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您願意,請觀賞一部紀錄片:逐夢少年殷昱國

若您願意,請觀賞一部紀錄片:逐夢少年殷昱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我夢見自己是一條龍

我在天上飛著

但是我的心被刺破了

我從天上掉下來

我的肉被分給了人們

By 殷昱國


平常對網飛(Netflix)出品的電影我老是一邊看一邊罵:什麼鳥劇情?前面舖排的像背後有啥深不可測的陰謀結果最後X都沒放一個就結束了……身為付費訂閱者的我總是對網飛推送的電影萬般嫌棄,不是劇情套路老掉牙就是雷聲大雨點小,但是對於網飛製作或出資的紀錄片我都會抱著一顆崇敬的心推薦,相較於自家商業片網飛的紀錄片基本上就是另一個世界的產物,請大家空閒時盡量嘗試觀看,像是今天我無意點入的一部紀錄片:逐夢少年殷昱國。

這部紀錄片可謂網飛如海洋般巨量片庫裡的珠玉之一,片長不到三十分鐘,講述一個生於中國雲南的高中生義無反顧為了自身對文學與藝術的熱愛不遠千里申請至羅馬尼亞巴克烏大學念書的故事,看完整部片我很激動但更多的是感動,其實我對羅馬尼亞的作家根本不了解,這個國家給我的記憶點只有電影裡的吸血鬼城堡(對不起我就是膚淺),但是當我聽到紀錄片主角殷昱國所念的旁白以及朗誦的羅馬尼亞詩句又覺得真是太不可思議,這種人是真實存在的嗎?喜愛中歐東歐詩集的他心中的文學之國是羅馬尼亞,開明慈愛的老父老母雖不捨也決定放手讓殷昱國像條龍般飛到這座位於喀爾巴阡山下的大學研讀羅馬尼亞語及文學藝術,完成他畢生最大的心願。

我到目前為止最大的冒險

前去新洞穴的時刻到來

更高 更廣 光線也更明亮

路上的天氣或許或下雪 或許強風狂吹

但因為這樣的呼喚 我知道 我必須前行

By 殷昱國

raw-image

這是多麼乾淨美好又純粹的夢想,儘管這部紀錄片不到半小時,我卻覺得我流了超過六十分鐘的眼淚,我羨慕殷昱國的夢想更佩服他對自己熱愛事物那種全身心俯伏投入有如膜拜神明的高尚情懷,同樣也有那麼一段時期的我可曾想過當初那麼倔強叛逆甚至反抗到底究竟為了什麼?事到如今自己又是何種模樣?追求的東西尚在否?現在自己的心中有什麼是仍在追求或是……還值得追求?

殷昱國喜歡讀東歐浪漫主義詩集,但大多數人覺得這是沒用的書,因為對考試沒幫助,我多想跟他說沒關係,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和所有為此寫的文章其實也沒有任何價值甚至連意義也闕如,百無一用是書生,酸臭迂腐是寫文,有人推崇快速成功晉升權貴有人讚嘆日進斗金一夜暴富,我寧可要寫詩的荒謬勝過不寫詩的荒謬,出現在紀錄片裡的這句詩讓我渾沌的腦袋有如五雷轟頂剎時清醒,我就是荒誕不經無法討好大眾並且閱讀又寫文的那種人,我非常欽佩殷昱國的夢想,那是我到不了的地方,我像一條身處黑暗地牢裡振翅的龍,殷昱國如此描述自己,而我也不只一次幻想能變身成鳥或是一條魚飛過星辰大海直至嚮往之處,即使身陷囹圄,你的心依舊會帶你走上該走的路去想去的地方直至最後殞落。

而殷昱國最後也真如其所願展開雙翅飛出地牢去至別處,那是羅馬尼亞的冬天,境內大雪紛飛,在一次旅程中誤以為列車過站的殷昱國決定跳車,只是他並不知道在白雪堆積之下是堅硬的里程碑石導致跳車時不慎撞上石塊當場斃命,而殷昱國此生在博物館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也成為警察用來辨認他身分的唯一依據……

我不想煽情卻不禁萬分扼腕,殷昱國本可以成為一位詩人,用詩句的純粹美好洗滌世間所有汙穢不堪,但也許就是不想讓這個男孩受到太多世俗汙染所以神召回了他,就把這裡當作你下車的地方吧,如此淒美至極的宿命結局,多讓人羨慕!仍舊每天汲汲營營的我還是只能對討厭鬼鞠躬哈腰甚至是死也要擠出笑臉,而在異地離世的殷昱國卻是實實在在度過了快樂的八十天,在羅馬尼亞的喀爾巴阡山下,他的鍾愛之所。

殷昱國離開後他的父母以他的名字在巴克烏大學設立獎學金獎勵傑出的文學系學生並終身贊助,可以想見這些雛龍未來都會成長為偉岸巨龍揮動翅膀飛翔在喀爾巴阡山間吐出灼熱又充滿光輝的火焰,而殷昱國呢?他真的跳車了嗎?我覺得沒有,我想像那時火車的確是在某個地方停了很久,殷昱國稍微起身看了窗外一眼,然後又坐了回去開始翻書讀著裡頭一首又一首的詩句,在另一個同樣是下著漫天大雪的冬夜裡,繼續他的旅行。






avatar-img
空翔的房間
17會員
61內容數
影評、書評、生活感想,偶爾寫一些小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空翔的房間 的其他內容
閱讀雪莉傑克森這本短篇小說集本身就是一個極為有趣的過程,讀過裡頭的幾篇作品之後,我反而覺得雪莉傑克森的寫作類型並不完全傾向於外界給她的諸如:恐怖驚悚甚至是神祕小說作者的稱號,因為每讀完一篇小說我更多的感覺都是:哪有什麼可怕的事物反而更多的是解不開的疑惑。不管結局是戛然而止還是平鋪直
生而為人毋須抱歉,但是必定會對人生必經的過程產生諸多疑問,不管得到的是痛苦或快樂,成功亦或失敗。但是很多時候疑惑不解勢必最常出現,更令人無法接受的是有些問題其實根本就沒有標準答案,想照著範本抄作業也無法,只能在事件當下做出自己不後悔的決定,卻不知這個當下會像脫手
紗倉真菜撰寫的《春光,已逝》一書內容用字遣詞非常成熟大器,描繪出一個常人甚少願意觸碰的領域,世人至死皆少年,倘若愛與死不可分割,對於性為何又要持雙標立場與勢利之態?其實在俯伏於性、愛與死亡這三尊大神之前,或許學會如何面對猝然而來的分離和毫無理由的被拋棄,才是人類需要提早了解的一門重要課題。
閱讀雪莉傑克森這本短篇小說集本身就是一個極為有趣的過程,讀過裡頭的幾篇作品之後,我反而覺得雪莉傑克森的寫作類型並不完全傾向於外界給她的諸如:恐怖驚悚甚至是神祕小說作者的稱號,因為每讀完一篇小說我更多的感覺都是:哪有什麼可怕的事物反而更多的是解不開的疑惑。不管結局是戛然而止還是平鋪直
生而為人毋須抱歉,但是必定會對人生必經的過程產生諸多疑問,不管得到的是痛苦或快樂,成功亦或失敗。但是很多時候疑惑不解勢必最常出現,更令人無法接受的是有些問題其實根本就沒有標準答案,想照著範本抄作業也無法,只能在事件當下做出自己不後悔的決定,卻不知這個當下會像脫手
紗倉真菜撰寫的《春光,已逝》一書內容用字遣詞非常成熟大器,描繪出一個常人甚少願意觸碰的領域,世人至死皆少年,倘若愛與死不可分割,對於性為何又要持雙標立場與勢利之態?其實在俯伏於性、愛與死亡這三尊大神之前,或許學會如何面對猝然而來的分離和毫無理由的被拋棄,才是人類需要提早了解的一門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