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行舟】
10月10日,星期一,我們在大陸過中華民國國慶,早餐後驅車往本溪水洞,從萬鑫走高速公路過去1小時出頭。在車上莊莊說本溪市滿族人口約佔3成,比例很高,而在大陸滿族不算少數民族,高考不加分,自嘲出身滿族根本没佔到什麼便宜。沿途兩側常見成片的玉米或高粱田,莊莊說這就叫青紗帳,古昔東北少男少女幽會場所,這詞我們本不陌生,以前地理課本讀過,在文學作品和電影中也不少見。
本溪水洞景區由水洞、溫泉寺、湯溝、關門山、鐵剎、廟後山等6個景區組成,沿太子河成帶狀分布,總面積達200平方公里,但我們只看兩個地方,早上水洞及其週邊,下午關門山賞楓。水洞號稱為迄今已發現的世界第一長充水溶洞,全長5,800公尺,已開發2,800公尺,最開濶處高38公尺、寬70公尺,沿洞有各種奇形怪狀的鐘乳石,蜿蜒曲折、水質清澈,平均水深1.5公尺,可以行船,管理當局為不同水段命名三峽、七宮、九彎等,號稱九曲銀河。洞內空氣流暢,四季溫度介於7-14度C,水溫7-12度C,全年均可遊覽,1994年即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門票相當昂貴,我們應該有團體優惠,但包括乘船費用每人還是要135元人民幣。
【乘這種電動接駁車從停車場往水洞口】
【水洞口前公園的景觀】
洞口座南朝北,呈半月形,高16公尺、寬25公尺,被暱稱為「迎客廳」,正面壁上有薄一波題字「本溪水洞」,入口前方有繩柵規範遊客前進方向,並設了電子驗票系統。進入後,先往右參觀一長約300公尺的旱洞,高低寬窄不一,洞中有洞,曲折迷離,部份段落得小心撞頭,沿線適宜處安裝各色照明,若干凹洞擺設了恐龍或原始人模型,感覺有些多此一舉,不過附近的廟後山確有舊石器時代早期洞穴遺址,而在遼寧省也發掘出許多恐龍化石。
【本溪水洞入口「迎客廳」,「門楣」有薄一波題字。】
【旱洞一景,裡面擺設了些恐龍模型。】
【旱洞一景,有原始人生活狀態模型。】
【走出旱洞前往洞口乘船遊水洞】
旱洞不到10分鐘就走穿了,真正令人期待的還是乘電動船遊水洞。每船載客5、6名,需依規定穿上救生衣,去回一趟約30分鐘。水洞的形成年代眾說紛紜,不過百度百科延引1996年本溪水洞洞穴科研成果看來頗具說服力,即其最早「發育於距今40~50萬年前的第四紀中更新世的早中期,經過裂隙充水和洞道擴大,形成了水洞的雛形......」對其成因也有詳細說明,有興趣可點這裡。洞頂及左、右洞壁因不同時、地條件自然生成的各式鐘乳石,千奇百怪,早有「好事者」一一據造型加以命名並貼標籤,如飛泉迎客、寶蓮燈、群猴、福壽雙星、玉米塔、斜塔、玉象、雪山等等共一百餘處,好像不指出個什麼東西就不安心似的。然而船行的速度、不夠亮的照明,讓人根本無法細加辨識,但實在無所謂,當它們是大自然的抽象雕塑,憑個人所見想像豈不更好?只是舉頭不時可見倒吊的「劍林」,不免想像會不會其中一支因故斷裂下墜,正好插在某個倒楣的遊客頭上?在洞內各小景點的七彩琉璃燈光,乍看頗不習慣,想想,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長曲水洞內,卻非如此不可,而若一味用黃光或白熾燈,必又枯燥,管理當局對於投光應該也經過一番用心設計,別的不說,女媧補天的燈光就令我印象深刻。
【水洞的碼頭區,離洞口不遠。】
【水洞內鐘乳石景觀1】
【水洞內鐘乳石景觀2】
【水洞內鐘乳石景觀3,所謂三塔。】
【水洞內鐘乳石景觀4,命名十八羅漢堂。】
【水洞內鐘乳石景觀5】
【水洞內鐘乳石景觀6】
【水洞內鐘乳石景觀7】
【水洞內鐘乳石景觀8】
【水洞內鐘乳石景觀9,石瀑布。】
【水洞內鐘乳石景觀10,八仙過海。】
【水洞內鐘乳石景觀11,斜塔。】
【水洞內鐘乳石景觀12,鸚鵡(JB命名 :-)】
【水洞內鐘乳石景觀13,大章魚(JB命名 :-)。】
【水洞內鐘乳石景觀14,大雪山。】
【水洞內鐘乳石景觀15,玉象。】
【水洞內鐘乳石景觀16,萬一某支劍掉下來......】
【水洞內鐘乳石景觀17】
【水洞內鐘乳石景觀18,倚天劍?】
【水洞內鐘乳石景觀19,女媧補天。】
【水洞內鐘乳石景觀20,福壽雙星。】
【水洞行程結束,從船上看碼頭及迎客廳。】
【在水洞迎客廳拍1張】
出了水洞口,步行5、6分鐘到鄰近的中國地質博物館本溪館,事實上,本溪即因其地質型類豐富而被國家資源部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佔地1萬平方公尺,建築面積約4,200平方公尺,據說乃中國唯一集古生物、地球科學、地質礦產及地址遺蹟等等於一身的展場。我最感興趣的還是蛇龜魚龍之屬的古生物化石,帶著各種色澤、形狀的結晶石,也令人驚艷,很值得順道一觀!
【從水洞口步行5、6分鐘到鄰近的中國地質博物館本溪館】
【在本溪地質博物館內參觀,共分地球、生命進化、礦產資源、地質遺跡等廳。】
【地質博物館內的動植物化石,JB以為中間那塊「九龍壁」化石,或可謂「鎮館之寶」。】
【地質博物館內魚龜蛇蛙之屬的各種化石】
【地質博物館內各種恐龍化石】
【地質博物館內收集的各種礦石】
【地質博物館內收集的各種礦石】
既在本溪,中餐當然要吃最具當地特色的美食─小市羊湯,莊莊這麼說,易鳥也早已排定。上車從地質博物館到小市鎮約10分鐘出頭。這裡有很多羊湯店,我們在應該是比較著名的迎賓路小小羊湯訂了間包廂,雖名小小,但規模不小,除了幾間包廂,還有個大食堂,裡面高朋滿座,熱鬧非常。羊湯是遼東山區的滿族食膳,可能明朝就有了,歷史悠久,主要是將羊的筒子骨在大鍋裡熬湯,再將切成陀的新鮮羊肉和洗淨的羊雜投入湯中,煮熟後撈起來瀝乾,切成薄片放入滾水汆燙,再倒入湯碗,沖入滾燙雪白的羊湯水,撒上蔥花,再以海椒麵(乾?)、花椒麵、鹽、味精等調和。我們的羊湯是一大鍋端上來,13人點8人份就夠了,蔥花等佐料另用碗盛著,視個人喜好自加,當然還有其他的菜,豬、雞、魚相關料理,涼拌、時蔬、炒蛋、牛舌餅、花捲等等。羊湯鮮美甘醇而不羶,的確叫人難忘。
望海潮 ─ 本溪水洞、博館、羊湯
岩穹迎客 先過旱洞 狹曲步步為營
登艇入深 霓燈照壁 森羅怪狀奇形
滴點萬年成
瞬息目難給 誰辨其名
只讚天然 且將丘壑納胸中
人都道館藏豐
富結晶礦物 石化魚龍
盤古以來 滄桑幾歷 櫥前倏起幽情
思遠意和平
小市羊湯著 源自明清
觀罷本溪好景 圍坐啖香濃
【本溪小市鎮小小羊湯館,這鍋羊湯是主角,好好拍一張。】
【易鳥示範怎麼加佐料】
【我們在羊湯館點的各色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