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

含有「思想」共 174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在多數技術行業裡,總有一股專業門檻,防止新人輕易入場、馬上搶飯碗。於是就出現了各種階級:甲乙丙級、講師、副教授、教授,層層晉升,像是階梯般被劃定。 哲學不是這樣。哲學像禪宗──你想通了就是通了。西方許多哲學大師,與六祖慧能一樣,未必懂得那些高深艱澀的專業名詞與繁複教義,卻能比神秀更直探核心問題,真
宇宙是一顆心,即「宇宙心」。 「宇宙心」來到人間變成了「人心」。本來「宇宙心」是正向的心,在人的作用下,產生了許多負向的心,因此人就有了波濤洶湧的人生。 無論人生如何,都由於這顆「心」。這顆心不容易明白,各哲學家、思想家、智者⋯等所見不同,因此,見解各異,讓人莫衷一是。即使一家之言,或同一人所說,見
Thumbnail
人的情緒有非常多種,常常會把羨慕跟忌妒綁在一起講。但我想要把這兩件事拆開來,說說兩個的差異。 羨慕 當我們看到別人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時,我們會很羨慕對方能力很強、並且很有執行力、意志力。這時我們的腦袋通常會是兩個選項
宇宙是什麼? 宇宙是「心」。 「心」是什麼? 「心」就是「心」,會思想的「心」! 是「心臟」嗎? 是,但也不是。 是,是因為它有如人類的「心臟」,但它更如人類的「腦袋」。 因此,宇宙的「心」有「既又特性」。 什麼是「既又特性」? 「既又」的意思就是「是」,甚至「全是」。 「既又」特性形成為「法
Thumbnail
延續世代漩渦,家長自我照顧與親職指南 親愛的朋友 No57 世代漩渦中家長如何自我照顧與可運用的親職指南 1. 強化各世代的「行為動機」解讀 不同世代的孩子在行為背後都有其深層動機,如果能幫助父母理解「為什麼孩子會這樣做」,就能更有效地調整回應方式。 Z 世代:重視「平衡、意義」 表現行為:沉浸社
漩渦世代的父母如何面對家庭親子互動 No.56 親愛的朋友,你老了嗎?還是正在漩渦世代中,擔任父母的角色,你在家庭親子互動中,如何面對生活習慣、情感連結與價值觀養成呢? 一、心態的調整:從「教導者」到「陪伴者」 當我們成為父母,角色已不再只是「傳授知識的人」,而更是「陪伴成長的人」。過去世代的
我們捲在世代的漩渦裡 親愛的好朋友 No55 在《好讀週報》8/25 的一篇報導裡,美國文化專欄作家白崔(Alexandra Petri)於 7 日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刊文,幽默而反諷地指出,媒體上充斥著各種形容 Z 世代的用語。像是描述暫時性失聯的「微死亡」(Micro
📚 書籍基本資訊 📖 基本資料 • 書名:邁粹巴:印度的不二瑜伽士——大手印與中觀見的融合 • 原文書名:Maitripa: India's Yogi of Nonduality - The Fusion of Mahāmudrā and Madhyamaka • 作者:Klaus-Di
Thumbnail
在公司上班的時候,總會有「有些話想說,但到底能不能說」的時候。比如自己在公司待了一兩年,自己工作表現也不差,覺得應該要加薪,但這種事情能夠主動找主管要求嗎?或者最近被分配到的工作,跟原先講好的不一樣,並不是自己的工作範圍,這種事情講出來會被貼上什麼標籤嗎?
很多人會羨慕別人的效率很好,並且會歸咎於他人的能力以及意志很強,用這種想法讓自己不用努力,因為他們認為「一切都是天生的,因此很難改變」,但這種想法只是不想努力的藉口,只是給自己一個「合理並且不用努力」的答案。此篇我們就談談「效率」。 1.心流 談到效率,很多人心裡就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