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固性疼痛符合3徵兆 恐是不正常血管引起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30歲的李先生是名職業軍人,卻因網球肘無法正常訓練,當時四處求診卻苦無結果,由於無法跟上訓練,李先生只得先拿免技測(註:免於訓練之證明),先好好療養休息。直到去年,李先生到三總的疼痛治療中心就醫,方知道新型的導管微創治療,與醫師安排於門診時間進行手術後,他順利擺脫網球肘,終於可重拾槍枝操練,也重拾職涯信心。

raw-image

保守療法若無效 看見導管微創治療新曙光

許一智醫師長期鑽研骨骼、肌肉、血管的分佈,他說明,長期的頑固性疼痛,很可能是因為不正常的血管增生所引起,這些雲霧狀的血管會為組織帶來發炎細胞而導致疼痛,而導管微創治療是「從根本解決疼痛」的創新療法,當患者不適合或不願意開刀治療,並在試過中西醫各種保守療法都無明顯改善時,可以優先考慮此治療方案。

raw-image

患者年齡一大考量 醫師建議盡早治療

導管微創治療需由專科醫師謹慎評估與施作,比起施作部位,「年齡」反倒是能否執行重要的評估點,年齡愈大須考量的面向愈多。許一智醫師建議,正處於青春年華與事業衝刺期的青中年人,千萬別因為頑固疼痛而放棄自己的運動興趣跟職業夢想,應盡早治療陳年舊傷,斬除病根。

深入微血管施打藥劑 從根本抑制不正常血管增生

導管微創治療是由鼠蹊部、手部或足部,將動脈導管的出口放置到疼痛部位周圍,再將細如髮絲的導管深入病灶處的微血管施打顯影劑,當發現不正常的血管增生後,再施打栓塞藥劑,阻塞或減少異常增生的血管,使裸露的神經因失去養分而萎縮,根本解決頑固性疼痛,並且手術傷口極小,無須縫合。

許一智醫師表示,有些病人在術後的1-2天即反饋「疼痛感減輕了」,甚至後續確認緩解,就不須再上班請假,反覆回診為復健治療而奔波。最後,許一智醫師也提醒,由於此術式為動脈穿刺,因此穿刺部位可能會有瘀青跟血塊,受傷部位也會有紅斑跟暫時性的肌肉疼痛,通常1個月內會自行消散。

本圖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頑固性疼痛符合3徵兆 恐是不正常血管引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照護線上的沙龍
39會員
762內容數
照護線上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每年5月5日是「世界肺動脈高壓日(World PH Day)」,這一天是全球關注肺動脈高壓這項隱形致命疾病的重要時刻。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是一種致死率高、進展迅速、早期不易察覺的罕見疾病,在免疫疾病族群中更容易被忽略。
2025/05/02
每年5月5日是「世界肺動脈高壓日(World PH Day)」,這一天是全球關注肺動脈高壓這項隱形致命疾病的重要時刻。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是一種致死率高、進展迅速、早期不易察覺的罕見疾病,在免疫疾病族群中更容易被忽略。
2025/04/30
「那是一位70歲的男士,因為經常頭痛而就醫,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B細胞淋巴瘤,並開始接受一線化學治療。」童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沈俊佑醫師表示,「高劑量化學治療導致多種副作用,讓患者難以承受,腦部腫瘤也持續擴大。」
2025/04/30
「那是一位70歲的男士,因為經常頭痛而就醫,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B細胞淋巴瘤,並開始接受一線化學治療。」童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沈俊佑醫師表示,「高劑量化學治療導致多種副作用,讓患者難以承受,腦部腫瘤也持續擴大。」
2025/04/29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
Thumbnail
2025/04/29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