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組和戰鬥組是隔著跑道分別在東側和西側對望的兩個單位
進入基本組之前必須完成2周的求生訓、航空身理訓。
基本組的T-34是每位空軍飛行員的第一個機種,完成83小時的螺旋槳型機基本飛行訓鍊。第一課-感覺飛行,前一天要準備好嘔吐袋、錄音筆,嘔吐袋尺寸能可以把頭整個塞進去,教官特別提醒要放在飛行服的右大腿的口袋內 露出一角,隨時可以把嘔吐袋迅速抽出承接胃裡的東西...
飛行前準備
官校的飛行訓練是必須要非常有求知慾、自律、主動學習的環境,官校不會頒發任何參考書、文件、圖片,所有的文件、資料都是由學長姊一代一代傳承下來。還記得當時我們有四個女生在寢室,各自坐在書桌內狂背開車程序、500道題、T-34技令、手冊、準備飛行計畫。一個由外面世界剛踏入軍中最不習慣的事情,就是所有東西要自己來,必須要主動去找學長姐要資料,只要有禮貌大部分學長姊都很樂於分享。
飛行員不單單只是很酷,而是沉穩、膽大心細、冷靜、能夠多工處理。需要知道每次飛機離地都是一次風險,飛機不像汽車,可以停等路邊打電話叫道路救援救援。當在空中遭遇緊急情況需要能夠安全落地,此時要考慮的條件有許多,諸如飛機遭遇的情況能否處置、轉降外場可能性、備降場方位、周邊地障、航向、高度、速度。這些都必續靠平時讀書增加本質學識,多去模擬、思考,進而發現問題,最好能夠把每一步的小細節都能考慮到。
上飛機前我們會到個人裝備室(個裝室)著裝,在個裝室裡存放著頭盔、氧氣面罩、傘具、網狀背心、求生背心。在我們那個時候班上一共54位進飛行線,但裝備不夠每個同學有自己的網狀背心、求生背心和傘具,時常都是共用著輪流使用。
如何分教官?
在進訓之前會有抽籤分組,分成IP教官和軍職教官。IP教官是全職老師,主要業務就是在訓練學員,軍職教官平時還有軍中業務要處理比較忙碌,有空時才會帶飛學生。軍職教官的學員會比較辛苦一點,今天個A教官飛,明天跟B教官飛,而每位教官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你必須親自飛過才知道。
飛行軍官的養成跟醫生很像是師徒制,教官不只培養我們飛行能力、操作手法,還教我們軍官素養。筆著的基本組領門師父是李俊雄教官,俗話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五世修得同窗讀。在飛行線上有師徒的緣分真的是難得,能在萬呎高空駕駛艙就只有你和教官兩人。教官會用他的方式教你如何基本的性能飛行、起落航線、儀器飛行、編隊。
與教官的第一次見面
銀白乾淨平頭,方框墨鏡、抬頭挺胸、一臉嚴肅不苟言笑的模樣是我對教官的第一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