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神社事件中的七種情報操作 #情報操作

桃園神社事件中的七種情報操作 #情報操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2 分鐘
歡迎收看 冰山小企鵝 談「情報操作」

歡迎收看 冰山小企鵝 談「情報操作」

壹、本文簡介

2023年3月,桃園市政府辦理撤除桃園神社神祇一事,異常高效的過程不免令人滋生疑竇。筆者在進一步查核相關新聞後,收錄其中極可能人為操作的系列痕跡,也就是事件前期的「#媒體情報操作」(亦可作:輿論發起)。

本篇亦收錄撤除神衹後三天才受到關注、媒體未報導但高調親共的人物:「親共組織 - 總司令盧朝財」與本次事件的關係。

內文將事件分類為七種情報操作,完整呈現 #情報操作 如何影響政策的施行,堪稱經典案例。

觀察期間:2023年3月26日 - 2023年4月1日

貳、爭議回顧

今年三月,桃園市政府在「桃園神社置放日本神祇的正當性及合宜與否」受到網路輿論發起質疑。經過部分不同地方政黨人士的相互詰問,桃園市政府極快速的在3月11日發布新聞稿,13日便撤除三尊神祇。

公部門的倉促作法,除涉及政府單位外包委託案件的合約檢討、市政決策流程,也牽動台日雙方文化交流的外交關係,使桃園當地民眾及各界關注台日人士緊急廣泛討論。

桃園市政府此次的急促辦理,反而引發人們的緊急關注。不同的人基於不同想法而抗議,目前很難說明首要的原因。

概括的介紹,有一部份是由於結合對國民黨及其歷史作為的不滿; 另一部份是因為事件情況不明、一些人在轉發消息時描述並不精確,使人們以為是要「拆除」神社,而緊急發出抗議;

還有一部份是基於尊重或喜愛日本信仰/文化活動,認為日本神衹不應被如此粗暴的處理。

回顧事件最早引起民眾注意的時點,為《自由時報》3月11日發布的一篇報導:

桃園神社拜天照大神遭批 市府:神祇送回日本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236742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次日獲時代力量(政黨)黨員簡智祥(上屆桃園市議員)臉書轉發,引起更多注意:

https://facebook.com/jianzhixiangnpp/posts/617358326877600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關注此議題的民進黨(政黨)黃瓊慧(本屆桃園市議員)發表臉書文章:

https://facebook.com/hi54qn/posts/600088195470664(3月12日)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https://facebook.com/hi54qn/posts/600161555463328(3月12日)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https://facebook.com/hi54qn/posts/600374368775380(3月13日)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https://facebook.com/hi54qn/posts/600764325403051(3月14日)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https://facebook.com/hi54qn/posts/600787228734094(3月14日)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https://facebook.com/hi54qn/posts/601884095291074(3月15日)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桃園市政府的幾次說法,後來被外界發現時間點不對,並且疑似推卸責任給前任市長。

另外補充一個資訊,忠烈祠與神社實際上是相鄰關係,非空間重疊使用。

地圖:https://goo.gl/maps/2LmFFUkwz2H5MLUZ6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參、觀察看點

2023年3月14日得知此事件近因後(指盧朝財,詳情見肆),筆者開始收集資料、記錄過程及進行時間對比。

更追溯到2月26日、27日,《中國時報》同一個記者寫了五篇報導,及其後接續的發酵傳播。在這段期間看過這系列報導的民眾,極有可能採取行動,可能是在社群上分享,也可能是向桃園市政府反應。

本文所收錄涵蓋的對象,有的是情報操作者,有的是受到操作的民眾及收到陳情的議員,被植入預設的思考觀念及方向之後,可能導致產生偏移事實的善意或正義。

以下僅做記錄,並非筆者個人認同該標題及說法。

第一種、網路上帶風向

最早的一篇文章,在去年底發表於《中國時報》。可能是個舖墊或「放假前的試探」,內容攻擊力還不強。

1.

2022年12月31日 17:58

時論廣場》桃園神社 會錯意表錯情

作者 何思慎

輔仁大學日文系所特聘教授兼日本暨東亞研究中心主任、韓國瑜的國政顧問團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21231002663-262104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以下是《中國時報》2月26日、27日,兩天內同一個記者的五篇報導,多篇是重複的受訪者,立場皆類似,網路上可查知。

2.

2023年2月26日 21:52 中國時報 記者 簡立欣

桃園神社拜日本天皇 學者批「是別人家的鬼 胡亂祭拜」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226003262-260405

受訪者: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觀察》雜誌主筆李中邦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3.

2023年2月26日 21:54 中國時報 記者 簡立欣

它不是宗教!神社在日本 與軍國主義緊密聯繫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226003277-260405

受訪者:日本研究專家李中邦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4.

2023年2月26日 22:01 中國時報 記者 簡立欣

屏東高士神社 專家:台灣親日勢力引進日本神道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226003288-260405

受訪者:日本研究專家李中邦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5.

2023年2月27日 04:10 中國時報 記者 簡立欣

桃園神社供奉天照大神 學者批不倫不類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30227000174-260106

受訪者:東華大學民族事務暨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觀察》雜誌主筆李中邦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6.

2023年2月27日 04:10 中國時報 記者 簡立欣

神社有儀式 等於向日本皇室表忠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30227000176-260106

受訪者:日本研究專家李中邦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第二種、協力者進行共鳴

議題本身若要具影響力,僅由媒體發布或意見領袖發言影響並不大,還需要協力者進行共鳴才會促成更多人知道。

在此議題上,存在媒體合作夥伴自動轉載新聞的工作流程。他們不知道《中國時報》及相關傳媒是接連兩日、密集的發布消息在炒這個議題,而依日常習慣轉載該報文章。

大略看了搜尋結果,前述【第一種、網路上帶風向】的報導內(即2~6),共有 Yahoo奇摩、MSN、TVBS、東森、世界新聞網等轉載。

第三種、透過受影響的民眾影響民意代表

在情報操作的手法中,此類民眾除受傳播影響而自發者,也可能有按需要,安排真人進行的陳情。

桃園市議員牛煦庭表示接獲市民抗議、民政局也表示有收到民眾陳情。

第四種、名嘴、政客持續強化理論基礎

3月11日 當天,桃園市民政局發布新聞稿,表示日本神祇將由主辦的委外廠商送回。

《中國時報》凌晨即發表以下社論,強化政策的理論基礎。

2023年3月11日 00:39 社論 黃智賢

海納百川》供奉侵略者的荒謬桃園神社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30311000094-262110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通常政策意見議題發酵前,會有一段時間先受到名嘴、政客關注。透過各種方式談論,得以強化後續行動的理論基礎。當達到一定程度的輿論高峰後,公部門再依據內部決議流程,概括輿論或風向拍板施行。

但此次事件似乎有不明原因,需要桃園市政府儘速處理。在3月11日官方發布新聞後,除了前述《中國時報》社論,與原【第一種、網路上帶風向】所舉具受訪者的報導外,並未見到有其他名嘴、政客等在政論節目、各種媒體管道上發布意見。

第五種、穩定結果,引導風向

桃園市政府政策公告後,接著就有比較多篇、明顯的情報操作文章發布。從政客爽的這篇開始,出現媒體同步聯合行動,其中都使用到一詞:#撥亂反正。

在人們心裡植入暗示的價值觀:「以前是亂,現在是正。」

2023年3月12日 07:30 FACEBOOK 政客爽

https://www.facebook.com/PoliticianSong/posts/579280360900548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中國時報》記者跟進報導:

2023年3月12日 09:27 中國時報 記者 焦捷

張善政做1事讓他敬佩 粉專大讚:讓桃園撥亂反正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312000915-260407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以下多篇文章,皆為3月12日發表。

當日內網路新聞標題:

10:03 TNEWS

張善政做1事讓他敬佩粉專大讚:讓桃園撥亂反正

https://tnews.cc/03/newscon1040839.htm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10:22 YAHOO

霸氣展魄力!張善政撥亂反正鄭文燦這政績網暴動:太狂了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9%9C%B8%E6%B0%A3%E5%B1%95%E9%AD%84%E5%8A%9B-%E5%BC%B5%E5%96%84%E6%94%BF%E6%92%A5%E4%BA%82%E5%8F%8D%E6%AD%A3%E9%84%AD%E6%96%87%E7%87%A6%E9%80%99%E6%94%BF%E7%B8%BE-%E7%B6%B2%E6%9A%B4%E5%8B%95-%E5%A4%AA%E7%8B%82%E4%BA%86-022205683.html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10:22 中天

霸氣展魄力!張善政撥亂反正鄭文燦這政績網暴動:太狂了

https://ctinews.com/news/items/pRnYw367aY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10:22 LIFE生活

霸氣展魄力!張善政撥亂反正鄭文燦這政績網暴動

https://life.tw/?app=view&no=1899053

raw-image

隔天 3月13日 媒體持續建立論述,使政策結果更難以被推翻:

2023年3月13日 02:52 聯合報 民意論壇 作者 段新儀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台北市)

送回日本神 文化底蘊活化桃園神社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7027039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2023年3月13日 04:10 中國時報 記者 簡立欣

學者:桃園神社須以轉型正義高度處理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30313000297-260106

受訪者:嘉義大學教授吳昆財

備註:原文提到的「轉型正義」一詞,定義上和該詞的初始觀念不同。內文提到「本報獨家報導」,即指《中國時報》2月26日、27日那五篇報導。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2023年3月13日 20:16 記者 蔡依珍

桃園神社送神返日引抗議 市府:忠烈祠謹守宗教中立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313004604-260407

備註:

1.宗教中立但是日本神除外嗎?值得後續觀察

2.沒有人注意 《中國時報》2月26日、27日的五篇報導,才是讓一般民眾對此議題敏感並開始陳情的主要原因。

3.報導中,藍營地方人士出現惡意針對關注此事的民進黨議員動機的質疑。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2023年3月14日 聯合報

曾韋禎 記錄

聯合報用3個版炒作中國觀點戒嚴式反智仇日

https://twitter.com/tseng_weichen/status/1635421978957090817

內文:聯合報今天用小社論、投書、地方新聞,全面炒作40幾年前的外省反智仇日觀點;以國仇家恨的角度痛罵桃園神社不該拜日本神。

但明明一堆聯合報主管都爽玩日本,還上網炫耀呢!政府應該站在保護國民的立場,全面管制聯合報全體員工赴日才對。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2023年3月14日 17:08 聯合報/ 主筆室

【重磅快評】送走日本神祇 鄭文燦應感謝張善政善後

https://udn.com/news/story/11091/7031068

備註:正體不明的主筆室,聯合報加入此議題,引導民眾思考方向,為穩定結果、避免民怨擴大。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2023年3月18日 05:30 風傳媒 / 作者:孫榮富(新黨輿情中心副主任)

觀點投書:桃園神社是日本殖民遺毒?

https://storm.mg/article/4760196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2023年3月19日 06:00 風傳媒 / 作者:路永平

觀點投書:三種無知,二重傷害,一般粗魯─桃園神社事件暴露的問題

https://www.storm.mg/article/4759397?mode=whole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第六種、「處理、修理」反對意見,棒打出頭鳥

「修理」關注此事的人,包括但不限於找細節錯誤、找歷史發言矛盾、找不到就用其它議題或進行人身攻擊。

目的是,將議題重點模糊到不重要的地方。

3月13日 開始修理關注此事的桃園市議員 黃瓊慧

2023年3月13日 11:31 FACEBOOK 政客爽

https://facebook.com/PoliticianSong/posts/580027234159194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2023年3月13日 13:59 中國時報 記者 焦捷

桃園忠烈祠擬送回這尊日本神 她嗆冒犯反遭轟:裡面很多抗日烈士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313002491-260407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2023年3月13日 23:33 操作負面新聞

PTT 作者 golang

[爆卦] QN黃瓊慧議會質詢:覺得我今天穿漂亮舉手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78721639.A.72B.html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紀錄至此,筆者注意到一個「去神社化」的細節:前述政客爽粉專發文,及《中國時報》此篇報導中,除了引述民進黨桃園市議員黃瓊慧時寫了「神社」之外,已全面迴避使用「神社」而改用「忠烈祠」。

第七種、引導議題,操作族群分化

情報操作者為了避免人們過度的注意自己或事件中真正的重點,常會引導人們看向彼此,從而使人們之間相互鬥爭。

此事件因原本就涉及台、日,為避免脫離 #情報操作 的收錄本意,本文將略過台日相關的爭議。

少數惡意將焦點引導到忠烈祠內其他身份類別入祀者的訊息,筆者有注意,但媒體沒報導因此也先略過。

後來發現《中國時報》的這篇報導,經詳讀後筆者判斷為,是有經過挑選,議題當中可操作族群分化的部分來進行報導,也收錄列為此次記錄。

2023年3月14日 00:01 中國時報 記者 祝潤霖

鄭文燦把忠烈祠日本神社化?他轟:「這部族」作何感想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314000014-260407

備註:報導內容為 媒體人 張禹宣 在 《新聞大白話》節目的意見。

可挑起 賽德克巴萊遺族及其支持、關心者與民眾之間的對立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肆、桃園神社事件中媒體未報導的高調親共人士

桃園市政府撤下神衹事件的相關訊息,流通相當受限,主要為民意代表在 FB 上的文章受到轉發,後來注意的人多了才有比較多的報導。

但事件兩個月後,都未有媒體在相關的報導中,提及「事件近因 - 盧朝財」這位人物。

如果在Google上交叉搜尋「盧朝財」、「桃園神社」,只有搜尋到2018年3月11日的新聞:

桃園神社慶80週年 拔菜總部控媚日 市府:單純慶祝活動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361913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若媒體沒有報導盧朝財與此事件的關聯,外界就不會知道紅統勢力是如何「有力的」促使桃園市政府執行以「仇日」為基礎的相關政策。

看了盧朝財的背景資料之後,初步判斷盧是政治主張激烈的人物,在粗糙的「利用民主自由攻擊民主」,而非在親共勢力內部擔任關鍵角色。政治立場是反綠反藍,支持中共。將來如果國民黨重回中央執政,盧也許是配合中共反對國民黨。

以下,將盧朝財的資料,依時間由最新到舊列出:

2023年2月27日

統一義勇軍總司令盧朝財

要求民政局副局長必須「盡快處理」桃園神社

2023年3月12日 盧自己發布,表示於同年2月27日向桃園市民政局副局長請願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5943037985771729&id=100001967600563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2023年1月17日 盧朝財前往桃園神社抗議

https://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5769502293125300&id=100001967600563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2023年1月5日 盧朝財前往桃園神社抗議

https://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5734761249932738&id=100001967600563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2022年12月6日

盧朝財以總司令身份率親共團體在台灣公開悼念江澤民,並以同志稱之。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5204046303031492

(網路截圖)

(網路截圖)

2018年3月11日

全民拔菜總部總司令

不能接受桃園市政府重視日本文化,卻放任已故國家領袖被羞辱,也不允許台灣政府如此「媚日賣台」。

2018年2月27日

全民拔菜總部總指揮

反年金改革抗議時,宣傳車因阻擋在立法院門口,導致救護車無法進入,延誤繆德生送醫,

2017年8月30日

全民拔菜總部總司令

世大運閉幕式 拔菜總部手持國旗、看板抗議

2016年8月7日

盧朝財成立全民拔菜總部

2013年3月3日

盧朝財表示想成立中華天朝蓮花邦

2012年11月11日

盧朝財成立「民間倒馬總部」,要求時任總統馬英九下台

2008年

盧朝財加入中國國民黨

2006年

盧朝財參與百萬人倒扁運動,並燒毀民進黨黨證

資料年份及可靠度不明的身份之一:民主進步黨桃園縣黨部發起人

大部份資訊取自

維基百科 - 全民拔菜總部及其個人臉書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5%A8%E6%B0%91%E6%8B%94%E8%8F%9C%E7%B8%BD%E9%83%A8

伍、長期的因果

此事件最後在人們心中留下什麼呢?

事件醱酵後,具有台日深厚情誼的人們努力降低事件造成的不良衝擊,桃園市政府在反對聲浪之下也有點妥協。但情報操作者已取得一些成果:透過此次事件對人們植入反日思想,推動取消日本文化。

未來,如果反日思想者執政或擴大民意基礎,可能會對日本進一步排斥。

例如,再次派駐不會日語的外交官(沈斯淳),製造與日本的外交隔閡、在經貿政策上對日本商品多加不必要的限制。數十年後,日本人就會漸漸不再覺得「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與日本建立維持的友情,若因極端親中、需排外的意識形態作祟而消褪,實非台灣之福。

陸、桃園神社簡介

桃園神社(現位址名為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興建於西元1938年。1946年,由新竹縣政府出資改建成新竹縣忠烈祠。1950年10月地方行政區域調整,再改名「桃園縣忠烈祠」。

公視記錄片:「最初的忠烈祠,最後的神社」完整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k253xaXi0w

原稿:建立於 2023026 - 0401

什麼是情報操作?

本系列文章發表所探究的情報操作,是指帶有惡意的個人或組織,用各種方式將想法、觀念、思考流程植入人們的大腦,影響接收訊息的人的思考,進行影響行為,達到想要的目的。

將人的思維過程放慢來看,接收到資訊之後,會融合記憶、情感、分析方式、跳躍思考,達到一個暫時的想法。

情報操作者有多種不同的手法,從資訊的篩選、解讀就開始加工:調閱需要的經驗、扭曲轉化記憶、召喚不同的情緒、引用想要的分析方式,為思維過程開路,到達他想要的結果。

作者:

冰山小企鵝。

長年居住在冰山上,觀察人類進行著各種加速冰山融化的行動,固定發表推文希望某天人類能看懂。

自2020年起,經營推特帳號:冰山小企鵝(@YaleChen2020) / Twitter

以「情報操作」為主題,關注世界和人類腦內隱藏秩序。


avatar-img
冰山小企鵝的沙龍
4會員
80內容數
情報操作,是指帶有惡意的個人或組織,用各種方式將想法、觀念、思考流程植入人們的大腦,影響接收訊息的人的思考,進行影響行為,達到想要的目的。將人的思維過程放慢來看,接收到資訊之後,會融合記憶、情感、分析方式、跳躍思考,達到一個暫時的想法。情報操作者有多種不同的手法,從資訊的篩選、解讀就開始加工,為思維過程開路,達到目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冰山小企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反情報操作 - 中國發射衛星通過台灣南部上空事件 敵國及在地協力者將有兩種情報操作 1不怪中國,怪台灣政府發佈警報 2說中國幫民進黨選舉 應對方式: 第1點,將行為發起者指回中國政府,回顧去年射彈道導彈穿越台灣上空時指責台灣政府不反應的意見。強調碎片可能傷害民眾 第2點請參考下方引用推文(此
香港區議會選舉即將在 2023/12/10 舉行 近日在推特上觀察到中共介入香港選舉的情報操作,應該下了很多預算,上千篇推文,雖然都沒人看。 相關推文使用 tag 為: #區議會選舉 #香港區議會選舉 #愛國者治港 #香港人加油 #不投棄票
哈瑪斯創始人之子出面譴責哈瑪斯,此話題在這幾日內依然吸睛。 本文分析「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查核報告發表後,可能出現的情報操作:「時間差攻擊」。 說在前面,並不是指「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查核報告是錯的」,只是要分析這一項查核會如何影響人們的認知。
#反情報操作 - 中國發射衛星通過台灣南部上空事件 敵國及在地協力者將有兩種情報操作 1不怪中國,怪台灣政府發佈警報 2說中國幫民進黨選舉 應對方式: 第1點,將行為發起者指回中國政府,回顧去年射彈道導彈穿越台灣上空時指責台灣政府不反應的意見。強調碎片可能傷害民眾 第2點請參考下方引用推文(此
香港區議會選舉即將在 2023/12/10 舉行 近日在推特上觀察到中共介入香港選舉的情報操作,應該下了很多預算,上千篇推文,雖然都沒人看。 相關推文使用 tag 為: #區議會選舉 #香港區議會選舉 #愛國者治港 #香港人加油 #不投棄票
哈瑪斯創始人之子出面譴責哈瑪斯,此話題在這幾日內依然吸睛。 本文分析「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查核報告發表後,可能出現的情報操作:「時間差攻擊」。 說在前面,並不是指「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查核報告是錯的」,只是要分析這一項查核會如何影響人們的認知。