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千山館名畫目錄】89.清.明中〈細筆山水〉軸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本幅紙本】

縱 121 公分 橫 29 公分

【本幅】

水墨畫山水。澗水由右漱下,山村落落,筆意綿綿。

raw-image
raw-image

【款】

甲申長夏,雨後清涼,偶仿黃鶴山樵大意,南岸明中,鈐印三,明中,紫衣僧,結習未除。


【聲明】

本系列非常感謝《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臉書粉絲頁授權轉載!請格友勿贊助餵食哦~非常感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石頭夢的沙龍
23會員
287內容數
民國58年,林柏壽先生將珍藏的書畫古硯精選三百多件,寄存在故宮博物院成為故宮的藏品。因林柏壽的館名「蘭千山館」,這批文物就被稱為「蘭千山館文物」,其中最早最好的唐褚遂良〈黃絹本蘭亭序〉與懷素〈小草千字文〉即是館名的由來。「蘭千山館文物」就這樣進入故宮的歷史,53年後,2022年10月,故宮突然主動不續約,引發公民運動。
石頭夢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26
【本幅紙本】 縱 86 公分 橫 44 公分 【本幅】 水墨畫山水。 【自題】 乾隆戊申六月敬倣梅道人筆,婁東王宜,鈐印三,王宜之印,嶰谷,御書穀詒室。 【聲明】 本系列非常感謝《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臉書粉絲頁授權轉載!請格友勿贊助餵食哦~非常感謝~~
Thumbnail
2023/05/26
【本幅紙本】 縱 86 公分 橫 44 公分 【本幅】 水墨畫山水。 【自題】 乾隆戊申六月敬倣梅道人筆,婁東王宜,鈐印三,王宜之印,嶰谷,御書穀詒室。 【聲明】 本系列非常感謝《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臉書粉絲頁授權轉載!請格友勿贊助餵食哦~非常感謝~~
Thumbnail
2023/05/26
【本幅紙本】 縱 19.5 公分 橫 107 公分 【本幅】 設色畫江畔小築,林木成蔭,有士人一,閒坐草堂,江中漁艇或行或止,村落遠山隱現於烟樹叢中。 【款】 巳卯秋七月,下浣楊昌緒設色,鈐印二,昌,緒。 【聲明】 本系列非常感謝《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臉書粉絲頁授權轉載!請格友勿贊助餵食哦
Thumbnail
2023/05/26
【本幅紙本】 縱 19.5 公分 橫 107 公分 【本幅】 設色畫江畔小築,林木成蔭,有士人一,閒坐草堂,江中漁艇或行或止,村落遠山隱現於烟樹叢中。 【款】 巳卯秋七月,下浣楊昌緒設色,鈐印二,昌,緒。 【聲明】 本系列非常感謝《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臉書粉絲頁授權轉載!請格友勿贊助餵食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歲朝清供】 媒材:金箋紙設色 尺寸:84 X 94 cm 年份:2021/ 02/ 22 一籃山茶托著葉萼、粉白團簇, 水仙僅竄得一隙, 梅枝則漫撩著冬寂。
Thumbnail
【歲朝清供】 媒材:金箋紙設色 尺寸:84 X 94 cm 年份:2021/ 02/ 22 一籃山茶托著葉萼、粉白團簇, 水仙僅竄得一隙, 梅枝則漫撩著冬寂。
Thumbnail
北竿的風景很美,雲彩變化也很豐富,很喜歡夕陽透過雲層上端濃烈的紅,映照到雲朵下端的反射。 媒材:素描鉛筆、油畫蠟筆、橡皮擦、抹布、美工刀、排刷。 7月是五節芒花季尾端,光彩映照的部分要細心處裡,我用蠟筆(棕、深紅、薑黃)描出花穗,在用美工刀刮出光照到的部分,只是位置可能排的不太好,遠方的貨船
Thumbnail
北竿的風景很美,雲彩變化也很豐富,很喜歡夕陽透過雲層上端濃烈的紅,映照到雲朵下端的反射。 媒材:素描鉛筆、油畫蠟筆、橡皮擦、抹布、美工刀、排刷。 7月是五節芒花季尾端,光彩映照的部分要細心處裡,我用蠟筆(棕、深紅、薑黃)描出花穗,在用美工刀刮出光照到的部分,只是位置可能排的不太好,遠方的貨船
Thumbnail
畫家的靈感來源 淡水,位於新北市的郊外,曾經是一個充滿鄉村風情的地方。這裡的景色曾是無數畫家的靈感來源。無論是蜿蜒的小徑、綠油油的稻田,還是古樸的老屋,都給人一種寧靜的美感。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樣的景色正逐漸消失。 越來越都市化 現今的淡水,已經變得越來越都市化。原本綠意盎然的田野,漸漸被
Thumbnail
畫家的靈感來源 淡水,位於新北市的郊外,曾經是一個充滿鄉村風情的地方。這裡的景色曾是無數畫家的靈感來源。無論是蜿蜒的小徑、綠油油的稻田,還是古樸的老屋,都給人一種寧靜的美感。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樣的景色正逐漸消失。 越來越都市化 現今的淡水,已經變得越來越都市化。原本綠意盎然的田野,漸漸被
Thumbnail
讓人心曠神怡 新竹的芎林田地,這裡真是一個讓人心曠神怡的地方。站在這裡,您可以看見連綿不斷的山脈,這些山脈有時被薄霧環繞,像是一幅美麗的水墨畫。腳下是一片緩緩下坡的菜田,田間的綠色和金黃色相間,隨著微風輕輕搖曳,宛如一片波浪起伏的海洋。 古樸的農家小院 在這片田地的正中央,有一個古樸的農家小院
Thumbnail
讓人心曠神怡 新竹的芎林田地,這裡真是一個讓人心曠神怡的地方。站在這裡,您可以看見連綿不斷的山脈,這些山脈有時被薄霧環繞,像是一幅美麗的水墨畫。腳下是一片緩緩下坡的菜田,田間的綠色和金黃色相間,隨著微風輕輕搖曳,宛如一片波浪起伏的海洋。 古樸的農家小院 在這片田地的正中央,有一個古樸的農家小院
Thumbnail
【潺緩/清溪一曲】 媒材:京和紙設色 尺寸:115 X 56 X 2 cm 年份:2020/ 06/ 01 NT$ 500000 X 0.7 山壁翹著一頭蓊蔚, 夾著潺緩蜿蜒的溪流, 碧色輝映、閒寂交融。
Thumbnail
【潺緩/清溪一曲】 媒材:京和紙設色 尺寸:115 X 56 X 2 cm 年份:2020/ 06/ 01 NT$ 500000 X 0.7 山壁翹著一頭蓊蔚, 夾著潺緩蜿蜒的溪流, 碧色輝映、閒寂交融。
Thumbnail
速寫的是淡水山區的景色,類似風景畫,描繪了山野中的村莊。色彩柔和,筆觸細膩。構圖以村莊為中心,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山巒,近處是茂密的樹木。村莊中房屋錯落有致,炊煙裊裊,呈現出一派寧靜祥和的景象。 山上田野的景色,是自然風光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田野,像一塊塊綠色的
Thumbnail
速寫的是淡水山區的景色,類似風景畫,描繪了山野中的村莊。色彩柔和,筆觸細膩。構圖以村莊為中心,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山巒,近處是茂密的樹木。村莊中房屋錯落有致,炊煙裊裊,呈現出一派寧靜祥和的景象。 山上田野的景色,是自然風光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田野,像一塊塊綠色的
Thumbnail
心靜為尋找創作空間來到東勢,開啟了與山林的連結。四年間,在這片山水間漫步,與自然共舞,感受雲霧和生態的變化。把感受轉化為詩與畫,並在當地咖啡店展出,與鄉親共享這份山居之美。這是一段尋找創意與自我實現的旅程,也是一次心靈與自然對話的體驗。在這裡,每一個善念都可能引發無限的可能。
Thumbnail
心靜為尋找創作空間來到東勢,開啟了與山林的連結。四年間,在這片山水間漫步,與自然共舞,感受雲霧和生態的變化。把感受轉化為詩與畫,並在當地咖啡店展出,與鄉親共享這份山居之美。這是一段尋找創意與自我實現的旅程,也是一次心靈與自然對話的體驗。在這裡,每一個善念都可能引發無限的可能。
Thumbnail
水性本柔, 碧綠神木枝枒上的一滴。 松脂金球,腳踩無痕。 滲入泥中, 消失無痕。 睡他個幾天幾夜, 時間穿梭,仍在行走, 時而潺潺而流,瞬間大水奔騰。 終究刻畫山石的堅硬, 如書法般筆力透紙。 日積月累, 形成獨特的皴法、釜劈,蔥點隨興自然。 細膩中別有韻味, 無字的天書,
Thumbnail
水性本柔, 碧綠神木枝枒上的一滴。 松脂金球,腳踩無痕。 滲入泥中, 消失無痕。 睡他個幾天幾夜, 時間穿梭,仍在行走, 時而潺潺而流,瞬間大水奔騰。 終究刻畫山石的堅硬, 如書法般筆力透紙。 日積月累, 形成獨特的皴法、釜劈,蔥點隨興自然。 細膩中別有韻味, 無字的天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