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大陸的很多朋友都在追憶。我也在追憶,我微信的網名是「臨時工」,這其實是一部前南斯拉夫電影的名字。
其實,八十年代,前南斯拉夫有很多很好的電影。比如「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還有就是「橋」、「臨時工」。這是八二年的電影,很老了,劇情也沒有什麼跌宕起伏。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一個沒有固定工作,也沒有固定住所,然後人生窮困潦倒的男主人公,以幽默面對那些人生困難的故事。
那個時候的前南斯拉夫,還是鐵托治下的社會主義,有著社會主義國家一切特徵。也所以,男主人公西尼沙因為沒有固定工作,只能在一個學校擔任臨時教師。然後因為沒有地方住,只能在姐夫家裡湊合。
該主人公的遭遇,其實很悲催。但是,就在這種悲催的情況下,主人公還是保持著善良與誠懇,然後更保持著幽默,還有自嘲。
我一直覺得,人生可以有很多的方式渡過。可以悲情,可以獨善其身,可以淫蕩,也可以靠出賣靈魂。
但是,我覺得「幽默」是一個選擇。
其實,我感覺幽默是「智慧過剩」的提現。還有就是,一個幽默的人,一定是一個睿智、大度的人。
因為現實生活對大部分人來講都是很苦的,每天想著怎麼幹好職業、討好領導,還要回家面對家庭的很多瑣事。再不苦中作樂,豈不是要了親命了。
所以我覺得只要還活著。大概率是每天都會遇見新的打擊。也所以,在這個世道,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嘲和幽默,因為你在現實中沒有任何的辦法。再努力,也一樣會窮;再努力,也還是會被生活打擊。而且還沒有勇氣自殺,沒有辦法。也所以,只能自嘲和用幽默的角度去看這些事情。
電影臨時工的主角叫「西尼沙」。他工作不穩定,也沒有自己的住房。然後,談戀愛也找不到對象,什麼事情都很不順利。但是,他對於這些事情,有憤怒、也有悲哀,但是,更有自嘲和幽默。
電影的最後,他找到了真愛。女方告訴他,可以在女方家裡住下來的時候,西尼沙還不忘幽了一默,問到:「是臨時的嗎。」
八十年代的大陸,其實,我這樣的底層人很多,也是沒有自己的住房,也是沒有女朋友。然後,我就去了日本留學,半工半讀。
白天在大學裡面,從早上九點一直到下午四點上課,然後馬上回家睡覺。十點起床,去松下工廠打臨時工。從十一點開始,一直到早上七點。這樣,經過了四年,一直到大學畢業。
這樣的生活,真的很苦。但是我現在回想起來,感覺能支撐我堅持下去的有兩點。第一、堅持讀完書,然後找份好工作。第二、就是該部電影中所提倡的以幽默面對人生。
我很喜歡這部臨時工,它激勵我渡過了日本大學的四年。然後就是,回頭再次回想那些艱苦的歲月,以及當時在日本被人看不起的那種狀態。(那個時候,因為大陸窮,所以,日本人在當時,普遍看不起大陸人)。
事過境遷,卻發現當初自己急於去傾訴的事情,已經成為圈子里茶餘飯後嘲笑你的談資,何必又何苦呢?
然後,越發回憶起這部臨時工的電影了。其實任何一件事都可以有很多角度去理解,而一個聰明人就是可以選擇最有利於自己身心的角度。幽默,就是一種最有利身心健康的角度。
當然幽默不是絕對的,人生也需要有其他角度。但是,如果可以用幽默角度的話,希望大家不要放棄。
前南斯拉夫電影「臨時工」,是我最喜歡的電影。裡面的主人工沒有住房,還永遠是個臨時工。但是,他會以微笑、以幽默來面對悲慘的人生,這需要多麼強大的內心和勇氣!
這部電影,一直伴隨著我、激勵著我在日本留學的那段艱苦歲月,讓我回憶起我的生活歷程,更激勵我在當前的環境下,保持善良和誠懇,保持幽默和自嘲,走完不算完美,但是,不會後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