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人祝我中元節快樂,
我還是要祝大家中元節快樂喔!
慶讚中元,我要點一首歌,「今夜又擱塊落雨」:
「這不是你的錯誤,也不是我的過錯。
如今變成這款的後果,真是給人想攏無。
我相信、我相信無人比我對你擱恰好,
為什麼、為什麼咱的緣份那會這呢薄?
啊,啊,
今夜又擱塊落雨,又擱塊落雨。
聽著雨聲,
我的心肝會艱苦。」
這首歌,最吸引我的地方,說起來也許有點奇怪,
是這句「真是給人想攏無」。
該怎麼說呢?
例如說,用國語來表達這個意思的話,
大概會說「真是給人搞不懂」、「真是給人想不透」吧。
但是,既然說「搞不懂」、「想不透」,
便已經有一個「X」體現在前,
只是你搞不懂、想不透那個X而已。
但是,「想攏無」就不一樣了,
不要說是X的輪廓、氣味了,
連X的概念本身都還未知、不存在,想不出來;
這不是很厲害嗎?
所以,台語的這句「真是給人想攏無」,
豈不是更加無奈?
這就是人生的無奈啊!
這不是有個X讓人無奈,
而是,連為什麼無奈都不可理解的無奈啊!
所以這首歌,豈不是很適合拿來慶讚中元!
今天在菜市場,看到市場自治會貼公告,
月底要辦例行的共同大普渡。
公告用漂亮的毛筆字寫說,「為憫幽孤」;
看到這四個字,我也覺得我很幽孤啊。
關於「今夜又擱塊落雨」,李茂山1986年的名曲。
前幾天在電視上看到的,
不是本人,而是某歌手翻唱的版本。
是誰啊?明明認得臉,但是名字怎麼都想不起來。
隔兩天又看到重播,
才看到,啊,是王建傑啦。
真的年紀越大,記憶力越差。
如果不是有google,我也不會記得這是李茂山的歌了。
「今夜又擱塊落雨」在這裡。
https://youtu.be/zXcwujesf0c?t=208
××××××
關於「真是給人想攏無」的無奈。
之前讀河合隼雄,他認為平安時代的物語文學,
整體所要呈現的就是這種「物的流動」,
人無力抵抗,只是順著物的流動而流動。
物語和現代小說不同,對人物沒有深刻的刻劃,
因為重點本不在此。
但是《源氏物語》不一樣,因為紫式部的天才,
所以人物脫離她的預設自己動起來了。
例如紫之上,
最後走上女性覺醒的獨立之路:
「在長年的經驗後,她無疑感覺到,
依靠一個男人生存,是多麼沒有意義的一件事,
無論這個男人多麼優秀。
她決定獨自一人,前往另一個世界。
紫之上找到適當的時機,向源氏表達了出家的意願。
……
當紫之上了解到,自己不再需要依賴這個男人、
可以走自己的路時,真相終於顯露——
源氏才是依附著她生存的人。」
雖然最後沒有出家,而是死亡,
但讀到這邊,不禁覺得想鼓掌!
在物的流動之中,
這個女性起身脫離、前往另一個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