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大歷史》讀書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終於,把《Sapiens》這本書看完,之前買的,最近回頭去看,是因為前幾週跟韓國同事的談話,我問他最近有在唸什麼書,有沒有推薦的書單,這就是他提到的其中一本,我依稀記得買過有聲書還是Kindle,回去一看,果然買過,好像還看過,但內容是什麼,一片模糊,覺得心虛,逼自己重讀了起來。

讀書何所為?

讀書究竟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記住內容?工具性的,有所啟發的?或是跟人來說嘴的?或是故作藝文? 我覺得心要靜得下來,才讀得下書,但又或者是說,讀書讓我靜下心來?有些書很有趣,也有些書艱澀難懂,是要選有趣的小說,又或者是所謂的曠世巨作?我知道答案不是Yes或 No的簡單問題,應該有不同的目的地讀書,學校有考試,所以讀書,畢業之後,才是真正的讀書,新收新知也好,尋找答案也罷,娛樂沒有錯,假掰也是很可以。

對我而言,大部頭的原文書有一定的挑戰性,讀起來並不輕鬆,但是即使是囫圇吞棗,我也是一頁一頁的給翻完了,「吸收」了多少重要嗎?有要考試嗎?很多單字仍是不明白,但不影響我的閱讀,就說我吸收了10%,那也不錯了不是?又沒有人來跟我計算報酬率,現在的困難,或許是以後的輕鬆,多讀應該會進步吧,先不害怕可能是第一步,不怕大部頭,不怕生硬的主題,不怕滿篇的生字,再回頭看小品文章,就覺得容易一些。

看完這本書,不難理解他何以會成為暢銷書,歷史不只是事件的紀錄,更多的是對事件的理解,作者從宏觀的角度切入,許多的發人省思。

認知革命:想像的力量

作者把人類歷史粗分為: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革命,我們人類從自己的眼光看起來,每一個革命都是突破性的進展,作者跳脫出來,用宏觀的角度,人類的進步,卻是其他物種的悲劇,人類從一個不怎麼樣的出身,晉升到食物鏈的頂端,沒有尖牙利爪,沒有龐然身軀,跑不快、跳不高,認知能力,是讓我們出類拔萃的重要能力,原來數萬年前,我們的祖先「智人」並非唯一的人類,就像貓科有獅子老虎小貓咪,幾萬年前也是有許多種的「人類」,比方說書中多次提到的尼安德塔人,長的又帥,體格又強壯,但終究不敵「智人」,最後於這個世界滅絕,很難說尼安德塔人是否為智人所謀殺,但只要有智人出現的地方,許多大型哺乳動物就會消失殆盡,有著時間上完美的巧合是不爭的事實,這樣的歷史在澳洲、紐西蘭、馬達加斯加島不斷重演。

尼安德塔人是智人屠殺或是環境淘汰,不是重點,重點是,人類因為擁有認知能力,因此突出於其他物種。把一群黑猩猩放在一輛飛機上,一但安全帶解開,不消多久就會一片血腥廝殺,一群陌生人則可以一路從台北飛到芝加哥相安無事,之所以可以達到這樣的境界,在於人類的世界構築的基礎,除了物質以外,更在於想像。鈔票為例,尼安德塔人的世界裡,那不過是一些花花綠路的紙張,一群人的共同想像,相信了鈔票的價值,它就可以用來換取物品、食物、服務,作者認為,舉凡宗教、政治體系、意識形態,都是人類想像構築出來的秩序,於是可以讓一群陌生人相互合作,創造不凡。

農業革命:人類馴化了大麥,還是大麥馴化了人類?

農業革命,創造出的文明,作者提出,究竟是我們馴化了大麥,還是是大麥馴化了我們?大麥是最成功的一種野草,人類因為它停留,也從此被綁架,野蠻人狩獵採集,食物多樣化,反而少有饑荒,農業社會,成就了金字塔史詩般的建築,但對於大多數的貧農,生活卻更加悲慘,最慘的是,一但停下來,就再也回不去了,時代的巨輪,沒有逆轉空間。

科學革命:知識始於承認無知

科學革命始於人類承認自己的無知,因為無知,所以求知,因為求知,所以發現,在幾百年時間,科學革命也拉開東、西世界的差距,世界的中心從中國、印度、中東轉移到了歐洲,發現的新大陸,成為歐洲的屠宰廠、殖民地,列強以經濟自由之名,公然販毒給中國,幾千萬中國人淪為毒癮患者,林則徐銷毀鴉片卻遭強權船堅砲利的無情攻打求償。

人類的神話之路

未來究竟會如何發展,不是現在的我們可以想像得到的,猶如幾十年前對未來的想像,沒有人料到網際網路的存在,現代人卻無法想像沒有網際網路的存在,未來世界的影像之於現在的人類,作者比方說是人類給尼安德塔人放映《哈姆雷特》般的難以理解,透過生物科技、半人半機器的仿生人,意識轉移到機器,人類彷彿扮演上帝的角色,這已經不是科技問題,倫理道德法律是否跟得上腳步才是問題。

讀書無所為 

讀書到底有什麼用?從成長理論的角度來看,對於複雜性多了理解是種成長,那麼讀完這本書似乎某整程度達到了這目的。

avatar-img
8會員
2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ante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過去一兩個星期,一方面是公司安排的訓練,恰巧也是自己十月份馬拉松賽事的訓練高峰期,好的準備不能確保好的成果,但卻是最能夠掌握的變數,至於命運,就不是我們可以拼搏的。
為錢工作沒有錯,但若是可以找到更崇高的目的,工作不是可以變得更有意義?我們心目中在乎的價值是什麼?可以在工作上用自己的方式找到連結嗎?如果找不到,好吧,也許,這就是一份賺錢的工作(work),如果可以,那份工作就有機會成為一份職業(career),甚至是志業(calling)。我不願只為錢工作,但當
人生未可預料,但如果凡事都可以預測的人生,會不會也太過無趣了呢?
我想讓你看見的,是一種想像的我,是那個原本的自己,也是那個理想中的自己
過去一個星期,工作、家庭、健康、運動、戶外休閒,似乎變幻無常,又似乎是一如往常,提醒自己善待身邊的人,情緒有時暴衝,記得再回到原來,好好的個過日子,認真的生活,也許這就是功德圓滿。
寫作從來不是一種記實,而是一種詮釋 這一陣子好像有些悶悶的感覺,所謂的莫以形狀,是因為沒有追問,層層剝開,釐清自己的思緒,寫作是個好方法。
過去一兩個星期,一方面是公司安排的訓練,恰巧也是自己十月份馬拉松賽事的訓練高峰期,好的準備不能確保好的成果,但卻是最能夠掌握的變數,至於命運,就不是我們可以拼搏的。
為錢工作沒有錯,但若是可以找到更崇高的目的,工作不是可以變得更有意義?我們心目中在乎的價值是什麼?可以在工作上用自己的方式找到連結嗎?如果找不到,好吧,也許,這就是一份賺錢的工作(work),如果可以,那份工作就有機會成為一份職業(career),甚至是志業(calling)。我不願只為錢工作,但當
人生未可預料,但如果凡事都可以預測的人生,會不會也太過無趣了呢?
我想讓你看見的,是一種想像的我,是那個原本的自己,也是那個理想中的自己
過去一個星期,工作、家庭、健康、運動、戶外休閒,似乎變幻無常,又似乎是一如往常,提醒自己善待身邊的人,情緒有時暴衝,記得再回到原來,好好的個過日子,認真的生活,也許這就是功德圓滿。
寫作從來不是一種記實,而是一種詮釋 這一陣子好像有些悶悶的感覺,所謂的莫以形狀,是因為沒有追問,層層剝開,釐清自己的思緒,寫作是個好方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人類大歷史》中,尤瓦爾·赫拉利探討了人類文明的演變,從農業革命到社會制度的形成。書中探討了人類的獨特性、社會秩序的建立與崩潰、以及個體幸福感與種群成功之間的差異。這本書不僅是歷史的回顧,更是對人類如何理解彼此、建立信仰及制度的深刻反思,對任何想了解人類社會本質的讀者來說都是不容錯過的佳作。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著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等書,以下整理書中第一章部分內容,並寫出我的心得 ⬛書籍內容 大約距今七萬年到三萬年前,智人出現了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稱為認知革命 智人的語言,不是世界上最早的溝通系統,每種動物都知道要如何溝通,智人的溝通
Thumbnail
內容簡介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by Yuval Noah Harari 是一本引人深思的書,探討了從史前時代到現代,人類如何從無足輕重的動物演變成為地球的主宰者。Harari 以其獨特的視角和通俗易懂的語言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Thumbnail
我一直都對考古、歷史、文化抱持強烈興趣,早在Netflix上《尼安德塔人絕密存亡史》前,我便將它加入待看清單。看完之後只能說:超值得! 說起尼安德塔人,大家腦裡會浮現什麼畫面呢?是否會覺得這群遠古人類大腦尚未開化,感覺起來笨笨的,長相比起人類,也許更近似猿類呢?
Thumbnail
人類圖最近好像很火,不是沒有原因的。 畢竟世界改變太快,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上困境,都會對人生感到迷惘。 這篇談一下,我和人類圖的淵源,以及該怎樣理解人類圖,因它貌似很複雜。 我和人類圖的淵源: 我買的第一本人類圖書籍,是金黃色封面的這本「人類圖,找回你的原廠設定」,當時在書店見到。 這本書的下
本書內容是在說智人在許多人種當中如何脫穎而出,也說到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以及想像力讓人類生活方式大幅改變,而且妙的是就算我們的生活水準已經與以前大不相同了,但本能上我們跟七萬年前的智人其實差不了多少,在基因上可以說是毫無變化,但人類還是創造了許多新事物讓生活與以前大不相同。
Thumbnail
攤開人類發展的歷史,從狩獵採集時期的泛靈論、農業社會的一神論到科學革命的神人(人文主義),就是一步步追求不凡的過程。本書作者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認為人類過去的三大問題:1.飢荒、2.瘟疫、3.戰爭,未來皆將隨著食物科技、醫學研究、人道主義的發展獲得弭平,那麼何謂人類面
Thumbnail
曾經,在這個水藍色的星球上,人類有許多同屬(人屬)的物種,例如:20至3萬年前生活在中非與歐洲的尼安德塔人、170萬年至30萬年前生活在中國的直立人等。如今,人類只剩下唯一的人屬,就是身為你我的「智人」。是什麼,讓智人在短時間成為世界的霸主?然而由快速的從採集社會、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人類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人類大歷史》中,尤瓦爾·赫拉利探討了人類文明的演變,從農業革命到社會制度的形成。書中探討了人類的獨特性、社會秩序的建立與崩潰、以及個體幸福感與種群成功之間的差異。這本書不僅是歷史的回顧,更是對人類如何理解彼此、建立信仰及制度的深刻反思,對任何想了解人類社會本質的讀者來說都是不容錯過的佳作。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歷史學家哈拉瑞,著有《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21世紀的21堂課》等書,以下整理書中第一章部分內容,並寫出我的心得 ⬛書籍內容 大約距今七萬年到三萬年前,智人出現了新的思維和溝通方式,稱為認知革命 智人的語言,不是世界上最早的溝通系統,每種動物都知道要如何溝通,智人的溝通
Thumbnail
內容簡介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by Yuval Noah Harari 是一本引人深思的書,探討了從史前時代到現代,人類如何從無足輕重的動物演變成為地球的主宰者。Harari 以其獨特的視角和通俗易懂的語言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Thumbnail
我一直都對考古、歷史、文化抱持強烈興趣,早在Netflix上《尼安德塔人絕密存亡史》前,我便將它加入待看清單。看完之後只能說:超值得! 說起尼安德塔人,大家腦裡會浮現什麼畫面呢?是否會覺得這群遠古人類大腦尚未開化,感覺起來笨笨的,長相比起人類,也許更近似猿類呢?
Thumbnail
人類圖最近好像很火,不是沒有原因的。 畢竟世界改變太快,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上困境,都會對人生感到迷惘。 這篇談一下,我和人類圖的淵源,以及該怎樣理解人類圖,因它貌似很複雜。 我和人類圖的淵源: 我買的第一本人類圖書籍,是金黃色封面的這本「人類圖,找回你的原廠設定」,當時在書店見到。 這本書的下
本書內容是在說智人在許多人種當中如何脫穎而出,也說到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以及想像力讓人類生活方式大幅改變,而且妙的是就算我們的生活水準已經與以前大不相同了,但本能上我們跟七萬年前的智人其實差不了多少,在基因上可以說是毫無變化,但人類還是創造了許多新事物讓生活與以前大不相同。
Thumbnail
攤開人類發展的歷史,從狩獵採集時期的泛靈論、農業社會的一神論到科學革命的神人(人文主義),就是一步步追求不凡的過程。本書作者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認為人類過去的三大問題:1.飢荒、2.瘟疫、3.戰爭,未來皆將隨著食物科技、醫學研究、人道主義的發展獲得弭平,那麼何謂人類面
Thumbnail
曾經,在這個水藍色的星球上,人類有許多同屬(人屬)的物種,例如:20至3萬年前生活在中非與歐洲的尼安德塔人、170萬年至30萬年前生活在中國的直立人等。如今,人類只剩下唯一的人屬,就是身為你我的「智人」。是什麼,讓智人在短時間成為世界的霸主?然而由快速的從採集社會、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