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感情:「獨學」的畫家新見棋一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1933年第七回台展東、西畫部125位入選者中,有39位為初入選。當年10月25日的臺灣日日新報版二上大篇幅刊載當時部分新入選者們的訪問。其中有一位笑容特別燦爛的受訪者表示:「實際上,最初知道入選時非常意外,很喜歡繪畫,但開始正式創作是5年前,幾乎是獨學。」[1]這位獨學的繪畫愛好者就是當時西洋畫部入選者之一的新見棋一郎。(圖一)


新見棋一郎(Niimi kiichiro),德島人,生卒年不詳,其主要活動範圍於臺北東門町。[2]1928年畢業於台北師範學校後,進入日新公學校任職訓導,[3]1944年轉入臺北第四高等女學校囑托。曾入選台展與府展多次,其中得過兩次特選、一次總督賞;亦入選過獨立美展7、10、12回,是一名積極出展的畫家。他善以油畫為媒材,創作具有超現實主義風格的風景作品。

新見非常欣賞當時風靡的前衛風格,甚至在觀覽獨立展後受到刺激,而鼓起勇氣出品臺展。[4]他有時以扭曲粗獷如野獸派的線條表現建築物,有時又以立體派的風格建構抽象景致;此外他亦能採用紀實的筆法紀錄田野,也能透過簡單造型堆疊出我們所熟悉的房舍。從造型框架突破可見他所欲表現的並非真實存在之物件,而是心所投影的形象。其畫面光源、透視雖不合乎邏輯,但在超現實的視野下逕自帶有一股寧靜舒適的氛圍。(圖二、圖三)

【不斷進步的獨學畫家】

與明星畫家相比,新見棋一郎儘管經常入選展覽,受到的關注仍是少的。在1942年第五回府展的座談會上,臺大教授金關丈夫在與立石鐵臣的對話中曾說:「從照片上看來也很清楚可知他(新見)的素描並不好,作品並不壞。」與之對談的立石鐵臣表示:「我喜歡新見君不斷進步的作品。」、「他的作品能表現出對大自然溫暖的感情。」[5]立石鐵臣多次提到新見棋一郎,看得出對其的興趣,第五回府展中除了與金關丈夫的對話之外,他也在自己文章中提到:「感覺上他在三人中(新見棋一郎、山下武夫、桑田喜好)較不見特色,筆勢也不太流暢,雖然如此,他的作品反而不硬化,其表現與對象息息相通沒有什麼拘束感。」[6]此年的新見棋一郎已入選府展多次,或許是獨學之故,也或許是教職的安穩使之生活無虞,他能夠無拘無束表現自我,不受偏見、不帶匠氣的變換風格,即便是描繪同樣的題材,在畫風上也令人感到新意。(圖四)

【以美術關懷社會】

新見棋一郎在教職以外積極參與各種畫會,偶爾也會投稿文章發表美術、教育的見解。雖說是獨學,他身邊也有不少美術同好與之探討前衛藝術。新見曾偕桑田喜好、山下武夫等人組織新興洋畫會(1933)、油畫十人展(1938)等美術團體,常與山下、桑田在報章中並提。

作為一名教育者,他秉持美術需與社會有所連結的想法,曾在〈台灣圖畫與教育〉中論:「陶冶情操以親近國土、自然以及美術,並且美化個人的生活。」[7]在另一篇文章中,新見一邊表述當年觀眾理解超現實主義的困難,不忘提醒著:「畫家必須以創作為第一要義。不過,忘卻時代性的獨善主義是不可取的。」[8]

新見在〈畫材與台灣〉隨筆書寫道,雖然自臺展以來有許畫家出品,然而卻不見其中以台灣為材的優秀作品。[9]他以作品如〈大舞台〉(圖五)、〈撿茶〉(圖六)等描繪臺灣本土人文風情,用真摯無華的筆觸默默著捕捉生活周圍。無論是繪畫上,或書寫上,新見棋一郎的作品中總流露著一股對於生活周遭關懷的率直。

__________

參考資料

中央研究院台灣美術展覽會(1927-1943作品)資料庫。http://ndweb.iis.sinica.edu.tw/twart/System/database_TE/04te_search/index.jsp

黃亞歷,2020,《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新精神的跨界域流動》,台北:原點出版社。

林明賢〈聚合‧綻放──臺灣美術團體與美術發展〉,臺灣美術資料庫。https://twfineartsarchive.ntmofa.gov.tw/TW/Literature/fagGrowSummary.aspx

蔡家丘,〈1930 年代東亞超現實繪畫的共相與生變 ——以臺灣、中國畫會為主的比較考察〉,《亦數學研究》,25(桃園,2019),頁93-187。http://art.ncu.edu.tw/journal/words/1930%20年代東亞超現實繪畫的共相與生變%20.pdf

蔡家丘,〈砂上樓閣──1930年代臺灣獨立美術協會巡迴展與超現實繪畫之研究〉,《藝術學研究》,19(桃園,2016),頁1-47。http://art.ncu.edu.tw/journal/words/第19期%20%2001%20蔡家丘%20%E3%80%88砂上樓閣──1930年代臺灣獨立美術協會巡迴展與超現實繪畫之研究〉.pdf

顏娟英等譯,2001,《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雄獅美術。

圖版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1] 〈初入選の喜び-發表剎那の悲喜劇〉,《台灣日日新報》,1933年10月25日,版2。

[2] 東門町約略位置在今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信義路二段、仁愛路一段附近。

[3] 日新公學校為現臺北市立日新國民小學。

[4] 「這次出品臺展,也是因為看了今年的獨立展,受到了刺激。」出處同註1。

[5] 金關丈夫、竹村猛、立石鐵臣、桑田喜好、田上忠之,〈台展を座談會語る〉,《台湾公論》,1942年11月,頁97-106。翻譯取自顏娟英等譯,《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雄獅美術。頁286-295。頁292。

[6] 立石鐵臣,〈府展記〉,《台湾時報》,1942年11月,頁122-126。翻譯取自顏娟英等譯,《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雄獅美術頁281-285。頁284。

[7] 新見棋一郎,〈台湾と図画教育〉,《台日報》,1940年3月31日。翻譯取自顏娟英等譯,《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雄獅美術。頁542。

[8] 新見棋一郎,〈超現実主絵画〉,《台日報》,1937年5月11日。翻譯取自顏娟英等譯,《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雄獅美術。頁168。

[9] 新見棋一郎,〈ハガキ隨筆——畫材と台湾〉,《臺灣日日新報》,1939年八月五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ki的沙龍
4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台灣第一代西畫家李石樵,擅長描繪人物、風景、甚至抽象繪畫,可他最鍾愛的仍是人物畫,認為只有人物畫才能傳達出最濃厚的情感。低調的他,歷經了台灣歷史上變動最大的一段時期。動盪時局使他對政府的期望在不知不覺間消退,而這些轉變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成為台灣美術史上珍貴的社會記錄。
Thumbnail
台灣第一代西畫家李石樵,擅長描繪人物、風景、甚至抽象繪畫,可他最鍾愛的仍是人物畫,認為只有人物畫才能傳達出最濃厚的情感。低調的他,歷經了台灣歷史上變動最大的一段時期。動盪時局使他對政府的期望在不知不覺間消退,而這些轉變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成為台灣美術史上珍貴的社會記錄。
Thumbnail
官辦美展象徵著國家最高榮耀,審查員則代表藝壇的地位與成就,由官方邀自內地的審查員,多委託東京美術學校推薦該校的教員、或具文展、帝展、新文展之審查資格者擔任,具舉足輕重之權威性。同時官方亦把握內地審查員來台之機會,舉辦座談會、參訪活動或委託創作等,藉由相互的交流與對話,供創作者增長見識及開拓視野。
Thumbnail
官辦美展象徵著國家最高榮耀,審查員則代表藝壇的地位與成就,由官方邀自內地的審查員,多委託東京美術學校推薦該校的教員、或具文展、帝展、新文展之審查資格者擔任,具舉足輕重之權威性。同時官方亦把握內地審查員來台之機會,舉辦座談會、參訪活動或委託創作等,藉由相互的交流與對話,供創作者增長見識及開拓視野。
Thumbnail
這次在台北世貿中心展出的藝術盛會,不僅匯集了89家台灣畫廊與38家的國際畫廊(跨越8個國家),整個展場還呈現許多藝術家個人特色、獨特創作風格、主體奇趣的精彩傑出作品。經過專業導覽人員的仔細解說,原來藝術創作有如此迷人的魅力,讓我更能理解藝術欣賞的入門觀點。
Thumbnail
這次在台北世貿中心展出的藝術盛會,不僅匯集了89家台灣畫廊與38家的國際畫廊(跨越8個國家),整個展場還呈現許多藝術家個人特色、獨特創作風格、主體奇趣的精彩傑出作品。經過專業導覽人員的仔細解說,原來藝術創作有如此迷人的魅力,讓我更能理解藝術欣賞的入門觀點。
Thumbnail
讓「殖民史」現形是這類導覽的第一步用意。因為,不少後來被啟蒙者發現,他們對某些時刻的國家歷史一無所知,譬如:奴隸貿易史、侵略與殖民戰爭......等等。這當然很危險,因為這些歷史並非發生在「別處」、與你無關。
Thumbnail
讓「殖民史」現形是這類導覽的第一步用意。因為,不少後來被啟蒙者發現,他們對某些時刻的國家歷史一無所知,譬如:奴隸貿易史、侵略與殖民戰爭......等等。這當然很危險,因為這些歷史並非發生在「別處」、與你無關。
Thumbnail
新見棋一郎在教職以外積極參與各種畫會,偶爾也會投稿文章發表美術、教育的見解。雖說是獨學,他身邊也有不少美術同好與之探討前衛藝術。新見曾偕桑田喜好、山下武夫等人組織新興洋畫會(1933)、油畫十人展(1938)等美術團體,常與山下、桑田在報章中並提。
Thumbnail
新見棋一郎在教職以外積極參與各種畫會,偶爾也會投稿文章發表美術、教育的見解。雖說是獨學,他身邊也有不少美術同好與之探討前衛藝術。新見曾偕桑田喜好、山下武夫等人組織新興洋畫會(1933)、油畫十人展(1938)等美術團體,常與山下、桑田在報章中並提。
Thumbnail
【林裕淳・85回顧展】 超過百件、內容相當豐富的彩墨及油畫作品,更有多幅精彩大型畫作! 一直很佩服長期從事藝術創作的藝術家,一路走來能堅持下去就是最好的示範,幸好能趕在展期結束前欣賞到作品。 個人很喜歡作品中關於動物的創作,尤其喜愛「捍衛家園」的大型畫作,不管是寓意,還是畫風都甚得我心!! 官網介紹
Thumbnail
【林裕淳・85回顧展】 超過百件、內容相當豐富的彩墨及油畫作品,更有多幅精彩大型畫作! 一直很佩服長期從事藝術創作的藝術家,一路走來能堅持下去就是最好的示範,幸好能趕在展期結束前欣賞到作品。 個人很喜歡作品中關於動物的創作,尤其喜愛「捍衛家園」的大型畫作,不管是寓意,還是畫風都甚得我心!! 官網介紹
Thumbnail
欣賞水墨名家李義弘老師的作品,這篇心得卻盡談寫作之事,把大師的大作做為己用,實在不好意思。只是論畫作鑑賞,我肯定不及行家,與其班門弄斧,不如以個人經驗跟這場畫展締造更獨一無二的連結。 這麼一來,當我寫作,我將恆常銘記這些畫作對我的啟發。儘管展期結束,它們依然存於我心中的美術館,光彩奪目,不墜不朽。
Thumbnail
欣賞水墨名家李義弘老師的作品,這篇心得卻盡談寫作之事,把大師的大作做為己用,實在不好意思。只是論畫作鑑賞,我肯定不及行家,與其班門弄斧,不如以個人經驗跟這場畫展締造更獨一無二的連結。 這麼一來,當我寫作,我將恆常銘記這些畫作對我的啟發。儘管展期結束,它們依然存於我心中的美術館,光彩奪目,不墜不朽。
Thumbnail
由許芳慈與新加坡策展人陳麗瑩(Kathleen Ditzig)客座策畫,透過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品和國際藝術家借件作品,致敬藝術先驅們的成就。 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品包括:李元佳、秦松、劉國松、蕭勤、李錫奇、韓湘寧,以及王大閎與陳其寛的創作。
Thumbnail
由許芳慈與新加坡策展人陳麗瑩(Kathleen Ditzig)客座策畫,透過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品和國際藝術家借件作品,致敬藝術先驅們的成就。 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品包括:李元佳、秦松、劉國松、蕭勤、李錫奇、韓湘寧,以及王大閎與陳其寛的創作。
Thumbnail
差不多是一個月前看的展(……),因為懶惰現在才來寫。(´・ω・`) 當期的《未竟之役:太空.家屋.現代主義》、《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羅智信個展》、《十年 - 台灣聲音地圖計劃/吳燦政個展》和《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也有一起看。
Thumbnail
差不多是一個月前看的展(……),因為懶惰現在才來寫。(´・ω・`) 當期的《未竟之役:太空.家屋.現代主義》、《像是一個夜店的小便斗—羅智信個展》、《十年 - 台灣聲音地圖計劃/吳燦政個展》和《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也有一起看。
Thumbnail
在一幅又一幅的畫作間駐足,我透過畫家的筆觸回到過去的台灣島。但每看了一幅,我就感慨了一下,為什麼當年我的美術課沒有介紹過這些畫家讓我知道呢?
Thumbnail
在一幅又一幅的畫作間駐足,我透過畫家的筆觸回到過去的台灣島。但每看了一幅,我就感慨了一下,為什麼當年我的美術課沒有介紹過這些畫家讓我知道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