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視全球系列來到宏觀篇之後,我們就要開始進入了解「世界大局觀」的重要階段了,在近期兩篇也很重要談大局觀的文「神級指標」以及「遇見未來」中,我們應該要對不遠的未來發展抱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準備,但是這兩篇文中並沒有特別清楚的談到更多經濟原理,所以我們並「不能比較有把握」的看待這個未來會不會發生,所以宏觀篇就是要進一步的從「總體經濟面」了解技術分析所看到的未來是不是有發生的可能,以及可能性有多高
既然這篇會談到一些總經/宏觀的數據與看法,在開始之前各位朋友也可以參考台灣一位很有名氣的
總經專家「愛榭克」在
5月財訊中對於接下來經濟展望的看法,因為他
目前的宏觀看法應該是會跟我在未來的「那個時刻」有非常大的落差「近期應該都差不多」
我還記得當初我剛開始學習經濟知識的時候有買了他的書「景氣循環投資」,這本書「真的是很不錯」,很適合財經小白去學習跟理解經濟總體數據的「入門看法」,我也是因為這本書開啟了總經的自學之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剛好這本書出版的時間就在2019年的年底,而大家都知道隔年2020年年初就遇到了大崩盤,而他在書中所展望的經濟走勢中「並沒有預測到2020年的急轉直下」,這使得我後來對於他所提的很多看法都抱持著參考就好的態度,而在2022年的大跌前中期他也持續無止境的樂觀,讓我發現他的觀點非常適合財經新手學習如何上手總經,但適不適合判斷經濟趨勢就見仁見智囉
總而言之,多看看不同的觀點是好事,因為這樣才能訓練自己學習判斷真相,而不是被假象所蒙蔽
下圖是美國
製造業指數PMI,關於這個指數的原理各位可以去「
M平方」那邊看或是上網估狗或是問問AI,我就簡單介紹這個指數最重要的看法就是中間值
50代表了景氣的「繁榮與枯萎」,50也就是榮枯線,50以上代表經濟基本面繁榮、50以下則有衰退的可能
而製造業PMI是看「經濟基本面」最為重要的一個數據,並且原因很簡單,經濟基本面到底是好還是差,一定是身為「製造商品最源頭的材料供應商」最清楚,比如下圖「A是消費者」「B是賣手機的」「C是製造手機的」「D是提供所有商品原料的」
A如果有消費需求增加或減少的跡象,B一定要提前判斷,然後B們就會跟C下訂單,C在接收訂單後會再跟D採購原物料來製造手機,最終在C花了一段時間做完手機後才能交貨給B,然後B再賣給A
所以對於B們來說,他只能知道「自己的」營業狀況好不好,但是C跟D們都是面對「較大量的下游廠商」,他們更能夠體會到目前整體經濟的實際情況
那麼接下來我就要從一些宏觀/總經數據,結合歷史紀錄及一些技術面,來更為深入的了解現在的「世界經濟基本面狀況與未來可能發展」,然後順便了解一件事「愛榭克在書中沒預測到的2020年崩盤」是不是真的沒有任何總經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