指南,提供詳細的拆解、清潔和組裝步驟,以及故障排除技巧。
Thumbnail
有一陣子和失心瘋一樣,突然迷上了 12mm 的超廣角攝影。12mm 好拍嗎?個人覺得 12mm 的主力不是在風景,說真的,12mm 風景有夠難拍的。很少有這麼大的景需要用到 12mm 來拍。主要還是拿來街拍,這麼廣的角度,要把人裝進來是很容易的。
Thumbnail
在前段時間買了多顆老鏡之後,如今我....再次購入了新鏡頭,在此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作為一支標準鏡,Tamron 28-75mm我最常用來拍的就是桌子上的東西,食物啦、餐啦等等。這一支是我當鏡頭蓋在用,取代24-70mm f/4的主力拍攝鏡頭。 唯一的缺點是鏡頭較長,帶出門不好帶。伸長之後,卻反而是24-70mm f/4 較長。這幾年,我常是一機一鏡出門,現在包包只能裝一機一鏡了
Thumbnail
話說最近入手了SONY A7II機身, 一來是為了一台高質輕便相機,二來就是多年來心心念念的 MINOLTA老鏡, 為了一試求真, 又一次在日本的網拍泡了好一會,遊走之間,除了兩枝24MM起的變焦老鏡外, 竟然發現了TOKNIA 這枝滄海遺孤, 看倌可能會問有什麼特別? 容我娓娓道來...
Thumbnail
「鏡頭有一條很小很小刮到喔。你看這裡。」某日把租來的鏡頭和機身交還給廠商,對方櫃枱堅持說鏡頭有刮痕。 「呃,我看不出來呢。」 他拿出手電筒,照向鏡頭︰「你看你看,這有一條刮痕。」在哪裡?「前方鏡片上。」 「呃,我沒拆過保護鏡。」怎麼可能?我用了十年單眼,鏡頭從來都沒刮花過。而且是沒有拆保護鏡之下刮傷
Thumbnail
奈米壓印微影技術是一項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新興製程方法,其核心概念是利用電子束或光學微影的方式製作光罩模具,然後將這些模具上的圖案重複地壓印在光阻劑上,從而形成微小的圖案。這種技術具有快速、高效的特點,能夠大量製作100奈米以下的圖形,並且廣泛應用於軟性電子產品製造以及先進製程中。 傳統的光學微影
Thumbnail
LEITZ Super Angulon-R 21mm f3.4 這支鏡頭算是 Leica 最早期的超廣角鏡。Leica 早期無法做出很廣的廣角鏡,因此請同樣是德國的光學大廠 Schneider 設計並製造。
夜間積水的路面反映著路燈的光影 不知怎地思緒回到學生時代 如果穿越時空回到當初 還會做出當時相同的選擇嗎? 如果不會,放棄了與某些人的連結 是不是也不會有接下來的其他值得珍惜的部份? https://open.spotify.com/track/2XJQLeASO7YA3RRc362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