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真相的距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以前老是說有圖有真相,但是在這個真假難分的時代,別說圖片,即使看了影片,還是不敢貿然相信眼見的就是真實。修圖太容易,影片加特效也非難事,當做假變成常態,真假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一個女人化了濃妝可以艷壓全場,卸妝後卻醜得動魄驚心。科技進步之後,女人連妝也不用化,只要用修圖軟件修一修,要多美有多美。美女照片看多了,就知道真真假假不用太認真,因為大家只是想看到養眼的美女,才不管對方有沒有修圖。
我們身處於後真相時代,大家早已不再重視和思考事件的真實性。有些真相明明顯然而見,卻總有人選擇視而不見。大家都只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事物,只接受與自己立場相同的意見,對不合己見的事實不屑一顧,反而對明顯做假的消息加以廣傳。
世事紛亂,每日接收的信息量遠超於我們所能承受的數量,當真真假假的消息滿天飛,收到任何信息也請別急著傳開去,有時間核實資訊當然最好,沒時間核實又無法判斷消息的真偽,就索性甚麼也不做好了,別將自己的偏執傳遞給別人。
假消息固然可恨,但即使照片、影片都是真的,當中如何剪裁,怎樣定義,卻可以編寫出多個截然不同的故事。
事實與真相的距離可以無限大,我們都是瞎子摸象,摸到了某些事實,但往往距離真相極遠。既然眼見的事實不一定是全貌,就別急著下定論。我們與真相的距離並非靠片面之言來拉近,每個人心中也有一把尺,而偏執的人永遠看不見真相。
對許多人來說,真相是甚麼根本不重要,但真相絕非一個虛妄的名詞,更不止是謊言的對立面。儘管許多人習慣掩耳盜鈴,但真相一定存在於某個角落,經得起推敲和驗證。
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avatar-img
104會員
762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梁淑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閱讀數量 2022年12月閱讀總數為23本,其中10本為文字書。 小說:6本 散文:3本 心靈:1本 漫畫:7本(共2套) 繪本/圖文書:6本 主題閱讀 12月的主題是孤島,所以看了《預言之島》和《偵探不在之處即樂園》。 其實孤島殺人事件真是常見的題材,要寫得令人驚喜不容易,之前的《孤島的來訪者》我
我一個人住的時候,同學們都還跟父母兄弟姐妹住在一起,所以對於我的獨居生活羨慕不已。 因為我是長子嫡孫,家人對於爺爺在遺囑中指名將這間唐樓的頂樓單位留給我沒有任何異議,繼承了這單位之後,我不理父母的猶豫,堅持自己一個人搬進去。 那時候我剛升上大學二年級,當然沒錢裝修,所以清理了雜物後只是重新粉刷牆壁,
孩子犯錯,家長必然第一時間要求孩子道歉認錯,因為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有承擔、有氣量的人。明知孩子犯錯而不加以糾正,這樣的家長就算有多愛孩子,也只能將愛轉化為漫長的侵蝕,將一個人的正直、善良侵蝕得體無完膚。 雖然家長教孩子有錯必認,但是當家長犯錯,卻不容易承認錯誤。有時是因為面子問題,放不下身段
我已過了抱怨的階段。注意,我是寫階段而不是年齡,因為任何年紀的人都會抱怨,抱怨人生不公平,抱怨沒有得到應得的福利,抱怨賺的錢永遠不夠生活,抱怨時間不夠用,抱怨孩子不聽話,抱怨測驗太多,抱怨伴侶太囉嗦,抱怨父母沒有買樓送給自己...... 基本上要抱怨的話,每一天也有數不盡的怨言,生活從來不容易,不抱
2022年12月21日,外婆因為確診新冠病毒而入院,住院後雖然有接受治療,但一直未能出院,曾經一度好轉,但因為本身就是長期病患者,所以病情始終反覆。 2023年1月2日晚上,外婆走了。 走得有點急,五分鐘前我媽才打電話給我叫我喚一聲外婆,當時她還能點頭回應,但五分鐘後已經病危,六分鐘後醫生搶救無效。
我在2022年看了220套書,共339本,比2021年還要多,感覺上我2023年應該不會看那麼多書了。 以下我選的書都是曾經觸動到我、讓我感到驚喜的書。 小說8本 《八尺門的辯護人》 鏡文學百萬小說的首獎,真的實至名歸。 視野宏大,不但涉及原住民與移工問題,也涉及死刑存廢問題,也涉及法律與現實問題
閱讀數量 2022年12月閱讀總數為23本,其中10本為文字書。 小說:6本 散文:3本 心靈:1本 漫畫:7本(共2套) 繪本/圖文書:6本 主題閱讀 12月的主題是孤島,所以看了《預言之島》和《偵探不在之處即樂園》。 其實孤島殺人事件真是常見的題材,要寫得令人驚喜不容易,之前的《孤島的來訪者》我
我一個人住的時候,同學們都還跟父母兄弟姐妹住在一起,所以對於我的獨居生活羨慕不已。 因為我是長子嫡孫,家人對於爺爺在遺囑中指名將這間唐樓的頂樓單位留給我沒有任何異議,繼承了這單位之後,我不理父母的猶豫,堅持自己一個人搬進去。 那時候我剛升上大學二年級,當然沒錢裝修,所以清理了雜物後只是重新粉刷牆壁,
孩子犯錯,家長必然第一時間要求孩子道歉認錯,因為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一個有承擔、有氣量的人。明知孩子犯錯而不加以糾正,這樣的家長就算有多愛孩子,也只能將愛轉化為漫長的侵蝕,將一個人的正直、善良侵蝕得體無完膚。 雖然家長教孩子有錯必認,但是當家長犯錯,卻不容易承認錯誤。有時是因為面子問題,放不下身段
我已過了抱怨的階段。注意,我是寫階段而不是年齡,因為任何年紀的人都會抱怨,抱怨人生不公平,抱怨沒有得到應得的福利,抱怨賺的錢永遠不夠生活,抱怨時間不夠用,抱怨孩子不聽話,抱怨測驗太多,抱怨伴侶太囉嗦,抱怨父母沒有買樓送給自己...... 基本上要抱怨的話,每一天也有數不盡的怨言,生活從來不容易,不抱
2022年12月21日,外婆因為確診新冠病毒而入院,住院後雖然有接受治療,但一直未能出院,曾經一度好轉,但因為本身就是長期病患者,所以病情始終反覆。 2023年1月2日晚上,外婆走了。 走得有點急,五分鐘前我媽才打電話給我叫我喚一聲外婆,當時她還能點頭回應,但五分鐘後已經病危,六分鐘後醫生搶救無效。
我在2022年看了220套書,共339本,比2021年還要多,感覺上我2023年應該不會看那麼多書了。 以下我選的書都是曾經觸動到我、讓我感到驚喜的書。 小說8本 《八尺門的辯護人》 鏡文學百萬小說的首獎,真的實至名歸。 視野宏大,不但涉及原住民與移工問題,也涉及死刑存廢問題,也涉及法律與現實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宇宙的本質和真相,思考了科學、哲學和宗教對這些問題的不同解釋 透過量子力學的觀察者效應、自由意志的內化以及因果鏈的觀點,我們理解到宇宙的真相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答案,而是深藏於我們的意識經驗中 每個人的存在都是這個單一而統一現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知識的交互和意識形成了我們所認知的宇宙
年初火紅的《淚之女王》主角們,先後宣布要到台灣辦粉絲見面會,大家搶票搶成一團,連我都被金智媛的演技給圈粉,雖然第一次看金智媛的戲是《我的出走日記》,劇情寫實到讓人難以呼吸,那種憂鬱跟厭世的程度,我看完之後都還覺得沉沉的。所以這次《淚之女王》上映,一開始我並沒有什麼興趣,覺得有錢人家的帥女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許多人發現自己越來越難以負擔一套房子。房價似乎在不斷上漲,而工資卻跟不上腳步。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中國,在世界各地的發達國家都普遍存在。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情況?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個謎題的面紗。 想要理解今天的房價問題,我們需要回顧一下歷史。以英國為例,在19世紀中期,一套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許多人發現自己越來越難以負擔一套房子。房價似乎在不斷上漲,而工資卻跟不上腳步。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中國,在世界各地的發達國家都普遍存在。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情況?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個謎題的面紗。 想要理解今天的房價問題,我們需要回顧一下歷史。以英國為例,在19世紀中期,一套
Thumbnail
電影巧妙地將案件設計在本格懸疑最經典的暴風雪山莊中,要觀眾一起被關在這座逃不出也進不來的密閉空間裡,一同坐在陪審團端詳這墜落的愛情。 面對真相,我們永遠只能盲人摸象,也許這兩名證人的狀態才是我們最真實的樣子。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在當今社會中,如何分辨虛擬與真實之間的界線。透過直覺和感受,我們需要挑戰媒體呈現的假象,並仔細觀察周圍的細節。文章強調選擇與自己價值觀一致的劇本,並明白善惡的相對性,使每個人都能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場。無論你選擇扮演哪種角色,重要的是掌握選擇與操控的權力。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在沒有深入了解某件事情之前,就匆忙下結論。這樣的行為不僅會讓我們錯過事物的真實面貌,更可能導致誤解與錯判。事物的真相常常隱藏在表象之下,需要我們花時間去實地考察,才能夠全面地認識和理解。 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聞未必為真。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見所聞往往只是事物的冰山一角。我們常常
Thumbnail
不誠實的後果是傷害別人及自己。即便是短暫的善意的謊言也會產生鴻溝、恐懼、不安。 隱藏秘密像是用筆刷模糊邊界,使邊界變成理想的樣子。然而原有的瑕疵依舊會透過時間的積累慢慢浮現。無法估計的時間壓力,也像是一顆未爆彈。 沒有人是完美的,那些瑕疵或許反而是具意義的、是特別獨有的。不要害怕,唯有坦
跳脫一下跟工作相關的思緒,來撰寫一些不一樣的東西,相信諸君都聽過[事情的發生往往來自於溝通不足],然而真的只是溝通不足產生的嗎?在下覺得並非如此,當今社會與科學所教的皆是懷疑,造成了[話中虛幻多有詐,人本不信只為安]的現況,舉凡話語中所參雜的真實與否,真幻交織,根本無法認清,只能回歸到最初謊言與真實
有時候,我們會以為自己所看到的就是真實的世界,但實際上,現實可能與我們的想象相去甚遠。 比如,有人會認為一個女生長得漂亮就一定會有很多人追求她。這其實只是我們自己的觀點,不一定符合真實情況。 在工作上,有時我們會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完美。但這也只是我們自己的想法,不一定代表事實。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宇宙的本質和真相,思考了科學、哲學和宗教對這些問題的不同解釋 透過量子力學的觀察者效應、自由意志的內化以及因果鏈的觀點,我們理解到宇宙的真相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答案,而是深藏於我們的意識經驗中 每個人的存在都是這個單一而統一現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知識的交互和意識形成了我們所認知的宇宙
年初火紅的《淚之女王》主角們,先後宣布要到台灣辦粉絲見面會,大家搶票搶成一團,連我都被金智媛的演技給圈粉,雖然第一次看金智媛的戲是《我的出走日記》,劇情寫實到讓人難以呼吸,那種憂鬱跟厭世的程度,我看完之後都還覺得沉沉的。所以這次《淚之女王》上映,一開始我並沒有什麼興趣,覺得有錢人家的帥女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許多人發現自己越來越難以負擔一套房子。房價似乎在不斷上漲,而工資卻跟不上腳步。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中國,在世界各地的發達國家都普遍存在。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情況?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個謎題的面紗。 想要理解今天的房價問題,我們需要回顧一下歷史。以英國為例,在19世紀中期,一套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許多人發現自己越來越難以負擔一套房子。房價似乎在不斷上漲,而工資卻跟不上腳步。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中國,在世界各地的發達國家都普遍存在。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情況?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個謎題的面紗。 想要理解今天的房價問題,我們需要回顧一下歷史。以英國為例,在19世紀中期,一套
Thumbnail
電影巧妙地將案件設計在本格懸疑最經典的暴風雪山莊中,要觀眾一起被關在這座逃不出也進不來的密閉空間裡,一同坐在陪審團端詳這墜落的愛情。 面對真相,我們永遠只能盲人摸象,也許這兩名證人的狀態才是我們最真實的樣子。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在當今社會中,如何分辨虛擬與真實之間的界線。透過直覺和感受,我們需要挑戰媒體呈現的假象,並仔細觀察周圍的細節。文章強調選擇與自己價值觀一致的劇本,並明白善惡的相對性,使每個人都能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立場。無論你選擇扮演哪種角色,重要的是掌握選擇與操控的權力。
我們每個人都曾經在沒有深入了解某件事情之前,就匆忙下結論。這樣的行為不僅會讓我們錯過事物的真實面貌,更可能導致誤解與錯判。事物的真相常常隱藏在表象之下,需要我們花時間去實地考察,才能夠全面地認識和理解。 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聞未必為真。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見所聞往往只是事物的冰山一角。我們常常
Thumbnail
不誠實的後果是傷害別人及自己。即便是短暫的善意的謊言也會產生鴻溝、恐懼、不安。 隱藏秘密像是用筆刷模糊邊界,使邊界變成理想的樣子。然而原有的瑕疵依舊會透過時間的積累慢慢浮現。無法估計的時間壓力,也像是一顆未爆彈。 沒有人是完美的,那些瑕疵或許反而是具意義的、是特別獨有的。不要害怕,唯有坦
跳脫一下跟工作相關的思緒,來撰寫一些不一樣的東西,相信諸君都聽過[事情的發生往往來自於溝通不足],然而真的只是溝通不足產生的嗎?在下覺得並非如此,當今社會與科學所教的皆是懷疑,造成了[話中虛幻多有詐,人本不信只為安]的現況,舉凡話語中所參雜的真實與否,真幻交織,根本無法認清,只能回歸到最初謊言與真實
有時候,我們會以為自己所看到的就是真實的世界,但實際上,現實可能與我們的想象相去甚遠。 比如,有人會認為一個女生長得漂亮就一定會有很多人追求她。這其實只是我們自己的觀點,不一定符合真實情況。 在工作上,有時我們會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完美。但這也只是我們自己的想法,不一定代表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