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線教學-01】K線圖趨勢線邏輯與意義

【K線教學-01】K線圖趨勢線邏輯與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K線圖趨勢線邏輯與意義💕

👉支撐與壓力的意義與背後邏輯

在金融市場當中大多數的投資者
都會以技術分析做為找尋資產進場與退場的相關參考位置。
背後邏輯是希望可以找到「行情關鍵的反轉或關鍵位置」來規劃操作的機會。

目前市場上的支撐與壓力的分析流派:
1.移動平均線
2.型態學頸線位置
3.圖形訊號
4.大量支撐區
5.趨勢線等


👉趨勢線怎麼定義?

觀察行情慣性,基本上市場的圖形,我們可以透過觀察發現一個行情慣性!

舉例來說:每一次行情只要回踩到某一個斜直線上面價格就會往上彈升!
或者是價格每次反彈到某一條斜直線附近就會開始壓回修正。


👉趨勢線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實際案例說明上升趨勢線!

raw-image
圖中舉例特斯拉(Tesla)特斯拉的K線圖當中,
我們可以發現前陣子有一條上升趨勢線持續支撐每一波小拉回的股價相對低點

A:股價約莫在560元左右,市場開始迎來第一波反彈,市場資金剛開始進漲
B:股價再度拉回快靠近560元,市場有更積極的動能願意花比560元還高的價格買入股票,顯然市場主力開始積極收股票
C:股價再度拉回修正!但市場主力更加願意加價購!在630元左右再度進場承接股票讓股價繼續往上推升。
D:股價再度拉回修正市場持續加價購!低點一路往上墊高!一直穩穩地守在上升趨勢線之上。

換句話說,上升趨勢線的意義在於:
市場主力願意多花錢加價購入股票
這會是一個多頭上漲非常明顯的股價走勢狀況!
也是上升趨勢線背後的主要邏輯。


👉下降趨勢線範例與突破訊號

raw-image
下降壓力線代表的邏輯又是什麼呢?
其實就是市場主力願意「折價」賣出股票
→原先可能1900元的價格市場開始賣出,
後續趁著反彈上漲但主力卻認為股價可能無法突破1900元,
反而開始在1850元開始出售,一路往下折價賣!

為何要折價賣出?

Q:如果一個資產妳是非常看好的狀況下,你還會執行「折價賣出」的動作嗎?
A:當然不會!所以這很明顯是一個主力開始出貨的訊號,也是下降壓力線背後主要的邏輯。

一旦這樣的行情慣性出現了突破!
代表市場主力已經沒有在積極打折賣出的意圖!
反而開始有突破趨勢線壓力的狀況,那麼行情自然就會醞釀轉向的空間
同時也是看空的投資者必須開始調整方向的主要訊號囉!


這樣子你對於K線圖有更深入的了解嗎😁

想要學習一套有效率的操作方法~
記得持續Follow Pipips,掌握專業投資工具😁
合作邀約歡迎email:pipips945@gmail.com

avatar-img
Pi pips的沙龍
9會員
19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Pi pip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擺盪技術指標-KD指標! 🚩一、主流擺盪指標-KD KD指標顧名思義是兩個數值組合成: 一個叫做K值(快線)、一個叫做D值(慢線)。 從他們的計算公式當中可以看出這個指標最主要的核心邏輯:【相對強弱】 計算的參數有三個,分別是:RSV、K值、D值! ▶️KD指標計算公式 🚩二、指標欄位細節介紹
圖形交易背後的邏輯2 上一篇圖形辨識的主題文章 介紹了「底部型態」當中的W底以及頭肩底的型態 相信可以協助在交易的時候發現一些底部的交易機會 圖形辨識本身的價值在於圖形提供的暗號 瞭解市場主力大戶想要傳達的訊息! 投資人根據此邏輯來建構交易的規劃🔥 是比較適合且符合邏輯的。
圖形交易背後的邏輯1 👉底部型態:首先,我們來教學的是底部兩大型態W底以及頭肩底。 🚩W底 顧名思義圖形上看起來就是一個英文字母W! 後續一旦圖形突破前面的高點(頸線)的位置 即可確認頸線以下的買進成交量全部都是賺錢獲利的狀況 下方將形成重要的多頭支撐位置,底部就形成啦! 🚩頭肩底
擺盪技術指標-KD指標! 🚩一、主流擺盪指標-KD KD指標顧名思義是兩個數值組合成: 一個叫做K值(快線)、一個叫做D值(慢線)。 從他們的計算公式當中可以看出這個指標最主要的核心邏輯:【相對強弱】 計算的參數有三個,分別是:RSV、K值、D值! ▶️KD指標計算公式 🚩二、指標欄位細節介紹
圖形交易背後的邏輯2 上一篇圖形辨識的主題文章 介紹了「底部型態」當中的W底以及頭肩底的型態 相信可以協助在交易的時候發現一些底部的交易機會 圖形辨識本身的價值在於圖形提供的暗號 瞭解市場主力大戶想要傳達的訊息! 投資人根據此邏輯來建構交易的規劃🔥 是比較適合且符合邏輯的。
圖形交易背後的邏輯1 👉底部型態:首先,我們來教學的是底部兩大型態W底以及頭肩底。 🚩W底 顧名思義圖形上看起來就是一個英文字母W! 後續一旦圖形突破前面的高點(頸線)的位置 即可確認頸線以下的買進成交量全部都是賺錢獲利的狀況 下方將形成重要的多頭支撐位置,底部就形成啦! 🚩頭肩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