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見之歡,不如久處不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現在的婚姻大部分都是討債成分居多,有婚姻不一定好,沒結婚也不一定不好。」
「修行還沒有到位時,滿腦子都是情情愛愛,經常失去理性;修行若到位,方不致受感情之累。有修行,知道因果的可怕,不能做的事千萬不要做,不能介入他人的家庭。」
從104年加入精舍開始誦經修行後,開示出很多業障,每天都在努力還。不過自從交男朋友後,嚴重影響還債進度,兩人期間也有發生嚴重爭吵,但最後都會平息。當時有想要請示兩人是否為正姻緣,又怕開示結果為非,因此遲遲未請示。
其實他對我很好,家人看過也都說好,所以不知不覺就結婚了。婚姻中很多事情真的不容易,他的家人對我很好,但是有一個缺點就是很愛聚會;聚會沒關係,但是會喝酒,家人會一起喝,喝完各自回家休息。因為是長輩邀約的聚餐,我也不敢掃興,雖然都會勸說少喝少喝,但是喝到興頭上的人是聽不進勸的。
由於我沒在喝酒,只知道他醉,但是分不出多醉,直到有次他喝完回家,開始對我大小聲。因為我很累,隔天又要上班,就不理他;為了應付他家人半夜才散場,我已經身心俱疲,所以可能口氣也不太好,於是兩人就吵起來。期間他開始大力推我、拉我,讓我很害怕,我覺得他已經完全失控,於是我趕緊打回家求救,請家人前來調解。
隔天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事,之後我就回娘家住,讓彼此冷靜。婚姻要經營,但是如果他要這樣繼續喝酒,再失控,我也不知道怎麼辦。想讓他唸佛、唸經已經很不容易了,還有家人要拖他喝酒,我知道自己每天為了消黑氣、習氣,想要改變自己都很難了,所以我不會執著去改變別人。之前都是小喝,但是有一、兩次已經喝到不知道天地為何物。印光大師說:「酒能讓人神智迷亂,敗壞智慧的種子,喝酒之後,往往讓人顛倒昏狂,去做各種清醒時不會做的無恥之事。修行人不允許喝酒,要知道,一切的妄念邪行,往往都是由飲酒發起的。」
蔡師兄曾說:「做人必須量力而為,要擔重任也要惦惦自己的斤兩,不能過重。修行是修正行為,並不是來者不拒。修行人為什麼要守戒律?就是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做人要有原則、要守戒律,但不能姑息養奸。」他那次的眼神跟以前不一樣,這次事件終於讓我鼓起勇氣請示。果不其然,他是我的陽世業主菩薩。真如阿伯說的,都是來討債、還債的,上天安排都是巧妙的。光娘家、夫家就有四位是來討債的,我真是罪有應得。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另一半在磨你時,係在消自己的業,也在修自己;當磨鍊發生的時候,山不轉路轉,不要執著於境象才能跳脫,避免再造來世惡緣,嫌隙才不會愈結愈深。」
「修行就是要家庭圓滿,若家庭不圓滿,修行就白修了。」
還好他跟我保證願意戒酒、願意改進,真是太好了!我前陣子也曾思考過離婚的問題,但既然已經結婚了,就不能輕易離婚,要考慮另一半還有他的家人,既然他願意努力改過,我也要努力。
我原本不想結婚、也不想有小孩,當時認識先生一年多後,業力開始啟動,交集漸漸變多才結婚。其實踏進婚姻真的不一定好,如果要專注修行,結婚真的要想想!修行不容易,清淨心也不容易。現在只能努力渡他一起修行。
(分享完畢)
之前有段時間常有人請示佛菩薩:「是否要結婚?」這就好比問佛菩薩:「一天該吃幾餐?」佛菩薩不會干預我們做的任何決定,要不要結婚,一天該吃幾餐,都是自己的決定。仔細觀察對方的人品、生活習慣、價值觀等是否跟自己契合,認真想清楚後,自己做的決定就要勇於承擔結果。婚姻大事不是兒戲,不是玩辦家家酒,今天高興了就親對方一口,明天不高興了就吵架分手。甜蜜時執子之手,更要有大難來時的不離不棄、與子偕老的認知和決心。
人跟人的相遇離不開因果,俗話說:「夫妻是緣,善緣惡緣。」如果不知道「因果債,功德還」這個方便法,業力討報啟動時不知不覺、糊裏糊塗的結婚還說得過去,因為確實不知道,不知者無罪!但既已誦經消業多年,如今再回頭看當時的自己,只能懊悔當初為何不坦然、勇敢一點,提早請示兩人是否有因果相欠。只能說兩人的緣分確實非常深厚,如今知道了真有因果相欠,更應當抱著感恩心— —感恩對方再次與你相會,願意再次給你機會將功補過。抱著懺悔心-懺悔自己過去的胡做非為、無明愚癡,輕易傷害人,才有今日的痛苦遭遇。抱著歡喜心-歡喜為對方付出一切,歡喜與對方圓滿此生的緣分。心存感恩、懺悔、歡喜,甘願付出、用心經營,夫妻之間的關係一定會越來越好、越來越有愛。
人的身體會產生種種感受與情緒,這是很自然的反應;然而,一旦執著於自己身體的感受和情緒,並迷失在其中時,就陷入煩惱苦海之中了。受第一支箭後,絕不能再自己找事,拿第二支箭傷自己,這種「不受第二支箭」的智慧,正是修行者要想通、想明白的,別人無法幫得上忙。
阿伯說:「一個人若學佛修行,卻不能化解生活與周遭環境所帶來的苦惱,那修行的進程等於是在原地打轉,沒有進步了。遇到問題要學習轉念,不要老是被外境影響,將自己落入煩惱與痛苦的惡性循環之中,沒完沒了。外境歸外境,你歸你,兩者本來就不相干,要讓外境去掌控自己的心情,還是自己的情緒能自我管理,這都是自己的選擇。」佛法常說「回頭是岸」,岸在哪裡?想通即是!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問他:「要調整唸經順序前,有先跟最早開示的業主菩薩稟明嗎?」他回答:「沒有!」他的做法是這一件唸一點,那一件唸一點。我就問他:「這樣不覺得都沒做完嗎?」他也有這樣的感覺。亂調整順序會造成靈界業主菩薩的不滿,而產生干擾。 (分享完畢) 二、業力很多怎麼辦?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下午的時候,他跑過來客廳要我打電話給父親,問問為什麼載稻子的車還沒回來?其實這沒什麼,沒回來就等他回來就好,但他帶著生氣的口吻,要我馬上打給父親,是那種生氣且有力的口吻! 一、每個月捐約10%的薪水給家扶中心,定期扣款,比較不會忘記。 三、不定時的救生與護生活動。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業主菩薩真的都在我們的身邊,觀察我們是否真心懺悔、改過。年度工作考核又來臨了,回首這一年的工作狀態、生活模式以及誦經持咒、消業力等,真的非常懈怠,總是找了一大堆藉口讓自己得過且過,拖一天過一天,誦經功課落下一大截,著實深感羞愧。 (分享完畢) 蔡師兄勉勵: 坑有大小箕深淺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前陣子,我聽到我爸爸說:「廟裡的神明找不到代言人」,我問:「之前那個阿伯過世了?那他兒子不是也有當過?」爸爸說:「神明說他不適合」。我心裡就有疑問為什麼不適合,後來聽我媽說,那個人個性上有偏差。 我問:「那現在那個人呢?」 同事說:「死了!而且是忽然就暴斃死了。」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被抽福報的感覺我聽很多師兄姐說過,在此也整理一下可能的狀況: 一、突然變的很累、全身無力。 二、情緒突然暴躁。 三、忽然間秒睡(可能是誦經或是閒暇時)。 四、生活突然變得很不順。 五、考試突然變得不好。 六、突然生了怪病(例如長疹子或奇怪的病)。 (分享完畢)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五月底內人先確診後,隔天自己快篩也是陽性。內人不解為何她會染疫,在岳母打電話來關心時,直指是因我的工作環境比較複雜,人來人往,應該是被我傳染的。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我問他:「要調整唸經順序前,有先跟最早開示的業主菩薩稟明嗎?」他回答:「沒有!」他的做法是這一件唸一點,那一件唸一點。我就問他:「這樣不覺得都沒做完嗎?」他也有這樣的感覺。亂調整順序會造成靈界業主菩薩的不滿,而產生干擾。 (分享完畢) 二、業力很多怎麼辦?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下午的時候,他跑過來客廳要我打電話給父親,問問為什麼載稻子的車還沒回來?其實這沒什麼,沒回來就等他回來就好,但他帶著生氣的口吻,要我馬上打給父親,是那種生氣且有力的口吻! 一、每個月捐約10%的薪水給家扶中心,定期扣款,比較不會忘記。 三、不定時的救生與護生活動。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業主菩薩真的都在我們的身邊,觀察我們是否真心懺悔、改過。年度工作考核又來臨了,回首這一年的工作狀態、生活模式以及誦經持咒、消業力等,真的非常懈怠,總是找了一大堆藉口讓自己得過且過,拖一天過一天,誦經功課落下一大截,著實深感羞愧。 (分享完畢) 蔡師兄勉勵: 坑有大小箕深淺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前陣子,我聽到我爸爸說:「廟裡的神明找不到代言人」,我問:「之前那個阿伯過世了?那他兒子不是也有當過?」爸爸說:「神明說他不適合」。我心裡就有疑問為什麼不適合,後來聽我媽說,那個人個性上有偏差。 我問:「那現在那個人呢?」 同事說:「死了!而且是忽然就暴斃死了。」
以下文章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被抽福報的感覺我聽很多師兄姐說過,在此也整理一下可能的狀況: 一、突然變的很累、全身無力。 二、情緒突然暴躁。 三、忽然間秒睡(可能是誦經或是閒暇時)。 四、生活突然變得很不順。 五、考試突然變得不好。 六、突然生了怪病(例如長疹子或奇怪的病)。 (分享完畢)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五月底內人先確診後,隔天自己快篩也是陽性。內人不解為何她會染疫,在岳母打電話來關心時,直指是因我的工作環境比較複雜,人來人往,應該是被我傳染的。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如果來學佛修行,今天皈依這個法師、明天皈依這個上師,都是非常草率沒有殷重心,那是一樣的,因為對你的意義差不多,好像在進行一個儀式。但是,不同的是什麼呢?世間上的儀式,像結婚為例,它也有誓言(夫妻之間誓言),當許下誓言沒有照做,都會結下冤欠,都會記下恩怨,自己牴觸了誓言。
出殯前一天,小姑又回家了,她陪著婆婆在家,我則與小叔大哥去告別式現場,密集做了早上與下午兩場法會,師父誦經的很認真,我也跟著一起唸經文,做藥懺的時候,特別認真,希望他能不要再因病受苦,法會結束前,執杯問他是否有滿意,怎麼丟都沒有回應,通常只要我問都必有回應,好奇怪,最後就由大哥執出一個聖杯,大家有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師兄來信請示,來文照登:本人自幼父母常爭吵不斷,家庭失和,父母離異收場,並且兄弟不睦,雖今已長大,各自發展,唯本人皈依佛教,便對此段家人過往耿耿於懷。故想請教家人前世因果關係為何?(來文結束)   佛菩薩慈悲明示:   父母問題係因果所致:父親前四世為縣太爺.....
Thumbnail
  北部一位師姐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如果不是佛菩薩,這事不可能被改變。我年已花甲,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已結婚育有一子,今年又將生一女。因為租屋在外的小兒子與太太常常吵架,鬧第二次離婚。為求家庭和樂,多次親自開車到精舍請示菩薩。   佛菩薩開示:    小兒子前世因果:乃清咸豐年間重臣...
宗教,各有各的信仰,能延續千年以上,且能跨國傳播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沒有必要去論好壞或者誰對誰錯! 佛教的八苦,就算不是佛教徒,也得承認那是世間存在的情緒。分別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蘊疾甚!而我追根究底,就是情字在苦! 因為有了情,才會捨不得,因為有了情,才會被勒索!如果真
Thumbnail
古代聖賢這樣說,「夫妻二人,福份要相當,若是婦德差矣,得不到品德高尚的丈夫。若是丈夫德性有虧,自然留不住德馨婦。」接下來這則真實故事可以證明聖賢沒有騙人。 有一位婦人,二十二歲那年嫁給做裝潢的先生,先生手藝很好,也很顧家,廠商介紹的案子常常要排到隔年才做得到。先生顧家,偏偏愛喝酒,工作結束就喝
這幾天信息量太大,我還沒有好好的消化這些事件的發生跟處理就到了不得不結束的狀態。記得十天前我跟陳先生(現在是前夫君)去了一趟佛光山 是一間西澳的道教廟宇。位於我家的東南方,之前台灣的先工有跟我說過讓我我去東南方的廟宇去「祭改」再去跟前夫君做溝通。 其實現在一切清楚了也感覺沒什麼好溝通的。 愛情已
Thumbnail
婚前沒意見。婚後成怨念?愛情。不該如此相殘!
在新竹,我,小娟,嫁入這個家庭,一開始感到有些煩惱。我必須面對傳統的婚姻期望和家庭責任,每天忙碌於家務、照顧公婆和丈夫,這些責任令我有時感到壓力山大。 其中,我對於拜拜傳統的不願承擔太多責任成為我和丈夫之間的一場爭執。我不想成為每個節日都得忙碌於祭拜儀式的主婦,對這份負擔感到不堪重擔。然而,這與我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如果來學佛修行,今天皈依這個法師、明天皈依這個上師,都是非常草率沒有殷重心,那是一樣的,因為對你的意義差不多,好像在進行一個儀式。但是,不同的是什麼呢?世間上的儀式,像結婚為例,它也有誓言(夫妻之間誓言),當許下誓言沒有照做,都會結下冤欠,都會記下恩怨,自己牴觸了誓言。
出殯前一天,小姑又回家了,她陪著婆婆在家,我則與小叔大哥去告別式現場,密集做了早上與下午兩場法會,師父誦經的很認真,我也跟著一起唸經文,做藥懺的時候,特別認真,希望他能不要再因病受苦,法會結束前,執杯問他是否有滿意,怎麼丟都沒有回應,通常只要我問都必有回應,好奇怪,最後就由大哥執出一個聖杯,大家有個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師兄來信請示,來文照登:本人自幼父母常爭吵不斷,家庭失和,父母離異收場,並且兄弟不睦,雖今已長大,各自發展,唯本人皈依佛教,便對此段家人過往耿耿於懷。故想請教家人前世因果關係為何?(來文結束)   佛菩薩慈悲明示:   父母問題係因果所致:父親前四世為縣太爺.....
Thumbnail
  北部一位師姐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如果不是佛菩薩,這事不可能被改變。我年已花甲,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已結婚育有一子,今年又將生一女。因為租屋在外的小兒子與太太常常吵架,鬧第二次離婚。為求家庭和樂,多次親自開車到精舍請示菩薩。   佛菩薩開示:    小兒子前世因果:乃清咸豐年間重臣...
宗教,各有各的信仰,能延續千年以上,且能跨國傳播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沒有必要去論好壞或者誰對誰錯! 佛教的八苦,就算不是佛教徒,也得承認那是世間存在的情緒。分別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蘊疾甚!而我追根究底,就是情字在苦! 因為有了情,才會捨不得,因為有了情,才會被勒索!如果真
Thumbnail
古代聖賢這樣說,「夫妻二人,福份要相當,若是婦德差矣,得不到品德高尚的丈夫。若是丈夫德性有虧,自然留不住德馨婦。」接下來這則真實故事可以證明聖賢沒有騙人。 有一位婦人,二十二歲那年嫁給做裝潢的先生,先生手藝很好,也很顧家,廠商介紹的案子常常要排到隔年才做得到。先生顧家,偏偏愛喝酒,工作結束就喝
這幾天信息量太大,我還沒有好好的消化這些事件的發生跟處理就到了不得不結束的狀態。記得十天前我跟陳先生(現在是前夫君)去了一趟佛光山 是一間西澳的道教廟宇。位於我家的東南方,之前台灣的先工有跟我說過讓我我去東南方的廟宇去「祭改」再去跟前夫君做溝通。 其實現在一切清楚了也感覺沒什麼好溝通的。 愛情已
Thumbnail
婚前沒意見。婚後成怨念?愛情。不該如此相殘!
在新竹,我,小娟,嫁入這個家庭,一開始感到有些煩惱。我必須面對傳統的婚姻期望和家庭責任,每天忙碌於家務、照顧公婆和丈夫,這些責任令我有時感到壓力山大。 其中,我對於拜拜傳統的不願承擔太多責任成為我和丈夫之間的一場爭執。我不想成為每個節日都得忙碌於祭拜儀式的主婦,對這份負擔感到不堪重擔。然而,這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