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雷]《人選之人:造浪者》與另一個世界的幕僚

2023/05/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那是在武漢肺炎已經退流行,隔離、記者會甚至保險還有慰問禮品等機制紛紛退場的時節的事情。我因病躺了一週,還錯過了最想參與的工作環節,但為了儘早銜接上團隊的進度,也為了生出週一中午前得交的文件,那天我早早就坐在辦公室,從信箱和群組尋找任何能用上的材料,也繃緊神經等待著主任或副主任隨時給個指令,文件就能完成並交出去。
然後主任進辦公室和我寒暄之後說的第一件事,是這個。
我也是。
因為仍然持續了整週的鼻塞和記憶中的資訊量塞車,我只記得他這樣推薦了這部影集給我。然後主任所謂節奏輕快、沒有說教感的《人選之人:造浪者》就這樣陪我度過了逐漸回到軌道上全速前進的一週。

當那份日常感是一面鏡子,我們在鏡中看見了什麼?

在朋友陪伴下看完第一集的瞬間,我一時衝動在下班時間拿起手機,傳訊息問主任:「我幹嘛下班後還得看人演長官罵人啊!」但隔天在會議室,閒聊夾雜著正事討論的時候,卻還是忍不住模仿那句足以覆蓋常識、常理與人之常情的:「不能這樣想喔,家競!」
家競啊!
隨著劇中凸顯了職場上的性別議題、下班後的第二輪班,帶出那些為了大局被犧牲的小事,每當隔壁同事糾結於妻小與個人的平衡,我也開始忍不住將椅子滑過去半步,喊個:「家競啊!」
從很久以前的影劇,就不乏這種為了更高的職位、更遠大的目標,勢必犧牲關係與生活的描寫,但用屬於我們日常生活的語言,僅僅呼喚一個名字,就足以召喚出狼狽的丈夫與父親形象時,那種力量還是很新鮮的。而那句咒語彰顯的無力,其實來自這個角色的另一面。看到家競,還有他那些「我真的很喜歡這個工作」、「算了不要告訴我」的對白截圖,我看到的是我的主管,那拚命在上頭的壓力和下屬的失控之間開闢共存空間的模樣,還有我們周圍那些盡心盡力熱愛工作也熱愛抱怨的身影。

是「很理想的故事」,還是我們所需要的未來?

過去我所待過的職場有個共通點,都是由年長男性所率領、女性為主要組成的團隊。對比之下,目前的辦公室看似男女各半,但其實由上而下通盤檢視,不難發現隱藏在辦公室性平藏書之後的不平等。
劇中分別以不同角色呈現出幾種女性的視角,反過來說,這些形象也會是他人看待女性的不同角度。也許是出於我的經歷,不論是何者都可以引起我強烈的共鳴,但認為「這(劇本)大概是為了療癒而寫」的朋友,或是同樣因為主任推薦而下班追劇的男性同仁,當然會有截然不同的觀影體驗。
某天中午主任聊到後半主要在收尾婚外情議題,但還是很輕快的帶到了很多議題,又不會像近期的其他影集那樣說教,隔壁T君接著表示了算是反對的意見:「我看完了,我覺得,怎麼說,就是那個啦!女權當道。」
我忘了當下我可能是怎樣的表情。他們眼裡的婚外情,換個角度想,是另一個人的感情被扭曲、私密照被掌握,無法開口也無法安眠。
總之我面對著螢幕冷冷地說:「喔,我知道為什麼鄉民嫌棄這部劇了。」兩位男性給了我疑問和一個發言的空檔,讓我能接著指出這部戲頗強調女性的觀點。
讓我驚訝的是T君的反應,當主任還在反芻記憶,T君便大喊:「對啦!你真是我的知己,你也這麼覺得吧!」
我回頭給了他一個微笑跟一根中指:「我不這麼覺得,那就是我的職場體驗。」
謝謝願意在白目發言後接受我這張圖的同仁。
誠然如我那位療癒論友人所述,鏡頭所帶到的困境總是有個很理想的收尾。但當一切糟糕的事情發生的時候,世界真的需要願意為下屬挺身而出的主管,需要那句「我們不要就這樣算了」、「她還好嗎」、「我們等妳」和家人無條件的擁抱。而,雖然與劇情無關,但在失去之前,我也未曾那麼深刻的體會,確實有人需要職場上的女性典範,能登上高處,同時能指出路上的困難並描繪更好的未來。

「當你跳下去之後,你發現,事情有了改變,你就會想繼續做下去。」

片尾曲最後一次響起,我已經拾回正常工作的節奏,左耳聽著長官的指示,右耳聽著高階主管的猜想,手上想辦法讓這些不可思議成為理所當然,私下則一邊印會議資料一邊哼「我們萬分惋惜的浪費著/用盡一切換來的紙張」,改著被退回無數次的提案,則輕輕唱「我們沒差/就像昨天我們也沒差」。
頂著自製「我真的很喜歡這個工作」的大頭貼,這句話跟嘴上唱的無所謂當然都三分真七分假,但講久了,就好像那份真實會越來越多,那些因為長官也不能掌握的原因而退回的案件,裡面的挫敗就會越來越少。
也許如今我不是獨自面對困難,但正直跟善良都是只能靠自己做出來的選擇。
從第一集那種,努力的成果會被一句愛臺灣就輕易丟進垃圾桶的隱形基層,活到今天能有一位主管會在分配任務時跟我說,我覺得你對這件事一定有興趣,並願意讓我一步一步走向越來越重要的會議室,我想我還是能相信事情會因為一個又一個微小的決定而有所改變。只要這樣的確信能夠存在,也能夠帶給身邊的人希望,那我就還能再一次對電腦螢幕說,我真的很喜歡這個工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