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館「十大展出鎮館之寶」系列3-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小編跟大家說個不可思議的故事。

2011年佛館開館前夕,原本要供奉的觀世音菩薩像與偌大的殿堂不相襯。

知名的藝術工作者楊惠姍女士團隊挑戰不可能任務,決定以莫高窟元代觀音為模本,並在短短三個月內打造。

raw-image

好事多磨,剛完成的觀世音菩薩像又因尺寸太大,進不了本館通道。

星雲大師聽到工作團隊坐困愁城,立刻趕到現場和觀世音菩薩對話。

心誠則靈。大師語畢,工頭們再度舉力,奇迹般菩薩終於順利安坐本館殿內。

raw-image

就是大家現在瞻禮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願力不可思議!走一趟普陀洛伽山觀音殿,虔誠感受菩薩的慈悲與大願。

看!佛館十大展出鎮館之寶:bmtop10.fgsbm.org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沙龍
74會員
798內容數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2025/02/14
海上來的光-雲林媽祖文化主題古物展,展覽進入倒數❗ 將於2/23圓滿落幕,還沒看展的朋友快把握機會!
Thumbnail
2025/02/14
海上來的光-雲林媽祖文化主題古物展,展覽進入倒數❗ 將於2/23圓滿落幕,還沒看展的朋友快把握機會!
Thumbnail
2025/02/13
針線穿梭,繡出千年風華;絲絲入畫,細織文化情深。 「 華彩繡心韻 細織兩岸情 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刺繡展 」,將顧繡、絨繡、三林刺繡三大流派的藝術瑰寶齊聚佛館,為您呈現精巧絕倫的刺繡精品。
Thumbnail
2025/02/13
針線穿梭,繡出千年風華;絲絲入畫,細織文化情深。 「 華彩繡心韻 細織兩岸情 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刺繡展 」,將顧繡、絨繡、三林刺繡三大流派的藝術瑰寶齊聚佛館,為您呈現精巧絕倫的刺繡精品。
Thumbnail
2025/02/05
只要根不壞,荒地也能開花; 只要心不死,絕處也能逢生。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慈》
Thumbnail
2025/02/05
只要根不壞,荒地也能開花; 只要心不死,絕處也能逢生。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眾生慈悲的母親—大慈大悲 觀世音菩薩,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 為感念大慈大悲 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度人舟」之威神靈應加持,將恭請高度約9公尺之大悲救苦 觀世音菩薩聖像,於寶島中部臺灣薩迦寺園區永久供奉,尊奉為觀音山全球道場七眾弟子之精神依怙尊!為大眾瞻禮皈依之殊勝對境。
Thumbnail
眾生慈悲的母親—大慈大悲 觀世音菩薩,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 為感念大慈大悲 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度人舟」之威神靈應加持,將恭請高度約9公尺之大悲救苦 觀世音菩薩聖像,於寶島中部臺灣薩迦寺園區永久供奉,尊奉為觀音山全球道場七眾弟子之精神依怙尊!為大眾瞻禮皈依之殊勝對境。
Thumbnail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的“海報主視覺”有兩尊佛像,你可知他們是誰呢 ❓
Thumbnail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的“海報主視覺”有兩尊佛像,你可知他們是誰呢 ❓
Thumbnail
造觀世音菩薩聖像的功德 《妙法蓮華經》云:「若人發心起塔、建寺、造像,如是諸人等,如見無數佛,自成無上道,廣度無數眾。」若有淨信之心造佛形像,一切業障莫不消除,所獲功德無量無邊。 《大乘造像功德經》記載,若人隨其力而作佛像,其人可得十種福報: 一、身心莊嚴。 二、往生天界。 三、生得富貴。 四、身
Thumbnail
造觀世音菩薩聖像的功德 《妙法蓮華經》云:「若人發心起塔、建寺、造像,如是諸人等,如見無數佛,自成無上道,廣度無數眾。」若有淨信之心造佛形像,一切業障莫不消除,所獲功德無量無邊。 《大乘造像功德經》記載,若人隨其力而作佛像,其人可得十種福報: 一、身心莊嚴。 二、往生天界。 三、生得富貴。 四、身
Thumbnail
小編跟大家說個不可思議的故事。 2011年佛館開館前夕,原本要供奉的觀世音菩薩神像與諾大的殿堂不相襯。 知名的藝術工作者楊惠姍女士團隊挑戰不可能任務可能,決定以莫高窟元代觀音為模本,並在短短三個月內打造。
Thumbnail
小編跟大家說個不可思議的故事。 2011年佛館開館前夕,原本要供奉的觀世音菩薩神像與諾大的殿堂不相襯。 知名的藝術工作者楊惠姍女士團隊挑戰不可能任務可能,決定以莫高窟元代觀音為模本,並在短短三個月內打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