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史

含有「藝術史」共 11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觀看《蒙娜之眼》的過程中,何其羨慕住在巴黎的人,因為他們可以如同書中的主角蒙娜一般跟著爺爺的腳步造訪羅浮宮、奧塞美術館與龐畢度中心,欣賞爺爺特地為蒙娜挑選的精彩藝術作品。更可以隨著蒙娜的眼睛與心靈,嘗試去感受、去聆聽藝術創作者的心聲,搭襯著爺爺娓娓道來的藝術家的生平。
Thumbnail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簡稱 The Met,)位於紐約市曼哈頓區第五大道上。中央公園的大片綠意簇擁著它,附近博物館密集,還有遠近馳名建築風格新穎現代的古根漢美術館。與之對比,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The Met) 以其廣泛且多樣的收...
Thumbnail
人的一生,有起必然有伏。大宋王朝在忽必烈的鐵蹄下傾覆那一刻,可能有許多像文天祥一樣的硬骨文人,會覺得末日就要來了。就像我們這一生,總會有那麼一個時間段,覺得迷茫無助,陷入一種人生無意義感覺。 但,有心的人總能在危機的石縫中播下種子,等待來年春暖,那種子也將在危機中開出花來。這就是元朝的藝術。
Thumbnail
從審委會的組成和喜好來看,他們主張學院派的藝術形式,排斥創新。與「正統」美學相去甚遠的新興流派藝術家(如印象派)若想參展,鐵定要吃閉門羹。這些藝術家因為作品屢次遭到駁回,批評審委會不公正。當時的皇帝拿破崙三世決定讓公眾「評評理」,於1863年舉辦落選者沙龍(Salon des Refuses)。
Thumbnail
截至5月27日,本年全球藝術與骨董拍賣公司成交總額58.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2%,且超過100萬美元的作品較去年略減,而私洽與網路交易繼續增加,這些結果固然不出業者所料(附表一)但藝術市場是向下沈淪還是向上提升呢?
Thumbnail
作者: 薄松年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6/10/11
Thumbnail
來看看那些世界名畫上常見的藝術大師們:梵谷、莫內、畢卡索、達利、孟克、雷諾瓦....等,他們曾經用過的調色盤長什麼樣子?
Thumbnail
Sylvia-avatar-img
2025/04/20
連調色盤的風格都很不同呢~
博物館吧The Museum Bar-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21
Sylvia 對,很有藝術氣息!美術館應該也這麼覺得~~~像是莫內的調色盤還做成了杯墊和鑰匙圈XD
當天也有清明上河圖讓我們可以靜靜欣賞,每年也有專業人士試圖用現代科技將其動態展現,讓我們彷彿踏入一現場,一座橋,一張張叫賣的市集裡,在車、樹、水之間,我們化身為當時的市井小民,看見繁華與樸實,明白女性地位正提升。
你還記得第一次走進美術館的那種感覺嗎?藝術史不是教你背年份,而是每一幅畫背後,都藏著一段關於愛、死亡、戰爭與信仰的對話。這篇文章不只是整理脈絡,而是陪你從文藝復興走到當代,重新認識「藝術」如何記錄我們的世界,成為時代留給未來的視覺日記。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