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piter J12 35mm F2.8 (L3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其實拿到這顆鏡頭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了
但是一直沒有辦法拍攝
原因就是這顆鏡頭的後玉部分是突出的
之前手上沒有M卡口的相機
L39螺牙的鏡頭都是靠轉接環在Sony Nex上拍攝
但是唯獨這顆鏡頭鏡尾突出
而且NEX鏡後距較短
組裝到機身上會碰撞到相機感光元件
直到最近遇到了Epson R-D1才解決問題
📷
這顆鏡頭是由蘇聯在二戰後仿照Zeiss Biogon結構所製作而成的
Biogon的特色就是較少的廣角變形
且色彩修正效果優秀
📷
光圈在操作時為無段式調整
光圈值F2.8-22 五片光圈葉片
鏡頭的光圈環同時也是濾鏡環
在拍攝時發現這是很好的設計
大部分的鏡頭的光圈環和調焦環都是設計在鏡身上
在調整光圈或焦距時眼睛必須離開觀景窗去確認轉動的是哪一個環
不然會有誤觸的情形
而這顆鏡頭的鏡身上只有調焦環
可以專心構圖並轉動調焦環完成合焦
📷
拍攝地點: 圓山遺址 搭配相機: Espon R-D1
📷
拍攝地點: 護國禪寺 搭配相機: Espon R-D1
📷
拍攝地點: 圓山遺址 搭配相機: Espon R-D1
📷
拍攝地點: 北投梅園 搭配相機: Espon R-D1
📷
拍攝地點: 北投圖書館 搭配相機: Espon R-D1
📷
視角:63°(對角線)
鏡片組:4群6枚
濾鏡規格:40.5 mm
光圈葉片數量:5個(圓形)
近距離聚焦距離:1.0m
尺寸:(直徑:50mm /長度:58 mm)
重量:130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會員
12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靈性修行在夢境與生活中的體悟,將修行歷程比喻為「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三個階段,並以夢境與生活的例子闡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
Thumbnail
所羅門為台灣 AI 視覺領域佼佼者,因與輝達合作受矚目。自電子零組件代理商轉型,深耕 AI 領域十餘年,其「即學即用」平台大幅降低客戶導入 AI 門檻。所羅門憑藉技術領先優勢,協助企業提升效率、品質,未來將持續投入研發,以「3S」策略引領產業升級,並積極布局人型機器人市場。
Thumbnail
本文介紹如何在 nVidia Nano Python/CUDA 伺服器,遠端使用 Jupyter Notebook 編輯和執行程式。包括Jupyter Notebook 的安裝過程及其配置文件的修改,和遠端存取的機制。本文藉由接近大型公司使用的資訊安全環境的架設,期待相關學生縮短進入業界的學習曲線。
Thumbnail
在前段時間買了多顆老鏡之後,如今我....再次購入了新鏡頭,在此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作為一支標準鏡,Tamron 28-75mm我最常用來拍的就是桌子上的東西,食物啦、餐啦等等。這一支是我當鏡頭蓋在用,取代24-70mm f/4的主力拍攝鏡頭。 唯一的缺點是鏡頭較長,帶出門不好帶。伸長之後,卻反而是24-70mm f/4 較長。這幾年,我常是一機一鏡出門,現在包包只能裝一機一鏡了
Thumbnail
話說最近入手了SONY A7II機身, 一來是為了一台高質輕便相機,二來就是多年來心心念念的 MINOLTA老鏡, 為了一試求真, 又一次在日本的網拍泡了好一會,遊走之間,除了兩枝24MM起的變焦老鏡外, 竟然發現了TOKNIA 這枝滄海遺孤, 看倌可能會問有什麼特別? 容我娓娓道來...
Thumbnail
「鏡頭有一條很小很小刮到喔。你看這裡。」某日把租來的鏡頭和機身交還給廠商,對方櫃枱堅持說鏡頭有刮痕。 「呃,我看不出來呢。」 他拿出手電筒,照向鏡頭︰「你看你看,這有一條刮痕。」在哪裡?「前方鏡片上。」 「呃,我沒拆過保護鏡。」怎麼可能?我用了十年單眼,鏡頭從來都沒刮花過。而且是沒有拆保護鏡之下刮傷
Thumbnail
Capture One LCC 製作 用古董的超廣角鏡,或是用在古董的數位相機上,邊角很容易會有紅色、綠色跑出來。也就是因為邊角失光,或是稱為暗角所造成的色偏。因為光太斜射,CCD 井太深而吃到波長跑掉的光線。
Thumbnail
踏入老鏡世界,才發現不一樣的拍攝樂趣;不僅僅只是因為老鏡的成像特性,更因為使用老鏡拍攝下的限制性,卻多了不一樣的玩味時光,在此與大家分享。
pip install jupyter jupyter notebook --allow-root 在本機打上啟動後網址就可以使用了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文探討靈性修行在夢境與生活中的體悟,將修行歷程比喻為「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三個階段,並以夢境與生活的例子闡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
Thumbnail
所羅門為台灣 AI 視覺領域佼佼者,因與輝達合作受矚目。自電子零組件代理商轉型,深耕 AI 領域十餘年,其「即學即用」平台大幅降低客戶導入 AI 門檻。所羅門憑藉技術領先優勢,協助企業提升效率、品質,未來將持續投入研發,以「3S」策略引領產業升級,並積極布局人型機器人市場。
Thumbnail
本文介紹如何在 nVidia Nano Python/CUDA 伺服器,遠端使用 Jupyter Notebook 編輯和執行程式。包括Jupyter Notebook 的安裝過程及其配置文件的修改,和遠端存取的機制。本文藉由接近大型公司使用的資訊安全環境的架設,期待相關學生縮短進入業界的學習曲線。
Thumbnail
在前段時間買了多顆老鏡之後,如今我....再次購入了新鏡頭,在此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作為一支標準鏡,Tamron 28-75mm我最常用來拍的就是桌子上的東西,食物啦、餐啦等等。這一支是我當鏡頭蓋在用,取代24-70mm f/4的主力拍攝鏡頭。 唯一的缺點是鏡頭較長,帶出門不好帶。伸長之後,卻反而是24-70mm f/4 較長。這幾年,我常是一機一鏡出門,現在包包只能裝一機一鏡了
Thumbnail
話說最近入手了SONY A7II機身, 一來是為了一台高質輕便相機,二來就是多年來心心念念的 MINOLTA老鏡, 為了一試求真, 又一次在日本的網拍泡了好一會,遊走之間,除了兩枝24MM起的變焦老鏡外, 竟然發現了TOKNIA 這枝滄海遺孤, 看倌可能會問有什麼特別? 容我娓娓道來...
Thumbnail
「鏡頭有一條很小很小刮到喔。你看這裡。」某日把租來的鏡頭和機身交還給廠商,對方櫃枱堅持說鏡頭有刮痕。 「呃,我看不出來呢。」 他拿出手電筒,照向鏡頭︰「你看你看,這有一條刮痕。」在哪裡?「前方鏡片上。」 「呃,我沒拆過保護鏡。」怎麼可能?我用了十年單眼,鏡頭從來都沒刮花過。而且是沒有拆保護鏡之下刮傷
Thumbnail
Capture One LCC 製作 用古董的超廣角鏡,或是用在古董的數位相機上,邊角很容易會有紅色、綠色跑出來。也就是因為邊角失光,或是稱為暗角所造成的色偏。因為光太斜射,CCD 井太深而吃到波長跑掉的光線。
Thumbnail
踏入老鏡世界,才發現不一樣的拍攝樂趣;不僅僅只是因為老鏡的成像特性,更因為使用老鏡拍攝下的限制性,卻多了不一樣的玩味時光,在此與大家分享。
pip install jupyter jupyter notebook --allow-root 在本機打上啟動後網址就可以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