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生活的藝術」

2023/02/2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去年整整一年,翻譯了雷蒙德‧蓋斯的《更改主題:哲學從蘇格拉底到阿多諾》這本著作,選這本書來翻譯,是因為作者說明,其心目中理想的讀者,應該是有一定程度學識,但卻沒有特別接受過學院式哲學訓練的諸君,他們會認為,哲學家會不時提出一些有趣的問題,故此希望嘗試清楚了解。我略為讀過之後,覺得這本書對不是主修哲學的人來說,確甚容易投入閱讀,所以就決定翻譯。但真的開始細讀之際,卻發現作者大量使用英國人慣用的俗語諺語,稍一不慎,就會錯譯。這確是對我的英語能力一大考驗。
作者雷蒙德‧蓋斯,輕鬆地用了日常語言及經驗實例,去展示由希臘到二十世紀的十二個哲學家的思想:一方面對哲學家的學説作簡明整體的介紹,另一方面,從每一位哲學家的眾多作品中,選了一本作詳細説明。
看過這本書的人,首先會感到奇怪,為什麼是這十二個哲學家—-其中有部份(例如盧克萊修,蒙田,盧卡奇等)可説在哲學史中,並非一流有代表性的大思想家。一位替這本書做評論的學者Frederick Neuhouser說明,這本書所挑選的哲學家(及所選取的著作),都是著重對政治社會倫理實踐方面的哲學討論那方面,而非純理論的討論。作者在此書所強調的,是哲學思想對「生而為人」所應該/可能選擇的生命歷程為何的反省那個面向。對應於這個主題,我認為作者寫得最有趣的一章就是蘇格拉底,在作者的筆下,蘇格拉底實在是讓人討厭的「老頭子」,他自命不凡地到處追問雅典市民,耳提面命,敦促人們「檢視人生、認識自己」;但是,其他人真的有這個需要嗎?黑格爾認為,蘇格拉底被控荼毒青年,因而被政府「修理」,甚至被判自盡,在當時的公元前五世紀雅典那樣傳統的社會,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如果那時雅典的年輕人,有系統地接受了蘇格拉底所發明那個「理性的檢驗人生」過程,社會就不可能繼續存在了:青年們整天反省檢示過去人生,於是不能再適應現存既定的社會的規條,而去投入行動從事生產,社會就要完結了!蓋斯的寫作風格,生動有趣,但絕不會流於媚俗。讀完蘇格拉底那一章,我想起了40多年前初入哲學系時的情景,我覺得,如果當時的老師是這樣生動活潑教授哲學,也許我會的哲學思考能力會高超很多倍呢。
作者除了以他的興趣為主,介紹了十二個哲學家每人一本著作,更是憑藉較輕鬆的語調風格,平行地討論一個非常重要同時非常原基的問題,那就是,甚麼是哲學?他在這本書導論,用了50年代一套非常經典的電影「第七封印」(英格瑪·伯格曼執導)的劇情來開始對這條問題提供其中一個討論方向:電影中説及有某十字軍東征的武士,回鄉途中遇上了要奪他命的死神。他知道死神喜歡下棋,於是向死神提議,倒不如(帶他下黃泉之前)先下一盤棋,如果他能贏了,死神就放他一馬,暫緩奪他的命…後來,武士發覺棋藝不及死神,便索性以衣袍掃跌棋子,希望借此逃過大劫。蓋斯 借此電影情節説明,哲學的思想,往往不是墨守成規,不在規矩範圍內努力思考依著既定步驟規矩,以圖達至掌握個中「竅門」或要理,反而,是在理解,討論或解答任何問題之過程中,不斷尋求、創這另類脈絡範圍—-即「更改主題」——去從不同方向去檢視、理解、提出問題。蓋斯開宗明義地完明:「一般而言,哲學會避免對直接的問題提供直接的答案。與其直接回答問題,哲學反而會更改所問的問題:(研讀哲學)最有趣及最有啟發性之處,就是去細看探究那問題為何及如何可以更改,及它改變的理由為何及或如何改變,同時更改之後會有甚麼結果。」
現在坊間都有很多普及哲學的YouTube 清談節目及課程,運作形式往往是憑空抽取一些哲學文本的片段,去回答一些被認為是人生重大的問題,亦即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們)很想知道答案的某些問題,例如甚麽是愛情?甚麼是人生的意義?甚麽是世界?甚麽是自我?….等等。但是,哲學(某著作文本的章節)果真能提供答案嗎(例如回答「甚麼是世界」就抽出胡塞爾海德格來作答)?又或者,更基本而言,哲學真是在問這些問題的嗎?哲學走到最徹底的一步,就是如果以為有某些問題,是(在哲學的範圍內)永恆不變的,不同世代的哲學家,只是(理性地)向這些問題提供屬於他那個時代的答案,那就對哲學最大的誤會了!藉著介紹那十二個哲學的思想,作者同時顯示了他對哲學的懷疑:究竟,信任理性獨立性,從而去追問人與世界的關係,是否真的能夠讓人掌握到「人生」,為人生尋到清楚的路向?
看完這本書,無論之前對哲學有沒有認識,應該會對「人生」(尤其是遭逢當下之亂世),或哲學,感到更千頭萬緒,混亂中加上更混亂!但是,那不正是我們正陷墮其中的景況嗎?或許,哲學提供給我們的,就是我們「生而為人」的重重疊疊的關注,每個哲學家提出的,或許就是在他的能力範圍內,對此複雜情狀之某個面向角度之體會,我們學習哲學,就是讓我們了解到生路歷程的多面向性多重關注:於此,哲學,至少給予我們能力,把這複雜性「講」、「表達」出來….法國政府教育部門,設定高中公開考試必須考哲學這一科,正因為認定了哲學是「生活的藝術」,認識哲學,不是去解答/解決問題,而是「懂得談話」,亦即,在某個歷史時空,懂得表達自己的人生,以及理解他人的人生,與他人互相對話。
Jackie Kwok
Jackie Kwok
專門發表有關文學藝術與哲學短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