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雅 織作

泰雅 織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泰雅族# 是台灣原住民中最擅長織布的一族。


生活方式:狩獵、禦侮為勇士所負責;織布、編衣與家務,則是泰雅族婦女的重要工作。


#苧麻# 由婦女親自栽植,約三個月可採收。要織出一塊布得從種苧麻開始,經過剝皮取得纖維、捻線、曬乾、漂白、染色……等繁複的過程,才能得到織布的線材。線材整經上織布機織成布後,再將布匹縫製成各類型的衣物、被褥等。


猶如泰雅族傳統以狩獵及禦侮的能力,來評量男子的社會地位,織布技術的好壞,也是評鑑泰雅女子能否嫁個好夫家的重要關鍵。


種麻取纖維


泰雅族傳統的織布線材,是取自苧麻莖皮纖維的麻線。婦女們在自家的田地裡種苧麻,採收後去除葉片、折斷苧麻莖條剝下整條的外皮。將1公尺長的竹管一端斜切,再縱剖至竹管的二分之一,作為刮麻取纖維的工具。將剝下的苧麻莖皮的一頭,夾入剖開的竹管間用力拉出,刮除肉質的部份即取得具韌性的纖維。


製線與染色


纖維煮過後要先曬乾。將取得的纖維曬乾、捻成線、紡紗,再放入柴火的灰燼水中搓揉,漂白後以水洗淨、曬乾。取部分線材染色後再曬乾,作為配色用的線材。根莖長得像地瓜的裡白葉薯榔,是泰雅族最重要的染料植物。


編織成泰雅風格的圖騰,以及屬於各部落特有的紋彩。


織布機具


製得麻線後,以傳統的織布器材紡織。織布的機具包括一個「理經架」用以整理線材、設計紋路,以及一組織布用的木造工具。


織布機具。理經架通常選取長方形檜木作為底座,分別於上方的中央與兩端挖洞,中央的洞中置入Y形的枇杷枝幹,兩端洞中放入圓棍形的櫻花木。婦女們憑藉著簡單的三根木頭理線,同時將這塊布的花紋設計於其中。整理好的經線挪至大葉釣樟莖幹製成的箱型「經軸」上,利用以檜木製的分隔棒固定布軸、紅子莢蒾製的綜絖棒及整線棒、烏心石做的打緯刀棒,再將背帶置於織者的背部以拉直經線,組成了人與一組木棒器物的織布共同體。隨著雙腿的屈膝、伸直,桂竹製的梭子在上下二層織線間來回遊走,經線與緯線交織著婦女們的巧思,部落的紋路於是漸漸成形。


傳統服飾


泰雅織布多是平織與挑織。織布分為平織與挑織兩種,通常織成一匹布需要耗費約一週的時間,平織主要在改變經線的顏色,織成條狀變化的紋路,通常織成披肩或毯子;挑織則運用染成褐色的麻線,織出幾何圖形的花紋,上衣、胸兜、護腳布常可見挑織的圖紋。

***文:董景生、王光玉

***圖片( #編織# )來源:

賴盈兆拍攝&創、製作。

raw-image


***請另見:

#魔幻寫實小說之魔幻物件現實化# (2021) &

#魔幻寫實小說之魔幻角色現實化# (2022)

#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賴盈兆# 碩士論文

raw-image
raw-image


***附註:相較於西文Magical Realism或Magic Realism,華文中的 #魔幻寫實主義# 與 #魔幻現實主義# 兩者其實沒有區別!!

raw-image


#MagicalRealism# #MagicReal# #魔幻寫實# #魔幻現實#

raw-image


avatar-img
賴盈兆的沙龍
4會員
6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賴盈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由William M.Akers著作的書《Your screenplay sucks! : 100 ways to make it great 》(周舟 譯,2015),裡面有一段文字提到: 若到1976年,你在路上隨便找人,問他們想看哪一類電影,他們會回答:「老兄,還用問嗎?當然是《大白鯊》...
2021臺中歌劇院在尚未製作舞台劇『 #複眼人# 』之前,導演盧卡斯在劇本構思改編、對於影像運作上即有思考過特別的處理,希望透過合成的影像技術,將縮小的模型屋,拍攝、以及投放到大螢幕去,與正在另一現場表演的演員同步整合到一個畫面裡,製造演員置身該場景的錯覺......
小說 #複眼人# 與高低文明: 高文明往低文明處壓迫的線性,在『複眼人』裡反了過來,來自貧瘠「瓦憂瓦憂」島的「阿特烈」,以“登陸”之姿,遇上文明社會裡的「阿莉思」,說不定是作者提出的一種反思。於是,高文明與低文明要如何界定呢?......
由William M.Akers著作的書《Your screenplay sucks! : 100 ways to make it great 》(周舟 譯,2015),裡面有一段文字提到: 若到1976年,你在路上隨便找人,問他們想看哪一類電影,他們會回答:「老兄,還用問嗎?當然是《大白鯊》...
2021臺中歌劇院在尚未製作舞台劇『 #複眼人# 』之前,導演盧卡斯在劇本構思改編、對於影像運作上即有思考過特別的處理,希望透過合成的影像技術,將縮小的模型屋,拍攝、以及投放到大螢幕去,與正在另一現場表演的演員同步整合到一個畫面裡,製造演員置身該場景的錯覺......
小說 #複眼人# 與高低文明: 高文明往低文明處壓迫的線性,在『複眼人』裡反了過來,來自貧瘠「瓦憂瓦憂」島的「阿特烈」,以“登陸”之姿,遇上文明社會裡的「阿莉思」,說不定是作者提出的一種反思。於是,高文明與低文明要如何界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