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政壇大變天,菲律濱可以從中吸取什麼教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大家好,我是馬尼拉最不入流時評人Afuheben,最近國際政壇可以說是風雲變幻。遠在亞歐交接的土耳其,執政十幾年的埃爾多安(埃蘇丹)能否連任存疑,而同樣是東南亞國家的泰國,在經歷了2014年軍政府「又又又」政變之後,在2023年的新的大選後,泰國選民以超高的投票率(創下歷史新高),成功將軍政府和接管泰國政治近十年的軍政府送走。而菲律濱2022年也經歷了史上最高的投票率,年輕一代正逐漸成為東南亞政治未來最為重要的光譜。菲律濱在阿羅約夫人之後再也沒經歷過軍事政變,近20年以來菲律濱民主政治越來越健康,有序,儘管有地方選舉的血腥與謀殺,但是得益於軍隊國家化,軍方乾涉文官集團的現像大為減少。阿本認為,政治穩定永遠是東南亞國家想要發展、吸引外資投資的最重要一環。
風雨飄搖中決戰的——埃蘇丹。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左)和民族聯盟總統候選人凱末爾-基里奇達羅格盧(Kemal Kilicdaroglu)的競選廣告牌。 2023年5月14日,土耳其投票選舉新總統
另一方面,東盟國家年輕一代參政議政的風潮越來越盛。泰國反對派十年後「捲土重來」的成功案例應該會激發菲律濱政治反對派力量繼續創新。經歷了2022年失敗的選舉後,沉寂多年基本盤都大為動搖的「自由黨」,需要重新調整和翻新他們的方式和策略。更需要的是更新他們的想法和框架。這是獲得新興政治力量——青年群體——支持和參與其政治動員的關鍵。如何團結、吸引青年人;如何保障年輕一代的工作機會,甚至國家未來產業規劃都與「Z時代」緊密相關。當這一代人長大,恐怕會給菲律濱政壇吹進一到「新風」。
泰國前進黨領袖,新總理——Pita,1980年出生,本身也非常年輕。
前進黨崛起,泰國政壇大變天
本週日,泰國青年支持的前進黨和被軍政府推翻的泰黨在選舉中獲勝,泰國反對派反對軍政府的統治。泰國由於沒有實現軍隊國家化,孱弱的文官系統非常容易被軍政府主導的政變推翻,軍政府上一次掌權是在 2014 年,當時解散了英拉政府。由於泰國選民們以「將軍政府時代的憲法進行徹底改革」為訴求,本次選舉投票率創下歷史新高,前進黨獲得了 150 多個席位,另一個反對黨泰黨在下議院的 500 個席位中獲得了 100 多個席位。而代表軍政府的右翼聯盟只獲得了60多個席位。反對派可以說是完胜。
泰黨主席、前進黨主席都屬於是30-40多歲的青年陣營
廢除「冒犯君主法」和呼籲泰國進行進一步的民主改革,例如修改一部符合時代的新憲法和更強大的文職政府等,成為反對派的政治綱領。這種說法之所以能夠得到泰國人的支持,是因為人們厭倦了保皇黨們的行事作風和長達十年對泰國民主化的傷害。前進黨的改革議程在年輕人中廣受歡迎,也反映了人們對泰國主要機構和統治秩序的態度大轉變。年輕人的想法、思考以及在現實生活中遭遇的社會壓力、對已經固化的階層的不滿還有互聯網時代容易獲取信息、但是信息更碎片化等最後都凝聚成一股不同於過去的「泰國政治新勢力」。
菲律濱年輕一代,越來越不可忽視的政治聲音
我們這個時代年輕人可能正在遭遇二戰後最嚴重的階級固化以及最「明牌」的目睹階級之間的差異。過去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天龍人的生活對於普通人而言僅僅存在於想像、都市傳說當中。而現在,通過最簡單的社交媒體,大家都知道豪門大族的生活是怎麼樣,也明白了階級之間的鴻溝有多大。這似乎是在全世界範圍內延展開來的一道光波,它正在動搖我們所習慣的傳統社會中原本可以接受的那些「階級差異」。年輕人們缺乏足夠的就業機會,更無法反轉從血緣中自帶的社會關係。簡單說就是「沒有出頭天」。
這或許是我們所處時代的真實寫照,只是因為網絡發達,可以直接看到,不用去猜
從2022年大選的觀察中,阿本發現,菲律濱年輕一代認為政策在選舉中非常重要,這不僅僅是關於人氣和名人的問題。在一直由有影響力的氏族統治的菲律濱,反對派需要更廣闊的政治想像力。菲律濱公務員某種意義上的「世襲制」,讓很多年輕人也感到不滿,迫於年輕一代的政治壓力,菲政府遲早要擴大競選公職人員的招聘範圍。這個國家的既得利益階層,早已經習慣了血統和特權制度。 2022年後,菲律濱執政黨和反對黨都在從青年界積極招募新面孔,並在青年界宣傳他們的新面孔。根據菲律濱選舉委員會統計,20-40歲的青年群體在 2022 年選舉中佔登記選民的 50% 以上。
2022年菲律濱大選,除了創下歷史投票最高紀錄外,年輕人的「催票」也格外矚目
很多菲律濱政治學者、智庫都在關注泰國選舉。在德拉薩大學 (De La Salle University) 教授政治學的安東尼·勞倫斯·博爾哈 (Anthony Lawrence A. Borja) 說,「泰國選舉結合了兩大遺產——泰國青年領導的激進主義的悠久歷史和他信·西那瓦 (Thaksin Shinawatra)(他和妹妹他信兩度都擔任過泰國總理,後都被軍政府推翻,現任泰黨主席,是他信的小女兒)的泰黨號召力。」
泰國「前進黨」的 Pita 和泰黨的新銳領袖 Shinawatra(他信之女,英拉侄女,客家裔泰國人,家族本姓丘) 之所以可以獲勝,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表達了泰國平民階層尤其是青年人的心聲。自從疫情大流行高峰泰國爆發的對於王室、軍政府的抗議訴求在他們身上獲得顯化。借助政治光譜的動員、網絡力量加持都是針對青年選票的「催票」。
他信家族和泰黨像是打不倒的「小強」,他信和英拉兩次被軍政府推翻後,家族新的領袖——他信小女兒,Paetongtarn成為泰黨領袖
年輕群體的失業、躺平或者對階層固化的不滿,對於現狀改變的無能為力的無奈。在未來可能都會導致更大範圍內的政治波動。但是我們所處的時代已經不是那個遍地黃金,全球化如火如荼的時代,留給年輕人的只有無盡的抱怨和內捲。如果沒有在政治上註意年輕群體的訴求,並且謀求一定的改變。那麼對國家的反噬將會很快到來。這不僅是東盟國家也是全世界當政者們在我們這個時代所要面對的「危機」。
2022年落選的前副總統Leni的支持者,主要以年輕人為主。當中甚至很多人還沒有投票權
等5年後,當未成年選民可以投票的時候,菲律濱政壇會不會發生巨變呢?這五年,世界經濟又會如何,會不會造成不同世代之間的進一步分化、割裂?其實階級的差異、失業等問題一直不曾解決,只是現在有互聯網後很多矛盾會被聚焦、放大,而處於不利地位的人,也有了相對更大的「話語權」。
願上帝保佑菲律濱群島。
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告訴我!
感謝訂閱菲律賓全視角,這裡有最遠最全的深度視角,帶你理解不同的菲律濱
--- END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菲律賓全視角,專為全球華人推送菲律賓的政治、經濟、文化、外交、投資、移民、養老等全方位的頭條動態;讓您足不出戶就可以全視角掌控菲律賓,為您的工作、生活、學習提供便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家好,我是馬尼拉最不入流時評人Aufheben。轟動一時的前司法部長、自由黨參議院這位前參議員德利馬案似乎有了最新結果。法院以證據不足為由。日前已將她無罪開釋。這位參議員一直聲稱自己是無辜的,稱她因批評政府致命的毒品戰爭而受到不公地審判。就在去年,監察員因缺乏證據而免除了她和她前助手的賄賂指控。德
大家好,我是Aufhben,由於國內競爭過於激烈,太「卷」很多人在疫情之後萌生了回到菲律濱打拼,創業的念頭,其中也不乏付諸行動者。也有人前赴後繼添加阿本,各種諮詢在菲律濱創業的前景。正好,最近身邊至親好友在菲創業打拼也有那麼一些無奈和心酸,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下,在菲律濱創業到底有多難。大家在南洋打拼事
南海行為準則,就像是永不兌現的空頭支票
這僅僅是揭開了整個菲律滨人口販運,詐騙產業鏈的「冰山一角。」
断言:菲律滨正处于国际资本轮番进行产业布局的「逐鹿时刻」。
大家好,我是馬尼拉最不入流時評人Aufheben。轟動一時的前司法部長、自由黨參議院這位前參議員德利馬案似乎有了最新結果。法院以證據不足為由。日前已將她無罪開釋。這位參議員一直聲稱自己是無辜的,稱她因批評政府致命的毒品戰爭而受到不公地審判。就在去年,監察員因缺乏證據而免除了她和她前助手的賄賂指控。德
大家好,我是Aufhben,由於國內競爭過於激烈,太「卷」很多人在疫情之後萌生了回到菲律濱打拼,創業的念頭,其中也不乏付諸行動者。也有人前赴後繼添加阿本,各種諮詢在菲律濱創業的前景。正好,最近身邊至親好友在菲創業打拼也有那麼一些無奈和心酸,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下,在菲律濱創業到底有多難。大家在南洋打拼事
南海行為準則,就像是永不兌現的空頭支票
這僅僅是揭開了整個菲律滨人口販運,詐騙產業鏈的「冰山一角。」
断言:菲律滨正处于国际资本轮番进行产业布局的「逐鹿时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8月14日,泰國前首相賽塔遭憲法法庭解職,眾議院於16日選出同屬為泰黨的貝東塔成為泰國最年輕、同時也是該國第2位女首相。貝東塔更是繼父親戴克辛、姑姑盈拉與盈拉姊夫旺沙瓦後家族中的第4任首相。這一切不只顯示戴克辛的勢力運作,更暗藏泰國三大政黨之間的合縱連橫,以及短期穩定政局背後的暗潮洶湧。
在泰國過去二十年中,民主黨與為泰黨之間的激烈鬥爭隨著貝東丹的總理任命和兩黨聯合執政的討論而出現微妙變化。雖然這樣的政治妥協旨在推動國家穩定和發展,但兩黨支持者之間的歷史仇恨和分歧仍然存在。本篇文章將探討這次聯合執政的歷史背景、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它對泰國政治未來可能產生的影響。
Thumbnail
泰國政治體系 泰國採用君主立憲制度,即君主(國王)作為國家元首,而政府則由首相領導。泰國憲法確立了分權制度,將政府權力分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部門。然而,泰國政治在過去幾十年間經歷了多次軍事政變和政治危機,這些事件對泰國政治體系產生了深遠影響。 政府結構 泰國政府的結構包括: 國家元首:目前
2024年大選後,國民黨人在台灣社會引起許多爭議和反彈。在社會議題上表現強勢、無責任的態度,並將責任推給中央政府。並提出許多含政治目的的爭議法案。此外,國民黨員屢次訪問中國,令人擔憂其親中態度。這一系列事件都令人對新政府的未來擔憂,在施政上恐陷入混亂。希望人民應與真心為國效勞的人一銅守護美好的未來。
Thumbnail
❙臺灣❙ 於2024年1月13日舉行的總統大選和立法院選舉為全球各地100多個選舉揭開序幕。 從2020年起至今逐漸凝聚成形的各方政治勢力將於2024年一決勝負。 近十年,有五股力量影嚮著國際政治的走向: ...
Thumbnail
世界各國從去年年底至選前幾周,不約而同地開始集中報導1/13的臺灣大選,也都逐一採訪主要總統候選人,甚至也有外國製作了特別電視節目,予以講評。儘管選舉已過去兩週,但不僅僅是美國的智囊團,世界其他民主國家都仍在持續發表有關臺灣選舉的影響報告。
Thumbnail
選後來看這本書,格外有既視感。所謂的第三勢力居然是TMD,時代力量跟小歐緊追在後,選至上的設計讓政治變得更利益分贓,但究竟是怎麼回事,以及詳細的運作可能的情況如何,這本書都給出了初步的洞見。 空戰的興起和社群的經營是現下不得不的走向,政治人物紛紛經營起社群,政府機關也猛追各種聲量。實際上達成什麼,
Thumbnail
臺灣的選舉結束了。本屆選舉的最大亮點,是「民主」終於沒有「死亡」了,足見臺灣民眾及政治人物的民主素養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選民選擇投票對象的方式,以及三組候選人的政治規劃,依然令人感到憂慮。
Thumbnail
2024年中華民國第十六屆正副總統暨第十一屆立法委員候選人當選結果帶來臺灣政治版圖的新秩序。由民進黨籍的賴清德、蕭美琴擔任正副總統。不過,立法院卻形成三強鼎立的情勢,顯示未來政府推動政策的可能困難。將來的政府勢必需要與在野黨進行密切對話,爭取多數民眾支持,維持國政運作。
Thumbnail
臺灣即將就會舉行第十六任總統選舉,在選前最後一個周末,藍白綠三個陣營都在各地舉行大規模的競選造勢大會,把握最後的搶票黃金機會。然而,無論賴清德、侯友宜和柯文哲如何聲嘶力竭,臺灣民眾對民主選舉的亢奮和熱情似乎早已不比以往,擺在面前的,看似有選擇,又似乎如何選都是一樣。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8月14日,泰國前首相賽塔遭憲法法庭解職,眾議院於16日選出同屬為泰黨的貝東塔成為泰國最年輕、同時也是該國第2位女首相。貝東塔更是繼父親戴克辛、姑姑盈拉與盈拉姊夫旺沙瓦後家族中的第4任首相。這一切不只顯示戴克辛的勢力運作,更暗藏泰國三大政黨之間的合縱連橫,以及短期穩定政局背後的暗潮洶湧。
在泰國過去二十年中,民主黨與為泰黨之間的激烈鬥爭隨著貝東丹的總理任命和兩黨聯合執政的討論而出現微妙變化。雖然這樣的政治妥協旨在推動國家穩定和發展,但兩黨支持者之間的歷史仇恨和分歧仍然存在。本篇文章將探討這次聯合執政的歷史背景、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它對泰國政治未來可能產生的影響。
Thumbnail
泰國政治體系 泰國採用君主立憲制度,即君主(國王)作為國家元首,而政府則由首相領導。泰國憲法確立了分權制度,將政府權力分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部門。然而,泰國政治在過去幾十年間經歷了多次軍事政變和政治危機,這些事件對泰國政治體系產生了深遠影響。 政府結構 泰國政府的結構包括: 國家元首:目前
2024年大選後,國民黨人在台灣社會引起許多爭議和反彈。在社會議題上表現強勢、無責任的態度,並將責任推給中央政府。並提出許多含政治目的的爭議法案。此外,國民黨員屢次訪問中國,令人擔憂其親中態度。這一系列事件都令人對新政府的未來擔憂,在施政上恐陷入混亂。希望人民應與真心為國效勞的人一銅守護美好的未來。
Thumbnail
❙臺灣❙ 於2024年1月13日舉行的總統大選和立法院選舉為全球各地100多個選舉揭開序幕。 從2020年起至今逐漸凝聚成形的各方政治勢力將於2024年一決勝負。 近十年,有五股力量影嚮著國際政治的走向: ...
Thumbnail
世界各國從去年年底至選前幾周,不約而同地開始集中報導1/13的臺灣大選,也都逐一採訪主要總統候選人,甚至也有外國製作了特別電視節目,予以講評。儘管選舉已過去兩週,但不僅僅是美國的智囊團,世界其他民主國家都仍在持續發表有關臺灣選舉的影響報告。
Thumbnail
選後來看這本書,格外有既視感。所謂的第三勢力居然是TMD,時代力量跟小歐緊追在後,選至上的設計讓政治變得更利益分贓,但究竟是怎麼回事,以及詳細的運作可能的情況如何,這本書都給出了初步的洞見。 空戰的興起和社群的經營是現下不得不的走向,政治人物紛紛經營起社群,政府機關也猛追各種聲量。實際上達成什麼,
Thumbnail
臺灣的選舉結束了。本屆選舉的最大亮點,是「民主」終於沒有「死亡」了,足見臺灣民眾及政治人物的民主素養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選民選擇投票對象的方式,以及三組候選人的政治規劃,依然令人感到憂慮。
Thumbnail
2024年中華民國第十六屆正副總統暨第十一屆立法委員候選人當選結果帶來臺灣政治版圖的新秩序。由民進黨籍的賴清德、蕭美琴擔任正副總統。不過,立法院卻形成三強鼎立的情勢,顯示未來政府推動政策的可能困難。將來的政府勢必需要與在野黨進行密切對話,爭取多數民眾支持,維持國政運作。
Thumbnail
臺灣即將就會舉行第十六任總統選舉,在選前最後一個周末,藍白綠三個陣營都在各地舉行大規模的競選造勢大會,把握最後的搶票黃金機會。然而,無論賴清德、侯友宜和柯文哲如何聲嘶力竭,臺灣民眾對民主選舉的亢奮和熱情似乎早已不比以往,擺在面前的,看似有選擇,又似乎如何選都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