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

含有「總經」共 22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近期美國通膨壓力緩解,5月CPI月增率僅0.1%、核心CPI年增降至2.8%,創三年新低,主因為能源、耐久財與服務價格下滑。這為聯準會(Fed)下半年降息提供空間,市場預期9月降息機率逾七成。不過,住房、醫療與汽車保險等成本仍具黏性,反映服務性通膨未全消退。此時美國政界對貨幣政策施壓
Thumbnail
付費限定
美國貨幣政策受到持續高通膨與不斷擴大的財政赤字限制,聯準會雖有降息壓力,但《路透》調查顯示,多數經濟學家預估最快要到2025年9月才可能降息,聯邦基金利率將維持在4.25%至4.50%。鋁鋼關稅調升至50%的保護主義政策,預計將使通膨延續至2027年高於2%目標。財政赤字將增加2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本日外電整理 投資金句名言 "投資的秘訣在於,看到別人貪婪時要恐懼,看到別人恐懼時要貪婪。" — 華倫·巴菲特 外電重點整理 AI供應鏈追蹤報導 NVL72 rack出貨量增加,5月達2-2.5k(4月為1-1.15k),預計6月續增。 主要供應商:鴻海(1k)、緯創(900-1k)、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中美經貿關係日益複雜,近期倫敦會談中,中方希望美國放寬對中晶片與噴射引擎零組件等高科技出口限制,以交換中國釋出稀土出口許可。雖然雙方此前在日內瓦達成暫緩部分關稅90天的協議,但稀土出口流程混亂、技術出口與簽證審查等問題,仍使談判困難重重。中國5月稀土出口量達5864.6噸,較上季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亞洲洞察 台灣:通膨放緩,供應端壓力減輕驅動 我們將2025年CPI通膨預測從1.9%下調至1.8%,但預期央行將維持長期暫停政策。 通膨進一步放緩至央行2%目標以下 5月整體通膨率從4月的2.03%降至低於預期的1.55%(市場共識:1.8%;野村:1.9%),主要因供應端壓力減輕,燃料、
Thumbnail
付費限定
美國經濟近期面臨多重內外壓力,首先是就業市場的降溫與勞動力收縮。5月非農新增13.9萬人,但前兩月合計下修9.5萬,顯示就業動能放緩;失業率維持4.2%,但勞動力總量減少約60萬,家庭調查顯示就業人數銳減69.6萬,全職崗位減少62.3萬,暗示企業更多以減少工時而非招聘來應對不確定性
Thumbnail
付費限定
近期全球經濟關注美國就業市場降溫、貿易保護主義升溫、中美科技角力與歐亞經濟轉型等多重因素。 在美國,勞動市場持續釋出疲弱訊號。截至5月31日當週,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攀升至24.7萬人,創去年10月以來新高。5月裁員人數年增47%,企業因關稅、經濟悲觀及成本壓力減少招聘。市場預估5月
Thumbnail
付費限定
美國經濟近期顯示勞動市場放緩與通膨並存的矛盾。五月ADP新增就業僅3.7萬人,創兩年新低,四月職缺意外回升卻難掩未來疲軟預期;但轉職者薪資年增7%、留任員工增4.5%,薪資成長壓力仍在。Fed褐皮書指出「關稅」與「不確定」頻現,物價以適度步調上升,且多數受訪者預期成本與物價漲幅將
Thumbnail
付費限定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 (ISM) 公布 5 月製造業 PMI,總指數為 48.5、低於 Bloomberg 共識預期的 49.0,但新訂單指數小幅自前月的 47.2 復甦至 47.6、庫存指數則自前月的 46.2 大幅下降至 44.5,這使得 ISM 前瞻指標「新訂單減客戶端庫存指數 (New Orde
Thumbnail
Chaterial-avatar-img
2025/06/03
請教Allen 大,既然四月新訂單大幅增加表示客戶積極拉貨,但為何看不到客戶庫存拉升,反而是下降呢?如果是下降那為何不表示需求強而是溫吞呢?謝謝~
All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03
Chaterial 1.我的理解是,因為客戶下面的客戶也在拉貨,因為製造業的客戶不一定是最終端客戶,也有不少是做零組件或是半成品。 另外一個原因是,客戶端也認為關稅上路後、對於銷量抑制會明顯上升,故也不願意回補更多庫存,舉例來說,某客戶的庫存週轉天數正常是 60 天、在關稅帶來銷量抑制的環境下,可能庫存週轉天數會降至 45-50 天,因為賣不好也不需要常態備那麼多庫存,HD 在先前財報會議上就有做出這樣的表示。 2.總經狀況我認為比較溫吞,主要是因為新訂單增幅在 5 月幾乎是停滯的,對比 4 月的增幅來說差蠻多,這反映了在製造業這一端的新增訂單動能降低不少。 所以我才會認為,需要有一個正向驚喜在新訂單指數發生,進一步擠壓讓庫存更低,整個庫存循環才會開始正向滾動,而不單單只是因為關稅的提前拉貨,但廠商卻沒看到需求的出現,而我認為這個正向驚喜將可能是 Prime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