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琴筆記 | 行動帶來改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不知為何,持續一陣子沒什麼動力,明知腦袋裡有許多要去做的事,身體卻不想行動,學習已久的鋼琴也是,已經荒廢好一段時間,眼看今天又是上課的日子,回想自己寥寥可數的練習次數,頓時又起了逃避的念頭,好在最後仍找回理智,還是好好的去上課吧!
進入教室後,我似乎忘了懶洋洋的心情,腦袋自動切換進成積極模式,就少少的練習進度和老師展開討論,原本擔心會不會因為練習量少,沒有足夠的內容可以討論,沒想到是我多慮了,雖然練習量不多,但也有確實練習而踏出一步,老師便能再給予下一步的指引,此外,也透過練習學到用新的思維和視角看樂譜,這一堂課便能將這部分應用到鋼琴練習的其他面向。
原先還想著要翹課的我,竟出乎意料得到很多收穫!打破我以為學琴需要靠量變(累積足夠的練習量)才能達到質變(彈奏技能增進)的刻板印象,只要遵循指導並確實執行,即使次數不多,也會帶來進步。
此外,這堂課也教會我,不要遲疑直接行動吧!不用擔心不想做,只要起身行動,動力就會產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claire的沙龍
40會員
18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heryl-avatar-img
2023/03/28
很有共感,有時身體懶洋洋不想上教練課時反而得到稱讚,下次就更有動力去了!
claire-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02
Cheryl 沒錯!只要踏出第一步,動力就會產生
日光福利社-avatar-img
2023/03/26
真的很棒!這個持續練習與上課的過程很寶貴!
claire-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02
日光福利社 謝謝日光,持續行動就能得到心得與靈感🙂
clair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看了與徒步旅行有關的書《走向內在》,十分喜歡書中作者描繪關於行走時的觀察與感悟,也十分好奇那是什麼感覺,趁著假日要出門,不搭公車,走走路吧!
整理一直是我喜歡做的事,在決定取捨的過程,觀察物品和我的關係而更認識自己,之前透過觀察內心是否怦然心動或使用頻率的方式來決定物品去留,最近發現還有其他方式可以應用。
我很喜歡規劃,無論是生活中一天時間利用,還是每週、每月行程或目標,常花很多時間詳細安排,
寒冷的年假近尾聲,趁著好天氣,決定出門曬曬太陽,今天比前幾天暖和一些,看著藍天不自覺露出笑容,我一邊走著,一邊回顧這十天假期做了什麼,想了一下還真不少!
繼前幾天趁弟弟回家,整理他的回憶類物品,今天整理我自己的回憶類物品
忙碌一週後迎來假日,週末天氣晴朗,決定出門到書店看看書
最近看了與徒步旅行有關的書《走向內在》,十分喜歡書中作者描繪關於行走時的觀察與感悟,也十分好奇那是什麼感覺,趁著假日要出門,不搭公車,走走路吧!
整理一直是我喜歡做的事,在決定取捨的過程,觀察物品和我的關係而更認識自己,之前透過觀察內心是否怦然心動或使用頻率的方式來決定物品去留,最近發現還有其他方式可以應用。
我很喜歡規劃,無論是生活中一天時間利用,還是每週、每月行程或目標,常花很多時間詳細安排,
寒冷的年假近尾聲,趁著好天氣,決定出門曬曬太陽,今天比前幾天暖和一些,看著藍天不自覺露出笑容,我一邊走著,一邊回顧這十天假期做了什麼,想了一下還真不少!
繼前幾天趁弟弟回家,整理他的回憶類物品,今天整理我自己的回憶類物品
忙碌一週後迎來假日,週末天氣晴朗,決定出門到書店看看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很多家長不懂鋼琴,也聽不出什麼是彈得好、不好,心態好的家長會帶著平常心面對孩子的鋼琴學習,心態比較急的,會過度壓著孩子練習,覺得有努力肯定有收穫,否則就是老師教學出了問題?其實從以下粗淺的三點,可看出孩子是否有學琴天份。 1、雙手合奏速度 進入雙手彈奏之後,因為左右手需要分工合作,就像右手畫
很多人學琴,不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是一開始興致勃勃,充滿鬥志與希望,沒多久就堅持不下去,最主要就是兩個原因。 一、受挫力 很多時候,練琴就是一種手指運動,把某個動作一再重複練習了百次千次,變成精熟。想像成練習投籃,目標百發百中,那得花多少精力。姑且不論老師的演奏專業度,彈得是否好聽,其實不管遇
一、放任型 有些家長以為,民主、尊重孩子的學習意願,才能培養出學琴興趣,這只對了一半,因為如果真的可以選,孩子寧願遊戲、看平板,也不要重複把難的、不會的曲子練個半小時、一小時呀。 初學階段也許因為家長的不管進度、不在意成績,會讓孩子學得很輕鬆,好像很願意學琴;但是時間一久,會變得比較沒有成就
上完課後,有琴可以練當然是最重要的,但是要買什麼琴來練習呢? 電子琴(keyboard) 就是提供琴鍵位置、發出聲響,可以讓初學者認識鍵盤、練習樂譜對應的手指、彈出旋律的工具。但是電子琴鍵盤太輕,有的規格也跟傳統鋼琴不同,鍵盤數量、寬度都不一樣,琴鍵可能也沒有輕重之分。好處是可以幾千元就購得
孩子個性喜歡變化、有趣,就算一開始對鋼琴有興趣,練久了、膩了、難了、無聊了,難免就會想放棄。這時家長就很為難,到底是要繼續堅持?放棄?還是有什麼其他方式可以協助孩子繼續學琴? 以下3個檢查也許可以找出解決方式: 1、從功課找原因 陪練時,若孩子搞不清楚怎麼彈,手的位置也不知道怎麼放,那就
— 自主訓練的安排 我寶貴的時間到哪去了? 剛開始運動的時候,的確如果沒有人讓我跟著,或者是被人跟著,著實想不出要做什麼,常常都是道聽塗說,聽到什麼影就胡亂生個囝。大約就是下列兩種情形交叉出現~ 據聞:要多點心肺運動,有氧對身體好 菜鳥操作法⋯⋯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 太用力還是不夠用力 用力與放鬆的認知 教學相長的日常:「老師不耐,學生無奈」的戲碼正上演著~ 師:彈得太用力了 生:噢,我以為要彈得夠清楚 *下次上課* 師:怎麼都用摸的? 生:啊,不是說不能太用力 矯枉過正的問題很惱人,元兇就是不清不楚地用力或放鬆…
Thumbnail
這次課程主要是讓大家可以習慣注意自身外他人在演奏時的變化,在團隊中有人彈錯時要怎麼調整,訓練自己上台不緊張
Thumbnail
學琴不僅是一種技能的習得,更是一種心靈的陶冶和生活品質的提升。這篇文章探討了學琴的各個方面,包括增強智力發展、專注力和耐心、減壓和情感表達、增強自信心等。文章還介紹了開始學琴的方法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長期規劃方面的建議。學琴對於個人成長和心靈豐富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家長不懂鋼琴,也聽不出什麼是彈得好、不好,心態好的家長會帶著平常心面對孩子的鋼琴學習,心態比較急的,會過度壓著孩子練習,覺得有努力肯定有收穫,否則就是老師教學出了問題?其實從以下粗淺的三點,可看出孩子是否有學琴天份。 1、雙手合奏速度 進入雙手彈奏之後,因為左右手需要分工合作,就像右手畫
很多人學琴,不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是一開始興致勃勃,充滿鬥志與希望,沒多久就堅持不下去,最主要就是兩個原因。 一、受挫力 很多時候,練琴就是一種手指運動,把某個動作一再重複練習了百次千次,變成精熟。想像成練習投籃,目標百發百中,那得花多少精力。姑且不論老師的演奏專業度,彈得是否好聽,其實不管遇
一、放任型 有些家長以為,民主、尊重孩子的學習意願,才能培養出學琴興趣,這只對了一半,因為如果真的可以選,孩子寧願遊戲、看平板,也不要重複把難的、不會的曲子練個半小時、一小時呀。 初學階段也許因為家長的不管進度、不在意成績,會讓孩子學得很輕鬆,好像很願意學琴;但是時間一久,會變得比較沒有成就
上完課後,有琴可以練當然是最重要的,但是要買什麼琴來練習呢? 電子琴(keyboard) 就是提供琴鍵位置、發出聲響,可以讓初學者認識鍵盤、練習樂譜對應的手指、彈出旋律的工具。但是電子琴鍵盤太輕,有的規格也跟傳統鋼琴不同,鍵盤數量、寬度都不一樣,琴鍵可能也沒有輕重之分。好處是可以幾千元就購得
孩子個性喜歡變化、有趣,就算一開始對鋼琴有興趣,練久了、膩了、難了、無聊了,難免就會想放棄。這時家長就很為難,到底是要繼續堅持?放棄?還是有什麼其他方式可以協助孩子繼續學琴? 以下3個檢查也許可以找出解決方式: 1、從功課找原因 陪練時,若孩子搞不清楚怎麼彈,手的位置也不知道怎麼放,那就
— 自主訓練的安排 我寶貴的時間到哪去了? 剛開始運動的時候,的確如果沒有人讓我跟著,或者是被人跟著,著實想不出要做什麼,常常都是道聽塗說,聽到什麼影就胡亂生個囝。大約就是下列兩種情形交叉出現~ 據聞:要多點心肺運動,有氧對身體好 菜鳥操作法⋯⋯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 太用力還是不夠用力 用力與放鬆的認知 教學相長的日常:「老師不耐,學生無奈」的戲碼正上演著~ 師:彈得太用力了 生:噢,我以為要彈得夠清楚 *下次上課* 師:怎麼都用摸的? 生:啊,不是說不能太用力 矯枉過正的問題很惱人,元兇就是不清不楚地用力或放鬆…
Thumbnail
這次課程主要是讓大家可以習慣注意自身外他人在演奏時的變化,在團隊中有人彈錯時要怎麼調整,訓練自己上台不緊張
Thumbnail
學琴不僅是一種技能的習得,更是一種心靈的陶冶和生活品質的提升。這篇文章探討了學琴的各個方面,包括增強智力發展、專注力和耐心、減壓和情感表達、增強自信心等。文章還介紹了開始學琴的方法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長期規劃方面的建議。學琴對於個人成長和心靈豐富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