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之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意義的工作才是值得的工作

常常有種急迫感,事情全擠在一起的時候,惶恐事情做不完;沒事的時候,惶恐於所事事,惶恐,是一種心情,還是一種事實?情緒不見得是事實,事實是,我有情緒的反應,認知情緒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訴諸於情緒、認知、行為的交互作用,是一種能夠幫助我的方式嗎?正念(Mindfulness)又是一種覺察的方式,安撫躁動的心,透過冥想(meditation),增進心裡的安定,陸陸續續的接觸,也很難講到底有沒有用,似乎仍舊終日惶惶,但若沒有這些努力,或許我會更加的浮動。

忙碌跟有壓力,是兩種分開的狀況,朋友退休一派輕鬆,突然又接了一份工作,忙碌,但顯然沒有之前職場的壓力,忙碌的工作,未必是有壓力的,忙碌可以很充實,無趣的工作,有時也很有壓力,退休頓時沒有方向,無所適從也可能是一種壓力,但是決定一份工作的價值,不是忙碌與否,也不是壓力與否,而是在於工作是不是有意義,有意義的工作,忙碌與壓力或許就值得了。

受訓像是強制關機,跳脫日常忙碌,但願帶來重新開機的新視野

受訓像是強制關機,跳脫日常忙碌,但願帶來重新開機的新視野

工作是砍樹,訓練是磨刀

上個星期都在台南受訓,四個整天幾乎是足不出戶的程度,白天上課,晚上健身房報到,然後在飯店餐廳晚餐,睡前Kindle相伴,每天睡足八個小時,有一天耽擱了時間,睡不到八個小時,一整天的上課就格外的難受。課程內容是一回事,透過這樣的訓練,認識到公司不同部門的同事,是很難得的機會,好像有了不同的視野,不再侷限在每天工作的內容。

四天的訓練課程,我發現我也可以足不出戶,自給自足

四天的訓練課程,我發現我也可以足不出戶,自給自足

昂貴的一課

距離十月份的比賽,不到三個星期的時間,進入訓練的巔峰期,上個週末長距離達到了30公里,新買的比賽用鞋,第一次拿出來穿,後來證實是一個錯誤,錯在尺寸太小了,同樣是美規10號,版型不同,因此摩腳,也錯在第一次就拿來跑長距離,第3公里就覺得腳怪怪的,我還是跑完了30公里,鞋子一脫了下來,發現兩隻腳都起了大水泡。

腳上摩出創下了紀錄的大水泡,老天一定要告訴我什麼事情

腳上摩出創下了紀錄的大水泡,老天一定要告訴我什麼事情

賽前的大水泡令我陷入了兩難,水泡需要休息才會慢慢吸收消退,訓練進入高峰期,停不下來,首先我買了另外一雙鞋,似乎比較不摩腳,受訓期間,就在飯店的跑步機上繼續訓練,兩個水泡,不只是肥大,歷經30公里的摩擦,外觀也因此呈現藍莓顏色,打赤腳時,晃來晃去的感覺,好像是踩到兩個甩不掉的果凍,一個星期以來,小心翼翼的持續訓練,水泡沒有消失,但也沒有爆裂。

今天是半馬的測驗,一出發就覺得很吃力,顯然這個星期訓練的疲勞沒有恢復,會不會過度訓練了呢?訓練,過猶不及,要推向臨界,又要避免超過臨界,道理簡單,簡單卻不容易,放棄很容易,放棄也很難,一出發就想要停下,但心裡又有所不甘,就算達不到預期的速度,至少要完成預期的距離,於是帶著兩顆大水泡,勉強跑完21.1公里,下個星期去東京度假,猶豫著,是該減低訓練,讓水泡喘息,或者是照表操課?無論如何,賽前意外的狀況,也是一個學習的機會。

求勝或求不敗?

比賽的策略有兩種,一種是努力去贏,另一種是避免輸掉,馬拉松訓練,狀況好的時候,要推向臨界,努力去獲取好成績,這是贏的策略,狀況不好的時候,或許要採取另一種策略,不要再過度訓練,以保守的方式,保住基本成績,一個人的比賽,也是需要健全的心理素質,適度的休息,也是訓練重要的一部分,訓練需要紀律,休息需要勇氣,加強訓練或者增加休息,則需要智慧。

好的訓練,並不能確保好的成績,卻是最能夠掌控的變數,其他的就交給命運

好的訓練,並不能確保好的成績,卻是最能夠掌控的變數,其他的就交給命運


avatar-img
8會員
2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ante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錢工作沒有錯,但若是可以找到更崇高的目的,工作不是可以變得更有意義?我們心目中在乎的價值是什麼?可以在工作上用自己的方式找到連結嗎?如果找不到,好吧,也許,這就是一份賺錢的工作(work),如果可以,那份工作就有機會成為一份職業(career),甚至是志業(calling)。我不願只為錢工作,但當
人生未可預料,但如果凡事都可以預測的人生,會不會也太過無趣了呢?
我想讓你看見的,是一種想像的我,是那個原本的自己,也是那個理想中的自己
過去一個星期,工作、家庭、健康、運動、戶外休閒,似乎變幻無常,又似乎是一如往常,提醒自己善待身邊的人,情緒有時暴衝,記得再回到原來,好好的個過日子,認真的生活,也許這就是功德圓滿。
寫作從來不是一種記實,而是一種詮釋 這一陣子好像有些悶悶的感覺,所謂的莫以形狀,是因為沒有追問,層層剝開,釐清自己的思緒,寫作是個好方法。
世界很複雜,跑步很單純,特別是心情煩躁的時候,跑步的日常,是安定的力量。
為錢工作沒有錯,但若是可以找到更崇高的目的,工作不是可以變得更有意義?我們心目中在乎的價值是什麼?可以在工作上用自己的方式找到連結嗎?如果找不到,好吧,也許,這就是一份賺錢的工作(work),如果可以,那份工作就有機會成為一份職業(career),甚至是志業(calling)。我不願只為錢工作,但當
人生未可預料,但如果凡事都可以預測的人生,會不會也太過無趣了呢?
我想讓你看見的,是一種想像的我,是那個原本的自己,也是那個理想中的自己
過去一個星期,工作、家庭、健康、運動、戶外休閒,似乎變幻無常,又似乎是一如往常,提醒自己善待身邊的人,情緒有時暴衝,記得再回到原來,好好的個過日子,認真的生活,也許這就是功德圓滿。
寫作從來不是一種記實,而是一種詮釋 這一陣子好像有些悶悶的感覺,所謂的莫以形狀,是因為沒有追問,層層剝開,釐清自己的思緒,寫作是個好方法。
世界很複雜,跑步很單純,特別是心情煩躁的時候,跑步的日常,是安定的力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跑步對人生和自我成長的啟示故事。作者在人生低谷時開始了跑步,享受跑步時專注於當下的單純感。文章中表達了對自我對話的重視,以及跑步過程中的內在體驗。
Thumbnail
我們每天的工作與他人互動都是交換信任的考驗,而每一次工作的成果是否可以經過第三方檢核,則是對於誠信的檢視。在以前的工作經歷中,中大型公司都會有法遵、稽核等相關人員,負責控管企業對外交易的風險與程序是否得當。
Thumbnail
2024.4.28 午後雨終於停了,原本想早上跑蘭潭湊10公里練習一下。 之前除了參加過兩、三次10k路跑,從來沒有練習時跑這麼遠過,下午看了看天候還是陰晴不定,決定跑學校繞操場安全,如果下雨隨時可以烙跑回家。 一開始跑的時候,可能這週下雨沒什麼跑到,也換了雙薄底的跑鞋,總覺得小腿腳根比較僵硬
Thumbnail
馬拉松倒數196天,本周的運動紀錄 周一:太極拳3小時 周三:4公里(跑步機) 周四:6公里 週五:羽球1.5小時 周日:10公里 以前感到內耗的時候就會去跑步,久而習慣成自然,感謝當下的步伐和身體的疲憊總把我拉回平靜的狀態,成為我情緒的部分救贖,直到現在都是。 這是我這禮拜
Thumbnail
從越南回來後,上週六、日(4/6、4/7)連續兩天各騎了32公里。週六去東山,週日繞雙潭(蘭潭、仁義潭),有點驚訝好像體能變好了。 週二4/9下班後,第一次穿Mizuno Wave Ride 27跑,在那之前大概穿了一週讓鞋子鬆軟一點,當初在買鞋試穿的時候不覺得,買回來後第一次穿,應該是搭厚襪子,
Thumbnail
進入第一周練習,過得還算輕鬆,沒有給自己設太難的目標,重點是要出門跑就是! 我參考的是ASICS設計的新手半馬訓練菜單,這禮拜的目標是輕鬆跑3K、4K、7K。雖然說是輕鬆跑,不過對我這個新手來說,是也不怎麼輕鬆🤣不但呼吸會亂掉,腳還超痠! 第一天選了住家附近的湖跑步,可以一邊看漂亮的風景一邊跑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臺南跑半程馬拉鬆的經驗,並且將跑步的感受和超負荷的哲學做了呼應,探討了面對身體、心靈和人生時的超負荷的重要性。
Thumbnail
過完年後的半馬,實在感受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尤其第二次與第三次根本是兩個連續週末的時候。人生是一場馬拉松。 在這條馬拉松道路上的各種狀態,有些人超級強,有些人則需要非常努力甚至需要協助,才有辦法邁出那一步。 好像不跟別人比較就無法進步,但其實我們都有能力往自己想去的地方走。
Thumbnail
{跑步不難,難在你穿起鞋子走出門的那一刻} 訓練數據-第2週 訓練時程:02/12~02/18 02/13>疲憊跑(暖身2分鐘+跑步4.83公里+緩和2分鐘)達成率100% 今天跑的狀態很不錯,沒有太多的疲勞,雖然距離不長,在心率狀態效果是提升的。 強度>4強(1非常弱~5非常強);自覺努
Thumbnail
我為甚麼跑步?為何參加跑步訓練營? 大破 PB 的關鍵,除了日常練習的累積,你還需要一個定心丸,它是日常訓練的環境。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跑步對人生和自我成長的啟示故事。作者在人生低谷時開始了跑步,享受跑步時專注於當下的單純感。文章中表達了對自我對話的重視,以及跑步過程中的內在體驗。
Thumbnail
我們每天的工作與他人互動都是交換信任的考驗,而每一次工作的成果是否可以經過第三方檢核,則是對於誠信的檢視。在以前的工作經歷中,中大型公司都會有法遵、稽核等相關人員,負責控管企業對外交易的風險與程序是否得當。
Thumbnail
2024.4.28 午後雨終於停了,原本想早上跑蘭潭湊10公里練習一下。 之前除了參加過兩、三次10k路跑,從來沒有練習時跑這麼遠過,下午看了看天候還是陰晴不定,決定跑學校繞操場安全,如果下雨隨時可以烙跑回家。 一開始跑的時候,可能這週下雨沒什麼跑到,也換了雙薄底的跑鞋,總覺得小腿腳根比較僵硬
Thumbnail
馬拉松倒數196天,本周的運動紀錄 周一:太極拳3小時 周三:4公里(跑步機) 周四:6公里 週五:羽球1.5小時 周日:10公里 以前感到內耗的時候就會去跑步,久而習慣成自然,感謝當下的步伐和身體的疲憊總把我拉回平靜的狀態,成為我情緒的部分救贖,直到現在都是。 這是我這禮拜
Thumbnail
從越南回來後,上週六、日(4/6、4/7)連續兩天各騎了32公里。週六去東山,週日繞雙潭(蘭潭、仁義潭),有點驚訝好像體能變好了。 週二4/9下班後,第一次穿Mizuno Wave Ride 27跑,在那之前大概穿了一週讓鞋子鬆軟一點,當初在買鞋試穿的時候不覺得,買回來後第一次穿,應該是搭厚襪子,
Thumbnail
進入第一周練習,過得還算輕鬆,沒有給自己設太難的目標,重點是要出門跑就是! 我參考的是ASICS設計的新手半馬訓練菜單,這禮拜的目標是輕鬆跑3K、4K、7K。雖然說是輕鬆跑,不過對我這個新手來說,是也不怎麼輕鬆🤣不但呼吸會亂掉,腳還超痠! 第一天選了住家附近的湖跑步,可以一邊看漂亮的風景一邊跑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臺南跑半程馬拉鬆的經驗,並且將跑步的感受和超負荷的哲學做了呼應,探討了面對身體、心靈和人生時的超負荷的重要性。
Thumbnail
過完年後的半馬,實在感受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尤其第二次與第三次根本是兩個連續週末的時候。人生是一場馬拉松。 在這條馬拉松道路上的各種狀態,有些人超級強,有些人則需要非常努力甚至需要協助,才有辦法邁出那一步。 好像不跟別人比較就無法進步,但其實我們都有能力往自己想去的地方走。
Thumbnail
{跑步不難,難在你穿起鞋子走出門的那一刻} 訓練數據-第2週 訓練時程:02/12~02/18 02/13>疲憊跑(暖身2分鐘+跑步4.83公里+緩和2分鐘)達成率100% 今天跑的狀態很不錯,沒有太多的疲勞,雖然距離不長,在心率狀態效果是提升的。 強度>4強(1非常弱~5非常強);自覺努
Thumbnail
我為甚麼跑步?為何參加跑步訓練營? 大破 PB 的關鍵,除了日常練習的累積,你還需要一個定心丸,它是日常訓練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