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030:回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回台兩三事:槍林彈雨的台灣 / 數學能力可能不比人差的土狗
https://vocus.cc/article/638d5025fd897800015cf3f7
曾經看過這篇引文作者寫的文章,由於工程師的身份,對於大多數人當成目標的矽谷總是有著一絲好奇,畢竟除了一直生活在台灣的我沒有機會體驗之外,矽谷生活也依舊是極少數人才有辦法獲得的經驗。
然而這篇文章並沒有提到太多矽谷的內容,主要描述的是作者回台之後的所見所聞,雖然只是在描述這一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小事,但是這些我們早已習慣的事情,在長期居住在國外的人眼中,也有了一絲特別。
長居在國外這件事很明顯的體現在作者的用詞中,閱讀完整篇文章後,會發現文章的語句似乎帶著一點不同的語法特性,這個現象常常出現在久居國外的人,或者是常常使用外語的人身上。
當習慣了外語的思考方式,母語反而會變成了第二外語,一旦習慣了使用外語來進行思考及對話,用中文表達反而要進行思考的時候,驀然的有一種成為了外地人的微妙感。
還記得以前出國過一段時間,回台時就發生了這樣的事。那是在機場時,因為不小心擋到他人的路,當要說不好意思時,下意識脫口而出的竟然不是中文的不好意思,那一瞬間著實錯愕了一下,雖然很快的改口用中文說,但這件事仍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曾以為可以隨著環境的轉變來切換成不同的模式,但是當這個轉變真實的發生時,才發現其實早就已經對國外的生活產生了慣性。
我想這就是另一種文化差異的體現吧,當這個文化差異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其實是一個滿有趣且奇特的經驗。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47內容數
以想要練習自己的「輸出」能力為出發點開始的。給自己的目標是盡量在10分鐘內完成創作,而不是花太多的時間進行創作,卻無法持之以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向日葵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基本面分析的好朋友:法說會」 如果想要在這個領域繼續發展下去,還是得讓自己逐漸成為那一個能夠看懂原始資料、看懂這個產業這些東西的背後發生了什麼事情的人。
「藍色監獄-互相吞噬的日本足球/05」 吞噬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天生就會想要追求好的東西,但也就是因為人類是這樣一種想要把所有好的東西都據為己有、如此貪婪的生物,反而更要注意該怎麼不被這種心情反過來吞噬。 因為不斷的追逐,終有一天還是會累的。
「第333話:(非18禁)哪一種體位比較容易讓女性產生高潮呢?(有圖慎入)」 在對自己寫的內容可能會造成他人不適的時候,會寫上「有圖慎入」的人都是非常細心且體貼的人,因為他們考慮到也許會有人並不喜歡這樣子的內容,而做了貼心的提醒。
「打從心底點燃『肯定自己』的光。」 就如同引文所說,其實我們自己才應該是自己的光,也許會在點燃「肯定自己」的光的途中迷失了方向,可是最後還是會回過頭來往自己身上找尋那點微弱的光芒。
「她說,她們的聲音:《她有話要說》(She Said)」 在閱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心裡就在想著,其實不光是與性有關的事物,而是只要是身處這個社會中,都難免會遇到「有話說不出」的困境。 別讓地位阻擋了我們接近真相的可能。
「創作者欲善其事,必先有數據統計系統這樣的好工具! ——『數據統計儀表板』- 相伴成長,創作者最好的後盾」 在將文章加入專欄之後立刻就可以看到之前沒顯示的數據了,在看到數據結果後,覺得有一點點無奈、但也不意外,畢竟這就是一個讓自己保持「輸出」的習慣的專欄而已。 期待未來的數據能夠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基本面分析的好朋友:法說會」 如果想要在這個領域繼續發展下去,還是得讓自己逐漸成為那一個能夠看懂原始資料、看懂這個產業這些東西的背後發生了什麼事情的人。
「藍色監獄-互相吞噬的日本足球/05」 吞噬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天生就會想要追求好的東西,但也就是因為人類是這樣一種想要把所有好的東西都據為己有、如此貪婪的生物,反而更要注意該怎麼不被這種心情反過來吞噬。 因為不斷的追逐,終有一天還是會累的。
「第333話:(非18禁)哪一種體位比較容易讓女性產生高潮呢?(有圖慎入)」 在對自己寫的內容可能會造成他人不適的時候,會寫上「有圖慎入」的人都是非常細心且體貼的人,因為他們考慮到也許會有人並不喜歡這樣子的內容,而做了貼心的提醒。
「打從心底點燃『肯定自己』的光。」 就如同引文所說,其實我們自己才應該是自己的光,也許會在點燃「肯定自己」的光的途中迷失了方向,可是最後還是會回過頭來往自己身上找尋那點微弱的光芒。
「她說,她們的聲音:《她有話要說》(She Said)」 在閱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心裡就在想著,其實不光是與性有關的事物,而是只要是身處這個社會中,都難免會遇到「有話說不出」的困境。 別讓地位阻擋了我們接近真相的可能。
「創作者欲善其事,必先有數據統計系統這樣的好工具! ——『數據統計儀表板』- 相伴成長,創作者最好的後盾」 在將文章加入專欄之後立刻就可以看到之前沒顯示的數據了,在看到數據結果後,覺得有一點點無奈、但也不意外,畢竟這就是一個讓自己保持「輸出」的習慣的專欄而已。 期待未來的數據能夠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台商離開以後,輾轉到美商服務,2023年則是進入到日商就職。生活圈從平陽省搬到越南胡志明市來,有種從新竹搬到台北的感覺。進到市區的生活模式和以前大不相同,我也花了一段時間適應。看完外派人的一天:臺商製造業的外派工廠生活體驗分享,來分享外派人市區版的真實生活。
台灣剛開始開放觀光時,一般的民眾先去的都是東南亞! 那個時候回來的人,開口閉口都是當地的窮和落後。慢慢地,我們開始去享受當地沒有工業的自然景觀,也理解到我們眼中的窮,卻是當地人舒適悠閒的生活。 隨著時變境遷,我們也慢活了起來。當然,心境和當地人是不同的,但結果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如此
哪裡是家台灣是我的家,雲林是我的家,中國是我的家嗎?不是,可是我從小到大讀的是中國的歷史、台灣的歷史,英法聯軍的屈辱,日本殖民的痛我好像可以跟中國人民一樣共鳴、觸動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麼想統一,但不能理解的是他們使用的方式,砲彈、飛機、在地震當中網路上粗鄙的語言,武力的統一我們能幸福嗎?
Thumbnail
台灣人的旅遊實力真的不容小覷,尤其是日韓方面更勝。去築地市場的那天就好幾次聽到台灣口音的中文,幾乎每一天都會擦身而過台灣人,而辨別方式就是道地的台灣腔。旅行時因為在遠方的關係,遇到同鄉的人其實都會格外的感到熟悉、安心,會因為這樣即便不認識也會聊聊天或是分享旅行的一些小事。可能是因為太過平凡的"遇到"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Thumbnail
來到美國已經一個月了。 常常聽到大家問我:“你過得好嗎?”、“會不會不適應啊?”、“放棄台灣熟悉的人事物,你會不會很想念呢?”等問題。 這段時間過得不錯,在新環境中,每件小事都充滿新奇,另外,在文化、飲食及生活上的適應也還不錯,只是有時候會不太習慣什麼時候要給小費。 目前我最不適應的是交和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台商離開以後,輾轉到美商服務,2023年則是進入到日商就職。生活圈從平陽省搬到越南胡志明市來,有種從新竹搬到台北的感覺。進到市區的生活模式和以前大不相同,我也花了一段時間適應。看完外派人的一天:臺商製造業的外派工廠生活體驗分享,來分享外派人市區版的真實生活。
台灣剛開始開放觀光時,一般的民眾先去的都是東南亞! 那個時候回來的人,開口閉口都是當地的窮和落後。慢慢地,我們開始去享受當地沒有工業的自然景觀,也理解到我們眼中的窮,卻是當地人舒適悠閒的生活。 隨著時變境遷,我們也慢活了起來。當然,心境和當地人是不同的,但結果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我們選擇了如此
哪裡是家台灣是我的家,雲林是我的家,中國是我的家嗎?不是,可是我從小到大讀的是中國的歷史、台灣的歷史,英法聯軍的屈辱,日本殖民的痛我好像可以跟中國人民一樣共鳴、觸動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麼想統一,但不能理解的是他們使用的方式,砲彈、飛機、在地震當中網路上粗鄙的語言,武力的統一我們能幸福嗎?
Thumbnail
台灣人的旅遊實力真的不容小覷,尤其是日韓方面更勝。去築地市場的那天就好幾次聽到台灣口音的中文,幾乎每一天都會擦身而過台灣人,而辨別方式就是道地的台灣腔。旅行時因為在遠方的關係,遇到同鄉的人其實都會格外的感到熟悉、安心,會因為這樣即便不認識也會聊聊天或是分享旅行的一些小事。可能是因為太過平凡的"遇到"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Thumbnail
來到美國已經一個月了。 常常聽到大家問我:“你過得好嗎?”、“會不會不適應啊?”、“放棄台灣熟悉的人事物,你會不會很想念呢?”等問題。 這段時間過得不錯,在新環境中,每件小事都充滿新奇,另外,在文化、飲食及生活上的適應也還不錯,只是有時候會不太習慣什麼時候要給小費。 目前我最不適應的是交和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