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書春聯端正地貼上楹柱
屋內彌漫著香酥鴨的氣味
父輩們說故鄉事眉飛色舞
圍完爐我們兄弟發誓守歲
接掌年夜飯老婆絞盡腦汁
弟妹們返家齊心支援大嫂
小朋友密商晚會專注如痴
成人孩子分兩桌滿溢歡笑
老妻花甲還是主廚的新婦
下一代悄然加入二廚行列
年味漸薄但菜餚依舊豐富
坐享其成我道不出的感謝
吃餐館或買現成也沒不好
怕從此失落了媽媽的味道
註:
年夜飯無疑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少時多年必備的菜是老媽拿手的香酥鴨,其他還有譚家魚、各式滷味、炒牛筋牛雜等難以俱數,只因香酥鴨最搶鼻,可為代表。除夕老媽在廚房有的忙,午後,我看著老爸磨墨寫春聯,一起張貼在門柱,高中後,有幾回老爸特意要讓我寫了貼,自是生嫰得多。吃完年夜飯,我們兄弟信誓旦旦要守歲,最後卻總不支睡去。
長媳進門後,老媽聰明地讓出廚房,只傳授某些經典大菜,而老婆也從娘家帶來新味,融合激盪,加上婆、媳因著生命進程相繼吃素,又發展出許多特色蔬食。隨著兄弟各自成家生子,家族陣容日益增長,年夜飯的籌劃越須費心,老婆每在一個月前就開始構思菜單,當天廚房的工作可想見有多龐雜,幸好弟妹們樂於奧援,近年第三代也能幫手。
三十多年過去,老婆體力大不如前,忙完了年,腰腿臂膀酸痛須待推拿緩解,並休息好一陣子,看著心中也是不捨。時代變遷,今人多不再自己做年糕、灌香腸、醃臘肉、寫春聯,年夜飯出去吃或買回家風氣大盛,省時省事省心力固然很好,但我總捨不得這最後的「年味」。
【1983年在陸光七村五巷18號,除夕下午貼的春聯,由老爸書寫。】
【JB少時寫貼的春聯未曾照相存證,這是2021年參加單位寫春聯活動所書,因為自高中後就不曾再練書法,可想見當年也差不多就這樣子,只是新家也没合適的地方貼,如此拿著看看意思到了好。】
【接掌年夜飯老婆絞盡腦汁 ─ 家族陣容日益增長,年夜飯的籌劃越須費心,老婆每在一個月前就開始構思菜單。圖為2021、2013年菜單。】
【接掌年夜飯老婆絞盡腦汁 ─ 2013年除夕傍晚廚房一景】
【弟妹們返家齊心支援大嫂】
【成人孩子分兩桌滿溢歡笑 ─ 2013年的年夜飯】
【成人孩子分兩桌滿溢歡笑 ─ 2013年的年夜飯,孩子們來向奶奶敬酒。】
【下一代悄然加入二廚行列 ─ 兒子有承襲到老媽的料理天份,2021年。】
【下一代悄然加入二廚行列 ─ 2013年】
【翻遍舊相簿,找到最早的年菜照片是1989年,應是用Nikon FM2底片機拍的,當年拍照沖洗成本不低,一般不會拿來拍食物,也不興這套!香酥鴨因太油膩,妻入門後第3年起就不曾再做,老媽的拿手年菜,竟此没留下任何影像。】
【2013年,年菜葷食部份。】
【2013年,年菜素食部份。】
【2014年,年菜素食部份。】
【2014年,年菜葷食部份。】
【2021年年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