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武漢從來沒有做過大一統朝代的首都,甚至沒有出過東晉這種佔據半壁江山的像樣的割據政權?

閱讀時間約 36 分鐘

如果將中國歷史上最具特點的三個都城「西安、北京、南京」連起來,正好在大地上圍成了一個三角形,而且幾乎是等邊的。
仔細看上圖你會發現,中國歷史上所有統一王朝的都城,甚至南北朝的分立,如鄴城、洛陽、開封等等,也都未曾出過這個三角形的範圍內。
那麼這個三角里,到底有着什麼奇葩的魔力呢?
但其實只要你到過黃河,無論去的上游還是下游,可能都會大失所望——因爲狹窄的河道、滿滿的泥沙,你很難會相信它是一個從古到今都無數被提及,甚至成爲中國人「靈魂」的母親河。
相比於另一個流域——長江來看,相對很寬的黃河下游也不及長江的一些支流。
那麼這位黃河大神何德何能呢?我們上一張圖大家應該就會明白了——
發現一個問題沒?
黃河這條河,歷史上從來就不是「一條河」——它最北側的入海口曾到達如今北京、天津一帶,最南邊入海口曾到達如今江蘇的淮河。
也就是說,除了突兀的山東泰山地區——在中國低矮的東側,從來就沒人能約束的了這位母親。
黃河不僅滋潤了東方的大平原區,也用自己的泥沙不停地「贈送」給我們土地——從先秦到今天,無論南北,海岸線都向後推進了100公里有餘。
雖然如今,黃河已經基本穩定在古代「濟水」一帶的河道,但在黃河南北的「淮河流域」、「海河流域」,仍是母親河的「雙小弟」,共同訴說着「黃淮海平原」——這一中國最大的農耕區——而這一切,正好被約束於這一神奇的三角地帶。
那麼黃河中的泥沙是從哪裏帶來的呢?
進入黃河中上游階段,你會發現黃河的道路變得固定,不僅不像個後媽亂打人,還十分包容,有如渭河、汾河這樣的河流投懷送抱——這就是黃河的上游流經的「黃土高原」地帶,大部分的黃河所攜帶的泥沙,都是從此而來。
所以,比起水患不定的下游,這個看似乾旱的高臺,卻塑造了比比皆是的上古文明,同樣成爲「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而黃河流域獨特的「陰陽互補」也共同組成了傳統意義的「中原」,或者說「北方」。如果我們以「黃河南北」+「黃土高原東西」來畫座標軸,它則正好形成了「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四個區域——
這個座標軸的原點,也是那個三角形的正中,正是著名商代的殷墟所在處——河南安陽河北邯鄲一帶,是實實在在的文明龍興之地,而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這四個名字,直到如今仍然是中國北方四個大省的名稱,也是直至今日仍然保持着高密度人口的區域。
可以看出,我們的這個「古都三角」內部,正好也是中國人口分佈密度最高的片區,這也正是所謂「黃河文明」——這個中國文明搖籃的本質,更是中國上古三代的主體疆域。
當然,這一部分也是想告訴大家整篇文章的核心,那就是——「水」塑造一切。
不過到了這裏,肯定也會有人產生疑問,那就是大多數時候,爲什麼都沒有將首都定在三角中心呢?這個問題,我們在說完湖北的問題後,大家自然會得到答案。
首先,我們會看到——上面的三個古都中,「南京」是唯一的一個江南城市,但南京雖屬於江南,位置其實非常靠北,和河南信陽平行,比起河南的駐馬店也南不了多少。而它也正是位於長江入海的最後階段中,長江向北方拐過去的一個大彎形成的長江下游三角洲上。
所以,自南京以下的區域,很早也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獨特的長三角—太湖文明,從古老的河姆渡到著名的「良渚文明」,皆源於此處,他們的血緣、語言可能都不同於中原華夏,但因爲特殊的地理位置而且也作爲農耕民的本質,所以到了西周時期,這裏產生的吳、越兩國,很快就被中原文化同化掉,納入「中華」範圍內。
然而在上圖中,如果溯長江遊而上,你會發現,長江會經過了一個肉眼可見的「大峽谷」,在地質學上,這裏叫做「郯廬斷裂帶」——
(其實在地質學上它一直延伸到山東,只不過北邊被黃淮海泥沙給「填平」了)。
至此你就會發現,長江流域完全不同於黃河流域,它是在多山的中國南方的各個「夾縫」中求生存,以至於徑流量遠大於黃河的它,卻被約束的服服帖帖。
不過,再往上游走,一個意外出現了——
因爲你即將進入到一片廣闊的盆地,這正是我們這次的主角——湖北省一帶。
當你注意到湖北省後,再看一下這個「古都三角」你就會發現——我去?爲啥我大湖北被巧妙地避開了?
我們先來看一下湖北省所在區域的特點——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整個湖北省是一個典型的「一圈是山、中間盆地」的地形,不過比起我們一會要說的四川那種純粹的大盆,湖北省所在之處更像是一個「破盆」,一個「四處漏水」的破盆——
在湖北東北處,橫亙着桐柏山、大別山兩條山脈,這裏是淮河水系的發源地,也是李雲龍編筐的地方。
這一條山脈地帶,讓古都三角的黃淮海地帶,在此則徹底畫上一個句號——所以你能看出,這一山系基本和古都三角的底邊是平行的。
然而正是這個山系西北側「漏水」的一個缺口,徹底改變了大山另一側「化外之地」的歷史。
要不是這些年清華收到的一批古老先秦竹簡的整理(《清華簡》),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這樣一個上古的創業傳奇——
鬻(yù)熊,中原氏族「羋姓」部落人,此部落號稱「火神祝融之後」,但事實上,羋姓部落可能是一個以觀察天文星象擅長的部族,據說主要通過觀察「大火星」(心宿二,天蠍座α星)來預測吉凶的巫師世家,古稱「火正」。
中國有個成語,叫「七月流火」,這可說的不是夏天熱,恰恰相反,是指的天蠍座大火星向西行走,天要轉冷的含義。
所以你看,「火神山」這麼一看,不就浪漫了嘛,不過要知道,這時候,他們家還和湖北沒有半毛錢關係。
在商朝末年,鬻熊曾投靠西方周部落的老大「昌」,成爲周王昌的老師,得以被器重。從此,鬻熊的後代,則以「熊」爲氏,號稱「羋姓熊氏」。
然而,就在鬻熊的兒子熊麗出生時,他心愛的老婆妣厲難產,最終選擇剖腹,以自己的性命換取後代的存活。妣厲死後,巫師用荊條(原本爲「楚條」,楚、荊同意)包裹其腹並下葬。
至此,羋姓家族,開始以「楚(荊)」作爲自己的部落名,以紀念這一偉大的母親。
到了熊麗以及兒子熊狂治理部落的時候,周王發終於徹底戰勝商朝,問鼎中原。本居於河南的楚人知道,平原的好地方都是人家姬家人的,肯定輪不到自己,於是開始逐漸遷徙到豫西南山區(伏牛山)。
也就是在此時,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曾因避禍曾逃亡楚人處,被好生招待,攢了一大波人品。
注:
周王發就是「
姬發」,但先秦不這麼叫,周公旦你不能叫他「姬旦」不是?
果然,不久周王發早逝,兒子周成王繼位,強大的周公旦輔政,此時楚人首領已經是鬻熊的孫子熊繹了,他終於得償所願,被封爲諸侯,但是分給他的位置和土地的大小都十分可憐——位於丹陽之地的「子男之田」。
那麼這個「丹陽」是哪裏呢?我們可以看下面這張圖。
其實,這個丹水就是如今河南湖北交界的「丹江」(你一定聽過「丹江口水庫」),而這個丹陽,乃是河南省南陽市的一個縣——淅川縣。
所以說,剛建國的「楚國」,不過是在如今河南的一個縣,地盤十分狹小。
根據清華簡《楚居》記載:
熊繹建國後,爲了紀念自己的火神祖宗以及難產的太奶奶,建造了一個小小的祠堂,但卻連用來祭祀的貢品都沒有,最後只能從隔壁的鄀國偷了一頭小牛犢子,做賊心虛連夜宰殺。
但就這樣的一個可憐國,卻在熊繹的努力下,開啓了一個全新的模式——「中原河南既然混不下去了,我幹嘛不向南尋找希望呢?」
這怎麼說?我們先來看看這一塊的地理位置。
其實,正是這個丹水一帶,成爲了中原進入「湖北」大地的一個「缺口」。
丹水只不過是一條小河,但丹陽最終匯入的卻是一條大河——古人稱之爲「漢水」,當時人認爲天地互聯,各有「分野」,這條叫做漢水的大河,乃是和上天的銀河同屬映射,所以銀河也被稱爲「星漢」。
漢水,起源於秦嶺南麓的一個小盆地,也就是如今的陝西漢中(即現在的寧強縣,約瑟翰龐麥郎的故鄉),然後一路披荊斬棘,跑到河南和丹水匯合後,開始向南奔向長江。
在這樣的地理位置下,我們的小熊,也就是熊繹,據說沿着漢水,乘坐破車、身穿被荊棘刺破的衣服跋山涉水,開始默默擴展地盤——這也就是史書中所謂的「篳路藍縷,以事天子」。
但是,雖說是「以事天子」,楚人可有着自己的算盤——在楚國幾代人的努力下,他們不惜化身「蠻夷國度」,開始攻伐同化漢水沿岸的百濮諸民族(可能是孟—高棉人,和柬埔寨、越南人同源),羋姓部落遍地開花。
面對這種情況,周朝開始慌了神,便開始把自己在山西汾河一帶的封國「隨」、「唐」、「應」、「鄂」等地貴族,遷往漢水一帶建立兄弟國,號稱「漢陽諸姬」。
到這你可能發現了,這些正是如今湖北的襄陽(古稱唐城)、隨州、應城(孝感)、鄂州等地的前身,都是山西的古地名。
總之,在西周時期,憑藉周天子的實力還能壓住野心不斷膨脹的楚國,但等到西周末代,周都鎬京被犬戎等攻克,周平王遷都東部的洛邑(洛陽),所謂的「周天子」開始被中原強權鄭國欺負,最終淪爲自己分封的諸侯手裏的吉祥物時,楚國的機會終於來了——亂世春秋拉開帷幕。
春秋時期,東部的姜姓齊國在齊桓公的帶領下吆五喝六,天天要當老大,楚國一邊認慫,一邊悶聲大發財——私下裏不斷吞併漢水的姬姓封國,最終讓自己形成了一個「漢水王國」。
而在周王之前分封的所有諸侯中,比較慘的其實是這個鄂國,你看上圖我給標了1、2。因爲這個諸侯國本在山西臨汾一帶,其中一支被遷到南陽—襄陽這邊防楚,沒想到山西老家很快被晉國滅了,新地盤又被楚國迅速佔領,打到漢水下游,最後又被徹底幹掉——屍體就在如今的湖北鄂州,武漢旁邊不遠,用血肉有幸成爲這一帶最早的邦國。
他們自己可能也想不到,自己混這麼失敗,咋如今成了湖北省的簡稱了。
總之,隨着楚國制霸漢水,他們知道自己定都在丹陽已經不太合適了,於是舉家搬遷到了長江沿岸另立新都,開始了更大的野心——這個地方,就是如今的湖北荊州,楚人稱之爲「郢(yǐng)都」。
之前的歷史學家,一度以爲郢都就是荊州的代名詞,後來才知道,這楚人管自己的都城都叫「郢都」……
就在此時,楚國東部大別山一帶的「黃國」聯合起苟延殘喘的隨國(今湖北隨州)打算幹掉楚國。但最終還是被楚成王熊惲一舉滅掉,黃國被吞併。
後來,黃國大批貴族被楚國收編,戰國著名的春申君黃歇就是這一支的後人——除此之外,湖北東部一票「黃」字頭的地名,也就這樣出現了。
話說回來,春申君後來跑到還沒啥人的上海,疏浚了一條河溝——正是2000年後聞名中國的「黃浦」。
隨着楚國滅黃,諸侯才意識到,楚國這個曾經被看做是偏遠南蠻之地的國家,已經不可小覷了。
在諸國中,身爲子爵的楚國毫不在乎周王的分封等級,公然稱王,早已是脫離周體系的存在——論面積,除了在北方同樣牛X閃閃的山西晉國已無國可比擬。
但楚國龐大的地盤和落後的大酋長議事一樣的政治制度,讓內部矛盾非常激烈,直到一個人的出現——
那就是傳說中「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楚莊王熊旅。其實莊王這個人沒有從根本上改革楚國體制,但他卻明白一個問題——只要楚國這個戰爭機器一直開下去,所有的內部問題,都從來不是問題。
至此,楚國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一方面向南繼續同化分封,把觸手伸向了更遙遠的湖南甚至貴州地區,一方面開始準備自己的「北伐」大業。
最終,楚國一路佔據淮河流域大量中原國家,一路反攻洛陽,這纔有了傳說中的——
楚莊王:周王老哥,聽說大禹治水留下九個鼎,是天子之寶,這玩意幾斤幾兩啊?
周王:emm——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嘗聞也……
楚莊王:害~我逗你玩呢,我們就是蠻夷,稀罕你們中原這一套啊(我自己加的)。
這也就是所謂「問鼎中原」的來源。
總之,已稱霸中原南半壁的楚國,一路打到了黃河邊上,至此北方霸主晉國與它的矛盾開始不可避免。
最終,在著名的晉楚「邲之戰」(鄭州一帶)中,晉國大敗,楚國國力一時達到頂峯;但強大的晉國也沒這麼脆弱,楚莊王死後,晉國實力不斷復甦,扛把子地位逐漸恢復。
總之,這春秋「四皇」實力過於強大,雖然後來又有超新星吳國、越國的挑戰,但這幾位老哥還是壓住了場子,維持了天下的穩態,如果不出現大事件,沒準直到如今,中國也是這樣的。
但很遺憾的是,這個「大事件」最終還是發生了——「四皇」裏的一個出現了崩塌,這崩塌的還不是別人,正是最強大的白鬍子(劃掉)——晉國。
在多年和楚國的鬥爭中,晉國興起了一系列軍功貴族,如趙氏、魏氏、韓氏、荀氏、中行氏、智氏等,在幾家貴族的把控下,晉國國君名存實亡,六家打來打去,最終趙氏、韓式、魏氏三家獲得了最終勝利。
三家一合計,我們都這麼厲害了,還要晉國幹啥?於是,就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晉」事件——龐大的晉國轟然解體,領土大部被韓趙魏三國瓜分,天下平衡被徹底打破,更爲血腥的新時代——戰國開始了。
如果說春秋時代還只是各個老大搶地盤爭當扛把子,那戰國時代,就是實實在在等待「海賊王」出現的鬥爭。
在這個時代,楚國一開始仍能保持既有戰爭能力,北上滅亡駐馬店地區的蔡國,距離蠶食中原又前進了一步,同時滅掉了本來已經制霸東部沿海的越國,隨後又和齊國爆發徐州之戰,佔領徐州。
別看楚國總自認爲「我蠻夷也」,但實際上,楚人已經成爲在華夏文明涉足薄弱的南方地區的先行者和開拓者,從版圖上看,「中國」終於從原來的北方黃河政權,徹底成爲黃河—長江的混合國度。
如果在這個時代,楚國能一舉滅掉所有諸侯,那麼如今的這個問題可能就不存在了。但也正是這之後楚國急轉直下的國運,使得湖北地區最接近「大一統王朝」首都的可能性,在2000年前就徹底消失。
強大的楚國爲了自己的霸業,收編了一個帶領魏國從弱小走向強大的軍事家吳起,他想針對楚國龐大的國土和混亂的政治制度不匹配的問題進行改革,卻被保守派羣起而射殺之。
沒想到,吳起的頭號粉絲衛鞅卻來到楚國隔壁的秦國,銳意改革,被封秦楚交界的商地,號稱「商鞅」。雖然商鞅最後也落得一個身死人手,但一個全新的制度——中央集權、軍功序列,開始徹底在當時位於西垂的秦國紮下了根。
從圖上你會發現,秦、楚兩國,就如同雙生子一般,一個是依靠黃河最大支流渭河起家,制霸陝西的古國;一個是依靠長江最大支流漢水起家,制霸湖北的古國。
兩家作爲諸侯眼裏的西戎、南蠻小兄弟,從春秋時代關係就很好,到了戰國時期,更是代代通婚,秦國的孃家人基本都是羋姓的存在。
不過,就在商鞅變法後,秦國迅速越過難於上青天的秦嶺、大巴山,天梯石棧相勾連地進入到中原政權從未涉足的西南土地——四川盆地,滅掉了這裏神祕的古國——古蜀國、古巴國,迅速擴大了自己地盤。
從圖上可以看到,四川盆地基本四面環山,所以古稱「蜀道難」,只有東側沿着長江穿越巫山才能進入湖北江漢,這個通道就是著名的「長江三峽」。
這時候可以發現,自此的秦國和楚國的地理優勢就產生了極大的逆轉。
此時,在經濟上,秦國在四川盆地這個大寶貝里大修水利設施,使之成爲自己的商品糧基地;在戰略上,楚人的母親河漢水被秦人抓住了腦袋不說,長江上游也全被控制。
隨後,在縱橫家張儀的攛掇下,兩方因「商地」的問題,沿丹水爆發「丹陽—藍田」之戰,楚國大敗,秦國徹底佔領漢中,楚國的「命脈」開始急轉直下。
後來,秦國惠文王死後,他老婆宣太后攝政,也就是電視劇裏那個「羋月」,這個嫁到秦國的楚國人,開始親自着手瓦解自己的故鄉。
而此時,把持整個長江、漢水、丹水上游的秦國,順流而下攻打楚國易如反掌,但楚國反擊卻難上加難。
此後的楚國在各個戰役中基本就沒贏過,丹陽、鄢、郢都先後被攻克,所以就一直被打一直遷都,遷都到陳(河南周口)還是不行,最後已經遷到了安徽的壽春,還是按照慣例叫做「郢」,但是卻再也沒臉說自己是「湖北人」了。
總之,秦滅亡六國的過程,深刻印證了一個事實——在中國這片大地上,「從西到東順流而下、從北到南攻克長江」——都是統一天下的最好模式,縱強大如楚國,缺少後方、地處東南的它,也最終伴隨着最後的希望項燕戰敗於王翦,給這個國家奏響了絕唱。
當然,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雖然是句吹牛的話,但無論陳勝吳廣還是項羽劉邦,某種意義來說他們都是曾今龐大楚國的一份子——要知道,秦始皇僅僅比劉邦大三歲,劉邦這位爺大半輩子都是戰國楚國人,他親眼看着秦始皇長大、統一六國、掛掉、農民起義,已經快50的他,打死也想不到天命能砸到自己的頭上。
但是,如果我們看到劉邦的發家史,你就會發現——他真正的好運,都是從他被項羽封到「漢中王」開始的。
佔據漢中的劉邦,南控巴蜀,向北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控制陝西關中,直接把自己的「漢」政權變成了秦國第二,而漢統一天下的模式,本質和秦國也並無差別。
楚國雖然沒贏,但楚人贏了。漢水王國雖然沒能創造奇蹟,但一個「漢王」,卻讓這條大江成爲了一個偉大王朝,乃至於我們這個民族的名字。
就在荊州無人不知、漢中名震天下的時候,現在的武漢在幹啥呢?要知道,武漢可是漢水和長江的交匯口啊。
很遺憾,漢水這條江,比起北邊的黃河,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對江漢平原湖泊成因與地質鑽孔資料的分析表明,這一地區的第四紀地層是河流相沉積旋迴的多次重複。說明該地區在第四紀時呈現出河湖交錯的地貌景觀,因而江漢平原的發育過程是一個典型的泛濫平原。
也就是說,在第四紀的很長時間裏,漢水下游河道非常不穩有關定,曾有過多次遷徙,或者表現爲漫流狀態。——《漢水中下游河道變遷與提防》
就在當年宣太后徹底反攻楚國的「鄢郢之戰」中,已經嶄露頭角的白起將軍,正是靠着掘漢水河道,淹了楚國的陪都「鄢」,也就是今天的湖北宜城,最終徹底攪亂楚國,攻陷首都荊州。
從宜城再往下,就到了不太好玩的漢水下游了——
上古時期氣候非常溫暖,就連北方都廣泛分佈大象、鱷魚,降雨量極高,這就導致黃河流域都有着大量的洪泛無人區。
這就更別說降水量更高的長江中游江漢盆地了——先秦乃至秦漢的中國,氣候仍相對溫暖,北方逐漸穩定,但江漢下游仍難以開發。
而如今荊州市這個地方,不僅離雲夢澤較遠,還貼近「漢水上游城市線」——古時長江在這裏曾擁有一條分流,直接在仙桃一帶注入漢水,這個分流加上匯合後的漢水最下游,又被稱作「夏水」。
也就是說,現在的荊州纔是曾經「大江三角」的重鎮,所以它從楚國的郢都後,又先後成爲了漢南郡、設江陵城,一直聞名。
而在「夏水」那邊,可就沒人控制得住了,它氾濫出一片非常不適合人生存的「古云夢澤」平原。別說「武漢」了,就算上整個漢水下游,都就沒什麼像樣的城市——比如如今位於這裏的仙桃,曾被屈原稱爲「滄浪之水」。
總之,因爲「江、夏」在這裏糾結,這裏又被定爲「江夏郡」,治所在如今武漢的「新洲區」,此郡早期一直默默無聞,勉強算是「武漢早期歷史」了。
等到秦始皇,這個強大的帝國,這個一大半血統都是楚國人的帝王,究極進化,開始升級楚國未竟之事業——
他把目光投向了中國東南最後一個沒解決的區域——如今的廣東、廣西——當年曾是壯傣系民族「西甌越人」的地盤(壯族先祖,語言和泰國近似)。
這樣一來,長江南部的支流湘江,開始走向更爲重要的位置上。
我們可以發現,從長江以南,湘江——灕江——珠江(西江)被徹底打通,對嶺南的開發直到漢武帝時期纔算徹底結束——在這一過程中,湘江沿岸的長沙也開始崛起。
這樣的開發,繼承了秦朝的漢朝有過之而無不及,漢武的縱橫捭闔,也從不亞於秦皇。
這樣一來,曾經作爲廣闊南蠻地的荊楚,因爲更南的嶺南地區的納入,開始成爲真正的「中轉站」。
所以,在上有荊州下有長沙的湖南湖北,已經足以應對這裏的局面,而正如前面所說,無論漢水和長江交匯的雲夢澤、還是湘江和長江交匯的洞庭湖,都並不適宜居住,但這裏卻正是如今武漢、岳陽兩個大都市的所在,不過這就要繼續往下看了。
(注:岳陽如今爲湖南第二大城市,長沙並未如荊州一般被趕超。)
雖然當時的武漢那邊不咋樣,但因爲「中國」版圖的徹底擴大,湖北地區從原來的「南蠻」徹底成爲「天下正中」,它順長江上游過三峽可到四川盆地,下游可到吳越三角,向上可到河南中原,向下能到廣東嶺南,成爲事實性的「通衢」。
那麼按理說,湖北不是可以取代河南,成爲「新中原」了麼?
其實,此時從版圖上看似平衡的中國南北,實際人口分佈非常不平衡,中國南方所在的華南地塊不同於階梯狀的北方,多爲密密麻麻的河谷山地,平地實在太少,所以看似廣大的南方,人口容納能力本就不如北方。
其次,此時的中國北方仍是純粹的經濟重心、龍興之地,南方只不過是充滿沼澤的「卑溼水熱」之地,野生動物極多的嶺南更是充滿人類難以抵抗的傳染病,號稱「蠻荒煙瘴」,這也是爲什麼三國時期的魏國只不過佔領了北方,卻可以被認爲「三分天下有其二」。
所以就算在湖北省,真正的戰略要地也絕不是什麼武漢,而是那個把守漢水上游,和中原接壤的著名地區——襄陽,這個位於南陽盆地,我們從「丹陽」開始就提到的,中原和江漢之間的「玄關」。
其實,有這麼一句詩,就很直觀的描述了當時湖北西部的戰略價值——
不過,早在東漢時期,這一帶就已經成爲一場決定中國歷史走向的地帶——
前面說過,江漢平原羣山圍繞多沼澤,雖然氾濫嚴重的江漢平原,但畢竟地處南方,也有着大量小山坡(比如珞珈山)、磯(水邊大石頭)等粗糙地帶,有山有水亂糟糟,就是土匪軍閥的天然滋生處,類似的「好漢樂園」還有山東西南一代的黃泛地和山區的交匯處,比如梁山泊等。
所以,正是在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後,在湖北隨州一帶興起了聲勢浩大的「綠林軍」,直到如今,綠林都是土匪草莽的代名詞(很神奇,這時山東也興起了赤眉軍)。
綠林軍造反後,皇族後裔,湖北襄陽人劉縯、劉秀兄弟也同時在宛城(南陽)起兵,加入綠林。劉縯這個人很能打,爲剿滅王莽政權起到重要作用,也參與扶持綠林首領,皇室後裔劉玄稱帝。
沒想到劉縯功高,又是個大直男,很快就被劉玄猜忌設計弄死,而一直比較低調的劉秀,卻回到宛城重振旗鼓,最終以河北爲根據地,一路剿滅天下所有勢力,給漢朝再次續命,建立後漢(東漢)王朝。
不過東漢這個王朝,從一開始就是劉秀聯合一幫地方地主土豪軍閥建起來的,所以終其一朝,也沒有解決各地豪族士族的問題,最後也成爲了「東漢末年」的亂世之緣起。
此時的湖北一帶,仍然是由襄陽、荊州等老大帶飛的狀況,但是武漢一帶的開發出現了巨大進展——在這片沼澤地上,有一個凸起的小山「龜山」邊上,建立了一座叫做「卻月城」的城池,成爲武漢建城之始。
這之後的故事就耳熟能詳了——在北方被打成篩子的劉備,在進入南陽到達荊州後,雖獲得從非酋變歐皇的重要人物卡牌諸葛亮,但再次被追着打,你所聽到的什麼新野、博望坡、長坂坡也都是南陽—襄陽—荊州這一片。
襄陽的重要性,直到大家熟知的《射鵰》中,南宋防禦蒙古時,都是全力守護的重鎮,甚至直到如今,都是僅次武漢的副中心。
這時候的武漢在幹嘛呢?
一切的轉折,都系在了之前並無存在感的——荊州東部的夏水氾濫地了,在這裏的劉備孫權,連同他們手下的大神諸葛周瑜,全都看到了自己人生的新希望。
因爲這地方河流變遷太嚴重,這個曹操和孫劉於荊州江漢地區的決戰——赤壁之戰,我們雖然到現在也無法確定到底是在哪裏打的,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已經出不了位於古云夢澤的「江夏」,也就是武漢一帶的範圍了——
——武漢這片兒,終於有能力決定中國的命運了。
如圖,從西北漢水破南陽、下江陵,舳艫千里順流而下的曹操,和以東南爲大本營的孫吳,在赤壁決戰。
結果——
赤壁之戰之後,天下三分的局勢開始確定,而三分的節點正是荊州湖北地區——
荊州北部的襄陽南陽歸於曹操,西部的江陵(南郡)成爲劉備的地盤,東部的江夏則被孫權控制。
(注:東漢時期的荊州不同於如今的「荊州市」,而是包含如今河南南陽、湖北、湖南等的廣大地區。)
至此,本來在蘇州(吳郡)起家的孫權,終於有信心開始自己的稱霸大業,他在長江南邊的小城秣陵修築了堅固的「石頭城」,並且起了個大名鼎鼎的名字——「建業」,義爲「建功立業」,此爲南京建都之始——至於南京的位置前面已經講了,這裏就不再贅述了。
要說孫權這個爺們起名雖然不咋雅,但是非常大氣——建都建業後,他爲了對中原更大的野心,在江夏的「鄂」(今鄂州),又建設了一個嶄新的新城——武昌,義爲「武運昌盛」。
但是!注意了(敲圖片),這個武昌,和如今武漢的武昌毫無關係,它在鄂州,不在武漢。也就是說,雖然江夏一帶走上了歷史舞臺,但是武漢這一帶的軍事意義仍高於經濟意義,比如孫權在夏口(這纔是真正的,今天的武漢武昌區)一個叫做黃鵠磯的上面修了個瞭望塔——號稱「黃鶴樓」,目的是看看小姨子有沒有跑了(劃掉)。
可能到了這裏大家有些亂,武昌到底在哪裏?別擔心,這個我們一會會講,但甭管這些,最起碼這個名字是出現了。如此重視這裏的孫權,甚至短暫遷都此處,但前前後後也不超過一年,因爲這個地方,實在是太危險了——
就看後來的吳主孫皓在吳國苟延殘喘時,聽說「荊州有王氣」,也曾想遷都武昌,結果南京人大呼「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
其實,整個三國的歷史,從「天下三分」開始,荊州地界就徹底成了主戰場,尤其是佔據荊州大部的劉備好不威風,作爲一個通衢,劉備順利溯游而上巴蜀,佔據這個封閉的後方寶地,而留守荊州的關羽都差點打的中原的曹操遷都。
(圖中位於北部的「南陽、南郡、江夏」已經成爲三國最重要的衝突點。注:當年三家都還沒稱帝。)
但悲劇的是,最終關羽還是敗走了麥城,而麥城這個地方還是湖北——就是那個張飛喝斷了橋樑、水倒流的「當陽」。
劉備爲了報仇,最終於荊州和四川的交界「夷陵之戰」被火燒連營,也終於嚐到狹窄三峽的強大——劉備或許也知道,他從湖北穿越三峽回到巴蜀的白帝城後,可能就再也出不來了。
至今,夷陵也就是湖北宜昌,也是把守三峽關口的湖北第二個副中心,被譽爲通向巴蜀的咽喉。
徹底丟掉荊州的劉備勢力,只剩下四川一地,但他仍不是沒可能拿下中原——那就是「向北打到陝西關中去」,成爲「秦國3.0」,再造大漢——但後面的故事,你們就都知道了。
說了這麼多,其實也可以一句概括——
湖北地區的交通優勢是它的天然優勢,也是天然的劣勢。它是一個天然的英雄博弈、王者稱霸的中轉站,但絕無法成爲一個真正的根據地。
在這之後,歷史又走向了三國被晉朝短暫統一,北方的五胡十六國和南遷的東晉,鮮卑人的北朝和漢人的南朝。可以說,從漢末三國到後來隋朝統一天下的400年間,南北的分裂鬥爭幾乎沒有停止。
但正是這樣的亂世,卻成了本貧瘠南方發展的契機,大量北方士族南渡、開荒,那麼處在東西南北樞紐的湖北也一直履行着自己軍閥策源地的使命——
東晉大軍閥桓溫的根據地是荊楚,基本締造了東晉後期的興衰;
南朝齊時代的湖北軍閥蕭衍,也是佔據江陵後,最終順江而下滅齊,建立了著名的「南朝梁」。
南北朝時期,是世界歷史上著名的寒冷期,雲夢澤一帶開始變得越來越穩定,曾經分不清河道的漢水,也開始聽話起來,這一來便直接造就了位於如今武漢的「夏口」的繁榮——一直等到隋唐統一天下。
等到唐朝的時候,湖北地區人口密度仍然不高,不過,敲黑板,正是在唐朝——「武漢」這個名字終於出現了。
唐朝時,夏口的發展程度已經越發高於鄂州的「武昌」,於是唐朝新設立軍事機構「武昌軍」,就徹底的定在了曾經修建過黃鶴樓的「夏口」——
這樣一來,一個神奇的情況出現,那就是鄂州一帶仍叫「武昌縣」、如今武漢一帶卻還有個「武昌軍」並行——等到後來元朝時,又把武昌軍徹底變成行政編制,最後演變爲「武昌府」,曾經的江夏成爲「武昌府治所」,要是繞暈了就再看一遍。
好玩的是,因爲清末時期江夏的「武昌府」發展的太好,最終在民國時期廢除武昌府,徹底把江夏先改爲「武昌縣」——與之相對的東邊的「武昌縣」因爲名字衝突,最終改回「鄂城」,成爲如今鄂州前身——至此兩地「武昌」之名徹底完成調換。
而在隋朝時,夏口對面的漢水入江處也比以前穩定的多,於是便在漢水以北建立「漢陽縣」(山南水北爲陽),不過這一區域不是如今的漢陽,而是湖北的一個叫做「蔡甸區」的近郊。
可以看出,就算到了隋唐,漢水的河道仍非常不固定,兩江交匯處仍是大量湖澤。
如果你把目光投向下方就會發現,其實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漢水在這邊都有一條故道(今東荊河)。從這個角度來看,位於如今蔡甸區的「漢陽縣」,是實實在在的「漢水之陽(北)」。
但是到了宋元時期,漢水的主幹道就變成了北側黃陂一帶入江,漢陽自此變爲「漢陰」,但這個名字也就沒法改了,直到明朝一次著名的改道事件,武漢的命運才徹底改寫——
550年前,明朝的成化年間,全球進入最嚴重一次的冷期,漢水從原來不固定的河道,開始匯聚成一條河道:從武漢郭師口一帶決口向東走去,在那個最早建城的龜山以北進入長江。
這樣一來,江漢澤國面積越來越小,尤其是新興的「漢口鎮」作爲中原物資的集散地開始迅速發展——江東的武昌、漢南的漢陽以及漢北的漢口形成的「武漢三鎮」,逐漸走向歷史舞臺。
在成化改道之前,整個湖北省還是純粹的多中心省份,它有着自古以來的重鎮襄陽、向西通往巴蜀的宜昌、荊州,都是各自地區的扛把子。從漢口崛起,武漢三鎮大繁華後,穩定的大地和河道,開始徹底改變這個亞歐大陸第一大江和它的最大支流交匯處的命運。
時間進入到清末,隨着英法各國開始逐漸打開東南沿海的通商口岸——珠三角、長三角開始迅速發展的同時,武漢作爲長江中部的天然良港也「被迫」開放——武漢三鎮成爲華中內陸地區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都會。
隨着清朝的洋務運動,張之洞在漢陽地區開啓了漢陽鐵廠的嘗試,武漢地區又一次從商貿城市開始向工業城市轉型。
進入到19世紀末,甲午戰爭後越發危機的清朝已經無力支撐全國財政,但就算再昏庸的清政府也知道,如果不修建一條溝通中國南北的鐵路動脈,這個國家將再無希望,這個重任,自然又落到了在漢陽開鐵廠的張之洞身上。
至此,本來就沒有技術,已經信譽破產又籌不到錢的清政府,在張之洞的妥協下打開了一個最壞的先例——向比利時借款籌建從北京到漢口的京漢鐵路(盧漢鐵路)。至此,北京—河南—湖北被徹底聯繫在一起。
無論經過如何,成功修築後的鐵路大振民心,粵、湘、鄂三省的紳商自行提出集股,修築從武昌到廣州的「粵漢鐵路」。
但此時的清政府心思已經活泛了,既然和洋大人通過擔保鐵路就能借錢,這我大清不就好辦了麼。
於是,歷史上出現了著名的粵漢鐵路風波。在清政府的默許下,美國等外資集團狠狠地敲清朝的竹槓,最終張之洞於宣統元年(1909年),與德、英、法三國銀行團簽訂《湖廣鐵路借款合同》,「借款五百五十萬英磅,五釐起息」,一時之間引起廣東湖南湖北商人極大不滿。
嚐到甜頭的大清開始迅速用修鐵路的方式貸款,直到當年一條奇葩的鐵路出現了意外,那就是著名的「京張鐵路」。
京張鐵路是一條從北京通往西北關口張家口的計劃線路,但按照《中俄密約》,所有在關外的鐵路都應該由俄國修建,但同時,清國又和英國約定,從北京出發的大量鐵路應承包於英國——這樣一來,列強狗咬狗,清政府一咬牙「你以爲老哥我真的沒有人才麼?」
這位大神大家應該都清楚了,就是著名的留美幼童,耶魯大學畢業的鐵路工程師詹天佑先生,在他手上,難度極高的京張鐵路在大清苟延殘喘的時候,被奇蹟般地修建成功。
這次事件極大振奮了仍然飽含希望的中國民衆,至此四川、湖北一帶的商人甚至農民,都開始大量支持清政府修建從成都到武漢的「成漢鐵路」。
而此時,清政府一看我這麼厲害啊,便愉快的答應了,派詹天佑爲督辦,主修粵漢、成漢二路。這件事也讓鬧得很歡的革命黨「氣焰」都軟下去不少。
但沒想到的是,此時的清政府爲了財政,開始亂玩期貨炒股,最後被席捲全球的「橡膠風暴」賠了個精光,徹底沒錢的清政府用一件極度喪良心的事情,敲響了自己最後的喪鐘——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爲了借款,在郵傳大臣盛宣懷的策劃下,向英法德美四國銀行團訂立借款修路合同——把已經答應官商合辦的粵漢鐵路、成漢鐵路收歸國有。
至此,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在四川炸開了,清政府無奈,只能派遣武昌的軍隊前去鎮壓。
這之後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空虛的武昌爆發起義,各省隨後連鎖獨立加入「民國」,大清朝Gameover。
民國建立後,以武漢爲樞紐的鐵路仍繼續修建,但以當時中國的能力,完全無法修建橫跨寬闊長江的大橋,所以從北京到達漢口的鐵路,只能先渡船進入武昌,再南下廣州。
這樣一個看似麻煩的事卻成就了武漢,讓它成爲了中國最大的商業集散地——要不是成漢鐵路民國一直沒修出來,那麼從漢陽到達成都的這條鐵路,可就算把武漢三鎮徹底於全國連在一起了。
不過,這也不耽誤民國政府,尤其是孫中山一直認爲——武漢是最適合成爲中國首都的城市,甚至以後可以和紐約倫敦媲美的等級。
1927年,國民政府開始在漢口辦公,並正式把武昌、漢口、漢陽三鎮合爲「京兆區」並定名「武漢」,
可以說「武漢」的正式出現,就是作爲首都開始的
然而不久後,國民政府就發生了「寧漢合流」,南京(江寧)政府同武漢政府達成和解,成立新的南京政府,但武漢作爲華中第一大城市的情況仍沒改變。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新中國之後,並未對武漢這個重要城市有過定都的想法呢?
我們到了這裏,就可以再回顧下這個文章了——
所謂首都、尤其是統一王朝的首都,其奧義從來便不在於「天下正中」,而在於調節全國的平衡,任何一個成功的大一統王朝,其中原核心區的安定,一般是最先保證的。
但大一統國家的關鍵矛盾,往往位於邊疆地帶,而任何政權的首都駐軍往往最大、其次則是重要的邊防駐軍,那麼如果能將這兩類合二爲一,即可大大節省財政;同時,如果將首都定於最接近邊疆的核心區,也可大大調整全國的經濟平衡。
那麼「通衢」呢?其實都有個要命的麻煩——
無險可守、後方不足
,所以歷史上「鄴城」(邯鄲臨漳縣)、「開封」等都,一個徹底消失於歷史,一個只能靠歲幣纔可勉強維持生活、,最後2年被打到了江南。
注:可能有人會說南宋的臨安(杭州)不在「古都三角」內的,來和我一起讀「臨、安」,「臨時安在」意思,再想想南宋是不是把自己定義爲金朝附屬國,宋高宗完顏構被嚇得已經和大金叫爸爸了?
所以,帶着防盜門的大倉庫,卻一出門就是CBD,往往纔是首都的最好選擇。
那麼我們來看下幾個首都定都的特點——
比如我們說過的西安定都,它處於最西部的關中小谷地,東邊隔着狹窄的崤山山谷通往中原——自給自足,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但是西安的後方實在是太狹小了,尤其隨着經濟重心走向東部、南部移動,唐代西安都城成爲絕唱,這裏也連「接近中原的邊緣地帶」都不算了,只能作爲西北副中心存在。
而南京定都的原因,我們也講過——
它位於長江入口的三角洲,土地肥沃、水源充足。
南京是「江南」最靠北的城市,乃是中原和東南的關鍵樞紐。
但是南京的致命劣勢也很簡單,那就是它的後方實在是太小了,東面又是無險可守的大海——一旦被攻破長江或突破海防,狹小的後方難以支撐自己,所以南京一般大多爲南朝之都或短暫定都。
而北京,則是這三個頂點裏最爲特殊的存在,它一方面是中原的邊緣區,本質上卻也是河北的一部分,面向廣闊的中原內地,沒有防禦威脅的同時,又有便利的京杭運河以及後來京滬線鐵路網的物資補給——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政治中心的北移在中國幾乎是同時的。
而北京的背後,就更不一般了——
北京背靠的燕山山系,乃是是東北、華北、蒙古三大模塊的交界處,第一個把北京納入都城的乃是東北的契丹遼國,隨後半壁江山的金朝、大一統的元、清中,四個都是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
而明朝定都的原因,我們也說了——「化邊防財政同首都財政爲一體,可大大節約明朝的統治成本。」
所以可以看出,定都北京的政權,本質上早就無論「南方北方」,而是放眼東北、蒙古、西北這幾個面積幾乎可以媲美整個漢地的巨大區塊——是從「漢民族國家」到「中華民族國家」的本質不同。
而在海防上,也很明顯了,遼寧遼東、山東膠東兩個半島拱衛的渤海是一個內海,只要你不是水到大清那個程度,攻入天津乃至北京實在是太難了——知道爲啥頭兩個航母叫「遼寧艦」、「山東艦」了吧。
說到這裏,湖北、尤其是武漢爲何幾乎沒有過大型王朝的首都就很明確了:
早期的中國,南方經濟遠弱於北方,按照現代視角把湖北看爲「天下中心」,是穿越了。
「九省通衢」更準確的歷史定位並非首都,乃是「亂世諸侯手裏的肥肉、逐鹿的秀場」——安定四方者纔可問鼎中原,問鼎中原者心已在四方之外。
不穩定的河道和洪澇,是定都的天然大敵。早期的黃河流域的腹地都難以定都,更別說降雨量更高的江漢平原了——「武漢」這個城市在相當長時間,都是並不存在的。
武漢的崛起,是自然的饋贈加上人爲的建設,以及漢地南北的平衡。
只是,現代的中國已經不僅僅是「漢地」的中國了。
(不經過煉獄難以真正重生,不放酸豆角的熱乾麪都是異端。)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5會員
    930內容數
    所見所聞,皆是感悟,人來人往,萬物生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etter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強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杜特爾特就是爲了禁毒不要命的總統。 從他的身上,你可以看到各國領導人的影子,他不是縫合怪,卻是各種統治風格的集大成者。 接下來,請讓我榮幸地爲大家介紹: 美國「懂王」的靈魂伴侶,岡比亞賈梅的治國同好,烏干達阿明的內政繼承者,赤道幾內亞馬西埃的執法同志,智利皮諾切特的海外
    死於亂箭之中。 這一天,朱元璋望着烈火中死去的陳友諒,同樣長嘆出一口氣。 這個對他常年虎視眈眈的鄰居,是他爭奪天下間最強的一個對手,陳友諒胸懷大志,以梟雄自任,如今落得這般下場,想來也不失爲一種命定的歸宿。 朱元璋自封吳王,花兩年的時間消化陳友諒的勢力,接着很快蕩平了偏居一隅的張士誠。 途中,小明王
    確實,沒人想得到,一個放牛娃能蕩平天下。 其實,生逢亂世,朱元璋的能力,不在於是不是文化人,而在於遠超常人的判斷力。 至正十二年,成吉思汗的弓刀日漸鏽蝕,黃金家族的後裔也在絃歌醇酒之中變得奢靡無度。 於是上行下效,民間地主鄉紳盤剝,貪官污吏橫行。 遂有江山殘破,生民倒懸。 這八個字落在真切的個體身上
    然後……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拿走我的代碼後,他人間蒸發。 直到半年後,啓恆科技發佈了一款新的APP。 跟我的一模一樣。 我忙去查那個投資人的資料,發現他正是啓恆科技的員工。 是的。 他們偷竊了我的產品。 我試過在網上申訴,發過很多帖子,但很快就被他們的公關彈壓。 我所有的文章都被莫名刪除,還有水軍
    大學畢業,我跟女朋友留在上海。 她在徐家彙找了間房,房子很好,但租金卻便宜得驚人,只有市價的一半。 搬進來後我才發現,隔壁住了一個富二代,正在追求我的女朋友。 於是,每天,這兩人就在我的面前眉來眼去。 真讓我覺得噁心。 1 你們說,陌陌上的女人都在想什麼? 要麼是酒託,要麼是仙人跳、網賭小妹、紅包騙
    爲了能回答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來開一個腦洞: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考慮,對於這個問題我可以提供一個有趣的思路。 既然已經提到了現實世界的數值精度問題,那麼我們身處在這個黑客帝國世界裏,怎樣才能感知到世界底層正在進行的數值計算過程,從而還進一步能瞭解到其浮點運算的特性呢? 其實,我們可以從我們自己構建過
    強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杜特爾特就是爲了禁毒不要命的總統。 從他的身上,你可以看到各國領導人的影子,他不是縫合怪,卻是各種統治風格的集大成者。 接下來,請讓我榮幸地爲大家介紹: 美國「懂王」的靈魂伴侶,岡比亞賈梅的治國同好,烏干達阿明的內政繼承者,赤道幾內亞馬西埃的執法同志,智利皮諾切特的海外
    死於亂箭之中。 這一天,朱元璋望着烈火中死去的陳友諒,同樣長嘆出一口氣。 這個對他常年虎視眈眈的鄰居,是他爭奪天下間最強的一個對手,陳友諒胸懷大志,以梟雄自任,如今落得這般下場,想來也不失爲一種命定的歸宿。 朱元璋自封吳王,花兩年的時間消化陳友諒的勢力,接着很快蕩平了偏居一隅的張士誠。 途中,小明王
    確實,沒人想得到,一個放牛娃能蕩平天下。 其實,生逢亂世,朱元璋的能力,不在於是不是文化人,而在於遠超常人的判斷力。 至正十二年,成吉思汗的弓刀日漸鏽蝕,黃金家族的後裔也在絃歌醇酒之中變得奢靡無度。 於是上行下效,民間地主鄉紳盤剝,貪官污吏橫行。 遂有江山殘破,生民倒懸。 這八個字落在真切的個體身上
    然後……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拿走我的代碼後,他人間蒸發。 直到半年後,啓恆科技發佈了一款新的APP。 跟我的一模一樣。 我忙去查那個投資人的資料,發現他正是啓恆科技的員工。 是的。 他們偷竊了我的產品。 我試過在網上申訴,發過很多帖子,但很快就被他們的公關彈壓。 我所有的文章都被莫名刪除,還有水軍
    大學畢業,我跟女朋友留在上海。 她在徐家彙找了間房,房子很好,但租金卻便宜得驚人,只有市價的一半。 搬進來後我才發現,隔壁住了一個富二代,正在追求我的女朋友。 於是,每天,這兩人就在我的面前眉來眼去。 真讓我覺得噁心。 1 你們說,陌陌上的女人都在想什麼? 要麼是酒託,要麼是仙人跳、網賭小妹、紅包騙
    爲了能回答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來開一個腦洞: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考慮,對於這個問題我可以提供一個有趣的思路。 既然已經提到了現實世界的數值精度問題,那麼我們身處在這個黑客帝國世界裏,怎樣才能感知到世界底層正在進行的數值計算過程,從而還進一步能瞭解到其浮點運算的特性呢? 其實,我們可以從我們自己構建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武漢是中國湖北省的省會,位於長江和漢江交匯處,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經濟中心。這座城市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美食而聞名,尤其是熱乾麵和豆皮等地方特色小吃。此外,武漢還有著名的景點,如黃鶴樓、長江大橋和武漢博物館等。 武漢有許多著名的歷史文化景點,以下是一些值得一遊的地方: 黃鶴樓:這是武漢最著名
    Thumbnail
    江津市位於島根縣中部,發源於中國山地、並匯集許多支流、全長194公里、中國地區最大的河流的江之川,在此流入日本海。 江津就是川之港,自古以來作為江之川河口的港口而發展,在江戶時代作為北前船的停靠港而繁榮起來,曾是市中心的江津本町仍有著許多江戶時代建造的商人住宅保留過去的痕跡。透過江之川地區之間也有
    Thumbnail
    據說過往的新莊街範圍,約到現在大漢溪中央為止,但隨著河流侵蝕以及洪水沖失,逐漸變成現在的地貌。之前談到,橫後街有一整排街屋被洪水沖走,據說那一年是1898年,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嚴重的洪水事件嗎?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沖走新莊的大量房舍的三次颱風事件。
    Thumbnail
    日南町位於中國山地的中央,西與島根縣、南與岡山縣、西南與廣島縣接壤,是連接山陰、山陽的JR伯備線的要道,南部是構成中國山脈脊樑的千米級山脈,北部是緩坡的半平原高原。縣內三大河流之一的日野川發源於本町,流經城鎮中心,其他大小河流從山谷匯入,鄉村分佈在這些河流流域周圍,大部分村莊和耕地位於海拔280m至
    許倬雲先生從大歷史的角度論述「華夏」,這個在哈拉瑞眼中的「互為主體的真實」究竟是什麼?去繁就簡的論述裡仍可辨認出字裡行間對大中國華夏共同體以及儒家思想濃濃的情懷。
    Thumbnail
    草津市位於滋賀縣南部,琵琶湖的南端東岸,南北長約13.2公里,東西長約10.9公里,是東海道和中山道的分叉和匯流處,對於試圖控制國家的有權勢的人來說,這裡是歷史上的重要場所,至今仍然是滋賀縣的中心城市,總面積67.82平方公里。琵琶湖沿岸呈現寧靜的田園風光,與琵琶湖對岸的比良山脈和比叡山脈融為一體,
    Thumbnail
    話說桓帝時期有黃星現於楚、宋分野,有個叫殷馗的風水士說:「五十年後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其鋒不可當。」 後來這片地方被證實了,是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中國的疆域非常廣大,但有一個小區域卻特別有意思,這塊地方誕生了三個主導中國歷史大方向的開國之君。 劉邦起於沛縣,主導開創了兩漢四百年的風風
    Thumbnail
    「治理黃河」這件事,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幾乎沒有之一。 所謂的「中國史」也可以說是一部「治水史」,中國之所以在幾千年前就組織起了一個如此龐大的國家,就是因為最早的中原土地雖然肥沃,但黃河水卻總是怒號滔滔,太多的部落、村莊、家庭因此流離失所,一朝回到了解放前。 如果說殘酷的氣候
    Thumbnail
    來系統的看一下,三峽的兩道天險是個什麼成色。 先來看一下對於四川方面不容有失的最關鍵隘口,白帝城。 長江奔流了西部中國,匯集了岷江、沱江、嘉陵江等等眾多水系至奉節縣境進入三峽險峻之冠的翟塘峽。 然後,兩岸開始峭壁聳立,江面突然變窄,著名的瞿塘峽名片夔門,河寬只能達到百餘米,最窄處不過幾十米,長
    Thumbnail
    絕大多數的河流,基本上都遵循著舊有的河道大河向東流,決堤在特殊年份可能會出現,但絕大多數情況不會出現改道。 唯一的一個個例,我們的母親河,黃河。 黃河由於含沙量太高,大量淤泥順流而下,所以它的流量自帶重塑河道效果。 瞅瞅這傢伙黃的。 在西北上游還好說,因為水流湍急,勁大,沿河淤泥往往呆不住。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武漢是中國湖北省的省會,位於長江和漢江交匯處,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經濟中心。這座城市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美食而聞名,尤其是熱乾麵和豆皮等地方特色小吃。此外,武漢還有著名的景點,如黃鶴樓、長江大橋和武漢博物館等。 武漢有許多著名的歷史文化景點,以下是一些值得一遊的地方: 黃鶴樓:這是武漢最著名
    Thumbnail
    江津市位於島根縣中部,發源於中國山地、並匯集許多支流、全長194公里、中國地區最大的河流的江之川,在此流入日本海。 江津就是川之港,自古以來作為江之川河口的港口而發展,在江戶時代作為北前船的停靠港而繁榮起來,曾是市中心的江津本町仍有著許多江戶時代建造的商人住宅保留過去的痕跡。透過江之川地區之間也有
    Thumbnail
    據說過往的新莊街範圍,約到現在大漢溪中央為止,但隨著河流侵蝕以及洪水沖失,逐漸變成現在的地貌。之前談到,橫後街有一整排街屋被洪水沖走,據說那一年是1898年,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嚴重的洪水事件嗎?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沖走新莊的大量房舍的三次颱風事件。
    Thumbnail
    日南町位於中國山地的中央,西與島根縣、南與岡山縣、西南與廣島縣接壤,是連接山陰、山陽的JR伯備線的要道,南部是構成中國山脈脊樑的千米級山脈,北部是緩坡的半平原高原。縣內三大河流之一的日野川發源於本町,流經城鎮中心,其他大小河流從山谷匯入,鄉村分佈在這些河流流域周圍,大部分村莊和耕地位於海拔280m至
    許倬雲先生從大歷史的角度論述「華夏」,這個在哈拉瑞眼中的「互為主體的真實」究竟是什麼?去繁就簡的論述裡仍可辨認出字裡行間對大中國華夏共同體以及儒家思想濃濃的情懷。
    Thumbnail
    草津市位於滋賀縣南部,琵琶湖的南端東岸,南北長約13.2公里,東西長約10.9公里,是東海道和中山道的分叉和匯流處,對於試圖控制國家的有權勢的人來說,這裡是歷史上的重要場所,至今仍然是滋賀縣的中心城市,總面積67.82平方公里。琵琶湖沿岸呈現寧靜的田園風光,與琵琶湖對岸的比良山脈和比叡山脈融為一體,
    Thumbnail
    話說桓帝時期有黃星現於楚、宋分野,有個叫殷馗的風水士說:「五十年後當有真人起於梁、沛之間,其鋒不可當。」 後來這片地方被證實了,是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 中國的疆域非常廣大,但有一個小區域卻特別有意思,這塊地方誕生了三個主導中國歷史大方向的開國之君。 劉邦起於沛縣,主導開創了兩漢四百年的風風
    Thumbnail
    「治理黃河」這件事,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幾乎沒有之一。 所謂的「中國史」也可以說是一部「治水史」,中國之所以在幾千年前就組織起了一個如此龐大的國家,就是因為最早的中原土地雖然肥沃,但黃河水卻總是怒號滔滔,太多的部落、村莊、家庭因此流離失所,一朝回到了解放前。 如果說殘酷的氣候
    Thumbnail
    來系統的看一下,三峽的兩道天險是個什麼成色。 先來看一下對於四川方面不容有失的最關鍵隘口,白帝城。 長江奔流了西部中國,匯集了岷江、沱江、嘉陵江等等眾多水系至奉節縣境進入三峽險峻之冠的翟塘峽。 然後,兩岸開始峭壁聳立,江面突然變窄,著名的瞿塘峽名片夔門,河寬只能達到百餘米,最窄處不過幾十米,長
    Thumbnail
    絕大多數的河流,基本上都遵循著舊有的河道大河向東流,決堤在特殊年份可能會出現,但絕大多數情況不會出現改道。 唯一的一個個例,我們的母親河,黃河。 黃河由於含沙量太高,大量淤泥順流而下,所以它的流量自帶重塑河道效果。 瞅瞅這傢伙黃的。 在西北上游還好說,因為水流湍急,勁大,沿河淤泥往往呆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