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

含有「畫家」共 14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消失的是夢想,不是真正的妳,所以我們一起尋找!| ▇找回夢想的三種方法
Thumbnail
探討AI繪圖與詩歌創作的交融,將創作者比喻為兼具畫家與詩人特質的INFJ浪漫主義者,並鼓勵讀者為AI生成圖像命名,賦予其詩意開場。
Thumbnail
下班後喜歡看畫展卻總是走馬看花嗎?本文推薦一本教你如何邏輯欣賞畫展的書籍,分享書中針對「以畫家為中心」和「以作品/時代為中心」兩種展覽的觀賞方法,並點出觀展能帶來的啟發與收穫。
Thumbnail
4/5邏輯式藝術鑑賞法
近期Chatgpt開始能產生吉卜力風格的圖片,引起熱議.....這導致了繪畫界瀰漫著一股沮喪的氣息。有人擔心藝術將被AI取代,或是設計師即將失業。AI帶來的顛覆性,會如何改變繪畫的觀念,繪畫的藝術是否會續存?
Thumbnail
從文藝復興到攝影技術的登場,藝術與科技的碰撞從未停歇。 16世紀,畫家靠巧手與教會贊助生存;達蓋爾攝影法讓人驚呼「繪畫已死」; 歷史告訴我們,新技術總帶來恐懼與轉機。 如今AI崛起,有人擔心它搶走人類的飯碗,有人卻視它為新工具。 你呢?來聊聊你的看法吧!
Thumbnail
Changshun Shao-avatar-img
2025/03/20
語一-avatar-img
1
電話的背後是溝通,汽車的背後是移動,電腦的本質是工具,網路的本質是通訊。AI的本質是輔助完成你的需求,而不是代替你思考。
語一-avatar-img
1
語一-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0
Changshun Shao 非常同意
一、我與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的自畫像。這張照片中,鏡頭快門到底聚焦於何處?終究是個謎。 如同梵谷本人若是在生前就名揚天下,他會因此變得比較快樂嗎?他的畫作還能擁有那一抹悲壯性的動人深度與精神共鳴嗎? 也終究是個謎。
Thumbnail
珍是回聲畫家,一位用色彩捕捉聲音的藝術家。她靜靜地穿梭於繁華的城市、熱鬧的市集與低語的森林,專注傾聽人們的喃喃細語、笑聲、嘆息,甚至是沉默。然而,珍最具力量的創作,卻意外誕生於一個不同尋常的回聲——一個她從未遇見過的聲音。
Thumbnail
珍成了「回聲畫家」,她輕柔的筆觸捕捉的並非外貌,而是低語的迴響。她專門繪製情感的肖像——半透明的快樂、懷舊與渴望,猶如柔軟的粉彩絲線細膩交織。珍的畫布從不清晰地展現面孔,她明白,清晰並不總是真實。相反,她畫的是記憶相互交疊的模糊地帶,那裡的時光柔和觸碰,顏色彼此交融,沒有邊界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