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製作的【體能之巔】可看性甚高(圖片來源:網路)
在荷蘭返台的前夕,訂閱Netflix,第一個收看的節目是朋友推薦的【體能之巔】,節目一開始就把一百個人掛在架子上,逐一落水後,依照時間排出1到100的名次,然後捉對廝殺,淘汰一半的選手。
第一關捉對廝殺,比賽的場地有兩個,一個是水池與沙地組成,適合肉搏戰,摔角格鬥選手的優勢可以充分發揮,另一個場地高低起伏,障礙物橫列其中,有利於速度反應力選手。比賽的方式是由前面吊掛項目優勝者選擇「戰場」,並決定與誰對手,直覺以為,勝利者一定會選擇最弱的對手,這時我不得為製作單位的心思感到佩服,自尊的選手,當然不會去挑弱者,他們挑與自己實力相當,甚至挑選比自己高大強壯的選手為挑戰目標,一頭犀牛碾碎無尾熊值得驕傲嗎?犀牛至少要挑戰水牛甚至大象,贏了對方才有勝利的感覺,容易達成的目標,不見得是值得追求的目標,因此是當一個男選手以格鬥技,膝蓋壓制女性選手胸部時,遭到鄙視。
第二關從個人賽轉為團體賽,高潮始於票選隊長,在不知道下一個關卡的情況下,再由隊長挑選隊員,需要的是力氣、速度、或者是平衡?我發現格鬥選手,數次未被挑上,顯然「人格」廣泛的在選擇的考慮之中,經常是沒有意識的。第三關具體比的是搬運沙子,在一定時間內哪一隊搬的沙子多者獲勝,分組淘汰。沙子透過一條搭建一半的吊橋運送,因此在開始搬運之前,先要搭橋,相當是一個基礎的建設,既要速度,也要品質,花太多時間搭橋,浪費的時間,太過草率,之後又有可能因為橋不穩固,拖慢了運送速度,甚至需要賠上時間修補。運砂比賽的過程中,有一幕引起了我的注意,帥氣的格鬥中年大叔,為了順利的通過吊橋運送沙子,不惜放下身段,爬行過橋,姿勢難看,一反「先求帥、在求快」的偶像包袱,可謂是未達團隊目標不擇手段。
第三關,原本5人一組的小隊再配對組成10人的大隊,任務是推動重達1.5頓的船,最後還得推上一段坡道,到達終點,這關比的幾乎是蠻力,性別、體重、力氣有絕對的優勢,每一隊一開始要拉船,幾乎都是文風不動,到中後段,更是明顯看出使勁全力後的挫折,單單是沒有放棄,就讓我深深的佩服,訓練馬拉松的過程裡,我學到的事情之一是,好的成績不只是來自訓練過後可以輕鬆完賽,更在於可以承受痛苦的程度,曾經有個研究顯示,選手有別於市民跑者之一,是他們的平均心率高於市民跑者很多,心率愈高,身體愈痛苦,意思是,長期的訓練下,不只讓選手跑得更輕鬆,也讓他們比一般人更能應付身體不適的感覺。
第四關的創意,在於每隊要分派在5種不同的比賽,依照各自的專長,挑選最有勝算的項目,比方說,魁武壯碩的巨漢,理所當然地選派去扛大石,但也有選手以別種考量去扛大石,因為同一組就算最厲害的隊友,也難在扛大石項目勝出,等於是犧牲了自己,成全了隊友,桌球團隊賽中,有時的戰略考量也會派沒有勝算的選手,去對付實力懸殊的對手,為的也是讓隊友獲得更多勝出的機率,比較困難的在於,同隊裡兩個選手想要參加同一個項目,競賽過程中有團隊合作,有個人競爭,節目顯得更有張力。
第五關剩下最後的5名選手,能夠走到這裡,已經是相當不容易,剩下選手不少是跌破眼鏡的黑馬,透過5、4、3、2、1的淘汰,選出冠軍,不同項目有不同的專擅,有肌力、有耐力、有速度,由於是淘汰賽,關鍵在於順序,先求不敗,才有機會求勝,第一個項目的五角拔河要求的是肌力,先不被淘汰,接下來反而有更大的勝算在耐力或速度的項目勝出,果然,第一個項目的大力士,在後來需要速度的翻轉地板上木牌時,遭到淘汰,即使如此,努力不懈的表現,也贏得了每堂彩。接下來的折返跑、拉繩子,出爐的冠軍選手,確實出人意表。
綜觀整場節目,比的不只是體能,比的也是智力、心理素質,甚至是溝通談判技巧、合縱連橫的能力,有個人的能力,也有團隊的合作,顯然運氣也扮演一定程度角色,相較之前日本忍者體能競賽,我認爲最大的不同在於無法預期,觀眾無法預測,選手也難以準備,也許更貼近真實人生,兼具娛樂與勵志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