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無論種族、性別、國籍等不同,人們總是會在新年、聖誕節這類型的節慶中,發願希望來年能夠達成自我的希望,可有的人可以實現,有的卻一輩子都在規劃中,其中的差異來自於何方呢?
就我個人小小人生經驗,幾乎歸咎於是否有"計畫"這個希望有絕對的正相關,計劃都能被打破更何況是完全沒有計畫呢,每個人終其一生時間就是這麼多,無論個體差異,所有人在時間這件事情上都是絕對的公平,但為何總有人年年達成目標,卻有人年年重新計畫目標呢?其實歸因於人腦的天然惰性,以及人們過著舒適了,就陷入舒適圈而很難跳脫出來有關,其實是人也都是有惰性的,要能有效對付這天生的惰性,我們需要的便是無須大腦負擔而外注意與能量的"習慣"這一個系統性動作來協助我們達成我們的年度計畫,原子習慣這本書告訴我們若想養成一個良好習慣,需要至少連續21天規律地做我們想要養成的習慣,這樣一但到了第22天,就會讓人覺得若沒有做那件事情,心情上甚或身體上會有些怪怪的?我想就達成我們想要達成的目的了,這樣大腦也不會因為需要耗費額外能量(辨識人的專注力)而可能在達成的過程中阻礙我們去做良好習慣,說的容易,但該如何達成呢?
習慣的設定也是至關重要的要素,千萬不能是虛無飄渺、難以達成的習慣,否則很容易便會陷入放棄的窘境,重要的是將大計畫切割成小型的目標,重點放在小型的目標是否達成,小目標對於我們來說會比大計劃來的容易許多,這樣做起來也比較會有成就感,才會更有動力繼續達成我們預計的目標,養成習慣也是如此,若是想養成每天跑步的習慣,那千萬不是規定自己每天都要跑多少分鐘,而是每天有跑就好,五分鐘也是鐘阿,有動對於人來說就是達成了那件事情,只要堅持的夠長,那麼未來絕對不會只是跑步五分鐘而已,重點著重在持續這件事情,實質上這件事情做了多長多深反而不是重點,就像吳淡如曾經提過的,任何事情把它想成你要出門的一個旅遊景點,只要你出發前往了,總有一天你會抵達的,只是時間早晚而已不是嗎?
簡而言之,我們只需要將新年新希望轉換成小小的新年新習慣,到了來年,成功達成希望的機率便會大幅提升,因為我們只需要關注小小的習慣是否達成,好習慣一旦多了,那麼最終我們都會成為更好的人,讓生活有了更多滿足感,那麼人生就會越來越順遂,帶來善的循環,距離開工還有幾天假期,讓我們一起好好安排新年新習慣吧!抱持著無論工作還是人生都會越來越好的心情去規劃,那麼只要你踏出門了,總有一天,我們都會抵達屬於我們的目的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