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計畫-02 [議題研究-2]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基礎打版縫紉學習,覺得終於踏進來了,又好像還是在門外鬼祟探著頭的小子,但是很多之前天馬行空飄著的想法,都有個起降點,蠻好的。

關於思考服裝的面向有一定程度的改變,但本質上想挑戰的議題還是一樣的-服裝與建築的同與不同。


身體的容器

記得建築學系大二的時候做過一個議題-頭部裝置,在思考研究計畫的過程不斷想起這個課題。

建築和服裝,同為身體的容器,同為帶給人安全感的物質需求;不同為尺度、材料及結構,而產生分岔的發展方向,但又好像不是那麼背道而馳。

講到這類的議題不難讓人聯想到經典的服裝秀Hussein Chalayan-AFTER WORDS, 2000 FW


末日、生存、戰爭等等,一直以來都是值得深思的議題。服裝如何成為流離失所、建築崩塌後的保護罩?如何突破材料的限制,給穿戴者舒適、安全的感受?如何一物多用,讓服裝不只是蔽體及保暖,賦予多重機能的可能性?

安全感?

除了機能上理性的思考,像上一篇所說,我想把範圍縮小到個人本身,所謂情緒上的保護罩。

出發點為:流離失所的人們,除了物質上的避難所,更需要隨手可得的安全感。

對我來說,安全感,是相對複雜又高等的情緒,就像馬斯洛金字塔的最高端-自我實現,是虛無飄渺,卻又引人想越級打怪的恐怖慾望,也可能是某些人終其一生追求的目標,又或許只是一個情緒的安放之處

對生活看似平凡且無風無浪的現代人來說呢?可能是自我表達的慾望,可能是對於裸露和社會價值的禁錮,也可能是過多資訊流動而無處宣洩的不安躁動。

現代的流離失所,可能不需要戰爭、災難或是人禍。


整體還需要更多具體上的思考及情境上的假設發展,怎麼整合理性與感性兩者,怎麼用服裝表達這一切,還需要把題目更精準、濃縮、具體。


初步想法:

現代的流離失所是甚麼樣的呢?怎麼樣的情境?有哪些角色?每個角色經歷流離失所的過程,需要甚麼樣的環境及空間能感到安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湘湘的沙龍
6會員
6內容數
湘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21
最近才剛跟朋友聊到不舒適的經驗,層出不窮的噁心八卦話題就開始佔據了所有茶餘飯後的時間,不好意思我只能用「噁心」來形容,畢竟我是個身性「敏感」的人。 在這個世界的所有人,不論生理/心理男女,一定都有被騷擾的經驗,好,今天不說騷擾-不舒適的親近體驗,不論是否有實質上的碰觸。試問,當下大家是甚麼感覺?多少
2023/06/21
最近才剛跟朋友聊到不舒適的經驗,層出不窮的噁心八卦話題就開始佔據了所有茶餘飯後的時間,不好意思我只能用「噁心」來形容,畢竟我是個身性「敏感」的人。 在這個世界的所有人,不論生理/心理男女,一定都有被騷擾的經驗,好,今天不說騷擾-不舒適的親近體驗,不論是否有實質上的碰觸。試問,當下大家是甚麼感覺?多少
2022/09/19
對,我就是要昭告世界,老娘要考研究所,跟減肥一樣,才會有效。 開始之前,我想先思考,服裝的不同面向,然後偷偷搬一些之前的文章內容來,再統整一次。
2022/09/19
對,我就是要昭告世界,老娘要考研究所,跟減肥一樣,才會有效。 開始之前,我想先思考,服裝的不同面向,然後偷偷搬一些之前的文章內容來,再統整一次。
2021/11/19
存了好久的文章,工作了一段時間回頭看,好像是很多年前的故事了。
Thumbnail
2021/11/19
存了好久的文章,工作了一段時間回頭看,好像是很多年前的故事了。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