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說骨折與復建二三事

淺說骨折與復建二三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是黃冠維物理治療師, 專長在處理動作障礙、疼痛問題方面的治療師,涉獵的層面涵蓋各種中西醫、神經、骨科、疼痛、功能醫學 方面的議題,歡迎進入腦洞大開的專題吧!

骨折通常都是「意外」發生所致,像是不小心發生了車禍造成骨折、或者是運動時不小心受傷,尤其是老人家一跌倒就發生了骨折,雖然骨折是一個大家常聽到的疾病,也因為是常常發生又不會立即危害到生命,且需要較長期康復時間,所以就忽略骨折的照護,因此又不小心造成了許多後遺症,如:感染、癒合不良、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的症狀等等。


骨折復健治療的主要目的:
1.維持關節原有的運動範圍,亦即關節活動度。
2.維持或是強化肌肉的強度,以防止肌肉萎縮。
3.減輕浮腫。
4.鼓勵病患早期的活動與載重(但以不痛為原則)。
5.減少臥床所產生之併發症。
骨折術後的復健介入建議越早介入越好。


骨折後復健會依據關節活動度、肌力強化、全身協調與日常生活功能恢復,分為:
■第1階段:維持關節活動度
經由復健科醫師評估後,病患可以做等長收縮的肌力運動,像是靜態的幫浦運動。

■第2階段:特定部位肌群加強
此時可以針對單一肌群訓練,保護患側安全,維持肌力又不會損傷組織。
許多骨折在打石膏時,經常會連傷處的前、後一個關節一併固定,導致活動度受到影響。所以拆掉石膏後要注意關節的活動度,在肌力訓練的時候,一併活動未受傷的關節。患部逐漸可以負重,可以針對特定部位肌群的加強。

■第3階段:全身肌群強化與協調性訓練
當患部承重能力逐漸增加後,復健方向會轉為全身肌群強化及協調性訓練,幫助身體可以恢復到原本的機能。全身性的運動能做到肌力訓練與牽拉運動,並且恢復平衡感與動作協調。此外,全身性的運動可以同時動到更多肌群,相較於一個個練特定部位,可以花更少的時間達到一樣的效果。

最簡單的評估動作是,受傷的那隻腳已經可以單腳站立,且恢復原本的平衡感,走路、爬樓梯都沒有問題,就算是完成復健療程。想要快快養好傷,正確的復健觀念可以幫助更快恢復,也能節省因二次傷害所要耗費的醫療資源。
無論是哪種骨折,想要恢復的動機是最關鍵的,若是因為怕痛,反倒會讓復健時間拉長。除了規律做復健,每日在家練習更重要。肌力需要長時間累積,無法一蹴可幾,必須搭配復健科醫師及物理治療師安排的復健計劃,並在適度範圍內勤加活動,才能安全又有效地復原。


工商服務:

我的官方line:https://lin.ee/iIT3M9s

招財與改運蠟燭購買:婷 溫暖手作

追蹤一下我的狗:屁顛小吉 仔仔

avatar-img
黃冠維的沙龍
1會員
27內容數
我是黃冠維物理治療師,專長在處理動作障礙、疼痛問題, 涉獵的範圍包含了中西醫、神經物理治療、骨科物理治療、功能醫學、能量等等,同時也是一個沉浸在身心靈三者療法關聯性的治療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冠維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黴漿菌 是一種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而且是目前發現最小並且能自行繁殖的病原體,可以引起咽炎、支氣管炎及肺炎。 最好發的年齡是5-15歲,但5歲以下的幼兒仍然可以見到發生感染的情形。 在台灣地區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報告,但以夏秋兩季較多,約每四到八年會發生大流行。 潛伏期約1~3星期不等。
有些食物的口感要酥才好吃, 但自己有沒有考慮過, 萬一骨頭疏鬆了, 會怎樣呢?
拉傷其實算是常見的疼痛,但是除了拉傷還有過度使用引發的問題也是常見的狀況。 常見的手肘痛其實都是過度使用引起
黴漿菌 是一種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而且是目前發現最小並且能自行繁殖的病原體,可以引起咽炎、支氣管炎及肺炎。 最好發的年齡是5-15歲,但5歲以下的幼兒仍然可以見到發生感染的情形。 在台灣地區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報告,但以夏秋兩季較多,約每四到八年會發生大流行。 潛伏期約1~3星期不等。
有些食物的口感要酥才好吃, 但自己有沒有考慮過, 萬一骨頭疏鬆了, 會怎樣呢?
拉傷其實算是常見的疼痛,但是除了拉傷還有過度使用引發的問題也是常見的狀況。 常見的手肘痛其實都是過度使用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